闵行区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
资源ID:954536
资源大小:30.4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闵行区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闵行区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送审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根据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要求,闵行区着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推进使命驱动型创新和市场驱动型创新,与杨浦国家创新型城区、浦东张江以及青浦华为基地一起,形成东、西、南、北各具特点的全市创新格局,共同支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现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目标根据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在“大零号湾”区域集中打造创新资源的汇聚区、创新思想的涌现地、创新产业的培育地,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着力营造激情忘我、敢闯敢拼的创新文化,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形成新兴产业融合、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力争通过十年以上持续建设和发展,集聚百家科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产值规模达千亿元,形成万亿市值高技术企业集群,将“大零号湾”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创“新名片”“新地标”。具体指标如下:20232025年“大零号湾”重点发展指标序号行动计划指标名称目标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2023年2024年2025年1创新策源功熊强基当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101010区科委区统计局2当年度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项)424445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区科委3累计有效发明专9200960010000区市场局上海交大、华东师关4累计区级及以上创新研发中心(家)110115120区科委区经委5累计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基地(个)585961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区科委6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家)6008001000区科委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吴泾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7累计专精特新企业(家)148198248区经委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吴泾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8累计集聚基金规模(亿元)100200300南滨江公司区金融办、紫竹商新区、上海灾夫、华东师大9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累计产值规模(亿元)8009001000区经委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吴泾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马桥试验区公司10累计上市企业(家)101520区经委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吴泾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11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累计海外高层次人才(人)110012001350区委组织部上海交大、华东师大12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累计载体空间(万平方米)120150200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吴泾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二、工作任务(一)创新策源功能强基行动1.深挖上海交大基础创新资源。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10项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10项前沿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项目研究。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技术攻关,建设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战略性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协同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与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加快建设元知机器人研究院,推动下一代机器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研究。推动深远海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建设国家海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建设国家高端数控机床应用验证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先进材料基础研究,完成轻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推进单位:上海交大、区科委)2,支持华东师大提升策源功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展“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探索前沿物理基础,研制光量子干涉仪和量子陀螺仪,推动“超限制造研究院”建设,优化“超限制造”内雕精刻平台装备。依托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平台,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与蓝碳增汇等技术研究,建立生态海岸产业化集成示范基地。探索“元宇宙+教育”应用,完成三维智适应学习系统2.0建设,完善教育元宇宙体验舱。开展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建设区块链数据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针对区块链系统架构、基础理论、实现技术、应用模式的研究和区块链开源社区典型示范应用。(推进单位:华东师大、区科委)3 .鼓励其他高校院所创新溢出。支持上海电机学院在先进电机设计与驱控、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燃气轮机技术等领域布局,开展风电装备研发与智能维护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开展C919飞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和A664网络交换机等关键技术研制,提升航空电子系统架构研究能力。推进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航电产业新基地建设,打造航空电子科技创新策源平台、航空电子系统产业发展平台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创新平台。支持航天八院推动空间站建设及应用、太阳立体探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实施,推进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打造“商业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化示范基地,围绕商业卫星、氢燃料电池、智慧雷达、航天智能制造等方向,大力推动航天技术溢出。(推进单位:上海电机学院、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航天八院、区经委、区科委)4 .推进创新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上海交大重组海洋工程、机械系统与振动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新能源电力化学储能与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推动半导体异质集成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推进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推进单位:上海交大、区科委)5 .推进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推进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申报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手术机器人、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医院自动化与高通量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智能网联、链网协同、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领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联网运行安全、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人工智能标杆项目。推进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开展DNA存储、脑机接口、仿生磁感知等12项前瞻技术研究,围绕生物芯片和生物检测、智能仿生通信、DNA生物信息存储三大方向完成上海生物信息交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6 .提升龙头企业创新支撑能力。持续引进高水平企业总部和高能级研发中心,推进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建设,开展新型动力和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开发、新型光伏太阳能关键材料及器件技术等新能源领域颠覆性技术研发。推进上海电气智慧能源赋能中心建设运营,围绕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打造高科技业务板块数字化体验中心和产业孵化合作平台。推进一站式工程研发创新服务平台、中船集团上海海洋前瞻技术研究院、天合光能数字能源研究院等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建设,赋能初创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区经委、区科委、上海交大)(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7 .深化“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o进一步完善优化作价投资、学科评估、成果转化引导机制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在政策体系构建、教师创业企业合规整改、成果转化项目挖掘、技转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合规化创业项目数不断提升。区校联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树立科技创新全链条观念,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促进上海交大优质科创项目进驻“大零号湾”。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系统作用,畅通成果转化和师生创业通道,服务支持一批师生、校友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和融资上市。(推进单位:上海交大、区科委、南滨江公司)8 .加速建设升级版大学科技园。打造升级版校区、园区、城区联动模式,推进环校区校企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切实增强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功能,承接高校综合智力资源溢出,全面提升建设能级。推动“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和未来场景实验区。做实华东师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紫竹)基地,吸引生命科学和智能教育产业等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等联动,推动相关创新资源导入。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科创园区形成“环高校科创带”。(推进单位: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吴泾镇)9 .加速推进“科技+金融”有效融合。建设“大零号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服务机构集中入驻,构建“投、贷、保、扶”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紫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紫竹小苗基金股权融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贷平台、知识产权投融资平台及股权与风险投资基金平台作用。建立“大零号湾”金融联盟,引进和培育具有定价及资源整合能力的天使基金,对初创企业提供优质创业指导,加速推动各类科创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向“大零号湾”集聚,2023年“大零号湾”金融联盟基金总规模达到100亿元,2025年达到300亿元以上。发挥上海交大母基金、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上海闵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作用,重点聚焦“大零号湾”区域成果转化项目,推动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高校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投资设立基金,参与高校师生创业项目。依托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微贷通、科贷通等科技信贷产品,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和创业服务。推动50家以上投融资服务第三方机构集聚“大零号湾”,为不同创新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和融资配套服务。(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区科委、紫竹高新区、区金融办、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颛桥镇、上海交大)10 .完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一站式服务功能。完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综合服务功能,推进上海交大“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等高校机构入驻,提供校内科技成果转化窗口式服务。设立人才业务咨询受理窗口,提供人才落户政策咨询受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作用,为企业解决侵权等纠纷咨询和调解,积极与市知识产权局沟通协商,争取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帮助企业快速确权和维权。依托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闵行科创服务大厅,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入驻。常态化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创孵学堂”创业培训等各类高层次、品牌化的创业培训、学术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区科委、区人社局、区市场局、上海交大)(三)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IL打造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大零号湾”产业规划,根据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新任务,规划产业发展新布局和新赛道。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领域,吸引一批具有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大零号湾”集聚。推进上海智能医疗示范基地、中航机载“三中心一总部”等项目建设,加快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推动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基因检测等领域开展前沿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提升产业发展新优势。鼓励马桥试验区重点发展“四智”产业,并先行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培育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支持上海交大整合“大健康”“大信息”“大海洋”专项战略,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海洋装备前瞻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技术策源平台,做好区域重点产业支持。(推进单位:区经委、区科委、南滨江公司、马桥试验区公司、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颛桥镇、上海交大、华东师大)12 .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积极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新赛道,每年引进3-5家相关领域优质企业,打造未来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等产业集群,构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持续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AI+工厂”应用场景;积极培育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量子科技企业;加强新能源动力、新型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高端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推动研发深远海和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提升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自主化能力,推进材料技术迭代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创新、应用示范推广。(推进单位:区经委、区投促中心、南滨江公司、区科委、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颛桥镇、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13 .引育领军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围绕“大零号湾”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闵行领军人才选拔标准和培养机制,积极举荐“大零号湾”区域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参评市级及以上荣誉。引入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打造科创人才会客厅。打响“海聚英才智汇闵行”赛事品牌,加快推进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荐优秀留学人员、创业企业、高校老师参与“留在上海“全球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上海交大、华东师大)14 .建设“大零号湾”产教融合区。围绕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大零号湾”特色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培育和认定一批区级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推荐一批企业入选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参与完善高校专业课程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大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等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创业学院,华东师大上海首席技术官学院资源,挖掘知名创业导师、优秀讲师资源,培育硬科技创业人才。(推进单位:区发改委、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区经委、区科委、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南滨江公司)15 .做实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打造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线上服务平台,搭建线下闵行高层次人才创新成果技术转化平台。积极发挥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1+3+N”平台功能,项目化推进人工智能、首席技术官、生物医药等三大基地重点任务,挂牌成立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吴泾分院、颛桥分院、江川分院。协同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首席技术官人才基地等,开展“汇智100"“精英面对面”“瑞雪计划”等系列品牌活动。(推进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上海交大、华东师大)16 .推进“大零号湾”人才配套建设。聚焦“大零号湾”区域重点用人单位,加快推进人才安居保障,加快紫竹科学园区人才公寓项目建设,推进“新黄浦筑梦城-吴泾国际社区”等各类人才公寓投入使用,至2025年新增房源5000套。充分发挥紫竹高新区的资源优势,整合上海交大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以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实质性启动迁建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未来建设成高水平医院。(推进单位:区卫健委、区房管局、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上海交大)(五)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17 .加快释放科创载体空间。加强“大零号湾”载体空间整体规划,形成可承载创新成果研发-中试-产业化全流程转化的完整空间载体链条。推进“大零号湾”科创成果转化中心、“大零号湾”国际智能医疗创新中心、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盛闵健康智谷、宏润科创中心、佳通夏日创园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研究推进完成颛桥镇五星村等地块动迁收储并出让建设,推进轴承厂地块地铁上盖开发,推进颛桥镇中心村地块收储开发,沿沪闵路打造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带,推动沧源科技园相关地块收储后转型开发事宜,推进百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建设,加快载体空间拓展,形成全要素科创载体格局。加快推进紫竹高新区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紫竹信息数码广场改建项目和紫竹高新软件港建设项目,提供充足的研发空间和多元化的商业配套,带动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建管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征收中心、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颛桥镇)18 .优化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推动区域交通环境不断改善,改善道路交通秩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分解区域交通流量,优化道路品质和出行环境。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开放式科创街区建设,营造充满活力、步行友好、宜居宜业的开放式科创街区氛围。提升剑川路沧源路沿线环境品质,完成大正地下车库和标志性人才公园、体育公园建设,实施剑川路沿街公共空间改造和门户景观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环上海交大环境提升工程,先期开展剑川路、沧源路沿线围墙侧形态改造。推进白金汉爵、利光国际等高品质酒店建设。加强“大零号湾”区域5G基站部署,加快5G信号深度覆盖。围绕南部滨江新风貌,着力打造创新产业、科创休闲、文化创新“三创”融合的活力滨水社区,推进横泾港科创水岸空间一期建设,推进景谷东路街边绿地项目、宜良路步行街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南向黄浦江滨水科创走廊贯通工程,沿河段引入咖啡、酒吧、演艺等业态打造网红新地标,初步形成具有创新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的水岸空间一期。(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区科委、区发改委、区交通委、区公安分局、区规划资源局、区绿容局、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颛桥镇、上海交大)19 .推进常青工业片区转型。研究形成常青工业片区转型总体方案,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医疗以及配套服务三大产业,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试基地建设,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落地实践。协助上海交大推进北校区规划并启动建设,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拓展高品质科创街区空间。(推进单位: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区经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征收中心、吴泾镇、颛桥镇)20 .推动市属国企创新转型。在市级部门统筹推进下,重点加强与市属国企合作,形成“一企一策”转型方案,推进动迁腾地、老厂房改造转型。推动电气集团轴承厂地块转型路径研究,推进中部轴承厂地块高品质ToD建设。形成江川滨江地区转型升级方案,加快推进华谊染化厂及周边区域、闵行水质净化厂、福兴面粉厂等地块的整体规划和成片开发。(推进单位:区发改委、南滨江公司、区国资委、区规划资源局、仪电集团、华谊集团等相关市属国企)三、保障措施(一)加强市区联动协同与市科委、市教委等上级部门加强联动,发挥市区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定期召开市相关部门、高校、大企业集团共同参与的“大零号湾”建设专题会议,明确市级要求、目标和任务,促进各方对接推进。定期梳理“大零号湾”建设需市级层面支持事项,与市级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适时召开专题协调会议解决疑难重大问题。(二)完善区级层面常态化推进机制根据“大零号湾”建设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点支撑项目,明确区级落实部门,逐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推进计划。建立重点任务季度跟踪工作机制,每季度汇总工作进展情况、推进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发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管理委员会作用,加强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地产、电气、华谊、仪电等相关市属国企的联系,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联动。(三)设立“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区级层面设立“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加大对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围绕“大零号湾”区域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优化科创生态环境和营造人文艺术氛围等方面,打造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升级版,推动与周边区域产业、商务、人文艺术等融合发展,构建融通创新新格局,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四)加强“大零号湾”品牌宣传力度高举“大零号湾”建设旗帜,加强“大零号湾”建设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得“大零号湾”建设成为闵行的品牌,成为全市科创中心的亮点。附件:闵行区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