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2012-06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docx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2-06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4月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4.1 调查目的24.2 调杳内容24.3 调杳范围与测网布设34.4 调查方法45设计编审45.1 项目设计编审45.2 施工设计编审46外业调查56.1 导航定位56.2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海上测量要求76.3 地形地貌调查86.4 沉积物调查96.5 海底浅层结构调查106.6 环境地球化学调查Il6.7 地质灾害调查126.8 工程地质调查126.9 海洋动力调查136.10 遥感地质调杳146.11 施工质量控制156.12 野外资料验收157测试分析157.1分析对象1512分析内容157.3分析要求168资料处理与解释188.1 导航定位资料处理188.2 海洋水文资料处理188.3 测深资料处理198.4 侧扫声呐资料处理与解释198.5 单道地疑资料处理与解释208.6 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与解释208.7 遥感地质资料处理与解译219海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地质灾害评价229.1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229.2 沉枳物环境质量评价229.3 海洋地颁灾害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2310成果编审2310.1 图件编制2310.2 报告编写2410.3 数据库2410.4 成果提交与审查2510.5 资料汇交25附录A(资料性附录)项目设计编写提纲26附录B(资料性附录)施工设计编制提纲27附录C(资料性附录)班报2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海岸类型43附录E(资料性附录)海水水质评价44附录F(资料性附录)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危害评价47附录G(资料性附录)海洋地册灾害类型划分48附录H(资料性附录)报告编写提纲49附录I(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的编制原则和要求51参考文献52表1采样层次12表2海流观测的准确度14表C.I导航系统班报29表C.2钻探、取样导航定位班报30表C.3走航海流观测记录31表C.4定点海流观测记录32表C.5单波束测深仪记录班报33表C.6例1扫声呐记录班报34表C7浅地层剖面测量班报35表C.8单道地靛记录班报36表C.9抓斗取样记录表37表C.10柱状取样记录表38表C.11箱式/柱状取样记录表39表C.12地质钻探班报表40表C.13钻孔野外编录表41表C.14遥感野外检查验证记录表42表Dl海岸类型分类43表E.1水体有机污染评价分级表45表F.I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及其与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程度的关系47表G.1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划分48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同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本标准起草人:石要红马胜中林进清梁开甘华阳郑志昌张顺枝陈太浩熨我刘宓潘毅曾宁烽刘文涛崔振品黄向青杨世学陈芳张欣.本标准由中国地桢调查局负费解择。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范圉本标准规定了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1:100000)的目的任务、内容及方法、工作精度、测试分析、资料整理及成果编审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海域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1:100000),其他比例尺的海洋环境地质调杳及专项调杳工作可参照使用。2猊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T12763.l-2007海洋调杳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水水文观测GB/T12763.4-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GB/T12763.7-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GB/T12763.8-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12763.10-2007海洋调查规范算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杳GB/T12763.11-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U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GB/T14506.28-2010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GB/T15968-2008遥感影像平面制作规范GB17378.2-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GB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17378.5-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T17412-1998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175032009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助察规范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GB/T20260-2006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DZ/T0190-1997区域环境地质勘杳遥感技术规程比例尺1:500003术诏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胜M!activegeologicalhazard在内、外营力的诱发和作用下,由于地旗体自身具有的活动和破坏能力,对自然环境及海上工程设施可造成破坏的地防灾害,3.2限制性地质灾害restrictivegeologicalIiazard指地质体自身并不具有活动能力,但它的存在会对海泮建设起制约作用或给海洋工程带来隐患。4总则4.1 调查目的通过地质、地球物理、海水化学、水动力调查,结合样品测试分析,并辅以遥感调查等,查明地防灾害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粽合评价调杳区的海泮环境地质现状,分析全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预测地明环境演化趋势,提出减灾防灾建议,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提供系统的基咄地顺资料和科学依据,提交调查成果报告。4.2 调查内容4.2.1 地形地调查基本查明海底地形特征以及地貌类型、分布规律、发育情况和成因等,分析其工程稳定性。4.2.2 沉积物调查基本查明海底沉积物类型及分布,分析全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历史,预测地质环境演化趋势。4.2.3 海底浅层结构皆查基本查明海底浅层沉积物地质结构,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沉积环境演化过程。4.2.4 环境地理化学调查基本杳明海水和沉枳物化学成分以及其分布特征。4.2.5 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成因等特征,对区域稳定性进行评价。4.2.6 工程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海底土(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工程地质区,研究特殊的工程问题,结合地质、物探等资料,综合分析工程稔定性.4.2.7 海洋动力查基本查明海洋水动力条件,分析海洋风、浪、流对现代沉积作用的影响。4.2.8 遥感地质调查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实地验证,获取海岸线位置、长度和海岸线变迁,海岸类型、红树林、珊瑚谶、海草床等特殊海岸的面积及分布状况的多时相变化情况,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分布位置、范围等特征信息,海面温度、海面水动力状况,海洋水色要素的浓度,海岸带排污口位置分布等信息.4.3 调查范与涌网布设4.3.1 调查范Bl一般为海岸线至海图20m水深的区域,可根据调杳区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区域,遥感解译范围由海向陆IOkm。调查图幅采用自由分幅。4.3.2 测网布设4.3.2.1 测网布设原则4.3.2.1.1 站位布设原则布设原则包括:a)站位应在平面上均匀布设;b)不同沉积、地貌单元应有站位控制:c)站位应布设在地球物理调杳主测线和联络测线的交点上;d)重大工程区或重点区域适当加密。4.3.2.1.2 测线布设原则布设原则包括:a)测线应在平面上均匀布设:b)地球物理调查测线主测线应垂直地质构造线或海岸线布设,联络测线垂直主测线:c)海流走航测量测线主测线应垂直海流方向或平行海岸线布设,联络测线垂直主测线:d)重大工程区或重点区域适当加密。4.3.22海流观测网站布设4.3.2.2.1 定点海流观测站位一个图幅不少于3个定点海流观测站位。4.3.2.22走航海流观测测线主测线间距2km.联络测线间距4km,测网为2km4km.4.3.2.3海水化学取样和温慈深测=站位布设取样站位网格为伙mx8km,根据需要局部加密,取样站位与地质取样站位同站。4.3.14地球物咫调充熏网主测线间踮2km,联络测线间距妹m,测网为2km4km.4.3.2.5地最站位调查渊网1.1.1 .5.1地质取样站位取样站位网格为4kmx4km,其中柱状取样站位按8kmx8km的密度布设,根据需要同部加密。1.1.2 5.2帖孔布设按每IOookm四个钻孔的密度进行布设,其中2个地质钻孔,2个工程地质钻孔:个调查区不少于2个地质钻孔和2个工程地质钻孔。4.4调查方法4.4.1 海洋水文、水化学调查4.4.1.1 海洋水文调查采用定点观测或走航观测的方法,获取调查区海流流速、流向以及海水温度、盐度等信息。4.4. 1.2海水化学调杳采用站位取样及测量,现场分析和实验室测试分析方法。分析海水化学要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4.4.2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采用水深测量、健扫声呐扫描、浅地层剖面测量和单道地爬测量等方法,查明调查区的水深、地形地貌、浅地层结构和地质灾害因素等。4.4.3 海洋地质(底质)调查采用表层沉积物取样、柱状取样和钻探取样方法,结合实验室测试分析,分析沉积物化学要素、沉积物属性等特征,研究地质环境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4 .4.4遥感地质调查对卫星遥感膨像进行处理、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野外调查和海面要素反演进行分析解译,分析海岸类型、海岸线变迁、海面温度特征以及海面悬浮物分布等。5 设计飨审5.1 项目设计编审5.1.1 项目设计Ie审要求开展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杳工作前,应编写项Fl设计。设计由项Fl承担单位组织编写,项目任务下达单位组织审查及批准。设计应依据项目任务要求,在充分收集区域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施、工程地质、测试、物探、化探、地形图和遥感等已有资料和文献,并经综合分析研究之后编写。5.1.2 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项目设计书的内容参照附录A。5.2 施工设计公审5.2.1 缸设计笨事要求施工设计编审要求:a)开展资料采集工作前应编写施工设计:b)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编写:C)应在充分调研、收集影响调查区施工作业的水文、气象、作业条件等相关资料和野外踏勘之后编写:d)依据项目设计书的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编写:C)由项目承担单位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及批准。5 .2.2施工设计编制内容施工设计编制内容参照附录B。6 外业调查6.1 导航定位6.1.1 一般要求6.1.1.1 导航定位设备采用由DGPS接收机、信标机、导航软件、导航计算机及相关的外国设备构成的导航定位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应显示如下信息a)作业时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定位参数:b)日期及时间、站位号、站位坐标、定位点号、定位点坐标、航向、航速、横偏距离等导航信息c)卫星定位、测深系统的数据信息和统计数据或图形。1.1.1.1 1.1.2导航定位系筑校修导航定位系统校验要求:a)原则上在个D级以上的GpS已知点上进行:b)至少连续观测并记录24小时定位数据,记录间隔不大于10s:O使用校正信号试验测得的定位中误差应在±2m以内:d)校验有效期6个月,6.1.1.3 坐标系和投影方式选用WGS84坐标系、UTM投影方式.高程系统采用当地平均海平面。6.1.1.4 1.1.4作业的时间标准采用北京时间(GMT+8)或格林威治时间(GMT)o6.1.1.5 导航定位对卫星的!求导航定位对卫星的要求:a)卫星信号和差分信号的作业距离应覆盖整个作业区域:b)卫星数不低于4颗,JE星仰角应大于5°:c)所仃定位点必须满足95%的数据的卫星几何图形强度因子HDOP值小于3或PDOP值小于5。6.1.1.6 导航定位精度导航定位精度不低于±2m。6.1.17卫星天线安装天线安装应满足:a) 天线周围高度角10°范围内无大型障碍物:b) 各类天然应避免安装在一起,同频段的天线距离应保证不互相干扰为原则。6.1.1.8调查设冬传啕位置的改正可通过后处理校正偏移距方式进行,亦可在综合导航系统中输入准确的偏移出进行实时计算获得“6.1.2海上作业导航定位6.1.2.1 就行要求调查船航行的技术要求;a)调查船应匀速、直线航行,船速不宜大于5kn,电缆等拖呗设备保持拉直状态;当出现特殊情况,调查船偏离原定航向、减速或拐弯避障碍后,应及时修正,对偏离测线的修正率不应大于10okm;b)实际站位与设计站位的偏差不大于20m;走航式调查的实际测线与设计测线的偏差不大于50m(遇到障碍物等特殊情况除外):c)测量定位点的问距不得大于成果图上0.5cm.测线调查时,每隔50Omi已录一个定位点(Mari0。测线中断,续测测线应在断点处重复至少1个Mark点的测量,调查船到达测线终点后,应延长一个Mark点的距离。6.1.2.2走航海流观测的技术要求包括:a)海流设备时间校准到GPS时钟,校准时间误差应小于1.0s:b)观测结束后,要重新校准时间误差,并记录。6.1.2.3单点定位测量6.1.2.3.1 海水取样、CTD(泡盆深)和地质取样海水取样时,采水器每到达一个目的层,记录定位数据。如果使用深度控制的自动来水器,以采水器入水的位置作为测站位置,地质取样时,取样器触底时同步记录定位数据,即为测站位置。6.1.2.3.2 钻探钻具初次触底时的定位数据为钻孔位置.6.1.2.3.3 3.3定点海流观测海流仪入水和出水时均应记录定位数据,入水时的定位数据为站位位置。6.1.2.4班报记录班报记录要求:a)站位观测开始和结束时记录班报:b)测线开始和结束记录班报,正常情况下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班报;c)遇到仪器发生故障、船只于扰等特殊情况应记录:d)班报填写应准确、不得涂写;e)班报签名:O导航系统班报参照附录C表CL钻探、取样导航定位班报参照附录C表C.2,6.1.2.5数据记录数据记录要求:a)记录所有进入导航定位系统的数据:b)不允许条测线的数据文件跨盘备份。6.1.2.6质量监控实时监控仪器工作状态,检查数据记录设备与数据记录是否正常.6.2海洋蚓物理调IE海上满要求1.1.2 2.1航行要求作业时,按照6.1.2.1航行的要求。1.1.3 2.2测线测量根据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的结果,选择并设置设备的调查参数。声呐拖鱼离海底的高度应为量程的10%15%:海底起伏较大的水域,应留有适当的余地。1.1.4 水位观涌和声速满技术要求包括:a)水位观测站布设和水准联测按照GB/T12763.10-2007的附录A执行:b)水位观测准确度应优于5cm,观测时间间隔不小于30min;c)水深测量前应实测声速,每天至少在调查区内做次声速测量。1.1.5 补渊或涌测线连续漏测长度超过25Om或漏点累计超过2%时,均应补测。1.1.6 依据记录数据记录要求包括:a)采用数字记录或模拟记录;b)作业参数确定后,不宜随意更改。由于水深和底质类里变化较大影响到剖面记录质量时,仪器操作员可对采集参数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记录剖面的质量和穿透的深度,同时应在记录班报上注明:c)浅地层剂面和单道地震剂面的地层反射信号需连贯清晰,剖面记录可以记录时间剂面或深度剂面:d)发现海底障碍物或特殊地貌形态时,应及时记录:e)实时纸介册记录应保持整沽,不应仃人为痕迹:0原始资料记录应包括记录纸(磁带)卷号、测线号、定位点号、时间、航速、航向、拖线长度、声呐量程、频率、扫描宽度、测线探测起始与结束时间、时间变化增益控制(TVG)等信息,每卷记录的首尾必需写上项目名称、记录斑的卷号和作业时间;g)使用磁介历记录时,应在工作前进行格式化处理,在保存时应远离大磁场的干扰,确保数据的安全:h)及时备份原始数据文件。1.1.7 班报记录班报记录内容如下:a)测线开始和结束记录班报,其间无特殊情况时每半小时记录次班报:b)登记值班人姓名、海区、海况、航速、测线探测情况、周围环境状况及特殊情况处理过程等并签名:O发现断裂、滑坡、塌陷、浅层气及其它特殊地质体时,应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d)遇到仪器发生故障、船只于扰等特殊情况应记录;e)班报填写应认真、清楚和完整,不得涂写,不得缺页,记录班报格式参照附录C表C5、表C.6、表C.7和表C.8。1.1.8 资料整理及检查项目结束前,资料整理及检查的内容如下:a)结合航迹图和侧扫声呐条幅图,进行有效测线完整性检查,确定补测和加密;b)通过数据回放或打印记录,检杳剖面记录的连贯清晰,主测线与联络测线的闭合检杳,对数据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每天检查班报记录、数据记录和打印资料是否完整,检查情况应记入当天的班报记录:对各种纸质打印资料、班报记录进行整理、装订和会签:d)对所获得的测量资料进行全面检查,上级业务部门应对海上测量:获得的原始数据文件进行不少25%的抽查,并对海上测量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数据处理:c)数据备份。6.3 地形地貌调查6.3.1 单波束测深6.3.1.1 技术指标测城准确度不低于0.3m06.3.1.2 仪Al安装接收换能黯必须接地良好,避免电信号的干扰,测深仪换能器以铅垂方向安装在涌浪影响较小的作业船船舷位置。6.3.1.3 四测fit前试验应包括:a)测深仪检验宜选择在水深大于5m的海底平坦处,用枪杳板(BarChCCk)进行,实际水深与测量水深之差应不大于03m:b)校准结果有效期为6个月,测量仪器因故障进行大修或更换主要部件时,应重新测定仪器校正值。6.3.2 例扫声呐6.3.2.1 技术指标测量过程中,拖体位置准确度应优于拖缆长度的IOV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a)工作频率不应小于50kHz;b)水平波束角小于或等于1°:c)脉冲长度小于或等于0.2ms:d)数字记录或模拟记录。6.3.2.2 仪器安装接收换能器必须接地良好,避免电信号的干扰,根据谢查区水深情况确定采用固定安装或拖曳方式。6.3.2.3 雌测量前试验包括:a)检查水需部件,确保不漏水;b)试验项目包括实际测址深度范围内的发射频率、量程、拖鱼位置及拖鱼距离海底的高度和增益参数的调试,调试直至符合上面的技术要求、图像清晰。6.4 沉积脚H6.4.1 海洋地质取祥6.4.1.1 f要求一般要求包括:a)柱状样站位不少于总取样站位的1/4,砂质海底只取表以祥:b)地质取样应先记录水深:c)取样时尽可能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d)项目设计要求低温保存的样品应尽可能及时低温(04*C)保存。6.4.1.2 衰层取样要求采集的样品重量(湿重)不少于2000g。6.4.1.3 柱状取样要求取样要求如下:a)柱状取样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2mm,柱状样的长度不宜少于IOoCm;b)采集的样品应及时做好标记,上下次序不得颠倒:c)分割样品时,应注意断面和剖面上样品的完整,防止污染或损坏样品。6.41.4悬浮体采样要求悬浮体的采集按照GB/T12763.8-2007中6.L4执行.6.4.1.5样品的现场描述与贝渔耍求如下:a)采集的样品应立即进行现场拍照及描述,样品拍照应有相应的标识及尺寸参照物b)描述内容按照GB/T12763.8-2007的6.2.2执行:c)de)D g6.4.2.1孔位布设原则用铅笔记录,取样记录参照附录C表C.9、表C.10和表C.11;样品登记和保存按照GB/T12763.8-2007的6.2.3.2和GB17378.5-2007的4.L1、4.1.2执行:柱状样分样时,岩性变化处应取样,岩性变化不大时取样间隔不宜大于50cm:处理样品时,应注意层次、结构和代表性,所有样品应认真登记、标记:测定pH、En、FeIlVFe2*等理化指标。钻探应符合如下要求:a)b) c) d) e)6. 4.2. 3钻探班报和钻孔编录钻孔布设原则:a)依据地质条件和物探资料,选择典型地段确定钻孔位置:b)应选择地层层次清楚、地层分布全的位置:O钻孔深度应穿透全新世地层,可根据实际条件钻穿晚更新世地层。6.4.22THi求开钻前及终孔后均进行水深测量,并做潮位改正,钻进过程中每回次核定孔深:根据设计深度,钻至目标层方可终孔,或当钻至基岩时,应钻至基岩面下0.3m终孔:取心方法按照GB/T12763.11-2007的6.2.2执行:全取心,岩心直径不小于72mm;岩心采取率:粘性土不低于80$,砂性土不低于60%,风化破碎带不低于50M基岩不低于70%。按照GB/T12763.11-2007的6.2.3执行:钻探班报和钻孔编录格式参照附录C表C.12和表C.E6.4.2.4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及保存按照GB17378.5-2007的4.1.1、4.L2执行。6.5海底浅层结构调查6.5.1浅地层剖面6.5.1.1技术指标应满足:a) b)C) d) e) 0垂向分辨率不低于。.3m;发射脉冲频率范围不小T-2kHz;换能器发射功率不小于1.5kW;接收系统的响应范围100Hz20kHz;穿透能力最大值不小于40m;同时具备数字和模拟记录。6.5.1.2仪卷安装接收换能器必须接地良好.避免电信号的干扰:舷挂式浅地以剖面仪安装r船舷:拖曳式浅地以部面仪拖曳船尾部或船舷边,避开尾流干扰065.1.3 四试验项日包括实际测量深度范围内的发射频率、脉宽和增益参数的调试,调试直至符合上面的技术要求。65.1.4 道地震65.1.4.1 术指标其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a)垂向分辨率不低于1m:b)电缆接收带宽:l0Hz20kHz,频率响应范围:10HZ100OoHz:c)电缆接收灵敏度应优于70dBVBa;d)声波脉宸源声源级:50dB300dB.电火花震源的激发能量2100J:e)震源频谱:IOHz-IOkHz;0震源最大发射频率不大于1次/秒:g)探测深度不应小于海底以下IOom:h)具备数字记录或模拟记录方式,记录数据应有或能够转换成SEGY格式,可同步打印剖面记录。65.1.4.2 器安装单道地震的接收电缆与震源拖曳于船尾部一恻或两侧:震源箱宜放置在干燥、温度低于60C的环境中,远离触发放大器和记录仪:若用电火花作为震源,电极电缆和检波器接收电缆应相距Im以上。65.2.3试验试验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如下:a)电火花试验应在盐度不小于5的水体中进行:b)地震接收电缆测试时,应确保接收电缆外护管不漏油、外护管内无气泡、接收电缆和熊源电缆入水后绝缘电阻不小于IMQ;c)试验项目包括,实际测量深度范国内的震源类型、能量和接收增益、滤波、记录长度、采样频率、通道数、同步类型、海底跟踪值、电缆长度、电缆沉放深度、震源与水听落中心的距离等参数的调试,调试直至符合上面的技术要求。&6环境地球化学调查1.1.1 海水化学调«1.1.1.1 采祥层次采样层次按表1进行,每层采水量不少于1500mL.1.1.1.2 航前准备及海上作业按照GB/T12763.4-2007的4.2.4、4.2.5执行。水深范用(m)观测水层<5表层(指水深0.5m的水层)520表层(指水深0.5m的水层)、底层(指离海底0.5m的水层)1.1.1.3 样品采集与M存按照GB/T12763,4-2007的4.4执行.1.1.2 沆积物化学IM1.1.2.1 样品采集沉积物样品采集按照6.4.L2、6.4.1.3和执行。1.1.2.2 样品贮存样品均应保存在阴冷处,最好存放在冰箱或冷柜中,于4U左右保存。6.7 地质灾害调查6.7.1 7.1海洋地质取样按照6.4.1执行。6.7.2 m按照6.4.2执行.6.7.3 儡扫声呐按照6.3.2执行.6.7.4 浅地层剖面按照6.5.1执行。6.7.5 单道地震按照6.5.2执行.6.8 工程地质调查6.8.1 Taf求取样技术要求按照6.4.1执行;工程地版钻探技术要求按照6.4.2执行。6.8.2 现场测试海底土的现场测试项目包括微型贯入试验、微型十字板剪切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和天然密度试验。测试要求按照GB/T12763.11-2007的6.3.1执行。6.8.3 原位潴试根据调杳项巨的需求、调查区海底上的类型、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精确度和难易程度选择标准贯入试验(SPT)或静力触探试验(CPT),试验方法按照68/丁12763,112007的6.3.2执行。1.1.1 9海洋动力充1.1.2 观测要素观测和收集的要素应包括水温、盆悬浮体浊度、潮汐、河流径流、海浪、海流、透明度、水色、海发光和海冰。1.1.3 水深测量按照GB/T12763.2-2007的4.8执行。1.1.4 水温、盐度和悬浮体浊度观测1.1.4.1 观流的准确度水温测量准确率应优于±0.05*C,分辨率应优于0.01C。盐度测量的准确率应优于±005,分辨率应优于0.01.浊度测量的准确率05FTU,1.1.4.2 观涌的层次观测层次按照6.6.1.1.1中表1进行。1.1.3 3观熏方法使用温盐深仪观测,观测耍求按照GB/T12763.22007的5.2.I执行.6.9,4潮汐观涌a)调查区内设有长期潮位观测站时,可引用其潮汐观测资料:调查区内未有长期潮位观测站需进行潮汐观测:b)潮汐观测利用水尺或验湖仪在岸边定位站上观测,按GB/T12763.10-2007附录A执行:C)调查区附近沿岸设有长期潮位观测站时,要摘录引用其潮汐特征资料:d)测站基面一般采用黄海高程基准.如采用当地基准面时,应注明基面名称并标明它同黄海高程基准面之间的关系.1.1.5 河流径流观涌蝴a)收臾水利或交通等部门河口水文站的实测资料:b)径流资料包括: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年径流量变异系数Cv.年内径流分配、蒸发量、降水量和化学径流等资料。1.1.6 海流观澳I1.1.6.1 观测要索观测要素包括流速和流向.6.9,6.2观测方式和涌的准度海流观测方式采用走航观测和定点观测。观测的准确度如表2。6.9.6.3走航观测按照GB/T12763.2-2007的7.2.5执行,走航观测班报参照附录C表C.3。6.9.6.4定点观涌流速准确率按照c三s黄匕海流观的准确度流向GB/T12763.2-2007<100±5CmZS的7.2.2执行。定点观测>100±5%X实测流速±5°班报参照附录C表C.4。1.1.7 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发光和海冰观测按照GB/T12763.2-2007的8、10、11执行。6.10 遥感地质调查6.10.1 一般要求6.10.1.1 10.1.1数据源采用多光谱、多时相和高分辨率全色卫星遥感数据。不同时相(年度)的遥感数据应为相同季度的影像。6.10.1.2 时相要求同一区域至少要有:个不同时相的数据作对比分析.其中,在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的时期取个时相:在项目进行当年取个实时时相:在以上两个时间跨度之间人为活动影响显著变化时期取一个时相。6.10.1.3 分辨率要求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应优T30m.年代较早的北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可适当放宽要求.6.10.1.4 国要求a)图像的云层覆盖率不超过IOV相邻图像之间应有不小于图像宽度4%的重叠.要求影像层次丰富、图像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无显著偏光、偏色现象:b)按合同书或任务要求及6.10.1.4中a)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数据预处理和信息处理。6.10.2 野外现场W查成用典型样区校核法或线路验证法,校验室内判读的准确性,并拍摄照片和记录,参照附录C表C14o验证量应不少于调查面积的1服6.11 施工质控制施工顺量控制内容应包括:a)施工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标定:b)正式作业前,在调查区内进行采集试验,填写并保留试验记录:c)自容式设备记录数据要及时备份;d)现场记录填写完整、清楚、整治,对突发事件、特殊的地质现象应加以说明:e)对当天实时采臾的资料进行自检,内容包括资料质量、班报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对于质量不合格的调查资料必须重做;0保证原始资料的安全。6.12 野外资料验收6.12.1 资科准备野外采集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原始资料、质址记录和质证白检表,编写生产技术总结。6.12.2 组织收收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野外资料验收申请,由项目任务下达舱位组织专家进行验收。6.12.3 脸收内容以项目任务书和施工设计书为依据,对完成工作量、作业规范性、资料顺盘、现场记录完整性和规范性、仪器设备标定和校脸文件等进行验收,评定顺量等被。7测试分析7.1分析对象海水、沉积物和岩石。7.2分析内容7.Z1海水化学分析海水化学分析要素包括:理化因子(pH、温度、盐度、硫化物、氯化物、浑浊度和悬浮物)、氧平衡引子(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八营养耗(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亚硝酸耗、硝酸盐和氨盐)、有害重金属(汞、珞、铜、锌、铅、镉)和珅。7.2.2旃物分析7.2.2.1沉积物常规分析粒度分析、矿物鉴定、古生物鉴定、悬浮体分析,同位素测年。7.2.2.2沉积物化学要索分析营养盐、仃机碳、碳酸盐、常量元素(SiO2、ALoy、FezO3、MgO,CaOxNaO,KzOxP20s,TiO2,MnO和烧失量)、微量元素(C。、NixSr,Ba、Zr,Ga等)、有宙重金属(Cu、Pb.Cd、Zn.Cr、Hg),7.2.2.3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比重、颗粒组成、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界限含水率、固结和抗剪强度等.如项目任务需要可以选择动三轴试验。7. 2.3岩石分析矿物成分、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7.3分析要求7. 3.1海水化学分析8. 3.1.1理化因子pH、温度、盐度、硫化物、氟化物、浑浊度和悬浮物的测定按照GB17378.4-2007执行.9. 3,1.2氧平衡因子溶解氧、生化需W见和化学需辄量的测定按照GB17378.4-2007执行。10. 3.1.3有机物污染及总有机碳油类、挥发性酚、六六六、DDT和总有机碳的测定按照GB17378.4-2007执行。11. 3.1.4营养盐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氨盐的测定分别按照GB/T12763.4-2007的8、9、IOx11,12执行.12. 3.1.5有害我金属和碑汞、络、铜、锌、铅、镉和肿的测定按照GB17378.4-2007执行。13. 3.1.6分析质量控制按照GB/T12763.4-2007的4.3执行。14. 3.2沉积物分析15. 3.2.1沉积物常规分析16. 3.2.1.1沉积物粒度分析按照GB/T12763.8-2007中的6.3执行。17. 3.2.1.2沉积物矿物鉴定18. .21.3旃物古生物鳖定按照GB/T12763.8-2007中的6.6执行:19. .2.1.4悬浮体分析按照GB/T12763.8-2007中的6.L4执行.20. .21.5幽按照GB/T12763.8-2007中的6.8执行。21. 3,2.2沉积物化学分析22. .2.21誉葬盐营养盐(璘、全氯)的测定分别按照GB/T12763.8-2007的6.7.9、6.7.10执行。23. .2.2.2有机碳按照GB/T12763.8-2007的6.7.8执行。24. .22.3&按照GB/T12763,8-2007的6.7.11执行.25. .2.2.4常量元素Sio2的测定按照GB/T14506.28-2010执行。ALO3,FczOs,MgO、CaO、NazO,K20、ROs、TiO2,MnO和烧失员的测定按照GBT20262006的8执行。烧失量的测定按照DZG93H)5的4.1执行。26. .225微元素Co、Ni、Sr.Ba等的测定按照GBT202602006的8执行。Zr、Ga等的测定按照GB/T20260-2006的10执行。27. 3.2.2.6有害金属Cu、Pb、Cd、Zn、Cr的测定按照GB/T20260-2006的10执行。Hg的测定按照GB/T20260-2006的12执行,28. 2.2.7W按照GB/T20260-2006的11执行。29. .2.28ff按照GB/T20260-2006的13执行。30. 3.2.2.9油类按照GB17378.5-2007的13执行。31. 3.2.2.10有机污染物32. .2.2.11娥化物按照GB17378.52007的17执行。7323沉积例值力学性质分析按照GB/T12763,112007中的6.3.3执行,33. .3岩石分析试验方法和分类分别按照GB/T17412-1998和GB/T12763.8-2007中的6.5.9执行。34. .4样品测试质量控制样品的测试分析应有测试分析质量评估报告.8资料姻由解舜8.1 导航定位费料处理8.1.1 处理准备数据处理的原始资料包括:a)综合导航班报及导航定位工作报告:b)导航定位数据:c)调查区导航的基本参数;S导航与各种调查设备相对位置图:e)防量白检表。8.1.2 费用4理导航定位资料处理应包括:u)数据检查内容包括导航参数检查、各种导航设备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