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扩容建设项目教学实训楼(A-5、A-6)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
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扩容建设项目教学实训楼(A-5、A-6)消防设计说明专篇目录第一章建筑篇3一、设计依据3二、建筑概况3三、场地消防设计3四、疏散设计3第二章给水篇4一、消防给水设计4二、设计内容4第三章电气篇7一、强电消防设计7二、弱电消防设计8第四章暖通篇7一、防排烟系统说明13二、防火措施14二、建筑概况2.1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均为一级。2.2 建筑高度:36.35米。2.3 建筑层数:7层。三、场地消防设计3.1 学校建筑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退距要求。局部部位采用防火墙分隔。3.2 场地内有6m宽的穿越建筑中间消防车道,净宽2短,转弯半径均212111,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本项目为扩建工程,场地内消防车道已建设。3.3 建筑北侧及东侧分别设有40米、42米长,10米宽消防扑救场地,坡度为3%,距离建筑不小于5米,不大于10米。四、疏散设计4.1疏散方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要求,本项目为7层二类高层建筑,共有4部疏散楼梯,满足疏散安全出口要求,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LOOm计算确定。有固定座位的场所,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Ll倍计算。对于使用人数较多的报告厅,大课室等房间,按房间面积0.5人/而计算后,使用人数小于实际座位数的Ll倍1综上,每层疏散宽度计算硫散人数按照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疏散宽度按每100人1.Oom计算确定。具体疏散宽度计算公式详每层平面图。4.2防火材料和构造4.2.1 所有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均采用3小时耐火极限的材料,其它各部位墙、第一章建筑篇一、设计依据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版);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201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O116-2013);10、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11、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1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3);13、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消防防火设计除应遵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使用的疏散楼梯应满足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3)在楼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灭火器,每层及各通道设置消防栓,同时设硫散楼梯。室内消火栓系统202144室外消火栓系统40228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1108中危I二、设计内容2.1本工程消防设施为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器。2.2消防水源原校区水泵房位于(A-kA-2、A-3,连体)地下室,泵房内设自动喷淋泵(Q=30LS,H=LOOMPa,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泵(Q=30LS,H=l.20MPa,一用一备)、室内(高区)消火栓稳压泵(Q=5LS,H=0.6MPa,一用一备)。消防水池有容积容积540m3.原低区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与室外给水合用管网。原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24.10m,最高有效水位27.40m。本次新建项目北侧道路敷dnl60室内消火栓管(环网),dn160自喷消防管(环网),dn315市政给水管道(环网)。2.3供水设施2.3.1消防泵房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加压泵(一用一备),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加压泵(一用一备)。消防加压系统沿用原校区已建加压系统(复核详下文计算表)。2.3.2新建一座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36m3。并增设一套消火栓系统稳压设备,一套喷淋系统稳压设备。2.3.3设室内消火栓系统用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在建筑附近就近设置。水泵结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距离控制在1540米。柱、梁、板、楼梯等构件耐火极限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考虑。分隔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门选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墙上的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4. 2.2电梯井、管道井每隔2-3层在楼板处采用不低于1.5小时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井道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井道壁上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井道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5. 3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1)地上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2)疏散楼梯间和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3)高层民用建筑内部大于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等房间,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4)高层民用建筑内部教学用房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第二章给水篇一、消防给水设计1.1消防用水量标准和一次灭火用水量消防用水量表名称设计流量(LZs)火灾持续时间(h)用水量(m3)备注管长400m千米水损11.03mKm沿程水损4.412m局部水损0.882m水头损失5.295m安全系数1.2水泵扬程77.55m原消防泵Q=30LS,H=1.20MPa,一用一备,原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泵满足本栋建筑灭火需要,故本次室内消火栓加压供水设施沿用已建设施。2.5.4室内消火栓布置在消防电梯的前室、楼梯的前室、出入处或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间距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2.5.5本项目消火栓采用薄型单栓带消防软管卷盘消火栓箱,详见15S202第15页,每个消火栓箱内设置DN65消火栓一只,DN19水枪一支,DN60衬胶龙带25m一副,消防软管卷盘一套,并有消防报警按钮一个。2.5.6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商业服务网点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2.5.7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50MPa时需设置减压型消火栓;减压型消火栓设置楼层详见各单体消火栓系统图。2.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 6.1设计范围:新建建筑全覆盖3. 6.2设计参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s.min,作用面积为160m2,系统最不利点处洒水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4. 3.4设自喷系统用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在建筑附近就近设置。水泵结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距离控制在1540米。2.4室外消火栓系统2.4.1室外消火栓系统供水系统采用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2.4.2室外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给水直接提供。2.4.3室外消火栓的距离不超过120m,与消防水泵接合器距离在1540m之间。2.4.4本次新建项目在已建室外消火栓保护范围内,故不新建室外消火栓,沿用原室外消火栓。2.5室内消火栓系统2.5.1室内消火栓供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2.5.2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小于0.35Mpa,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3mo2.5.3消火栓系统泵计算消火栓水泵扬程水量20L/s最不利点设计压力35m最不利点标高60.3m最低水位标高24.1m几何高差36.2m管径150mm不利点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和楼层设置DN25试水阀。2.6.6喷头动作温度为68摄氏度,K=80,无吊顶处设置直立型喷头,有吊顶处设置下垂型喷头,均采用玻璃球闭式快速喷头。2.7建筑灭火器2.7.1在各单体明显及易于取用的地点配置手提式灭火器。2.7.2低压配电房安按照严重危险类火灾配置,灭火器均采用磷酸镂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每具灭火器3A,最大保护距离为15m。2.7.3其余部分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灭火器均采用磷酸铉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每具灭火器2A,最大保护距离为20m。2.8气体灭火系统2.8.1设计范围低压配电房2.8.2系统类型:本工程采用柜式(无管网)预制七氟丙烷灭火系统。2.8.3设置气体灭火的房间均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处。2.8.4同一防护区内系统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2.8.5气体灭火系统参数详见各单体气体灭火系统参数表。2.9消防排水2.9.1.消防给水系统试验装置处设置专用排水设施。2.9.2.在消防电梯基坑旁设标高低于基坑的集水井,集水井有效尺寸为2.0×1.5×0.95m,集水井内设两台排水泵,每台Q=40m3h,H=9.0n,N=4.Okwe地下室集水井排水泵均采用消防电源。O.IOMPao2.6.3自动喷水灭火供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2.6.4喷淋泵计算:喷淋泵扬程水量30L/s最不利点设计压力10in最不利点标高63.4in最低水位标高24.1m几何高差39.3in管径150mm管长400in千米水损23.37mK沿程水损9.349in局部水损8.805m水头损失18.154m安全系数1.2水泵扬程71.08m原喷淋系统泵:Q=30LS,H=l.OOMPa,一用一备,原喷淋系统消防水泵满足本栋建筑灭火需要,故本次喷淋系统加压供水设施沿用已建设施。2.6.5本工程采用湿式灭火系统,设置湿式报警阀若三套,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不得高于800个。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水流指示器及信号蝶阀。报警阀最B、除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外,设置在距地面Im以下的标志灯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在顶棚、硫散路径上方设置的灯具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玻璃材质。C、火灾状态下,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小于5s。2)系统控制要求(1)应急照明控制器与集中电源的通信中断以及集中电源与灯具的通信中断时,非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2)在非火灾状态下系统的控制符合以下要求:A、正常状态下系统内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保持熄灭状态,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保持节电点亮模式。B、当系统主电源断电后,集中电源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C、当任一楼层的正常照明断电后,系统应控制该区域内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当该区域正常照明电源恢复供电后,系统应控制灯具的光源恢复原工作状态。(3)在火灾状态下系统的控制符合以下要求:A、火灾确认后,应急照明控制器按预设逻辑手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急启动。B、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作为系统自动应急启动的触发信号。3)导线选型及敷设要求(1)地面设置的标志灯的配电线路和通信线路采用耐腐蚀橡胶线路。第三章电气篇一、强电消防设计1.1、 应急照明系统:1)系统组成本工程消防应急照明和硫放指示系统选用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该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等组成;该系统具有监测、控制等功能,且应满足GB51309-2018及GB17945-2010的相关规定。(1)集中控制功能的应急照明控制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于明德楼一层(已建)。在本子项设置单独的应急照明控制器,本子项的应急照明控制器与设于消防控制室的主控制器联网,组成多台控制器的控制系统。(2)集中电源设于本各层电井内,集中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A、采用A型集中电源。B、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主电源断电后,集中电源维持系统灯具持续点亮时间为20min,当达到此规定时间系统主电源仍未恢复供电时,集中电源应连锁其配接灯具的光源熄灭,并保证系统此时在火灾应急启动后蓄电池的持续供电时间为60min的要求,集中电源所配置的蓄电池容量应满足上述非火灾状态与火灾状态工作时间之和为80min的要求。C、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满足系统持续工作时间80min的要求。(3)本工程选择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选择节能光源的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光源色温不应低于2700K。(5)系统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系统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1.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本工程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对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设置监控节点,对受监测线路的剩余电流、温度、电流及电压实施实时监测,电气漏电实施监测,并具有预警功能。2)监控主机安装于消防控制室,在低压配电屏等处设置检测点。3)各检测点将监测信号传至主机,当监测的漏电值及温度值超过设定值时,通过主机发出报警信号。4)消防回路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漏电时只报警不切断电源。1.3、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本工程采用一套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器(安装于消防控制室内),该监控器能实时显示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交流或直流电源的电流、电压、断路器开关状态信号等),当被监控的电源发生过压、欠压、缺相、过流、中断供电等时,监控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故障属性和故障点的位置,监控器提供RS232或RS485接口上传信息至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2)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通信协议采用MOdbUS或CAN总线,沿消防金属线槽敷设至各使用点,每条回路可靠通信距离15002000米。导线采用ZR-RVS-3×1.5m2(通信线)+NH-BVR-2×2.5mm2(电源线),JDG25同管敷设。二、弱电消防设计2.1、广播系统(2)应急照明控制器设置在电井内,由应急照明控制器至集中电源的联网线与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同线槽敷设。(3)本子项的应急照明控制器,与设于消防控制室起集中控制功能的应急照明控制器之间的联网线,采用与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线路同路径埋地敷设至消防控制室。(4)应急照明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持续供电的要求,且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B、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槽盒。(5)消防用电设备、消防配电柜、消防控制箱等应设置有明显标志。4)其他要求(1)系统中的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灯具应选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规定和相关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2)系统在施工时,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3)设置于地面用以保持视觉连续性的疏散标志灯安装在疏散通道的地面上时,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的中心位置,标志灯的所有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构件或做防腐处理,标志灯配电、通信线路的连接应采用密封胶密封。(4)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要求为:A、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B、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C、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Ixo时间应与消防疏散指示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一致。(3)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IO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音或实时指挥语音。(4)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2.2、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于明德楼一层(已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形式。2)火灾探测器选用智能地址编码型的探测器。在前室、走道、门厅、楼梯间、办公室、设备用房等部位设置感烟探测器;在各层疏散通道、楼梯口、合用前室等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带火警电话插孔)、声光报警器及灯光报警器等报警设施。3)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总线上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均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总线短路隔离器集中设于端子箱或模块箱内;消防联动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严禁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4)消火栓按钮设于消火栓箱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4米。火警电话总机设于消防控制室内,火警电话总机选用总线制。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2. 3、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D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1)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1)本项目设置一套火警广播系统,广播机房与消防控制室合用。在前室、走道、门厅、楼梯间等设置壁挂式或吸顶扬声器。2)本工程消防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合用,应急广播具有最高级别优先权。3)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o4)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时,应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5)公共广播功率传输线路的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线路接头不应裸露;电位不等的接头必须分别进行绝缘处理。6)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火警广播系统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集中蓄电池。7)消防广播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要求详见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联动控制。8)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9)应急广播系统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必须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一致。10)广播功率放大器应配有备用电池,电池持续工作不能达到Ih时,应能向消防控制室或物业值班室发送报警信息。11)公共广播系统设计应符下列规定:(1)公共广播系统应具备实时发布语音广播的功能。当公共广播系统具有多种语音广播用途时,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2)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紧急广播系统备用甩源的连续供电(2)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3)集中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4)消防应急广播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采取1次火灾声警报器播放、一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1)本项目消防应急照明和硫放指示系统采用集中电源集中控制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实现。(2)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6)气体灭火系统控制本项目气体灭火的设备房间为:变压器房、低压配电房等。预制灭火系统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控制方式的动作程序如下:(1)自动控制:每个保护区内部均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及感温火灾探测器。发生火灾时,当同一防护分区内任一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首次报警且满足“与”逻辑组合时,作为第一个联动触发信号联动设在该防护区域内的声光报警器动作,警示处于该防火区域内的人员撤离。而当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相邻的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且满足“与”逻辑组合时,作为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发出联动控制信号,联动控制信号应包含下列内容: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启动。(2)将消火栓泵控制箱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消防控制室内的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盘能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3)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自动喷水系统的联动控制(湿式喷淋系统):(1)湿式系统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干管上的流量开关和报警阀组压力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的影响。(2)消防控制室的手动控制盘可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动、停止。(3)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3)防火门监控系统(1)本工程防火门设置防火门监控设备,安装电动闭门器和防火门监控模块。(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关及故障状态信号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3)疏散通道上设置的出入口控制装置必须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或紧急状态下,出入口控制装置应处于开启状态。4)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联动控制:(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转化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当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气量。7)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1)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防泵的按钮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火灾层、上下相邻层正压风口及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具体详设施)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2)防烟系统的手动控制:用专用线路把防烟风机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直接连接至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防烟(3)送风口开启或关闭的动作信号,防烟风机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均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应能自动启动。(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测压装置,作为超压后启动余压阀和风压调节措施的动作信号。8)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b、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C、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密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d、在经过30秒(可调)延时后,开启选择阀和启动阀,驱动瓶内的气体开启灭火剂储罐瓶头阀,灭火剂喷出实施灭火,同时启动安装在防护区门外的指示灭火剂喷放的火灾声光报警器(该声光报警器应与该保护对象中设置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管道上的自锁压力开关动作,动作信号反馈气体灭火控制器。(2)手动控制:a、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应作为自动控制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发出相应的联动控制信号;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b、气体灭火控制器上应设置对应于不同防护区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作为自动控制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发出相应的联动控制信号;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待灭火后,打开排风电动阀门及排风机进行排气。气体灭火控制盘电源由就近应急照明箱引来。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内外均设有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门外与紧急启停按钮合并设置),其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的工作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手动和自动控制状态显示装置上显示,该状态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8)系统的施工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应由设计单位负责更改并经审图机构审核批准。10)其他相关联动控制:(1)火灾确认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2)火灾确认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应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停车场出入口的栏杆,且开启相关区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火灾现场。(3)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自动打开涉及疏散的电动栅栏等功能,宜开启相关区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控火灾现场。(4)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电动大门的功能,并应具有打开停车场出入口档杆的功能。(5)机房工程紧急广播系统备用电源的连续工作时间,必须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一致。11)其它要求:(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收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2)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压控制输出应采用24V,其电源容量应满足受控消防设备同时启动且维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3)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4)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I)本子项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电话插孔通过消防电话总线与位于消防控制室的消防电话总机相连。(2)变配电房、发电机房、风机房、消防水泵房、弱电机房、电梯机房及消防电梯轿厢设置消防电话分机,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有区别于普通电话的标识。每个电话分机与位于消防控制室的消防电话总机相连。9)余压监控系统(1)本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疏散通道余压监控系统。(2)本系统采用余压控制器与余压传感器自成系统的方案,余压控制器自身具有监视、控制、故障报警、储存记录所有数据信息等功能。(3)余压探测器和泄压阀执行器设置位置以暖通专业图纸为准。(4)余压控制器接收到超压报警后,以PlD控制方式控制泄压阀执行器来连续调节泄压阀进行泄压,调节余压在安全范围内。(5)余压控制器自带总线隔离器,并采用底边距地2.Im明装(多个设备时上下并排安装)。(6)余压监控器主机应能记录与其连接的余压控制器和余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当出现报警故障时应能发出声光报警C(7)余压传感器与余压控制器之间使用功率通信二总线,通信总线(自带DC24V电源):WDZBlN-RVS-2x1.5-JDG20。荷条件下连续工作3h以上。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WI欧姆。接地线采用BV-1X35PC32引至共用接地换接板。3)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采用两总线制布线。对消防电力设备(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采用多线制控制方式,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手动/自动控制。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导线或电缆应在设备接线端子上连接,如因特殊需要需在线路中间接续时必须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端子连接,严禁绕接。系统传输干线除满足自身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5)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线缆,均在消防电缆桥架内敷设或穿钢管暗设在现浇楼板内。凡需明敷至消防报警或控制设备的钢管均须外刷防火涂料,消防干线沿弱电井内消防电缆桥架敷设至各层。6)消防广播线路与其他消防线路分开单独敷设,均穿钢管或金属线槽。第四章暖通篇一、防排烟系统说明1.1、本工程的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执行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规定。1.2、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防烟梯间,当建筑高度大于IOm时,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O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5)启动电流较大的消防设备采用分时启动。(6)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8)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本次设计选用消防电话系统输出电压为24V。(9)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室中心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报警水位详水施图纸。(10)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2.4、 系统供电、线缆选择及敷设: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有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交流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消防设备应急电源。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采用单独供电回路。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警广播系统等由消防设备应急电源供电。在消防控制室设有变电所主、备用电源的状态指示。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即主电源配电箱为双电源末端自投。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装置均采用直流24V电源电压:火警广播兼背景音乐系统馈线电压为100V.消防设备应急电源输出功率大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全负荷功率120%,蓄电池组的容量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的相关规定。2.5、 加压送风机的启动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手动启动;2)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4)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应能自动启动。2.6、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风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2)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风机。2.7、 、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手动启动;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3)防控制室手动启动;4)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后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5)排烟防火阀在280°C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2.8、 、所有加压送风系统均采用电动阀进行泄压:楼梯间设计正压值为4050Pa0当楼梯间正压值超过50Pa,电动泄压阀自动开启进行泄压;当楼梯间正压值低于40Pa,电动泄压阀自动关闭。1. 12、机械排烟系统中的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开启、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高度不应大于1.5m。二、防火措施1.1、 加压送风机、补风机均分别设置在专用机房内。1.2、 排烟管道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1)垂直风管与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2)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3)排烟风机入口处;4)穿越防火分区处。隔不大于3层,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O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所有设置于不便于直接开启位置的可开启外窗,在距地1.3L5m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1.3、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平米,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平米。1.4、 地上不满足自然通风的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计算风量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3.4.5条、3.4.8条进行计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加压送风机均位于建筑屋面送风机房里。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前室、合用前室,均于风机出口设置旁通电动阀,前室设置压力传感器作为防超压措施。前室、防烟楼梯间前室,正压值为2530Pa;楼梯间正压值为40Pa50Pa,且最大正压值不超过疏散门的最大允许压力差。1.5前室送风口采用电动加压送风口,电动加压送风口配置现场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距离地面不大于1.511)o1.6、地上需要排烟的房间均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建筑空间净高均小于6m,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小于房间建筑面积的2%o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自然排烟口设置在顶部或外墙,自然排烟口设置在储烟仓内。高处设置的可开启外窗均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就近安装,安装高度距地L31.5米。按照防烟分区设置固定或电动挡烟垂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挡烟垂壁性能满足挡烟垂壁GA533-2012相关要求。1.7、 防排烟控制系统说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9、防排烟系统上的柔性短管采用不燃材料制作。2.10、防排烟风管必须同时保证风管的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均建议设隔热措施,如采用下列各种措施的单一或组合形式满足各种耐火极限要求:(1)5Omm厚专门防火保温玻璃棉(带不燃防潮贴面),(2)5Omnl厚岩棉(不小于100kgZm3容重),(带不燃防潮贴面),(3)812mm厚防火保护板。并应由相应厂家提供国家相关部门出具的关于耐火极限的型式检测合格报告。2.11、吊顶内排烟管道均采用不燃材料隔热,且距可燃物的间距不小于15Omm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2.3、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C的防火阀: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2.4、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In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处的耐火极限。2.5、 通风、防排烟系统的风管均采用不燃镀锌铁皮风管制作:设备和风管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防火阀两侧各2.O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采用为不燃材料制作。防排烟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不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2.6、 竖向加压送风管设置于专用管井内。设置在吊顶内的水平加压送风管,耐火极限不低于0.5h,未设在吊顶内或吊顶通透率大于25%时,水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