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广旺发72号文附件.docx
附件1:广旺矿区巷道支护设计方法(暂行)1.巷道支护围岩分类法巷道支护围岩分类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经过现场大量实践,采用围岩松动圈分类法,比较简单可行、经济实用。巷道支护围岩松动圈分类法见表L1、表1.2。表1.1巷道支护围岩松动圈分类表围岩类另分类名称松动圈Lp/cm支护机理及方法备注小松动圈I稳定围岩040杆射混凝土支护围岩整体性好,不易风化的可不支护中松动圈H较稳定围岩40100锚杆悬吊理论杆层局部支护III一般围岩100-150锚杆悬吊理论杆层局部支护刚性支护局部破坏大松动圈IV一般不稳定围岩(软岩)150200锚杆组合拱理论杆层、金属网局部支护刚性支护大面积破坏V不稳定围岩(较软围岩)200-300锚杆组合拱理论杆层、金属网局部支护围岩变形有稳定期VI极不稳定围岩(极软围岩)>300二次支护理论围岩变形在一般支护条件下无稳定期表1.2大松动圈软岩工程分类表Lp/cm围岩类别围岩类型支护机理及方式备注150200IV一般软岩锚杆组合拱理论锚杆网支护200300V较软软岩锚杆组合拱理论全断面锚杆网支护>300VI极软软岩二次支护理论联合支护2.锚杆支护理论锚杆支护是通过围岩内部的杆体,改变围岩本身的力学状态,提高围岩的强度,从而在巷道周围岩体内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承载圈,与围岩共同作用,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各种锚固支护理论的研究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基础的,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阐述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适用不同的围岩条件,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应用。2.1 传统锚杆支护理论2.1.1悬吊理论悬吊理论认为:锚杆支护的作用就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定岩层上,以增强较软弱岩层的稳定性。悬吊理论只适用于巷道顶板,不适用巷道帮、底。如果顶板中没有坚硬稳定岩层或顶板软弱岩层较厚,围岩破碎区范围较大,无法将锚杆锚固到上面坚硬岩层或者未松动岩层上,悬吊理论就不适用。2.1.2组合梁理论组合梁理论认为:在层状岩体中开挖巷道,当顶板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坚硬稳定岩层时,锚杆的悬吊作用居次要地位。组合梁理论只适用于层状顶板锚杆支护的设计,对于巷道的帮、底不适用。2.1.3组合拱(压缩拱)理论组合拱理论认为:在拱形巷道围岩的破裂区中安装预应力锚杆时,在杆体两端将形成圆锥形分布的压应力,如果沿巷道周边布置锚杆群,只要锚杆间距足够小,各个锚杆形成的压力圆锥体将相互交错,就能在岩体中形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承压拱(也称组合拱或压缩拱),这个承压拱可以承受其上部破碎岩石施加的径向荷载。在承压拱内的岩石径向及切向均受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围岩强度得到提高,支撑力也相应加大。组合拱理论没有深入考虑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一般不能作为准确的定量设计,但可作为锚杆加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2. 1.4最大水平应力理论最大水平理论认为:矿井岩层的水平应力通常大于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最大水平应力一般为最小水平应力的L52.5倍。最大水平理论,论述了巷道围岩水平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锚杆支护所起的作用。可以借贴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2.2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2.2.1 围岩松动圈支护。开巷后,当围岩应力超过围岩强度后将在围岩中产生新的裂缝分布,其分布区域类似圆形或椭圆形,当围岩为不均质时将为异形,称之为围岩松动圈。松动圈主要尺寸属性为其厚度,其值可用超声波围岩松动圈测试仪或其他如多点位移计等测得。围岩一旦产生松动圈,围岩的最大变形荷载将是围岩松动圈产生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称之为碎胀变形。并且经试验证明,现有支护无法有效阻止围岩松动圈的产生和发展。即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的立论有二:一是围岩松动圈是开巷后的客观存在;二是围岩碎胀变形远远大于围岩的弹塑性变形。2.2.2 围岩松动圈分类方法。分类表将围岩分为Vl类,其中当松动圈大于150Cnl时,无论围岩性质如何,其支护上都需采用软岩支护技术,因此称之为软岩(不稳定围岩)支护。2.2.3 围岩松动圈锚杆支护技术。从围岩松动支护理论出发,它将锚杆支护按机理分三种类型设计。当LPV40CnI时,称小松动圈,或理解为围岩只有弹塑性变形,锚杆将起不到作用,只需进行杆混凝土支护或裸体巷道。中松动圈。Lp=40150cm,松动圈在这范围内,支护较容易,采用悬吊理论,其悬吊点在松动圈以外,在这种条件下,杆混凝土只有防止围岩风化和防止锚杆间小块岩石的掉落。大松动圈。Lp>150cm时,用锚杆给予松动圈内破裂围岩以约束力,使其恢复到接近原岩的强度并具有可缩性,形成锚固体进入支护,即所谓组合拱/梁理论。2.2.4 3软岩工程力学支护理论。软岩巷道工程变形、破坏和失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其具有复杂的变形力学机制。根据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工程实践,可将软岩巷道工程的变形力学机制归纳为3大类,即物化膨胀类、应力扩容型类和结构变形类。软岩一般是泥质岩类,基本上是黏粒的集合体。软岩工程支护是力求有控制地产生一个合理厚度的塑性圈,最大限度地释放围岩变形能。2.2.5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目前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工程类比法,包含简单的经验公式进行设计;第二类是理论计算法;第三类是以计算机数值模拟为基础的设计的方法;第四类是监测法。3.1 常用锚杆支护设计方法3. 1.1经验公式计算法1 .锚杆支护锚杆长度1.=N(1.3+W/10)式中:W一巷道或碉室跨度,m;1.锚杆总长度,m;N一围岩影响系数(表3.1)(围岩类别按煤矿井巷工程锚杆、杆浆、杆射混凝土支护设计试行规范中的围岩分类)。表3.1围岩影响系数表围岩类别IIIlIIVV围岩影响系数N0.91.01.11.2锚杆间距M0.4L锚杆直径d=l110.煤巷锚杆及与网、梁组合支护锚杆长度1.=N(1.5+W/10)锚杆间距M0.9/N锚杆直径d=L110.1.2工程类比法1.直接类比法对待开掘的巷道进行工程条件分析,选择与其条件类似、已实践成功的巷道进行比较。2,间接类比法比照多年来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支护参数进行支护设计。此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还有极限平衡区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和煤层巷道围岩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方法。鉴于广旺矿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围岩松动圈锚杆支护设计方法。2 .2围岩松动圈锚杆支护设计方法3 .2.1围岩松动圈与锚杆支护机理松动圈围岩分类方法以松动圈的尺寸为惟一的分类指标,即根据松动圈的厚度值划分围岩的稳定性类别。锚杆支护在围岩中的作用机理与松动圈的大小有关,也即不同的围岩类别,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小松动圈1.p=0-40cm,由于碎胀比较小,锚杆受力很小,可以不计。因此在小松动圈值的情况下,在采矿工程中,可以不用锚杆。只杆混凝土层,防止危岩的掉落和风化。(2)中松动圈1.p=40150cm,这一松动圈范围,碎胀为明显,需要给予约束,不使产生明显的周边位移量。采矿工程中需要采用锚杆支护为主体,锚杆起悬吊作用。对于永久工程,加杆混凝土防止围岩风化。设计的悬吊点是在松动圈边界外的岩石中,这点与传统的悬吊原理需要把悬吊点选择在稳定性较好岩层上是不同的。大松动圈1.PeI50cm,碎胀相当明显,在松动圈分类表中,松动圈厚度大于150Cm的围岩为软岩。软岩中地压显现特征为:地压在,23层石布常被压坏;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支护不成功时底股严重。实践证明,成功合理的支护形式应具备两方面的特性:一是支护抗力大,二是支护要有一定的可缩性。32.2松动圈锚杆支护设计方法1.小松动圈围岩松动圈值L=O40CnI时,为I类稳定围岩。当松动圈L=O时,围岩只有弹塑性变形。若围岩整体性好,没有危石掉落和风化的危难时,巷道也可以裸体不必支护。杆层厚度的计算按抵抗危石坠落和防止围岩风化计算,危石的稳定条件是杆射混凝土的抗冲切和黏结力必须大于危石的质量。杆层厚度一般计算如下:按冲切破坏验算T1-RIH式中:Tr-冲切计算杆层厚度,mm;G危岩质量;Ri混凝土抗拉强度,MPa;U一危岩在巷道断面上的周长,IDo按黏结破坏计算式中:T2一冲切计算杆层厚度,mm;Riu混凝土杆层黏结强度,Mpa;k岩石弹性系数;E岩石弹性模量。合理杆层厚度T=kmaxT1,T2式中:L为安全系数。2 .中松动圈围岩松动圈值L=40100Cm时,为11类较稳定围岩;松动圈值L=100150Cnl时,为HI类一般稳定围岩。支护的主体构件是锚杆,锚头必须锚固在松动圈以外的岩体上,将松动圈以内的岩体质量悬吊起来,以达到安全支护的目的。锚杆长度按悬吊理论设计,锚杆长度为1.=LP+0.3+0.1锚杆间、排距计算式为D叵式中:D锚杆间、排距,m;Q一锚杆设计锚固力,kN;Y一围岩的重力密度,kNm3.在松动圈围岩锚杆支护中,锚杆是是支护的主体,松动圈岩体的碎胀力(简化为重力)由锚杆承受。杆层只起局部支护作用,即锚杆间的表面支护、控制锚杆间非锚固区围岩的变形、阻止非锚固区危石的坠落以及防止围岩风化,故杆层厚度一般选取70100mmo3 .大松动圈围岩松动圈值L=150200cm为W类一般软岩;松动圈值L=200300cm为V类软围岩;L>300cm为Vl类极软围岩,对于软岩要用组合拱理论设计锚杆网支护。锚杆是锚杆网支护结构的主体构件,锚杆伸入围岩内部,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组合拱支护结构体,具有接近原岩强度和较好的可缩性能,能对巷道实行全方位的支护;杆层能够及时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潮解,并能充填围岩裂隙和补平岩壁凹凸表面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同时对锚杆间围岩起支护作用;杆层加钢筋网是为了改善杆层性能,提高杆层的抗大变形、抗弯、抗支、抗剪能力,增强杆层的整体性,保证锚杆部的表面支护强度。锚杆网支护参数计算,考虑锚杆网能将破裂了的围岩重新组合起来,且具有足够的可缩性。主体支护主要是锚杆所形成的组合拱,其支护参数要按组合拱计算,组合拱的厚度、锚杆长度和锚杆的间排距有近似关系:1.=?tana+Dtana式中:L锚杆的有效长度,m;b一组合拱厚度,m;Q一锚杆在破裂岩体中的控制角(模拟试验得a=430);D一锚杆的间排距,mo锚杆控制角如按45°计算,对破裂岩体较为安全,则有1.=D+b一般取:D=O506m°杆层厚度与钢筋网的确定。杆层厚度多采用100120mm°钢筋网,设计中一般可采用68mm网孔边长100150mm的金属网。组合拱的合理形状。对于Vl和V类软岩锚杆网支护宜选择缺圆拱形断面。在V类软岩中,用缺圆拱形断面是可行的。对于Vl类软岩锚杆网支护只能用圆形断面。4 .锚索支护设计方法锚索支护技术主要是将一定长度的低松驰高强度的钢较线配以专用锚具,用树脂或砂浆进行锚固,通过液压千斤顶在其尾部施加预应力,达到对巷道锚固支护的一项技术。锚索除具有普通锚杆的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组合拱作用、楔固作用外,与普通锚杆不同的是对顶板进行深部锚固而产生强力悬吊作用,并且沿巷道纵轴线形成连续支撑点,以大预紧力减缓顶板变形扩张。在采掘现场,对于围岩松动圈大,巷道围岩节理发育、顶板破碎及伪顶较厚等复杂顶板条件下的巷道支护,通过锚杆对松动圈内的围岩进行组合梁加固和锚索的补强支护,将其锚固到顶板深部。由于某种原因锚索支护给巷道顶板的高预紧力和它的高承载能力,使顶板由锚杆支护形成的组合梁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将其牢固地悬吊在上部直接顶或老顶内。同时,这种加强锚杆支护所形成的组合梁对上部直接顶或老顶也进行了保护,阻止了它的下沉移动和松动扩展。使相邻的锚杆、锚索的作用力相互叠加,组合形成一个新岩梁。这个新的岩梁厚度、刚度、层间抗剪强度成倍增加,使顶板压力通过巷道煤帮向煤体深部转移。改善巷道受力条件,使顶板得到有效控制,片帮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关于锚索是否必须锚固在上部坚硬岩石上,目前认识还不够统一。锚索是否必须锚固在坚硬顶板岩层上,关键取决于岩体结构和工程尺寸。如果顶板坚硬岩层高度和巷道工程宽度之比大于3,就不必要锚固在硬顶板岩层上。只需要充分注意锚固段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重点考虑深部围岩强度和巷道浅部支护体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4.1 锚索支护的使用条件一般情况下,I、11类围岩条件下不使用锚索。由于岩体的非均匀质性局部变化及大型碉室等因素影响,也有局部少量使用。其使用主要是根据现场情况变化,确定局部非均匀布置使用。锚索多使用在III、IV、V类围岩条件的巷道中,更多的使用在IV、V类围岩条件的巷道中。4.2锚索加强支护设计原则锚索支护设计原则概括为五条:锚索长度原则;锚索强度原则;耦合设计原则;关键部位原则;反馈设计原则。1锚索长度原则锚索长度取决于巷道顶板岩性、岩体结构和工程尺寸。坚硬顶板岩层高度小于3倍巷道宽度时,锚索长度取决于坚硬岩层位置,锚索锚固段要设计在坚硬岩层内lL5m;当坚硬顶板岩层高度大于3倍巷道宽度时,其长度按3倍巷道宽度设计,同时,要充分注意锚固段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重点考虑深部围岩强度和巷道浅部支护体之间的耦合作用。2锚索强度原则锚索承载强度取决于锚索根数和锚索间排距,其设计总荷载按巷道顶板塑性软化区范围的岩石质量乘以安全系数来计算。3耦合设计原则锚索和锚杆支护达不到耦合作用状态,将会出现恶性事故。因此,重视各种时空条件下的预应力施加值的变化至关重要。一般地说,在迎头工作面实施锚索支护,预应力值应适当小些,约是锚杆设计值的081.0倍;在掘进机后实施锚索支护时,预应力水平应是锚杆设计荷载值的1.01.3倍比较适宜。4关键部位原则理论研究表明,锚索设计在顶板的力学力学关键部位效果最好,因此,锚索要尽量设计在顶板关键部位上。5反馈设计原则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要加强锚索支护的检测,及时反馈分析、修正和完善设计,这样就及时弥补了理论和实践存在的缺憾。4.3锚索支护参数的确定根据锚索支护设计原则,锚索支护应在关键部位出现时的最佳支护时间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强支护,此时锚索支护参数由以下公式确定。4.3.1锚索长度确定锚索长度可按如下公式确定U=1÷2+.式中:La锚索长度,m;心一锚索外露长度(一般取03m);la2一锚索有效长度,m;一一锚索锚固长度,(一般取L0L2m)°锚索有效长度确定方法如下:1.对于静压软岩巷道在锚杆失效的情况下,其潜在的冒落高度为1.5倍的巷道宽度;同时,为保证巷道的稳定性,锚索应保证锚固到稳定岩层内,因此锚索的有效长度取d2=max<ij>式中:a一巷道宽度,m;hi稳定岩层下各层厚度,m;i-稳定岩层下岩层层数。2 .对于动压软岩巷道2=max<3。岑3 .当心/a>3时。2=3a此时,不需要加长锚索寻找坚硬顶板岩层,只要充分注意锚固段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重点考虑深部围岩强度和巷道浅部支护体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即可。4.3.2 锚索排距确定锚索间排距根据锚杆失效时,锚索所承担的岩层质量确定。每排布置一根锚索,则其排距为S=1a4a2k式中:a巷道宽度,m;Y一上覆岩层平均体积质量,KN/m3;上一单根锚索的极限破断力(通常所使用的锚索L=260kN),kN;左一安全系数。4.3.3 耦合参数确定为使锚索支护和锚杆支护达到相互耦合作用的效果,注意各时空条件下预应力参数的变化至关重要。一般地说,在迎头工作面实施锚索支护,预应力值应适当小一些,约是锚杆设计值的0.8-l.0倍;在掘进机后实施锚索支护时,预应力水平是锚杆设计荷载值的1.O-L3倍比较适宜。附件2:锚杆支护施工管理规定1 .一般规定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规程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1.2临时停头时,永久支护必须紧跟迎头。凡变更施工队伍或停头掘进7天以上而又复工的掘进工作面,必须重新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3 巷道掘进时,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预防冒顶堵人的措施。锚杆支护巷道永久支护到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1/2个锚杆排距,不得小于200mm。1.5锚杆支护巷道落煤(岩)后,迎头达到可以进行顶板锚杆支护的高度时,必须立即进行顶板支护,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施工,不得为了网的压茬而使迎头一排锚杆虚设。顶板锚杆必须按照逐排由外向迎头顺序施工,每排锚杆必须按照由中间向两帮顺序施工,必须采用快速安装工艺钻孔、搅拌、安装,应尽量可能减少顶板空锚时间,严禁采用一次性将所有钻孔打好,再安装锚杆的方法施工。1.6锚杆孔施工规定:1.6.1顶板锚杆孔宜采用功率大、性能优越的锚杆钻机或7655改进型、7665凿岩机钻孔,fW7的巷道顶板(拱顶部分)锚杆孔必须采用锚杆机钻孔,煤、半煤巷帮锚杆宜采用功率大、性能优越的帮锚杆机或风煤钻钻孔。1.6.2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位,做好标记。1.6.3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50mm°施工时严格控制巷道高度度和宽度,巷道超高、超宽达到二分之一锚杆间距以上时,应增加锚杆进行支护,具体要求必须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1.6.4锚杆角度误差不超过设计规定的±5°。1.6.5锚杆孔深度误差范围为050mmo1.6.6施工锚杆孔所用的钻杆长度不得大于所用锚杆的长度。锚杆必须推到孔底,螺母外锚杆丝扣长度应在1030mm之间。1.6.7锚杆孔内的煤岩粉必须吹干净,不得有积水。1.6.8由于帮锚杆孔含水或湿润对树脂锚杆的锚固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帮锚杆孔可采用干打外杆方式施工,但必须确保外杆降尘效果。1.7安装锚杆规定:1. 7.1锚杆托板与螺母之间必须使用减摩垫圈。1.18. 2顶板及11IV类围岩巷道巷帮锚杆支护必须采用快速安装工艺安装锚杆。1.7.3螺母的拧紧必须采用锚杆钻机、7655改进型凿岩机、风煤钻、气板机等机械设备进行,且必须对锚杆螺母进行二次紧固,以保证螺母扭矩符合规定要求。螺母扭矩按锚杆直径分,16mm,IoON.mW扭矩W150N.ni;=18mm,120N.mW扭矩W150N.m;20mm,150N.mW扭矩W200N.m。其螺母扭矩大小、二次紧固时间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1.7.4托盘应紧贴钢带、网或巷道围岩表面,锚杆托板处及周围50mm范围内的浮煤阡必须找掉、找平、找实。1.7.5网的规格、联网方式必须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采用压茬联接方式的压茬宽度应保持在10020OmnI范围内,并用铁丝双排扣连接,且将网拉紧压实,紧贴巷道围岩表面。有条件用锚杆托盘压网的必须采用锚杆托盘压网;采用不压茬联接方式的,其网与网之间必须通过自身连接或用铁丝单排扣连接形成整体。联网材料应采用不低于14#的双股铁丝联接,联接点间距不大于200mmo1.8锚杆托盘、螺母等配件必须与锚杆强度匹配,16mm的锚杆螺母外接圆直径不得小于38mm;18mm锚杆螺母外接圆直径不得小于40mm;20mm的锚杆螺母外接圆直径不得小于42mm,发现断锚杆或托板穿孔等原因造成锚杆失效的必须及时补打,并分析原因,确定是否要改变锚杆规格、提高锚杆强度。1.9遇顶板淋水、帮渗水较大的施工巷道,应在该区域进行锚杆安装拉拔试验,以确定锚固剂对该区域的适应性,并根据试验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1.10小孔径预应力锚索施工应遵守的规定:1.10.1必须采用锚索钻机或锚杆钻机钻孔。1. 10.2锚索孔深度误差TooOnmI。锚索应垂直于顶板或巷道轮廓线布置,角度误差不超过±5°。1.10.4锚索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5Omn1。1.10.5 钢绞线必须推到孔底,尾部露出锁具不得小于150mm,不得大于250mm,距巷道底板小于1.8m时应加防护套。1.10.6 6锚固外端至锁具的钢绞线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o1.1 0.7锚索施工后,必须适时对锚索进行检查,发现预紧力不足应及时进行二次张拉。1.2 0.8采用树脂锚固锚索的锚固位置不得选择在含水层中。.9锚索必须滞后迎头4/5个排距布置,但距迎头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个锚索的排距。1.Il1524m的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锚索预紧力不得小于IoOKN,不大于120KN;18.9mm的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预紧力不得小于120KN,不大于140KN,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锚索预紧力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锚索的设计锚固力不小于240KNo顶板锚杆抗拔力试验一般不采用破坏性试验,但不得小于锚杆理论极限载荷的50%(一般对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而言,18mm锚杆试验抗拔力不小于60KN,中20mm锚杆试验拉拔力不小于80KN,22mm锚杆试验抗拔力不小于100KN)o1.13锚杆抗拔力试验,巷道每掘进3050m,或锚杆在300根以下,取样不少于1组;300根以上,每增加l300根,相应多取样1组;设计或材料变更,应另取1组,每组不少于3根。同时,抽查一组锚索,每组不少于2根。杆射混凝土强度试验,一般巷道每3050m,取样不少于1组,试块每级3块,芯样每组5块,应在与井巷类似的条件下养护。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行取样。试块或芯样按2004年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标准要求进行做样、制样压力试验,并做好检查和试验记录,其抗压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2.岩巷锚杆支护1. 1岩巷锚杆支护必须采用先光爆初杆、后锚(网)复杆的施工工艺。其主要施工工序为:光爆一一敲帮问顶、找掉一一临时一一支护出阡(一一打护顶锚杆)一一初杆一一打锚杆眼(挂网、钢带等)一一安装锚杆一一锚杆螺母二次紧固一一复杆一一养护。2. 2锚杆布置方式,正顶布置一根锚杆,然后向两侧均匀布置,墙基锚杆距底板不大于300mm,并以一定倾角向下施工,其倾斜角度应在支护设计中作出规定。倾斜锚杆必须与异形托板配套使用,以提高锚固效果。3. 3凡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后的巷道要成型规整,轮廓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眼痕率应达到50%以上。4. 4锚杆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其长度、杆径符合规程、措施要求。金属网宜采用电焊平网或菱形金属网。5. 5深部软岩巷道可采用锚注进行加强支护。6. 6锚杆支护的巷道,遇下列情况:易风化潮解剥落的松软岩层;各类破碎岩层;断层破碎带;陷落柱;有草帽滑的顶板;迎头围岩有淋水、滴水、采取了封、堵、截、导等治水方法,仍无法继续施工的;当巷道穿层煤距煤层法线距离小于等于5m时,应采取加强支护或改变支护形式的措施。7. 7其它有关要求:8. 7.1初杆厚度3050m,应在杆层凝固后进行锚杆施工工序的操作。9. 7.2复杆厚度2040mm,复杆必须覆盖网、钢带、锚杆托板。杆浆成巷后锚杆端部可以适当外露,但应杆一层砂浆封闭外露部分,以防生锈。2. 7.3杆浆总厚度以不超过100nim为宜。2.7. 4加强对杆层进行洒水养护,对迎头一定范围内的巷道(相当于该头月进尺)进行洒水养护,每班不少于2次,确保养护时间达到28d,以提高杆体强度。2.8. 5迎头至少15m不得复杆,以便于进行二次紧固螺母和质量检测等工作,复杆距迎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30m。2.9. 6复杆前必须适时对螺母进行二次紧固,并视锚索预紧情况,确定是否对锚索进行二次张拉。以确保螺母扭矩、锚索张拉力达到规定要求。2.10. 7.7锚杆支护的巷道,必须在材料场备有不少于10架规格配套的备用定型支架。2.11. 杆支护3.1 顶板支护:顶板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进行支护。III类围岩顶板宜采用端头锚固,HIV类围岩顶板宜采用加长锚固。靠巷道两帮的顶锚杆宜向煤帮倾斜,其倾斜角度与锚杆长度应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明确规定,其它顶锚杆应尽可能与岩层层面垂直,顶锚杆不得沿岩层层面布置。巷帮支护:IV类围岩巷道巷帮必须支护。除工作面切眼、服务年服务小于3个月的煤层巷道可使用管缝锚杆等临时性护帮锚杆外,其余煤层巷道巷帮必须使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左旋无纵筋等强锚杆的试验抗拔力不小于60KNo回采巷道靠工作面一侧巷帮宜优先采用可切割锚杆或易拆卸的锚杆。3. 2锚杆布置方式:顶部永久支护锚杆必须紧跟迎头,且逐排向迎头施工,距离迎头的最大控顶距离不得超过1个循环进尺加30OmnI的距离。每个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部锚杆,距迎头的最大控顶距离不得大于1/2个锚杆排距,不得2小于200mm;巷道顶板最外侧锚杆距帮不大于300mm,不得小于200mm;两帮最上端锚杆距顶不大于300mm,不小于200mm;I11V类围岩巷道两帮墙基锚杆距底板不大于300mm,该锚杆宜向底板倾斜,其倾斜角度应在支护设计中作出规定,倾斜锚杆宜与异形托板配套使用,以提高锚固效果。3. 311IV类围岩巷道在基本支护形式的基础上,必须另加锚索支护,其支护形式工、支护参数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3. 4巷道掘进应严格按设计断面施工。生产技术部门将确定的支护材料种类、规格、月用量明细清单提供给供应部门。技术人员在编制规程、措施时必须明确锚杆支护施工顺序,操作要领、工程质量标准。3. 5如两帮稳定、不片帮,帮锚杆施工可适当滞后一段距离,但滞后最大距离和最大空帮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3 .6局部掉顶、片帮时,宜优先采用锚杆进行支护并采用“掉到那里,锚到那里”的支护方法,不得瞒顶、瞒帮。4 .7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必须在材料场备有不少于10架规格配套的备用定型支架。3. 8巷道顶板离层的监测3.7.1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必须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定期观测顶板稳定状况。离层指示仪安装地点、数量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8.2离层指示仪应安设在巷道中部。双基点离层指示仪的深基点应固定在锚杆上方较稳定的岩层内,浅基点固定在锚杆端部位置处。3.8.3离层临界值因地质条件、采动影响、支护方式等因素不同而异。各矿应根据条件,经过试验研究分析,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离层临界值,并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3.8.4发现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时,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矿有关领导召集相关人员分析顶板离层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4.井巷修护与回收4.1 各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健全井巷管理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必须明确一名科(副科)长具体负责井巷管理工作,配备相应的井巷管理人员。相关业务部门配合,成立矿(井)井巷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安排井巷维修和报废工作。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井巷专管例会,总结工作,制定计划,布置巷道修护、回收任务。4.2 各生产矿(井)必须建立专门的井巷修护施工队伍,具体实施矿井井巷的维修和报废工作。4.3 3修护巷道工程宜优先采用锚网杆注支护技术,其锚杆、锚索、配套材料、安设和检验等必须符合要求标准。4.4巷道修护、回收报废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措施需报矿总工程师审批,无安全技术措施不得进行井巷修护和回收施工作。修护后的巷道工程质量,必须经过验收后符合规程措施要求及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方可投入使用。4.5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和确定不保留的巷道必须及时组织回收、报废。需保留的巷道,应及时组织维修,并保证其维修质量。对报废巷道内的支架、可回收利用的锚杆杆体、材料、管线和设备必须及时组织回收干净。4.6所有巷道修护工程必须严格执行由外向里逐棚、逐循环进尺的施工方法进行,严禁大拉大放和空顶、空帮作业。4.7修护巷道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好找掉、敲帮问顶制度,巷道出现和发现杆体开裂时,必须将所有裂开和离层的浆块全部撬掉找尽;确实难以找尽的,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可靠,其具体维护方式必须在安全技术措施中明确规定。凡失修面积在Im?以上的,必须补打锚杆,挂金属网复杆。4.8锚杆(杆)巷道修护(包括挑顶、扩帮、卧底等)时,挑顶、扩帮、卧底必须逐循环进行,严禁超过一个循环进尺进行施工,且每个循环进尺不得2超过个锚杆排距,一个循环未支护完整后不得进行下一循环施工。巷道卧底深度超过帮锚杆间距三分之一以上的,必须及时加打锚杆。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失修巷道区域内进行工作。4.9巷道修护按锚杆支护工艺进行时,应符合锚杆支护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在巷道变形和破坏不严重时,其施工程序为:找掉危岩活石,初杆填凹补平,挂网上梁打锚杆复杆。4.10岩巷中的锚杆修护工程,原则上可采用掉到哪锚到哪的修护方法,一般不要求刻意去造型。对局部掉顶严重需进行修护的特殊地点,其总杆层厚度必须在2040m之间。若总杆层厚度大于40OnInI时,每40Omm的杆层间必须用锚杆进行支护,但一次杆浆的最大厚度不得超过200mmo重复杆浆修护的,每隔40Omnl的杆厚,必须进行一次打锚杆、铺网支护;必要时可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4.11若巷道变形量较大时,如需刷大断面,应掘进光爆要求施工,对所重打的锚杆,必须按要求抽样进行抗拔力试验,并应达到规定设计要求标准。附件3:广旺集团2008-2010锚杆支护计划单位:米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其中:回采巷道锚杆合计其中:回采巷道锚杆合计其中:回采巷道锚杆总计700030001000080001300010000唐家河煤矿240012003400260043003300赵家坝煤矿230010003300260043003300代池坝煤矿23008003300280044003400备注:1、回采巷道锚杆是指等强度树脂锚杆、锚索支护。2、2008年锚杆进尺包括其它锚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