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pptC03信息资源管理法规课件-.docx
-
资源ID:959306
资源大小:22.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资源管理pptC03信息资源管理法规课件-.docx
”信息资源管理pptC03信息资源管理法规课件”1、第三章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法规信息资源管理法规3.1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3.3学问产权3.1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3.1.1基本概念信息政策法规是用来调整信息在生产、搜集、处理、累积、储存、检索、传递和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规章的总和,它以信息领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信息政策法规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以及调整信息领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政策与法规的区分政策与法规的区分第一,信息政策运用行政手段;信息法规章采纳法律手段。其次,信息政策会随着社会2、的进展和现实状况敏捷变化;而信息法规在制定后相对稳定,有较长的时效性。第三,在制定过程上,信息政策比较简洁;信息法规依据严格的程序,由立法机构制定。第四,在调整范围上,信息政策从信息领域的整体动身,具有很大的调整范围;而在信息活动中构成法律行为的关系才是信息法调整的对象。3.1.2国内信息政策法规的进展历史信息资源开发专项工作的开展20世纪80年月初,以国家科技信息政策为中心的信息政策讨论开头在我国兴起,信息资源建设作为科技信息的重要工作也被提出。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发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1985年以来,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司提出了制定国家科技情报政策的任务,组织了一系3、列会议和活动。1986年召开了国际科技情报政策研讨会;1988年举办了我国情报政策与进展战略学术研讨会。20世纪90年月,信息机构改革、信息产业成长和信息化推动三大政策环境的融合促进了信息资源开发专项工作的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的构建2022年国家十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互协调,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的政策主见。2022年12月,两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看法明确指出"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面对需求,立足应用;突出重点,有序进展。十一五信息资源专项规划和2022-2022国家信息化进展战略相继出台,包括国信办发布的20224、年信息化白皮书都不同程度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赐予政策倾斜,提出政府信息资源、公益信息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综合进展的战略规划体系。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实践,国内在政策法规上消失一个快速进展阶段。信息资源政策与法律的讨论1999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高纯德讨论员主持的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立法讨论是最早对信息资源法律问题特地组织的讨论课题之一2000年,武汉高校信息资源讨论中心马费成教授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讨论基地重大项目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体系讨论。2022年查先进出版了信息政策与法规一书,系统分析了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特点、作用、地位和体系结构,阐述了信息政策法规制定、实施、评估、监控5、和终结的基本过程与内容。2022年马海群出版了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一书,多个维度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问题进行论述。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者黄先蓉2022年在情报学报上发文试论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指出,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政策与法规的讨论与制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学者马费成2022年在图书馆论坛上发文我国信息资源政策与法律讨论进展评析中指出,我国国家信息政策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学者梅雪指出,在制定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应留意如下几下方面的问题:加强信息政策思想和方法讨论;加强信息政策评估讨论,完善信息政策反馈系统;加强信息6、政策与现实改革协调的讨论;加强信息政策运行的保障机制讨论;加强信息政策法制化讨论,尤其是网络信息政策法制化;加强信息政策的评估讨论。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3.2.1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的设计11、分类、分类信息领域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实现信息检索、猎取、传递和应用的领域;(2)原生和派生信息的生产与传递的领域;(3)信息资源形成、信息产品制造、信息服务供应的领域;(4)信息系统(自动化信息系统、数据库、学问库)及其他信息遥传技术建立和应用的领域;(5)信息平安手段和软件制造与应用的领域。信息政策法规体系包括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涉及到六个紧密关联的7、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22、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周期性、弹性原则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11、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要素层次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立法条例产业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22、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政策目标体系;信息市场政策;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信息人才政策;信息资源政策;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政策;信息投资政策;信息标准化政策;国际信息政8、策。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11、信息法规的相关概念、信息法规的相关概念信息法调整的是信息化进程中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行为以及相互间形成的信息法律关系。要清晰信息法规的主体、客体及其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信息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担当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信息法规的客体是指肯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物化的和非物化的财产。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包括三个部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信息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二个方面: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进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信息在生产、传播、处理、存储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垄断与竞争、利9、益与冲突、信息自由与个人隐私等。22、信息法规体系结构及内容、信息法规体系结构及内容信息基本法信息标准法律制度信息环境法律制度信息资源法律制度信息市场法律制度学问产权法律制度信息技术法律制度信息人才法律制度其他各种法律规范信息平安法律制度信息网络法律制度信息产业法律制度图3.2信息法规体系框架3.3学问产权3.3.1学问产权概述1、学问产权的概念、学问产权的概念学问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脑力劳动,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所制造的精神财宝在肯定地域、肯定时间内对其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学问产权的主要功能是爱护学问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210、2、学问产权分类、学问产权分类国际上通常将学问产权分为工业产权和版权(即著作权)两大类。工业产权亦称工业全部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值竞争权。版权(著作权)的内容包括权与著作邻接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爱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酬劳权。学问产权分类33、学问产权的特征、学问产权的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3.3.2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11、专利权、专利权V专利即专利权人依法获得的一种排他性专有权利。专利权除了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三个主要特征外,还具备国家授予性、客体内容的公开性等特征。专利法的核心内容以立法的方式解决创造制造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简单关系和11、问题。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利、专利义务、专利权存在爱护范围。帅康状告海尔侵权帅康:海尔侵权2022年7月8日,帅康就专利侵权一案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称公司于1999年2月9日向国家学问产权局申请"深型离心式抽油烟机有用新型专利,1999年11月27日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99202278.X,1999年12月15日授权公告,而海尔未经自己许可,大量生产、销售侵害本专利权的侵权产品,并利用广告、产品样本等方式大肆宣扬其侵权产品,已构成对本专利权的侵害。因此,向法院提出责令海尔公司马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等5项恳求。海尔:专利无效海尔公司在同年11月112、1日的庭审答辩中称:帅康公司的专利文件所要求爱护的技术方案已在该专利申请日前被其他专利文件全部公开,故其专利的新奇性和制造性已不存在。依据专利法第22条规定,该专利无效。海尔CXW145-D13的吸油烟机完全是通过自己的技术力气设计、开发完成,其目的、采纳的技术方案以及效果与帅康公司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同,即使假定帅康公司的专利文件有效,海尔公司依旧没有侵害帅康公司的专利权。杭州中院审理后认为,型号为CXW-145-D13的海尔吸油烟机经对比,除立板等微小差别外,技术特征与帅康的专利基本全都,因此,构成了对帅康的专利侵权。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停止生产侵13、权产品,并销毁有关模具。同时,赔偿宁波帅康厨房设备公司经济损失15万元。22、商标权、商标权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商标权是指商标全部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为我国商标权的申请主管单位。商标权的取得实行申请在先、使用在先原则。商标法是调整在确认、爱护商标权和商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标权的主体即商标权人,是指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并享有商标权的人;商标权的客体是指注册商标。商标全部者的权利包括:独占使用权、转让权、许可权、商标投资权;商标权人的义务主要指:确保使用商标的商品的质14、量并缴纳规定的各项费用。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损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假冒HP商标专用权当事人方某自2022年2月起,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制作标有"HP商标的硒鼓363个,非法经营额达55,445元。经查,使用在激光打印机碳粉盒等商品上的hp商标,是(美国)惠普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商标专用权受法律爱护。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打算对当事人作15、出如下惩罚:1、责令马上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侵权硒鼓363个;3、罚款人民币10万元整。将他人商标抢注为域名将他人商标抢注为域名杜邦公司于1802年在美国注册成立,现在其产品涉及电子、汽车、服装等领域,行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杜邦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在其产品上使用椭圆字体DUPoNT作为产品制造者的识别标志。从1986年11月至今,杜邦公司在我国商标局间续通过办理受让和注册手续,分别取得了椭圆字体DUPONT注册商标与中文杜邦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杜邦公司通过在媒体上发布广告等形式,在我国持续宣扬椭圆字体DUPONr商标。1997年,杜邦公司为此投入的广告费用为148.2万美16、元,同年使用该商标在我国销售的商品为2.23亿美元。1999年2月,杜邦公司又在商标局注册了"DUPONT文字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1类。同年4月1日,"DUPONT”文字商标被列入我国商标局编制的全国重点商标爱护名录。国网公司于1996年3月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为计算机网络信息询问服务等。1998年11月2日,该公司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了域名"D,至今始终没有实际使用。1999年12月,由于国网公司经警告后仍不停止使用上述域名,杜邦公司以网络域名商标侵权及不正值竞争纠纷为由,恳求法院判令被告撤销其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的D域名。国网公司辩称:1、域名的注册及使用,均不在商标17、法调整的范围之内;2、被告注册域名,不行能导致人们对原告商品的误认,该行为不属于不正值竞争。不是全部的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但是,假如将他人的商标注册为域名,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进行网络宣扬,使人误以为域名持有人与商标权人存在肯定的联系,此时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违法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有如下构成要件:第一,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其次,域名注册申请人或使用人具有恶意。第三,在实际上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或者构成了对商标权人的不正值竞争。33、版权(著作权)、版权(著作权)著作权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品或者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18、和财产权利的总称。著作权法是指有关著作权以及相关权益的取得、行使和爱护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著作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著作权法律关系的主体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著作权的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人身权是指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财产权指著作权人以某种方式使用作品而猎取的物质利益。著作权的爱护期限分为两个方面,即人身权期限和财产权期限。计算机软件爱护条例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等应当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19、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爱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爱护期为50年。对于侵害软件著作权的行为,要依据状况,担当停止侵害、消退影响、赔礼赔礼、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陈兴良诉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纠纷案陈兴良诉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原告陈兴良因与被告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图书馆)发生著作权侵权纠纷,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知称: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在自己的网站上(网址为http:a)使用原告的三部作品。读者付费后就成为被告网站的会员,可以在该网站上阅读并下载网上作品。被告这一行为,侵20、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诉请判令被告马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40万元,以及原告为制止被告的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8000元。被告辩称:被告基本属于公益型的事业单位。为适应信息时代广阔公众的需求,被告在网上建立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性质,就是收集各种图书供人阅览参考。原告所称的三部作品都已公开出版发行,被告将其收入数字图书馆中,有利于这三部作品的再次开发利用,不能视为侵权。请法院依据''中国数字图书馆目前的实际状况,结合我国国情,对本案纠纷作出裁判。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著作权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图书馆向社会公众供应作品,对传播学问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特定的社会公众(有阅览资格的读者),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借阅),才能接触到图书馆向社会公众供应的作品。因此,这种接触对行使著作权的影响是有限的,不构成侵权。被告数字图书馆作为企业法人,将原告陈兴良的作品上载到国际互联网上。对作品使用的这种方式,扩大了作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接触作品的人数,超出了允许社会公众接触其作品的范围。3.3.3现代学问产权的特征是综合性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开放式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不断创新的法律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