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6889       资源大小:38.6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渭南市实验小学常丽君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O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比眼力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一一加法运算定律)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漫长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生:骑自行车。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 .列式计算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2 .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3 .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MD里填上什么符号?(“二”号)4 .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学生举例)5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6 .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7 .揭示规律(1)同学们,像刚才我们举得那些例子中包含的规律,就是加法的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吗?(学生总结)(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8 .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学生尝试)9 .展示学生的方法。10 .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o(板书)11 .对口令师:83+17二生:等于17+8357+44a+b100+6018+7535+6585+76812 .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二)探究加法结合律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2 .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3 .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4 .展示学生的算法。(88+104)+9688+(104+96)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5 .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6 .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7 ,比较下面两组算式68+152+4868+ (152+48)(225+175)+67O225+(175+67)8 .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9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10 .揭示加法结合律。(1)师:像刚才我们又发现的加法中的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 .填一填:(1)两个加数交换(),和不变,这叫做加法()o(2)三个数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不变,这叫做加法()o(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O(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o_2 .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1) 29+17=()+29(2) 120+()=35+()(3) 138+(62+365)=(+)+365(4) (+358)÷()=198+(+42)3 .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63+32564+(19+81)325+6387+32+68(64+19)+8187+(32+68)36+78+6478÷(36+64)4 .比一比,那组算得快。(1) (195+32) +68(2) 195+ (32+68)(205+59) +241205+ (59+241)486+78+1478+(486+14)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1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 .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注意事项

    本文(《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