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829       资源大小:306.5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一、水的分布与组成L (2018八上杭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C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o带来水汽调节气候增加光照输送热量(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 1;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下同) 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 变化。2. (2019九下浙江保送考试)(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的产物是,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 到的产物是,理论上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o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 相同(填编号)。A.原子数B.质量 C.分子数 D.电子数(2)用上面得到的结论分析,下图是一定体积的氧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 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 定)。试回答: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反应前原有氢气 mLo3 (2018八上天台期中)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教材课后练习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右图是台州市某科学老师针对左图实验自创新实验装置。右图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不发生 化学变化,只用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氢氧化钠溶液注满移液管并将移液管倒立在装置的正 负极上,连接好导线,接通直流电源,通电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 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氢氧化钠 克。(2)你认为右图的创新实验相对左图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 (填字母编号)。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所用实验器材大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A.B.C.D.(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氢气,请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所 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会 (小于、大于、等于)2:1。二、水的浮力4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1)将矿泉水瓶的底部切除掉,乒乓球上粘上一根黑线,穿过带小孔的瓶盖,黑线另一端系一颗不太重 的螺丝。用图甲和图乙做两次实验,加水后均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的。(2)该同学实验步骤如图:A.剪去大饮料瓶底,穿一根铁丝,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饮料瓶的重力G】;B.在小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一小孔,插入一根饮料管,用蜡密封好缝隙。再将大饮料瓶和矿泉水瓶用一根 铁丝穿在一起;C.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D.测出带有水的大饮料瓶的重力G2:E.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上述实验步骤中缺少一步,请补充完整。°需要如何处理实验数据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O5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 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 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把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123456物块ABCDEF物块的密度kgr<32.7×1032.2×1O31.6×1030.8×1030.6×1030.4×103实验现象需局吗(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3)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 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kg/n?左右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的实验现象。6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课后复习时,科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地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 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 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 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6 ¾ r7 1甲乙(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 示数变化量A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AFB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A(选填“ 或"=")AFb°(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3)对比甲、乙两图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两条)。O7 .如图是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实验的过程及数据。(1)图甲中,物体重No(2)如图乙所示,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 No(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物体浸没在泗精中所受的浮力。(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丁中(填字母)两个物体,并 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8 .做探究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实验中:(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所示。二二二二二二:y甲乙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o该物体所受浮力F疗=。(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一体积均为IoOem3的石块、铝块、铁块、铜块物体石块铝块铁块铜块物体所受重力G(N)22.77.98.9物体所受浮力FHN)1.01.01.01.0表二四块质量不等、密度相同的石块物体石块1石块2石块3石块4物体所受重力G(N)1246物体所受浮力F泞(N)0.51.02.03.0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一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 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甲同学根据表一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二数据得出“一 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9 . (2020天台模拟)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 体分别逐渐浸入两种液体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液体密度<gcm3)实验序号物体重力G” (N)邦货溶力数F(N)物体受到的浮力F ”(N)排开液体体枳Vit (cm,)1.0121.S0.S5021.01.010030.51501.2421.40.65050.81.210060.21.8150(1)表中处的浮力大小为:No(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 (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o(3)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 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第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 ,如图乙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他应将L2gc?字样标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于是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10 (2020宁波模拟)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3)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直 到接触容器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金属块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IL (2020余姚模拟)为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数据采集 系统及若干重力和密度已知的实心物体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将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如图所 示),测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1)分析表中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3)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计算出(p-p水):P和F: G的值,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并据 此推理:浸没在水中的某实心物体的密度p=5gcm3 ,重力G=15N,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No12. (2020南湖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开展了如下实 验:同学们先测出空桶A和桶B的质量分别为2N和1.6N。往桶A中加入沙子放入溢水杯中,用桶B接 住溢出的水,并测量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重笈上述实验,得到以下4组数据。次数12345桶A与沙子的总重力/N2.42.83.23.64.0桶B与水的总重力/N1.82.42.83.23.6桶A浸入水中深度/cm2.02.42.83.23.6(1)分析数据时同学们发现,第一次测量的桶B与水的总重力数据异常,排除误差因素的影响,原因可 能是 o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桶B与水的总重力为2N。(2)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有同学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成正比。你是否赞同该 观点,并说明理由。13. (2020八上奉化期末)小明在学完浮力后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 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两次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水 F酒精(选填或(2)小明将一根玻璃管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 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做好标记为A,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b.如将其放入密度为Llgcm3的某液体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密度值,你认为刻度Ll应该 标在 点(选填"p或"q"),说说你的理由 o14. (2019八上越城期末)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 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扑(Cm3)水P *=1.0gcm3121.50.55021.01.010030.51.5150酒精P iM =0.8gcm3421.60.45051.20.810060.81.215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 (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 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 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15. (2019八上衢州期中)实验兴趣小组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首先探究物体所受 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将一个重力为G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 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 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Fl和Fz的值。(I)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 O(2)实验小组发现: (填实验现象),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根据实验现象,小组得出正确的结论。(3)实验兴趣小组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在实验中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 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小组同学认为可以将如乙图所示装置改装成一个 能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的密度秤,把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改装成密度秤的刻度盘,将如何操作?16. (2019八上天台月考)利用图中的器材(水任意取),研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 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BaptolMIeWIMlol-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 的好处 :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i;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z:则小塑料瓶所受浮 力的表达式是: ;(5)比较小塑料瓶所受 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17. (2019八上天台月考)在学习浮力过程中,许多同学有疑问: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10牛的 水能产生多少大的浮力?图甲图乙图丙(1)小柯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2)小柯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IoN的水,再将B盆放入 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 =GB常+10N > IONo继续往B盆内加20N的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可得结论是。三、物质的溶解18. (2017八上海宁月考)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 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C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 65。C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C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填序号)。升温降温加溶质M加水加另一种固体N恒温蒸发水与40时M的饱和溶 液混合(3) 20°C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IoO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 平(带祛码盒)、烧杯、药匙、量简(IOomL)、。19.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 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1)【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 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生活用品有:氯化钠;植物油;蒸储水;冰块;蔗糖;仪器任选.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S:实验目的I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铉加适量水加适量溶质搅拌至完全溶解测溶液的温度图示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 该结论为.20. 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 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 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用水洗;用无水酒精洗;用汽油洗;用四氯化碳洗;用肥皂水洗;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PI答下列问题.(I)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 几乎完全褪色;略带颜色;、略为变浅;几乎不变.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出一点即可)21. (2020七下,宁波月考)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称量计算溶解量取装瓶贴标签。用氯化钠固体和蒸储水配制Ioog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计算配制IOO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go(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填字母)。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22. (2019八上天台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图2图3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O(2)操作中的错误是 o(3)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小雪所取蒸储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 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密度约为lgcm3)°进行正确实验后,经检 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烧杯先用少量蒸馆水润洗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23. (2019八上衢州期中)小江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江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 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要求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 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25克粗细相同的食盐。选择合适的 实验器材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设置对照实验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 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控制实验条件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和记录【问题交流】(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O(2)完善步骤:。(3)多次重复实验后/J、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24. (2019八上新昌期中)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变质蛋密度可 降至L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 质。(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己变质的是 鸡蛋(选填“甲、“乙或"丙);(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图2所示的仪器、细口瓶和一种玻璃仪器 (填名称);(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食盐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食盐(选填“增加或"减少”);(4)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食盐晶体不纯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饱水润洗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将配好的溶液转 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25. (2019八上天台月考)水中溶解了食盐后,还能再溶解其他溶质吗?小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请你参与他的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 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查阅资料工高铳酸钾溶液为紫红色。【设计实验工向20ml水中加入食盐直到不能再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铢酸钾固体,发现溶液颜色变成紫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后发现食盐仍然不能再溶解。【得出结论】:。【拓展反思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下同);若加入高锚酸钾固体,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26. (2019八上嘉兴期末)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 验方案进行研究:因素第1组第2组温度/°C202020加入溶剂种类水酒精水加入溶济质量/克202010加入固体种类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钾加入固体质量/克101010试回答:(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是通过 来比较的。(2)第1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3)第2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27. (2018八上长兴月考)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 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因素1:溶质的种类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储水,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 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9,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实验结论: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偏水,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9硝酸钾晶体, 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4(C,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 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四、物质的分离28. (2019八上江山期中)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 程:(1)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A.B.C.D.(2)操作中除用到三脚架、玻璃棒、珀堪、班烟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可多 选)。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步骤如下: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克。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如图),则应怎么处理? 溶解:(5)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B.读数时仰视C.称量用的祛码生锈D.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29. (2019八上柯桥月考)茶叶含有有益人体健康的茶多酚.己知: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具有吸水性,在空 气中易氧化变质.该物质可按下列流程从茶叶中提取狮林微|则)虹叫曲寇袂作避1(1)上述提取流程中,操作I的名称为.(2)提取过程中,若茶叶放入冷水中浸泡,必须延长浸泡时间,才能确保茶多酚被较为充分地溶解.由 此可知,茶多酚的溶解速率受 影响.(3)根据茶多酚的性质推断,若要长时间存放茶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答:.30. (2019八上余杭期中)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3)对上面两个实验,表一中: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表二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 (填序号)表一配制溶液步骤计算:食盐5克称取: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祛码量取:用量程40亳升的量筒取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表二粗盐提纯说法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后盘加减跌码31. (2019八上噪州月考)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 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储水。请Pl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研的作用是 O(2)进行过漉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o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32. (2019八上竦州月考)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2 )漏斗中的液面应(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3)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4)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一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5)硝酸钾(KNO3)、氯化钠(NaCI)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涛解度国温度也a.溶解b.结晶c.蒸发d.降温e.热水溶解f.过滤g.趁热过滤要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33. 实验室用的蒸镯水可以通过蒸懦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镯烧瓶中加入约心体积的自 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储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 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储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毫升左右蒸储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O(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o(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填字母)。 a.三脚架b.铁架台c.泥三角d.漏斗架34. 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僧水的装置,实验是电解水的装置.(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2)实验间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检验.当b中产生IOmL气体时,则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是;它们的质量比是.(3)点燃a中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4)下列变化中,能用来确定水的组成的是.AH和Oz反应 B.电解水UNa和5反应D.酒精燃烧.(5)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 二是.35. (2016温州模拟)有人设计了在实验室制取蒸馀水的五个步骤:将蒸储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饱烧瓶上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与蒸馈烧瓶相连接,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 放在水槽中.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向蒸储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自来水,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 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 (填“相同或"相反).(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5)蒸储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答案解析部分一、水的分布与组成1 .【答案】(1)物理;化学2 .【答案】(1) H2; O2: 2: 1; C (2) H2: O2:氢气为3mL时,。2与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无气体剩 余;63 .【答案】(I) 20 (2) B (3)大于二、水的浮力4 .【答案】(1)竖直向上(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3;比较G3 F是否等于G2Gi5 .【答案】(1)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2) 4、5、6 (3) 0.8×103-1.6×1036 .【答案】(1)减小;增大;=(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能同时显示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7 .【答案】(1) 4.2 (2) 1 (3)大于(4) C、D8 .【答案】(1) 0.4N: 0.8N1 23456789甲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明物体体积相等且完全浸没(即排水量相等)这个前提。乙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明是同种物质这个前提。9.【答案】(1)1.5 (2)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井液体的体积成正比(3) 0.310.【答案】(1)甲(2)液体密度(3) CIL【答案】成正比(3)12(1)物体的密度(2)当物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12.【答案】13.【答案】(1)=(2) q: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相等,液体密度越大,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越小14.【答案】(1)当物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2) 1、4或2、5或3、6 (3)0.715.【答案】(1)使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并保证排开水的体积相同(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F2(1)开始时溢水杯中水未装满(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3)不赞同,物体全部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浮力是不变的(3)将乙图所示装置中的物体浸没在密度为1.0gcm3水中,在弹簧测力计所示的读数处标上1.0gcm3字样;然后又将乙图所示装置中物体浸没在密度为0.8gcm3酒精中,在弹簧测力计所示的读数处标上08gcm3字 样;如此制得密度秤。16.1:答案】降低重心,能直立水中,方便测重力;Fff=p ,g (V2-V1);小塑料瓶所受浮力和重力17 .【答案】(1)向烧杯中再加入水(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2.5 (2)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 三、物质的溶解18 .【答案】(1)无法判断(2)(3)胶头滴管、玻璃棒19 .【答案】(1)(2)用玻璃棒搅拌(3)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20 .【答案】(1)碘(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3)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几个实验中白布条的大小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 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4)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21 .【答案】 5 (3) B (4)胶头滴管22 .【答案】(1)加快溶解(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3) 19%;23 .【答案】(1)向A烧杯倒入20克20°C的水,向B烧杯倒入60克20的水;(水的温度相同均给分) (2)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3)最多溶解食盐质量24 .【答案】(1)丙(2)玻璃棒(3)增加(4)25 .【答案】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不变;变小26 .【答案】(1)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2)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或溶剂种 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3)第2组2020水水1010硝酸钾氯化钠等101027.【答案】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