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docx
美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3年10月前言4第一章美丽建设背景5第一节重大意义5第二节面临形势6第三节建设基础7第二章美丽建设的总体要求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基本原则11第三节目标愿景12第三章依山傍水,构建山水城融合新格局17第一节建设高水平生态保护引领区17第二节塑造现代美丽城市魅力空间格局19第四章净水碧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1第一节加强协同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1第二节坚持“三水统筹”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231、严格保障水源地安全232、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243、合理优化利用水资源274、系统推进水生态修复28第三节坚持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91、强化PM”和03协同治理292、强化移动源和面源污染防控313、加强区域协作和污染应对33第四节强化土壤管控提升固废危废处理水平331、强化土壤分类管理和治理332、提升固废处置水平35第五章城乡融合,打造现代卓越美丽城镇39第一节加快推进区域融合提升区域发展能级39第二节增强市域空间联动塑造宜居城市品质40第三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畅通经济社会循环40第四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乡村新样板42第六章醉美陶都,营造文化文明和谐高地48第一节建设醉美陶都“宜”居处48第二节推动全域旅游“兴”实践49第三节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环境51第四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城53第七章科创赋能,构筑绿色发展最强引擎55第一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55第二节构建高质高效产业体系56第三节完善双招双引体系58第八章机制创新,筑美丽建设新路径60第一节创新体制机制60第二节争做美丽建设示范62第九章强化实施,共绘美丽新画卷64第一节夯实组织实施64第二节加强规划衔接64第三节加大多元投入65第四节突出监督评价63第五节强化公众参与66-XX.=.刖三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建设的意见(苏发12020)15号)、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美丽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20)66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美丽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发2020)58号)要求,编制美丽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聚焦“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美丽建设的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努力为全市人民营造美丽、舒适、宜居的生态、生活与生产环境,全力做好“科创赋能、生态筑基、融合借势”,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绘制美丽建设新画卷。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近期为2021-2025年,规划中远期为20262035年。第一章美丽建设背景第一节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为擘画了“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赋予了建设美丽的重大使命,明确要求“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美丽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美丽建设,是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指示要求,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要求,是在美丽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责任担当要求,是实现美丽全局发展的有力支撑的要求,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迫切需要。深入推进美丽建设,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考虑。资源禀赋优越,人文环境和谐,历史底蕴深厚。但高速发展阶段对环境造成了一些损伤,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呈现更高质量的现代化社会,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有力回应。第二节面临形势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世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全球产业发展面临重新布局。这为充分利用国际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此良好的发展基础上,还未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既面临重大技术与产业变革等机遇,又面临国内外市场转型等严峻挑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成果典型和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需跳出县域视野格局、突破固有思维模式,重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短板: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可实现,人口、土地、环境和安全的约束逐渐增强,经济发展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制造水平亟需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且面临全面产能过剩的挑战;传统优势产业亟待转型提升,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绿色发展水平仍需推进,环境质量尚不稳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医保基金监管的执法政策体系尚显薄弱;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等。第三节建设基础位于省南部,古时被称为荆邑、阳羡,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综合实力与总体较高的城乡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在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城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美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市地处沪宁杭三角中心,东临太湖,南依天目山脉,西有农耕沃土,北镶涌湖,市区三沆(东沆、团沆、西沆)相伴。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是全省山河湖林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县级市。已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为推进美丽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是全国闻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市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为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发现80多个,开发开放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有始建于晋朝的周王庙(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宋代苏东坡创建的蜀山东坡书院和亲自手植的闸口天远堂西府海棠、清乾隆时期建造的瀛园、太平天国时期改建的辅王府等人文景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推进美丽建设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经济综合实力领先。“十三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2.21亿元、可比价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59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超过年度目标4.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6亿元、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90元、32430元,分别增长4.4%、6.6%o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强盛的经济实力为推进美丽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环境改善成效明显。注重生态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宜居核心价值、遵循绿色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总体工作方针,紧扣“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定位,聚力“263”专项行动,荣获生态环保领域真抓实干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最优,9条主要入湖河流均达到11I类及以上标准,连续13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补齐市乃至市固危废处置能力短板,化工企业整治力度全市最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领跑全国,全力守护好的“碧水、蓝天、净土”,入选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整体好转,绿色本底愈发厚重,为推进美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人居品质显著提高。坚持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功能品质与生态环境齐抓,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同步,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宜居魅力日益彰显。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及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是省内唯一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建成省特色田园乡村12个,“美丽宜居乡村”266个,其中国家级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村(试点村)15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100%,成功创建特色小镇1个,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重点及特色保护发展镇建设4个,全面完成26个被撤并乡镇老集镇改造提升整治目标。农村住房建设有序推动,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启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工作,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保障对象增至5.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7.7%。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获评省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卓越美丽新城建设成效显著,为美丽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空间载体基础。社会治理卓有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构建,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推开,信访工作绩效处于全省前列,“五社联动”体系持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居民高度关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品质提升、绿色转型发展等工作,为美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第二章美丽建设的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打造“两个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紧扣“现代卓越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坚定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更高水平生态保护引领区、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为主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生态之城,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塑造自然、人文、产业融合的现代卓越美丽,让美丽成为“强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现,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美丽贡献力量。第二节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统筹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人为本,可观可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既要塑造令人可观的“外在美”,又要提升令人可感的“内在美”。系统谋划,文化引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坚持联动发展、统筹协调、多措并举,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全面阐释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切实维护自然山水和城乡人居风貌,凸显水韵人文特色。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美丽建设的长效机制。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政府加强引导与宣传,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增强价值认同,凝聚整体合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第三节目标愿景到2025年,美丽建设的总体空间布局、发展路径、政策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产品、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品质显著提升,水韵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绿色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服务功能稳定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国考断面水质优HI比例提高到90%。城乡人居品质显著提升。精致靓丽的城乡风貌基本形成,优质共享的居住条件总体实现,舒适畅行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95%,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3%。水韵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大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更加彰显,令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加快打造,绿色智能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文明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5%(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6次/年以上,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到95o绿色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绿色地标产业加快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经济的规模和质量走在全省前列,资源能源利用集约高效,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碳排放、能源消费、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15%o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自然和人居环境质量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文化强市建设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可持续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美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表2-1美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分类序号指标单位2025年目标属性自然生态1林木覆盖率%31约束性2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上级考核要求约束性3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90约束性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山%85左右约束性5细颗粒物(PM2.5)浓度W微克/立方米30约束性6可吸入颗粒物(PMio)浓度微克/立方米50左右约束性7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In类)比例%90约束性8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O约束性9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左右约束性1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左右约束性城乡宜居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川%100约束性1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约束性1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率%85约束性14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95约束性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约束性16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9.9约束性17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30预期性18乡镇美丽农村路覆盖率期%100预期性分类序号指标单位2025年目标属性19困难群众保障覆盖率191%98预期性2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4预期性水韵人文21自然湿地保护率川%65约束性22水土保持率%95约束性2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以上预期性24全民阅读指数78预期性25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阴次/年6左右预期性26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94左右预期性27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年1约束性绿色发展27农膜回收率%96约束性28化肥施用总量吨零增长约束性29绿色防控覆盖率%60约束性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完成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3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3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不低于15约束性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2预期性说明:川为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为纳入美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化肥利用率”指标;4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农药利用率”指标;5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网替代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9为纳入高质量绩效评价考核的指标;10为纳入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的指标。16第三章依山傍水,构建山水城融合新格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江南水乡、丘陵地貌为基,以陶竹茶艺、山水林洞为脉,以太湖文化、天目文化、钱塘文化为魂,塑造现代卓越美丽城市魅力空间格局,推动好山好水入城,打造生态开敞、疏密有致的美丽城市格局。以南部丘陵田园特色风貌片和北部湖荡水乡特色风貌片为基,构建水城、山城和山水三类特色景观廊道,着力打造“两片、三廊、五区”的特色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山、水、林、田优质的资源禀赋和隽美秀丽的地域风光优势,营造亲山近水的优美生境新体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一节建设高水平生态保护引领区科学优化城乡规划。科学编制和完善综合交通、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规划引领城乡绿色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严格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分要求,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严格实行生态管护,全面落实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从项目空间、总量及准入方面强化环境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环评管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度。严格保护耕地,持续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功能,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山体保护,实施生态复绿、生态公园、景观恢复工程,推动“矿地融合”示范区建设。开展湖荡、湿地恢复与重建,推进太湖西部区、涌湖南部等重点河湖水生植被恢复工程,稳步扩大湿地保有量。加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成功建成省级湿地公园1个、湿地保护小区8个,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66.7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5%。推广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环浦湖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建设“袖珍公园”“口袋公园“,完善城乡公园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牢筑生物多样性网络。加强珍稀濒危和重要生物种质资源及河流、湖泊、山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适时制定相关保护方案,确保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探索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区,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快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对已经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确保连通性和完整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开展外来物种监控、预警和防控管理,重点掌握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管控区域物种资源现状,系统评估生物多样性信息,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等信息,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范能力。第二节塑造现代美丽城市魅力空间格局塑造美丽城乡发展空间格局。以陶竹茶艺、山水林洞为脉,以太湖文化、天目文化、钱塘文化为魂,加快形成“两片、三廊、五区”的市域特色风貌。“两片”通过深度开发紫砂陶艺、茶园、竹海、山地温泉等特色资源,拓展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功能,塑造南部丘陵田园特色风貌片。“三廊”即打造西沆、团沆、东沆至太湖构成的水城特色景观廊道,铜官山、龙背山至宜城城区构成的山城特色景观廊道,南山、兰山咀至太湖构成的山水特色景观廊道。“五区”依托丁蜀陶文化特色产业、张渚龙池山茶文化特色产业、宜南山区景观资源、东沆和都山荡滨水特色景观资源、周铁历史文化名镇,重点培育与塑造“陶都艺境”“龙池茶山”“东方水城”“沆荡水乡”“湖渎古镇”五个当代城乡魅力特色区。绘就山水入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延续江南水乡千年文脉,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发挥“文化之邦”“教授之乡”“书画之乡”人文圣地美誉,彰显人文魅力。加强制陶及紫砂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文化内涵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深度融合,推进老城区“微改造”修复,在有条件的地区恢复传统水乡空间格局。优化城镇滨水地区和保护村落空间景观,着力彰显北部湖荡水乡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特色风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实现“好山好水融入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主客共享新城市空间。加快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文化遗产、山水景观、宜居城市相融交织的沿江走廊,营造更多的“城市阳台”,打造“江南山水文化名城”。建设江南世界级“生态创新湖区”。充分发挥山、水、林、田优质的资源禀赋和隽美秀丽的地域风光优势,展现太湖、涌湖等湖群的水乡韵味,探索形成创新经济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面改革开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合理控制国土开发强度,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拓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新空间,推动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湖汉茶旅风情小镇、西渚云湖茶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特色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典范,创新环湖沿山地区的生态城镇化新路径,唱响新时代的“太湖美”乐章,再现烟雨江南的诗意画卷。第四章净水碧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多维尺度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以“两个确保”为首要任务,坚持“三水统筹L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市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积极融入环太湖生态圈建设,为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作出贡献。第一节加强协同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落实生态空间管控。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要求,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制定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管办法,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完成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勘界立标工作,明确保护范围。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问题。纵深开展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坚决整治私埋乱葬,实现新生骨灰安葬(放)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强评估考核,适时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有序达峰,合理控制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碳排放增长。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导向,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全面促进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率先达峰。全面提升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天然气输储规模,加快推进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着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序扩大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供给,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建立“一区两带一网”生态保护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类生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有机结合。加强山体保护,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严格执行分区管控要求,严厉打击越界开采等行为;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矿山环境复绿整治,加强白云山宕口修复与利用,完成省级“矿地融合”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复绿、生态公园、景观恢复工程,建设矿坑遗址公园等;加强蓝道网保护,建设形成“两横、三纵、多点”的蓝道网结构。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强化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深入湖荡、湿地恢复与重建,着力推进殷村港、太湖西部区、东沆、重点河道支浜等重点河湖水生植被恢复工程,按照生态保护型、休闲游憩型和都市人文型,分类保护湖荡,保持湿地保有量不减少,扭转湿地生态质量下降趋势,强化全方面系统综合治理修复,实现区域整体保护修复。试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产品功能调查,建立生态产品清单数据库,建立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样本,为建设美丽提供“样板”。推进生态保护三级屏障建设。以太湖水质安全为目标,针对流域突出的生态问题,强力推进流域生态格局优化与空间管控,加大退化土地整治,”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并进,综合规划,整体推进,努力创建太湖流域上游三级生态屏障。根据空间分布的地理属性、水生态状况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兼顾流域汇水区,参照发展规划布局将主要划分为上中下三级生态屏障保护区,分别为上游宜南山区生态涵养屏障、中游湖荡生态湿地保护屏障、下游环太湖湖滨缓冲带生态屏障的“三级屏障''的生态安全格局。第二节坚持“三水统筹”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1、严格保障水源地安全推进新建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突出横山水库、油车水库、龙珠水库和朱家涧水源地安全防范,实施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千吨万人”及以下的乡镇农村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日常管护和应急处置,确保双水源供水高效切换,确保全市人民饮用水安全。根据水源地水质特征布设在线监测设施,动态掌握水质和风险状况,加强饮用水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设水源地保护区视频监控系统,防范无关船舶在保护区内违章锚泊或作业。加强水源地日常巡查和风险监控,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报告机制,将生态环境、水利部门在水源地上游及周边设置的水质水量自动监测数据接入自来水公司中心控制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好报告、通报、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2、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太湖污染防控力度。发挥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认真研究气候环境变化规律,制定太湖安全度夏和应急防控措施,健全联合防控机制,加强蓝藻预警监测,强化工作指导督促,形成应急防控合力,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准确掌握太湖水质及蓝藻动态情况,强化分析研判,适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蓝藻水华暴发。提高蓝藻打捞、曝气增氧、应急清淤等应急处置能力,适时、适量实施长江调水,促进水体流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牢牢守住“两个确保”底线。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推进排污企业入园进区管理。进一步梳理分散设立、自行处理排放废水企业,对于依法可搬迁的企业一律实施搬迁入园区,暂不能迁入园区企业将排放的废水就近接入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工业“绿地”建设,完善工业集中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开展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重点消除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接等问题,开展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体系,加快排污许可证发放,强化对排污企业建设、生产、关闭等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检查工业用水和排放废水之间的“水平衡”关系,探索建立水平衡相关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打击偷排直排、稀释排放、清污混排等问题。鼓励工业园区内化工、电镀、酸洗、印染等行业污水管网实施明管化改造,实施“一企一管一表“,便于溯源追踪。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进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休耕轮作,重点实施稻肥(稻油)轮作。推进高标准农田生态化改造工程,利用现有池塘、退养鱼塘建设调蓄池,改造排灌系统,将农田尾水回用至农田灌溉,构建农田退水闭路循环回用与生态拦截体系,力争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循环”。持续加大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等深施肥技术力度,提升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覆盖率,到2025年,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农膜基本实现全量回收。推进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加快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提升,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节水、节料、节能养殖工艺,提高畜禽养殖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新(改、扩)建畜禽养殖项目应同步建设配套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和引导养殖场配套相应粪肥、沼渣沼液还田土地或通过第三方服务组织与种植主体有效衔接,以用促治,优先利用,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o推进生态渔业建设。按照省新出台的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鼓励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等技术措施。整治违法渔业养殖,推进环太湖地区渔业养殖综合治理和集约化管理,开展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域和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全面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到2025年,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基本完成。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武宜运河等主要通航河道港口码头污染监管,建设污水集中处理中心,进一步提升码头生产生活污水、油污水、初期雨水和过往船只生活垃圾、生活废水、船舶压舱水、船舶清洗废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现有水上污染物接收处置企业资源整合,支持大型环保企业参与船舶水垃圾接收处置工作,培育和支持接收处置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的太湖流域船舶环保企业发展。通过固定接收和流动接收相结合,基本具备靠港船舶送交污染物的“应收尽收”接收能力。强化船舶污染治理。强化大数据在船舶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推广应用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电子联单系统,实现对船舶污染物的全过程监管。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通过整治一批、关闭一批,全面规范排污口管理,把好污染入湖入河最后一关,形成责权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排污口监管体系。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抓手,开展城市建成区沿河排口、暗涵内排口、沿河截流干管等的排查,查清雨污管道混接错接、清污混合、污水直排等情况,重点解决旱天污水直排,有效管控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实现雨水管“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3、合理优化利用水资源抓好工业节水。强化重点企业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企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推进节水改造,推进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实施改造。提升工业尾水循环和再生利用水平,对区域内耗水量大的企业,配备环保循环设施,推行尾水的循环和再生利用工程,实施工业园区节水改造工程,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园区引入“嵌入式”第三方服务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城镇节水。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重点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城市河道生态补水、绿化灌溉、城市杂用等优先使用再生水。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广水效标识管理。发展农业节水。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将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农技等有机结合,推行科学灌溉制度。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发展节水渔业,推进循环化节水养殖技术应用。4、系统推进水生态修复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加强太湖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围绕“一圈一带一区”建设(即建设涌湖生态圈、太湖入湖生态过渡带、太湖西部生态缓冲区),逐步实现水生态的全面恢复。一是科学谋划实施“一圈”建设,打造以恢复生态秀美本底为主基调的“涌湖生态圈”建设,统筹水生态、水经济和水文化诸要素,围绕涌湖清淤、水生态恢复、鱼塘生态化整治等,把涌湖建设成山水城市的重要一极,实现把涌湖从污染源头区变成水源涵养区的根本性转变。二是高质量筑牢“一带”建设,加快太湖入湖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实施城市污水厂、丁蜀华祺污水厂的尾水深度净化湿地建设,三沆湿地生态带建设和西沆、东沆水草种植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三沆水下森林“建设,给太湖水生态"减压”,为改善太湖水质“助力三是全力以赴推进“一区”建设,打造以生态安全缓冲为主基调的“太湖西部生态缓冲区”建设,沿太湖“荡、库”生态化改造,太湖大堤内侧的生态化建设,为太湖西部提供生态缓冲。全面推动动物种保护与恢复。全面推进太湖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保护对水生态有益的水生生物和底栖生物,开展一批珍稀濒危物种人工繁育和种群恢复工程,维护水生态平衡。对于数量减少的土著物种,根据各河湖水生种群特征,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和人工栽种,逐步恢复、形成土著水生生物稳定种群;对于已消失的水生物种,根据其过往栖息习性,人工营造适宜的生境,促进土著鱼类和水生植物的重现。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检测,有效保存优质种质资源,提高品种繁育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加强外来生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打造物产丰富、可持续的和谐生境。第三节坚持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强化PM2.5和03协同治理大力推进源头替代。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船舶涂料和地坪涂料生产、销售和使用应满足新颁布实施的国家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要求。大力推进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通过低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替代,从源头减少VoCS产生;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要加大源头替代力度;化工行业要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加快对芳香烧、含卤素有机化合物的绿色替代。鼓励加快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等研发和生产。加强政策引导,使用的原辅材料VOCs含量均低于10%的工序,可不要求采取无组织排放收集和处理措施;推进政府绿色采购,要求家具、印刷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优先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鼓励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将低VOCs含量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使用;引导将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胶粘剂等纳入政府采购装修合同环保条款。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全面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督促企业对照标准要求实施含Vc)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管控,通过采取设备与场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效收集等措施,削减VOCs无组织排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推进使用先进生产工艺,通过采用全密闭、连续化、自动化等生产技术,以及高效工艺与设备等,减少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遵循“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