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24年党课讲稿: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docx
-
资源ID:972000
资源大小:32.7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篇)2024年党课讲稿: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docx
党课讲稿: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对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提升法治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带头厉行法治,认认真真讲法治、踏踏实实抓法治,强化法治建设内生动力,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才可能变成现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时代要求第一,全面依法治国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要让法治理念落地生根,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见行见效,使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维护法治权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打造依法履职、恪守程序的政府,培育信仰法治、依法治理的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治能力,以敬畏之心更加严格依法用权,更加自觉依法履职。然而,相较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高标准、严要求,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够重视,依法履职的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工作细节中的法治要求还不够明晰,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上还存在本领短板。第二,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是当前全体领导干部必须扛起的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要使新发展理念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必须把法治作为重要助推力,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设计、严格规范的文明执法以及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为创新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为协调发展提供有效机制,为绿色发展更好保驾护航,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共享发展夯实制度保障。领导干部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新发展理念与法治深度融合,新发展理念才可能成为共同的社会实践,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守法用法,不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就会落空,市场主体的干劲和信心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第三,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稳定是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势必带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深刻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越来越凸显,历史问题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并未降低,而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又不断涌现。及时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法治有着理性、规则性、程序性、执行保障性等特点,带有定纷止争的基因,是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良法可以在事前提供行为指引,减少矛盾纠纷产生;事中提供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事后提供救济渠道,通过矫正正义恢复社会秩序,全过程保障善治。因此,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改革积累的社会矛盾和调和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冲突,才能取得最长时效、最佳效果的社会稳定。如果领导干部信奉法治不如人治,不用法治思维武装头脑和法治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种矛盾纠纷只会越来越凸显,就很难获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社会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二、当前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误区第一,在追求行政效率中忽视目的正当性。目前,行政的繁重性、紧迫性和社会成员对于公共行政的依赖性、期许性越来越高,行政机关不应囿于依法行政的最低标准,更应主动积极地追求效能性。但实践中,部分领导干部过于强调工作效率,没有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致忽视群众利益、逾越法律红线的问题时有发生。譬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8起人民法院征收拆迁典型案例(第二批)之四“陆某诉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政府济川街道办事处强制拆除案”,被告片面追求行政效率,采取了有组织的强制动迁,在无任何法律文书依据、未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将原告后院及其附着物拆除运离。最终,生效判决从基础事实出发,结合责任政府、诚信政府等法律理念和生活逻辑作出合理判断,确认被告拆除行为违法。第二,在强调安全稳定中忽视行政合法性。加强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对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领导干部在权衡“发展”与“稳定”的价值目标时,往往过于强调稳定,涉及维稳事件时多偏向于依靠行政手段来解决,许多案件的最终处理都依赖于领导接访、批示,强化了群众心中“人情大于法,领导批示大于法”“越是大领导越管用”的错误认知,并产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治的权威性。譬如,在“吴某不服福建省龙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案”(2011)岩行终字第72号)中,原告诉称,根据龙岩市新罗区广播电视事业局作出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和龙岩市新罗区政府领导批示,其母系在履行工作时受到意外伤害死亡,应认定为工伤,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不属于工伤决定书。生效判决指出,被告具有对辖区职工是否构成工伤作出行政确认的法定职权,信访答复意见和政府领导批示不是认定工伤的法定依据,被告作出不属于工伤的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第三,在推动改革发展中忽视行政合理性。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命令性行政方式、高权性行政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治理方式需求,必然要创新出“更少强制、更多协商、更高自由”的柔性行政方式、双方行政方式。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既要树立创新思维担当干事,又要在法治框架下选择正确的行政方式推进改革,但稍有不慎就会面临违法风险。譬如,在崔某诉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政府行政允诺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7年第11期)中,被告丰县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设了具有授益性的关于招商引资的行政允诺。原告基于被告的行政允诺,为丰县引进并建成投产了项目若干,但被告主张原告诉求的涉案项目并非招商引资项目,更不符合招商引资优惠奖励规定,拒不履行行政允诺。生效判决指出,行政机关作出允诺后,在与相对人发生行政争议时,对行政允诺关键内容作出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随意解释的,不予支持,责令被告依法履行对原告的奖励义务。第四,在强化风险治理中忽视程序正当性。现代社会的风险分配与传统社会的财富分配一样,自由主义已不足以达成公平状态,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大规模的风险治理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行政任务。因此,领导干部坚持依法办事,特别是按照风险治理法律法规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是做好风险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践中,风险治理工作中的部分法治缺失、领导干部应急处置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具体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在风险治理中行政权力使用的尺度难以把握,难免出现风险思维扩大化的倾向,有些甚至会违背法治原则,造成负面影响。譬如,在轩友富洲公司诉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应急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2022)鲁02行终92号)中,被告基于原告未履行安全生产的风险监管义务,于2020年7月1日对原告进行立案调查。因案情复杂,被告于2020年7月24日办理了延长案件处理的手续,将案件查结期限延期至2020年9月29日,但没有将延期事由、延期决定、延期结果告知原告。并且,被告于2020年9月2日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于2020年9月7日通知原告听证时间是2020年9月15日14时,而实际于2020年9月14日举行听证会,显然违反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因此,生效判决认定被告行政处罚决定存在程序违法。三、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路径方法法治能不能切实推进,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但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能力不会“凭空产生”“莫名提升”,必须在内外结合、学用结合、自律他律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第一,强化法治理论武装。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领导干部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必须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十一个坚持,、明确工作要求,带头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是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二是做学法的模范,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不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研习,还要明白法律是履职必备的基本知识,应当根据需要熟悉掌握基础主干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三是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时时刻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率先垂范遵守法律、执行法律,以身作则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生态;四是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第二,突出法治实践历练。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根本途径。领导干部要把依法办事理念根植于头脑中,平时多学一学基础主干法律法规,譬如学习党章和宪法、民法典、刑法等;谋划工作时多找一找所属部门的法律法规,譬如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多学习律师法、公证法、仲裁法、社区矫正法、人民调解法等;作决策时多查一查法律依据和法定程序,譬如要熟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通过具体实践强化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公平思维、权责思维,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行动自觉。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普遍增强的实际和全社会对公平、正义、法治、安全的期盼,增强公众参与实效,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和公正合理原则,把不偏私、不歧视贯彻到履行法定职责的全过程各方面,牢记职权法定,恪守法有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从头脑中彻彻底底解决“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的伪问题。自觉到改革发展一线锻炼,依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炼,增强依法斗争本领,到关键吃劲岗位历练,依法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在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见世面、长才干,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健全学法保障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聚焦学习重点,在结合实际中细化应知应会清单;建立长效机制,在干教体系中充实应知应会清单;完善考核监督,在严格考核中聚焦应知应会清单。首先,根据领导干部所属领域和工作不同,一方面要注重制定普遍性的学法清单,不能有遗漏,不能留空白;另一方面则要分级分类制定学法清单,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合理编制学法清单,提升学法质效。其次,切实把领导干部学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强化外部推动机制,压实学法责任,传导学法压力。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教学、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等组织形式,促进领导干部学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不折不扣落地执行。最后,构建领导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内生动力机制,促使“被动学”迈向“主动学充分利用年终述法制度、在线学法平台等政策工具,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督促考核,制订可以量化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干部素质、精神文明建设、法治示范创建的重要依据,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激发学法用法示范效应。第四,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发挥权力运行监督的压力传导作用,推动讲法治、守规则、重程序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从主体、权限、程序、内容四个方面把好法治关、政策关、为民关,确保每一项重大行政决策都符合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理性。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严把依据关,确保每一项行政执法都于法有据;严把审核关,确保每一项行政执法都经过法制审核和技术审核;严把记录关,确保每一项执法记录都准确无误、客观全面;严把告知关,确保每一项执法记录信息都有效告知当事人,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和案卷评查等制度机制,坚决整治不当行政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体系和制约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压减司法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加强社会监督,增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对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充分解释和说明各方主体的意见采纳情况,并通过媒体宣教解读,提高行政透明度,倒逼依法履职尽责。最后,各种监督还要注重相互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使一切不讲法治、不守规则、不重程序的违法行为都无所遁形。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党课讲稿: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同志们:“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7日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对“两山”理论做出的完整表述。这一理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与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新时代生产力构成要素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当代生态思维认知范式的创新与发展。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我谈三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出场语境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两山”理论顺应世界绿色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回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突出了人类追求“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生态文明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生态保护的自觉。(一)当今世界绿色文明发展理念的时代呼唤。“两山”理论反映了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包括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等在内的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将社会的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并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指标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过去普遍认为GDP的增长一定会带来社会的进步,主张通过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来实现国家财富的货币化,忽视自然环境的修复费用,导致资源开发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最终无法实现社会的真正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发展观念的缺陷,认识到生态边界以及经济增长的极限,开始出现以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第二代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演进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生态发展观的理念在实践中愈发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屋建飘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两山”绿色发展理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生态文明观是针对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以此来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否则将会产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拉美陷阱”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深刻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多数国家,面对战后重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形成了以生产总值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这种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相应地带来两极分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国家长期陷入停滞状态。吸取这种世界现象的惨痛教训,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三)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转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中国传统哲学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的自然观。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它把天、地、人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正确处理这三大要素,即实现“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吕氏春秋审时中“夫嫁,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体现了在农业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一”观念,它反过来也会支配和推动生产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荀子王制中也进一步提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坊坊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主张在尊重自然环境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亲近自然、崇尚自然,达到“真人”之境界,通过节制物欲、“生道合一”融入自然。习近平总书记抓住“天人合一”中“重和”“贵和”的精髓,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转换。二、习近平“两山”理论的生态思维生态思维要求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主张“自然一人一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习近平“两山”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用贴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现代性诠释,创新和发展了当代生态思维的认知范式。(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自然观。自然观是人类社会行为、价值准则、伦理观念的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精神与意识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的共生共存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产活动依赖于自然,人类需要从自然界中交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人不仅把自然看作认识主体和实践对象,同时也把自然看作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两山”理论在坚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前提下,重新诠释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作为自在的自然存在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先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山银山”是人化自然的表现形式,是人化自然向天然自然接近的一个过程,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人化。虽然人类自身“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统一于自然界之中。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基础和前提,人化自然是自在自然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并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倡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从而避免自然的“反人化”。“两山”理论在坚持自然本体论的基础上,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同自然界的“自然化”进程相统一起来,进一步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协调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化自然向自在自然的复归。(二)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观。生产力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改造或影响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力量。在传统的生产体系中,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是无价的,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是无主的,谁都可以采用;环境容量是无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能够自我净化。在这种生产观念作用下,人类容易忽视自然资本要素的作用,产生不合理的自然生产活动。马克思扬弃了这一理论,认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自然生产力视同社会生产力,都是可以带来资本增值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可分为单纯的自然力和人自身的自然力,前者主要表现为自然固有的:如草原生产力、森林生产力、耕地生产力和水的生产力等等,它们存在于无机界之中,自发而又有规律地进行着能量交换;后者指的是人自身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它是自然生产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虽然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但也兼具自然属性。由此,马克思提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或“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非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科学又形象地提出了“两山”理论的中国方案,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将生态资源纳入财富增长的生产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中的贡献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通过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为主轴,习近平的“两山,理论科学地协调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经济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三)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相互关涉的生态伦理观。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和成熟,在原始的天人合一、天人交感、顺天应物的观念中也逐渐分化出了天人相分、天人交恶、戡天役物的意识。在对自然的感恩、敬畏、臣服的原始意识中逐渐萌生了制天观念。人类在刀耕火种、伐木集居的文明创造中,开始一步一步地把自己与自然分离开来,这种分离从农耕文明时代开始,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现代文明时代依旧存在。分离使得人类对自己利益的自觉意识得到巩固和加强,最终演化为人类中心主义。在此思想的指引下,人类的创造力得到巨大发挥,不断战天斗地,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状态,人类不再从属或依附于自然,逐渐演变成自然界的主人。当人类沉醉于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中,大自然也开始了对人类异质化和疏离化的进程,从“顺天”的坦途走向了“制天”的险途,自然呈现出了“反人化”的趋势,人类逐渐品尝到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湿地破坏,热带雨林的逐渐消失,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环境、空气、河流的严重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到了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残酷的现实倒逼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两山”理论为处理人类生存家园面临的危机指明新的思路。“两山”理论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能丢,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将“绿水青山”置于“金山银山”之前。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人类的生存之本、生命之基,破坏了绿水青山,即使拥有再多的金山银山,我们也将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两山”理论主张的这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是弱化人类中心主义,强化自然中心主义的表现,倡导从传统人类中心论向现代生态中心论转变,即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再是自然界绝对的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正如罗德里克纳什指出的那样:“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它是自然共同体的一员。”(四)解放人类与解放自然相互统一的生态正义观。在关于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方面,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解放的实质,他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解放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确立。然而人类的解放作为一种历史性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马克思首先把创造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看成是实现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人从自然力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的标志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标志着人控制自然力自由活动的程度,也标志着把自然降为工具、把自己提升为主人的程度。生产力是人和生产工具的结合,生产工具本身是为人所控制的自然力。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受人控制的自然力改造盲目的自然力,这就是黑格尔指出的“理性的狡猾”之处。自由并不意味着人完全摆脱条件的束缚。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人类历史永恒的前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部分。自由只在于从自然力的直接、直目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地、充分地利用自然力。人从自然力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有以下表现:一是消除自然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天敌,水火灾害、毒虫瘟疫、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无情地破坏人类的劳动成果,吞噬人的生命。摆脱自然灾害的束缚,意味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可靠。二是消除自然条件满足人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匮乏状态。自然界虽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但对人类的发展却始终处于疏远、冷漠的状态,人类的发展条件不是天然的,必须通过自觉活动去创造。三是消除盲目的自然力对人改造自然的报复,即摆脱人对自然的异化。生产力作为最基本的实践力量也有创造与破坏的二重性。人类为了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必须在控制自然力的同时控制生产力,必须能够控制人类自身。作为生态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两山”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概述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所必须恪守的生态正义原贝屋人类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发生于同一个历史进程中,虽然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必须适应于自然的解放程度。尤其是在全球性生存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的实践对地球家园的破坏已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环境的破坏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解放人类与解放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两山”理论表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应当克服这种索取的盲目性,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爱惜自然环境,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中走弯路,实现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这要求我们要在认识自然方面重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念;要在实践方面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自身实践能力,使人化自然符合自然的自然化进程,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习近平“两山”理论的价值指向“两山”理论不仅蕴涵深刻的生态哲学内涵,也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两山”理论所追求的文明,不再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是生态文明。它要求确立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一)建设“美丽中国”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就具有高度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高度,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两山”理论对生态价值的科学阐释包含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价值要求。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大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通过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体系,“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二是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之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遵循代际正义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吃了祖宗代,断了子孙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先进事迹中所作出的批示指出的那样,要“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自然具有支持人类及其他生命持续生存的价值。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环境民生论”的价值导向。“两山”理论中的“金山银山”立足于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丰富物质生活资料的向往。2005年8月15日,在“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针对当地干部群众关掉小矿山,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失去方向感的困惑,习近平亲自给他们指点迷津,传授他们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秘诀。他结合安吉生态资源丰富又毗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指引当地干部群众在“山水”方面上做文章,号召大家发展生态旅游,把绿水青山这块宝地利用好,就会有人“送钱来”。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余村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当地人民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实现了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设想。来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进一步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他启发人们在寻找经济增长点时要学会辩证思维,“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4在有生态优势的区域,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工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等生态经济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中的“绿水青山“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干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奋斗目标。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路上的几大挑战,我们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扭转生态发展趋势,推动自然资本的大幅增值,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生活增长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支撑点,让美丽中国的形象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使中华大地展现出一幅新时代生态文明蓝图:天蓝、山绿、水清、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