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972050
资源大小:21.4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篇)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docx
(一)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二)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三)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心组发言(四)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五)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我们认真学习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了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要性的认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传导性、隐蔽性不断增强,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我国金融安全。一、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高度认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把握金融风险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先要把握金融风险的特点和规律。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传导性、隐蔽性,我们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严密防范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要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制度体系,强化金融法治建设,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三、突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突出重点领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化解宏观金融风险。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三是要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防范化解金融机构风险。四是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防范化解金融基础设施风险。五是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四、强化责任担当,确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实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领导责任。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合力。深入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我国金融安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八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标志着我们党对金融本质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金融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对建设金融强国进行了系统阐释,深刻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心组发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概言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是“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八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系统把握“八个坚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金融工作的目标。什么是金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金融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距离金融强国尚有差距。因此,必须正视差距、认清不足,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因此,需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对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来说,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对于各地来说,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所以还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同时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当前,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是重中之重,要以此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同时,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当前,世界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不只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竞争,更有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竞争。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既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要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弘扬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构建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诚信体系;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传承发展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传统经济伦理,不断增强金融体系的普惠性;做到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坚持稳中求进,确保金融政策稳健有效,推动金融发展行稳致远;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守正不守旧、不惧新挑战,形成创新红利;做到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增强金融从业者的规矩意识、法治意识,持续推进金融制度建设,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善的金融法治体系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广东是经济大省、金融大省,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我们认真学习了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学习体会。一、深刻认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但同时,金融风险也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和传导性等特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二、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也要完善风险应对机制,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首先,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通过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能力,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目标,强化监管协调,完善监管制度,弥补监管空白,提高监管有效性。再次,要深化金融改革。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方向,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为出发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切实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组织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工作合力。首先,要落实领导责任Q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金融干部队伍,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学习贯彻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心得体会“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强调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把住了发展大势,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充分证明,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国经济都面临不小挑战。我国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拥有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前进道路上,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