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践探索报告.docx
关于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践探索报告XX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聚焦党建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建设,对标“七个有力”,着力培养一批标兵样板学生党支部,切实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不断推进学生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更有温度、更加凝聚、更好服务师生的战斗堡垒。一、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现状1.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1近年来,XX市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有队伍、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保障五个方面,不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明显提升。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2-3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充实壮大,高校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同向同行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的“大思政”工作队伍,协调推进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关工委老同志、知名校友等资源有机整合,不断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二、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做法1.强化政治功能,为党建工作品牌“固本”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建立覆盖全院师生和工作的党的全面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体系、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工作体系,确保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打造示范性、带动性、引领性、先进性的学生工作团队,积极参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等专题培训,依托周例会制度开展辅导员工作专项学习研讨、专项理论学习,期末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专项业务工作开展述职汇报总结及立项规划工作,以身作则上好爱党、爱国“思政课:在学校内率先成立服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学生党建工作中心,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在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细化工作,重点抓好党建工作宣传与思想引领、党员发展与骨干培训、党支部活动指导与促进三方面工作。第一,严把党员发展关,构建“党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下的学生党员培养发展新模式。以班团组织为单位做好入党启蒙工作与新生教育的融合工作,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对党的正确认识,做到早宣传、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协同做好专业认知教育,以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培养对象,将党组织实践活动与课程专业相结合,将党的先进理论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融合,提高专业自信心及文化认同感;优化培养机制,让高年级成熟可靠的优秀党员骨干同低年级学生党员结对,定期开展党校学习和系列活动,建立更为完善的全过程学生党员培养发展模式。第二,严把党员监督关,加强支部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严格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广大党员在日常生活、学习科研中做好表率作用。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组织生活会、网络述责测评,深入开展全体党员“承诺、践诺、述诺、评诺”活动,提高党员的党性自觉和行为自觉。第三,严把工作章程关,构建党员成长教育机制。制定支部在组织结构、党员发展、组织生活、思想学习、党费收缴、活动参与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开展工作,并进行年度的量化考核。实行“老带新”“一对多”的成长教育机制,鼓励党员带领党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院中心工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更快、更好成长。第一,全面系统学。学院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确保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时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创新形式学。扎实开展党员轮训与党支书培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形成个人自学、骨干领学、专家导学、研讨助学、实地研学“五学”方式,提升学习成效。邀请学院领导每学期至少讲一次党课,支部书记每学期作一次报告,开展“青春告白祖国”、过党员“政治生日”、入党初心分享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永葆其思想立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丰富载体学。建设“院楼读书角”学习平台,配套建设党史党建专区,组织开展领学领读、交流研讨等;设置“诵经典、谱新篇”主题读书月,开展“用脚步丈量青春、用汗水庆祝百年”百公里接力跑活动,教育引导支部成员牢记入党初心,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开设“中共党史1921-2021”宣传专栏,拓宽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线上党员学习教育资源;落实党员学习评比制度,在支部营造强思想、争先进的好学向上之风,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主动性。4,融合专业发展,为党建工作品牌“铸魂”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协同专业导师力量,着力培养学生党员创新创业意识,为学校“三大赛”培育孵化持续输送新鲜血液,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学院“双创”工作发展。组建寻访实践团,助力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深入探究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百年来中国矿业的发展道路,探寻矿业学科百年发展历程中的特色党史故事、先进党员事迹,记录历代北科人为矿业学科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榜样典型和感人事迹,提升党建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效果,为院史的挖掘整理和宣传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经验。学院首批成立五个研究生科研梯队党支部,覆盖五个专业,逐步建立完善研究生梯队党支部建设方案。5.突出服务育人,为党建工作品牌“赋能”学院致力于建设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展现当代学生党员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为社会办好事,打造服务型的支部战斗堡垒。党支部积极开展调研实践,组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偏远贫困地区支教,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国情、社情、民情;开展“战疫情、我先行、党员亮身份”系列活动,为学生党员提供承担防疫工作的平台,鼓励党员积极投入抗疫志愿活动;以学院“沃土”学生素质发展工作室为依托,组建学风引领团和宣讲团、课程答疑团、竞赛指导团四支党员朋辈讲师队伍,推进“党建引领学风建设”模式向纵深发展,激发学生党员先进示范效应,带动学生综合发展;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及文艺汇演、XX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鼓励支部成员参加并组建宣讲团,进行事迹报告宣讲,以亲身经历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支部活动中,讲好“青春故事”、弘扬“红色旋律”,引起广泛共鸣,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三、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出优势1.建设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队伍,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科生党支部50%成员专业成绩在年级前30%,通过助学活动实现年级挂科率下降2个百分点;学院优秀学生党员荣获“全国百名研究生标兵”;多名党员积极投身抗疫行动,得到当地政府颁发的证书及寄来感谢信;近30人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及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良好风尚。2,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育人平台,促进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为单位,组建13个支教实践队共140余人奔赴全国八省区的偏远贫困地区支教,活动被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总计超千万阅读量,获评学校社会实践十佳标兵、金奖团队等荣誉;与海淀区图书馆(北馆)、XX金港场道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共建协议,聚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锻炼等方式,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风采。3.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文化品牌,推进党建引领文化育人依托学生党支部成立的“百年矿业”寻访实践团,完成编撰院史1部、院友访谈录1部、转化论文研究成果2篇。党建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效果得到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服务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和助力学院“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在年级、学院范围内营造热烈、持续的爱党、爱国、爱校文化氛围,团结凝聚广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域实践探索以XX县为例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伴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已经吹响。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和实践目标,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各县域必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三农”工作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目标。各县域应该将如何为农民创造生态宜居环境、如何推动乡村经济良好发展及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其工作重点,不断探索前进。XX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是新疆昌吉州的农业大县,县域总面积19300m2,辖9镇6乡。现有耕地147000m2,是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2。XX县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至2022年XX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223元上涨到22773元;县域内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县域经济稳步上升;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探寻总结其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经验对国内其他相似县域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1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概述1.1 历史脉络2003年,浙江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指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其中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通过建设美丽中国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4。2013年12月,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乃至中国梦的重要环节被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5o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2014年,我国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2015年,我国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阐明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阐释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而且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时代乡村建设面临新机遇,产生新矛盾,提出新要求,人民不再是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要而是追求多样的高品质供给。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追求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思想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乡村的蓝图,回应了广大农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期许。1.2 基本内涵“美丽乡村是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美齐全的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满足五美'的发展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着手长期推进”7。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产业、治理、文化、生态及居民生活五个方面。第一,产业发展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点绿成金理念,从而实现经济富裕与生态优美的共生共赢。县域要坚持繁荣乡村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乡村经济的增长。第二,治理建设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完善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合理运用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的“四治”理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和谐发展。县域要推动“四治”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自治自发作用以及智治支撑作用;同时要加强乡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的领导能力。第三,文化建设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推动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县域要加强乡土文化与乡村风俗的研究,设计一系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第四,生态环境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县域要大力普及生态农业体系,强力推广节能技术,强调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打造村美、人和的幸福景象。第五,居民生活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完善乡村住房、教育、卫生和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1.3 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人民的现实需要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光明前景。从理论层面来看,目前学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需要更多的文献研究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与乡村振兴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建设美丽乡村是对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回应,对乡村建设质量提升乃至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第一,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通过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相关环保科学技术、保护农村自然资源以及缔造舒适农村居住空间等方式,积极践行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描绘靓丽中国画卷。第二,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发展迅猛、成果颇丰,然而这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来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美丽乡村建设有益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对立的途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8。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乡村地区的助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地区的支撑,美丽中国战略实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既可以打造新型乡村,带动人民致富,同时也可以科学配置城市资源以带动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总人口大多数,所以美丽乡村必然是美丽中国的强力支撑。第四,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好美丽乡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高质量生活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2 .xx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就XX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产业、治理、文化,生态及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果。2.1 产业发展日益兴旺产业兴旺发展可以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稳步提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产业发展来推动。XX县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调结构、促转型为抓手,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县域内农业呈现出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局面。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1.2亿元,较2021年增长3.8%。在县域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依旧保障小麦灌溉用水,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42.3万亩(1亩约等于667m2),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小麦单产量已经连续6年占据新疆首位。其次,新型工业经济稳中向好。2022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7.5%,成功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6亿元。推进现代工业扩规升级,新增协鑫新能源、晨凯商混、新港新材料等规上企业8家。最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三产增加值71.6亿元、增长3.2%。江布拉克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频登央视主流媒体,南湖欢乐谷、雨磐雪谷创成S级滑雪场。腰站子、江布拉克村成功列入全国、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1.2 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面临新机遇,产生新矛盾,提出新要求。XX县始终坚持为政之本,以转作风、提效能作为工作重点,持续优化基层建设。首先,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协调发展。大力推广普及积分制、清单制,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腰站子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成功完成18个村的设计规划并将江布拉克、腰站子及涨坝村打造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其次,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深化。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204项事项“一窗通办”、80%的事项“全程网办”、91项事项“一事联办”及100项事项“乡镇可办”。创新推出告知承诺制、不见面审批等服务新举措,办事便捷度大幅度提升。最后,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成功制定实施XX县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推动江布拉克公司与新旅投实现合作共赢,真正把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1.3 文化润疆稳步推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10。XX县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丰富精神产品与保留地区特色为重点,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全方位发展。首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在乡村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四史”教育以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其次,全方位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乡村开展各类文艺晚会、书法比赛及戏曲表演,广大群众获得更多精神产品。庆祝党的二十大文艺晚会、“迎挑战、寻突破、开新局”书法展等活动成功举办。新疆曲子戏榕奇情乡村振兴大家喜欢、歌曲江布拉克四季迎宾客远方的家等一批精品力作创作完成。唐朝墩遗址发掘入选2022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榜单。1.4 绿色生态成效显著“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11。XX县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生态建设良好发展。首先,改善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空气质量不断优化,达到了84.1%的优良率。清洁取暖改造、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达100%。危险废物三年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江布拉克村被列为自治区第二批农村粪污一体化示范村。其次,稳步推进农村厕改工程与提升垃圾综合处理水平。乡村全覆盖推进厕所建设,结合地理条件与听取人民意见,因地制宜地推进厕所建设。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厕所的利用效率与日常维护。提升农村垃圾处理水平与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村民采取正确的垃圾回收处理手段,实现垃圾处理生态化。最后,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时代农业已迈进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产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XX县充分挖掘当地生态优势,积极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1.5 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2。XX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首先,筑牢就业保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23万余人,城镇新增就业375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3%以内。其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9%,高中教学改革持续深入,自治区首批优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累计投入资金L46亿元。再次,大幅提高医疗水平。“双下沉、两提升”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显著,中心医院二期传染病楼、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投用。最后,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完成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12个,发放城乡低保金1578万元,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3 .xx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3.1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发挥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是促进城乡要素融合、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农户收入及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口引。XX县积极擘画美丽乡村经济发展蓝图,将农村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首先,创新思维,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农业新业态。XX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功以旅游促农,打造乡村观光农业,构建出农旅融合的美丽乡村产业布局。同时,政府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建设标准化的乡村旅游品牌。其次,坚持精准施策,扶持乡村特色农产业与品牌,探索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XX县坚持向内挖掘自身资源,培育具有鲜明特点与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在乡村内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农村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深化乡村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一村一品”建设。最后,优化产业组织体系,完善乡村生产格局。XX县积极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提高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打造乡村经济多元化格局;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聚焦发展,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经营。3.2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口4”XX县积极推动美丽乡村治理现代化,从战略全局出发谋篇布局,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优势,为基层赋能。首先,推进管理创新,建立村委组织为日常管理主体,上级乡镇不定期抽查为辅的管理制度。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农民民主权利,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其次,立足整体、科学规划、问计于民。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总体设计,扎实推进乡村有序建设。XX县下辖各乡村主动征求农民建议,提高共识,确立科学蓝图;各乡村主动处理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推动特色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头羊作用。最后,建立长效督促检查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用。XX县创建美丽乡村对各项创建活动进行调研与督查。同时强化考核激励制度,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较好的乡村积极通报表扬,对于开展效果不好的乡村及时督促整改,充分发挥美丽乡村模范村的引领作用,确保高质量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3.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塑造乡村文化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和“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15。XX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推动乡村塑造文化共同体。首先,充分发挥XX县作为新疆汉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优势,全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乡村文化创新、文化繁荣发展与乡村历史遗迹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6。XX县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过程中,积极推动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乡土文化向符合当地发展与人民喜爱的方向创新,同时注重保留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其次,以勤俭节约、以和为贵、知行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净化乡村精神文化。各村开展丰富的“促新风”活动,形塑村民向美而行的习惯。同时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早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最后,强化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采取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运用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保存与展示提供技术支持。3.4 以绿色发展为弓I领,探索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美丽乡村,就应该是“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和谐统一,呈现的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气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7。XX县始终恪守生态红线,用实际行动保障乡村生态稳定。首先,合理规划乡村生态建设布局。秉持生态理念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整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现代文明科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乡村生态良性发展。同时运用科技对原始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发动本土农民积极改善乡村环境。开展美丽庭院与田园绿化活动,引导村民自发维护乡村环境、规范自身习惯,使整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注重村民积极性的调动,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环境的整治与维护,提高村民自觉意识。最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厕改工程、优化乡村污水处理技术以及提高乡村垃圾处理水平。探索清洁取暖,提高乡民健康意识,多措并举地宣传清洁能源、新型取暖;引导乡民更改冬季取暖方式,逐步淘汰污染较大的燃煤取暖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3.5 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提高民生效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9。XX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坚持把人民置于首位,以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XX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实践时注重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关注乡村道路、饮水、电网及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其次,注重发展基础教育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基础教育逐渐成为必需,XX县积极推动当地义务教育发展,在各乡村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乡村的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针对困难群众,XX县通过财政补助与号召社会力量的手段加大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最后,完善乡村基础健康服务体系与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确保村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制定公平的就业规则与提供就业培训,确保群众就业公平。4 .结束语新时代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可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求,也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寄托着广大农村人民的美好心愿和国家富强的共同梦想,要仔细规划并扎实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各地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