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缝纫机制造).docx
XXX科技有限公司GBT2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制定:版本:审核:核准:生效日期:程序文件清单编号:QR-XZ-006一、文件控制程序编号:XXX-CX-OI3二、法律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编号:XXX-CX-025三、记录控制程序编号:XXX-CX-036四、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控制程序编号:XXX-CX-047五、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CX-058六、内部培训控制程序编号:XXX-CX-0610七、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CX-0712八、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CX-0814九、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编号:XXX-CX-0916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编号:XXX-CX-IO17十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号:XXX-CX-1118十二、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编号:XXX-CX-1220十三、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编号:XXX-CX-1321十四、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XXX-CX-1423十五、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CX-1525十六、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XX-CX-1626十七、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编号:XXX-CX-1728十八、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编号:XXX-CX-1830十九、设备设施管理程序编号:XXX-CX-1932二十、顾客要求的识别、评审和沟通程序编号:XXX-CX-2033二十一、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编号:XXX-CX-2135二十二、产品防护管理程序编号:XXX-CX-2236二十三、对相关方行为施加影响程序编号:XXX-CX-2337二十四、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编号:XXX-CX-2439二十五、销售服务过程管理程序编号:XXX-CX-2542二十六、环境运行控制程序编号:XXX-CX-2645二十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编号:XXX-CX-2747二十八、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编号:XXX-CX-2848二十九、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编号:XXX-CX-2950三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XX-CX-3052一、文件控制程序编号:XXX-CX-OI1、目的明确公司有关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行、维持等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各相关部门能及时获得适当且有效之最新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有关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业务。3、职责3.1 行政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3.2 总经理负责审核签字。4、程序内容4.1 文件的编制4.1.1 文件的制订、修订、批准权限规定a、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及修订,由总经理批准;b、程序文件由各部门制订及修订,由主管副总或总工审核,总经理批准;c、作业指导书由各部门负责制订和修订,由部门经理审核,主管副总或总工批准。4.1.2 文件的管理编号规定及标识a、管理手册的编号:公司名称(XX)-管理体系(XXX)一实施年号b、程序文件的编号:公司名称(XX)一代号(CX)一顺序号c、作业指导书的编号:公司名称(XX)一代号(ZY)-顺序号d、管理体系计划的编号:记录代码(QR)一代号(ZJ)一顺序号e、记录的编号:记录代码(QR)一部门代码(XX)一顺序号(XZ-行政部XS-市场部CW-财务部)f、其他文件的编号由各部门自行规定g、公司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公司内各个工作场所使用的文件,全部为受控文件,需盖红色的“受控文件”印章。非受控文件是提供给甲方或非本公司的机构,非受控文件需加盖有的“非受控文件”印章。4.2 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文件持有者的清单,行政部根据文件持有者清单进行发放,并在文件发放登记表进行登记。4.3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保管4.3.1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受控原版由行政部文件管理员负责统一归档保存。4.3.2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受控副本,由各部门持有人负责保管。4.4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控制4.4.1 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控制,对其采用版本号、修改状态号来控制最新版本。版本号采用数字为A、B、C-,表示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修改状态号采用阿拉伯数字0、1、2一一,表示未经修改、第一次修改、第二次修改一;状态号最高是10,当超过10次时,全部文件换版,即由A版升为B版。特殊情况下的换版不受此限制。4.4.2 行政部文件管理员应按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类别,编制最新的文件清单,以确保各部门使用最新版本的文件和资料。4.5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修改。4.5.1 公司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均可导致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更改,其更改的理由由各相关部门提出。如属不致使管理体系变动的简单文字、符号等内容修改,可由行政部文件管理员以手改方式直接在程序文件上进行修改;如属管理体系的重大变动修改,须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按本程序第4.1.1条之规定审批,并交行政部文件管理员。4.5.2 行政部部文件管理员接到更改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后,应更新受控原件,并复印更改页加盖红色“受控”印章,按文件发放的要求向所有持有人换回原页。将更改的内容概要记录在文件封面上。4.5.3 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非受控副本不受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修改的控制。4.6 外来文件的控制4.6.1 外来文件不可涂改或损毁,并保持其完整性,并加盖“外来文件”章。如是感热纸传真时,则需拷贝管理。4.6.2 传真收发管理4.6.2.1 收发传真时,应进行上登记,以便追溯。462.2收到外来文件时,在外来文件清单登记,呈管理者代表批准分发。4.6.3 电子文档管理:各部门电子文档自行保存并定期备份,防止文件丢失。5、相关文件5.1法律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6.1 文件清单6.2 文件发放登记表6.3 文件修改申请单二、法律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编号:XXX-CX-021、目的为及时获取和识别适用于本公司活动、服务、产品的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维持更新、分发等,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服务中相关的管理体系法规的收集、识别、登记、摘录、传发及更新的管理工作。3、用语定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管理体系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政策和行业要求。4、主要职责4.1 行政部负责收集并识别整理与本公司活动、服务有关的管理体系法规。4.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相关法规教育并遵守法规。5、程序内容5.1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和识别5.1.1 行政部每年一次通过政府部门、协会、互联网(如网址:www.HU>和WWWchina-firenet等)及报纸等渠道收集最新的管理体系法规并对所收集到的法规进行识别。5.1.2 对已识别出的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行政部填写于标准规范文件清单中,同时将收集到的适用法规下载或输入电脑,形成电子文档,收藏在文件夹内。5.1.3 标准规范文件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行政部发放到相关部门。5.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分发根据公司各部门的业务职责,行政部将与其业务工作相关的法规按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的要求,在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后,以书面的形式分发给相关部门。5.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教育由各部门组织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相关法规的教育。5.4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负责收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行政部人员将所获取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时识别,所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经行政部主任审阅后,如有必要,行政部更新标准规范文件清单,并及将新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发给相关部门,对过期或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及时收回、废弃。6、相关文件6.1文件控制程序7、相关记录7.1法律法规清单三、记录控制程序编号:XXX-CX-031、目的为保证公司产品管理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和公司的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产品记录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记录和管理体系运行的管理记录。3、主要职责3.1 行政部负责相关记录的收集、贮存、保管。3.2 各部门:保管、维护本部门有关记录。4、程序内容4.1 记录的编制启用记录表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公司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把新的管理体系记录发放到相应部门和人员。4.2 记录的标识和编目4.2.1 记录采用以下形式标识:记录编号QRXXXXXX序号部门代码表示记录4.2.2 公司行政部编制记录清单,使记录得到总体控制。4.2.3 记录清单应包括:序号、记录名称、编号、版本/状态、保存部门等内容。4.2.4 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所要求使用的表格可直接使用,无需对其进行编号及登记。4.3 记录原件的管理4.3.1 所有记录空白原件由行政部专人保管,并按程序和编号顺序整理,以活页装订,当记录更改时,此原件也随之更改。4.3.2 各部门记录保管员应整理一份空白记录表格。4.4 记录的收集、保管、贮存4.4.1 记录的收集由各记录最终接收部门记录员按每项合同结案或每季度收集,并编上号,装订成册。4.4.2 项目的文件管理员负责检查记录各类项目是否填写齐全,以确保记录完整有效,并负责记录的保管、贮存。各部门负责人应保证记录在保管期内不丢失、不损坏和不变质。4.5 记录的查阅、借阅4.5.1 行政部负责将公司记录清单分发至各相关部门的记录保管员。4.5.2 本公司内部需借阅记录的,直接向记录保存部门借阅。外单位或个人(包括甲方)需借阅记录的,经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再向记录保存部门借阅,记录保管员负责按期追回。4.5.3 需在记录清单中说明记录的保管期限。4.6 记录表格的更改。根据记录的实际需要,可以对不适用的记录表格予以更改。更改可由各部门提出,由行政部文件管理员负责完成修改,必要时并同时更改记录清单,送达各部门。4.7 记录销毁对于超期的记录,由行政部和记录保存部门共同销毁。5、相关文件6、相关记录6.1记录清单四、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控制程序编号:XXX-CX-04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检查,为实现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方针,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工作。3、主要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公司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3.3 各部门提出适宜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实施;4、程序内容4.1 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4.1.1 公司各部门根据持续改进的要求提出每年度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交行政部。4.1.2 行政部将各责任部门提交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本年度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2 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的依据4.2.1 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公司的管理体系方针,结合有关的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公司自身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危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经营、成本核算和生产销售活动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合理要求,并包括对预防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的承诺。4.2.2 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应依据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制定。4.3 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各责任部门根据已批准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并按时完成。4.4 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修订如果公司的活动及其他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原有的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不符合实际时,有关部门应对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修订,并按上述程序报批。5、相关文件5.1 管理体系安全监测管理控制程序5.2 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6.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五、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CX-051 .目的为阐述管理审查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满足管理体系标准,实现公司的方针、目标而制定。2 .范围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管理体系管理系统。3 .权责总经理或授权管理代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对系统进行管理评审。4 .定义无5 .作业程序5.1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原则上安排在内审一个月后进行,连续两次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当出现(不限于)下列情况下,总经理、管理代表或责任部门可提议追加管理评审。5.1.1 公司组织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体系管理系统运作和产品的发生了重大变化时;5.1.2 管理系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市场战略变化和社会要求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考虑进行更新时。5.2 审查输入5.2.1 内、外部稽核的结果。5.2.2 记录的统计分析结果。5.2.3 管理系统运作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出现重大不合格时的处理结果。5.2.4 客户重大投诉、退货的处理结果。5.2.5 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2.6 管理系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市场战略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考虑进行更新的结果。5.2.7 公司方针、目标的有效性的评审结果。5.2.8 管理系统管理评审实施的结果与跟踪。5.3 管理评审的实施5.3.1 行政部拟订管理评审计划,确定审查内容,与会人员名单,时间,地点,记录人员,管理评审所需的数据、文件及资料,交管理代表审核后,由指定的记录人员发给与会人员。5.3.2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总经理代表主持。5.3.3 与会人员应在会议记录上签到,记录人员做好会议记录。5.3.4 管理代表和各部门提出的评审意见,由总经理作最终裁决。5.4 管理评审报告5.4.1 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5.4.1.1 管理系统及其过程的有效性的改进。在评审结果中应有关于管理系统运作过程的改进要求、顺序、项目等内容(如顾客满意、过程改进、资源提供等)。5.4.1.2 产品的改进,包括产品、特性、顾客要求以及实现的薄弱环节。5.4.1.3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确定资源需求,尤其是关键设备、关键工序、量测与监控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以适应系统运行的需要。5.4.2 管理评审报告由管理代表组织撰写,管理审查报告应反映审查的结果和改进的建议。5.4.3 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核准后发放到与会人员相关的部门,当需要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时,管理代表组织各部门具体按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应跟踪改善的有效性。5.5 管理评审的计划、记录、报告等相关资料由文控归档保存。6 .相关文件6.1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7 .使用表单7.1 管理评审计划7.2 管理评审报告7.3 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流程:评审计划-评审输入-评审会议-评审输出-评审报告-效果确认(NG返PI上一层)-结果六、内部培训控制程序编号:XXX-CX-061、目的为了建立和维护公司所需的人力资源,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安全健康意识及法律意识,并达到必备的能力。有计划地招聘和实施教育、考核而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公司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及招聘。3、权责3.1 行政部3.1.1 负责人力需求的提供,确定岗位要求,并拟定全公司全年度训练计划。3.1.2 新进员工职前公司规定、员工手册、环境倒H业健康安全方针等培训。3.1.3 受各部门委托承办教育训练课程。3.1.4 对各部门人员培训后的实效性进行评估、记录、存档。3.2 各相关部门3.2.1 负责提报人力的需求情况,按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培训。3.2.2 负责技能、管理体系意识培训及考核。4、作业内容4.1 人员资格4.1.1 行政部负责建立“职务资格要求”,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对“职务资格要求”不定期限的更改。4.1.2 各部门如有人力需求时,部门责任人须填写“员工招聘申请表”,经各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核后,行政部根据“职务资格要求”上的资格要求给予内招和外招,招聘之人员,经资格鉴定合格后,方可填写人事档案。4.2 培训计划4.2.1 每年度十二月中旬由行政部向各部门了解培训需求,并参照“职务资格要求”,于每年十二月底前拟订公司下年度培训计划,作出“全年培训计划表”,经行政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核准,各部门依计划公布实施。4.2.2 各部门在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期间,若需要更改课程,可用“内部联络单”形式向行政部提出,由行政部作相应安排。4.2.3 各部门若除年度培训课程外,如果要增加其他培训课程,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经管理代表核准后,安排培训。4.2.4 如果属于外训的项目,须总经理或管理代表以上人员核准。4.3 培训种类4.3.1 职前培训(由行政部负责)4.3.1.1 为了让新进的员工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了解公司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及增强管理体系意识,行政部应对新进人员集中进行职前培训。1.1.1 .2新进人员职前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如培训不合格,由行政部再次培训,如再次培训不合格,给予辞退。1.1.2 在职技能培训(由相关部门负责,行政部安排授课事项)为加强本公司之本职技能,各部门应按照培训计划或培训申请表分别进行相应的在职培训。4.4 培训及考核4.4.1 凡奉派参加任何培训之员工,无正常理由,均应准时出席,并要填写“教育训练签到表:4.4.2 培训完毕,各部门根据不同课程要求,以笔试或口试及实际操作或其他方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登录于“教育训练签到表”上,交行政部记录于“人事履历表”。4.4.3 考核不合格者须再次安排培训,培训再不合格时,给予转岗或辞退。4.4.4 对于转岗或提升的人员,需按4.2.3项提出申请培训。4.5 资格鉴定4.5.1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人员必须经过管理体系体系知识培训I,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才能进行内部审核。4.5.2 本公司特殊工种有:4.5.3 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国家或外训机构颁发之资格证书由行政部保存复印件。4.6 培训记录之保存行政部为每一个员工建立“人事履历表”附在人事档案内,将每次培训及考核的记录登录于该表格内,档案保存期限至员工离职后满三个月。5相关文件无6应用表单6.1 培训年度计划6.2 员工培训考核记录表6.3 培训签到表6.4 培训需求申请表七、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CX-071 .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在接受合同之前,对客户的所有要求都已明确,并且有能力满足客户要求并有计划地安排产品生产,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客户的各种要求进行相应评审的过程。3 .权责3.1 总经理:审批特殊价格、特殊规格、特殊品质要求的合同。3.2 市场部主管:3.2.1 识别客户要求,审批常规订货的合同。3.2.2 组织有关合同的评审。3.2.3 合同的跟进。3.3 业务员:负责与客户的所有联络工作以及签订购销合同并评审。3.4 采购员:负责对本公司所有业务合同、客户的交货期、供货能力要求及物料供应情况等方面的评审。4 .定义4.1 合同评审:接单后,审查本公司能否满足客户关于产品管理体系、数量、交货期、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4.2 常规订货:客户要求订购的产品符合本公司现有产品的规格、品质。4.3 特殊订货:客户要求订购的产品不符合本公司现有产品的规格、品质。5 .作业内容5.1 客户要求的识别5.1.1 市场部在接到客户书面合同电话合同时,应对各种要求,如产品数量、交货期、外观要求、功能要求、包装要求、价格、特殊要求(材料成份、特殊规格等)、运输、服务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等进行沟通协调。5.1.2 若客户没有明确规定有关要求,则市场部人员应识别预期或规定用途所需的要求,如外观、结构及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中所规定要求等,包括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也应予以识别,以利后续工作的开展,确保客户的要求能充分得到识别并能予以满足。5.2 客户要求的评审5.2.1 市场部对客户合同相关要求完全识别后,即组织工程部对此合同相关要求进行评审,同时签署样品承认书,以确保评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5.2.2 质管人员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进行评审;采购员对产品的交期及物料供应方面进行评审。5.2.3 若在评审过程中对客户的要求有异议时,由业务人员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并将协调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对客户的要求进行评审。5.2.4 客户相关要求得到满足后,才可签订此合同,若不能与客户要求达成一致,则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进行最终裁决或取消合同。5.3 合同更改:5.3.1 若因销售服务或物料等的原因,不能按时出货,需要延期交货时,采购应及时通知市场部,由市场部人员与客户联系,征得客户的同意后,在客户合同中注明更改内容及达成的更改结果。5.3.2 若客户提出合同更改时(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市场部根据更改的内容及时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联系,并对合同进行重新评审。并将有关结果通知到相关部门或回复客户。5.4 合同的取消5.4.1 当客户要求取消合同时,市场部应马上与总经理联系再与客户进行沟通。5.4.2 若公司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需要取消合同时,应马上与客户联系,并取得一致意见。5.5 对客户要求的评审与更改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记录依记录控制程序要求保存。6 .相关文件6.1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6.2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6.3 记录控制程序7 .相关表单合同/订单评审表8 .附件无八、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CX-081.目的:规范产品采购的全过程,以确保供应商了解且能满足采购要求,使所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2 .范围:2.1 用于公司产品原材料及设备的采购。2.2 自采购计划的制定、变更、实施及服务跟踪的全过程。3 .参考文件:VV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 .定义:无5 .权责:5.1 采购:按客户合同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及规范要求,使采购产品符合已定要求。5.2 总经理:审核采购计划,监督并指导采购工作的全过程。6 .作业内容。6.1 产品采购归口管理单位为质检6.2 物料需求预算:采购人员根据客户所下达的订单要求预算所需的产品。6.3 选择采购对象(供应商):6.3.1 若客户指定产品之供应商,则该产品必须向所指定的供应商购买。6.3.2 未明确指定之供应商,则依合格供货商名单开立采购单向其采购。6.3.3 合格供应商纳入办法:a)已经通过了GB/T19001-2016的供应商可以纳入合格供应商;b)体系运作前与本厂交往已久且各方面都能基本满足本厂要求的可以纳入合格供应商;C)通过合格供应商评估并判定为合格供应商的可以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册。d)一般同一种产品要求有合格供应商二个以上便于采购物料时对采购的原物料进行询、比、议,并且便于处理销售过程中的紧急情况。e)供应商每半年评审一次评审方法按照Q(品质)、C(成本)、D(纳期)、S(服务)四个方面进行评审得分为80分以上时可纳为合格供应商并登录于合格供应商名册;以前合格之供应商在供应商考评过程中如果为不合格时考虑减小订单如果下轮评审仍为不合格考虑从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除名。6.4 和供应商确认采购要求在正式下单前,除客户指定之供应商,采购人员应和供应商沟通,以确认供应商了解且能满足本次采购要求。6.4.1 确认产品规格若向从未供应本次采购产品之供应商采购时,须确认供应商了解且能够满足采购产品之规格要求。6.4.2 确认产品交期采购人员应确认供应商能够满足采购产品的交期需求。6.4.3 确认价格当采购产品,为经常性采购之物品,且有固定的客户,采购人员要可直接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当采购产品,为非经常性采购或须做采购价格调整时,采购人员应在本厂认可之供应商名单之中选择有信誉、有能力、有经验的供货商。采购人员在进行价格确认时,应选择两家以上的供货商进行对比评审采购人员在进行价格选择时,应同时衡量供货商之品质、交期及服务等要项。6.5 订购产品6.5.1 审查采购计划:a.客户指定之物料供应商及有业务来往的合格供应商。不须附相关的样板但必须附材料合格证明书。b.一般合格供应商及新开发出来的供应商的采购计划的审查,应参照6.4.3的具体要求进行。6.5.2 填写采购单a.采购员在确定供应商能够满足采购要求后写采购单。b.采购单内容须明确采购单号码、交货日期、品名、规格与数量等资料。c.将采购单的相关数据输入采购记录,作为以后合格供应商评估的证据。6.6 订购单变更:因销售计划有变或其它原因导致采购单变更时,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并保存相关的变更记录。6.7 货期跟进:采购员应随时跟进所订购物料的销售进度,确保物料采购满足货期要求。6.8 采购记录:从采购计划的下达、变更、采购物品的如期交付均应如实记录。6.9 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依检验标准来料检查之要求项目进行检查,OK时可正常入库NG时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6.10 记录保存:采购单、采购记录由采购人员保存,其保存期限为自采购单完成采购之日起一年。7 .附件7.1 附件一7.2 附件二7.3 附件三7.4 附件四7.5 附件五采购单供应商基本资料合格供方业绩考核表供应商评鉴表合格供方名录九、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编号:XXX-CX-091 .目的为使有关管理体系内部及外部相关方的信息能够合理、充分的进行协商和交流,促使各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的体系而制订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有关质质管人员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的各层次、职能间的信息协商交流的管理。3 .权责3.1 程序:负责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应业务范围内的内部信息交流。3.3 员工代表:负责与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及内部员工反映问题的反馈工作。4 .程序4.1 总则4.1.1 信息交流的途径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文件,以及其它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及宣传工具。4.1.2 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4.1.3 信息交流应准确可靠。4.1.4 各部门指定人员做好质管人员信息交流记录。4.2 内部信息交流4.2.1 内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方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由程序及时传达到公司的各部门及员工,相关方需要索取方针时,公司方应满足其要求。- 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部门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 -获取和更新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 -员工或其代表参与的协商事务。4.2.2 内部信息交流的实施- -方针以公告、宣传单等方式为宣传工具公诸于众;其它的协商交流信息的方式可以为会议、标语、意见箱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由产生部门进行传递,需要答复的应注明。- 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按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规定进行信息交流。-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部门必须在整改过程中将信息传递到程序。一信息接收方应做好信息交流记录表。4.3 外部信息4.3.1 外部信息主要包括:-程序、职工代表等接收到的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文件呈报部门经理后作出相关处理,需内部传递的按4.2.2实施。一公司其它部门若收到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时,应及时传递到程序。一相关方的信息(包括安全/环保部门、社区居民、顾客抱怨等)由程序接收。一发生事故按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规定逐级上报。4.3.2外部信息处理对外部相关方提出的有关管理体系的意见或申诉,程序应组织相关的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形成处理决定后一周内答复,并作好记录。5 .相关文件5.1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6 .附件6.1信息交流记录表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编号:XXX-CX-IO1 .目的:对本公司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来料、服务过程和产品服务检验的监视和测量。3 .定义:无。4 .职责41品质负责进货、制程和出货的检验和测量。5 .工作程序:5.1 进货检验:5.1.2 仓管人员收到供应商送来的产品,须确认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无误后进行标识,标识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质检人员对来货进行检验。5.1.3 质检人员依据采购的订货单上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入订购产品检验记录表上。5.2 对产品的有关合规性检测:5.2.2 木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检人员需根据客户要求或者产品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检验。5.3 进货不合格的处理:5.3.2 质检人员检查到来货的不合格产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有关条款处理。5.4 产品和服务的检验:5.4.2 产品完成后,须及时通知质检人员进行检验,质检人员检验时,须依照合同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入检验记录表上。5.5 对产品的有关合规性检测:5.5.2 根据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上的检测要求,由质检人员每年定期向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做合规性测试。客户有要求提供产品测试报告的,由质检人员复印给客户。5.6 不合格的处理:5.6.2 质检人员检查到不合格项目,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有关条款处理。6 .相关文件: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号:xxx-cx-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以确认管理体系的运作状况是否满足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有部门内部管理体系的审核事务。3、职责6.1 管理者代表应:6.1.2 策划审核计划纲要和所需的资源;6.1.3 委派审核组长及审核员;6.1.4 帮助解决对纠正措施要求方面解释上的不一致或反应延迟等问题。6.2 被委派的审核组组长应按本程序准备实施及报告审核工作。4、程序内容4.1 审核的划分4.1.1 定期审核:每年至少实施一次内部审核,全年度的内审需覆盖GB/T19001-2016相关标准的全部要求。4.1.1.1 由指定人员在每年一月份编制本年度的审核计划,交总经理批准。4.1.2 临时审核4.1.2.1 如以下情形审核组有责任随时实施审核a.某一要素或部门的管理体系运作情况明显存在缺陷,仅对该要素或部门实施专门的审核;b.因管理体系原因造成甲方的严重投诉或连续投诉。4.2 审核前的准备4.2.1 审核组应任命审核组长及审核员组成审核组;4.2.2 在审核前一星期,由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当次的审核计划,经审核组批准以后发至相关部门;4.2.3 相关部门收到审核计划后作出相应准备工作,若对当次审核计划有不同意见时,应在收到该计划二个工作日内提出,以便修改;4.2.4 各审核员在实施审核前研究有关的管理体系文件,依据计划编写检查清单,提交审核组长确认。4.3 审核的实施4.3.1 首次会议4.3.1.1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召开,各审核员和受审部门的领导及陪审员参加;4.3.1.2 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澄清不明确事项。4.3.2 现场审核432.1审核员应使用编制好的检查清单,作为进行审核的依据,并按计划要求实施;4.3.2.2审核员在审核时抽取的样本数应能反映实际的问题;432.3在审核时审核员应将所审核的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4.3.3 审核组全体会议4.3.3.1 审核组长应在末次会议前召开一次审核组全体会议,对观察结果作汇总分析,以便对受审部门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做一次总体评价;4.3.3.2 各审核员必须根据审核记录将不符合的详细内容记入不合格项报告。4.3.4 末次会议4.3.4.1 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者应签到,末次会议应有记录并保存归档;4.3.4.2 审核组长向受审部门领导说明审核观察结果,并将不合格项报告交由受审部门确认及采取纠正措施;4.3.4.3 就受审部门在确保整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公司管理方针目标的有效性方面,审核组长应提出审核组的结论。4.4 审核问题点的反馈4.4.1 对每一份不合格项报告,被审核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书面回复,详细说明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定完成期限;4.4.1.1 计划采取的措施包括立即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纠正以及必要采取的纠正措施;4.4.1.2 纠正措施可以是一个附有最后期限的计划表。4.4.2 以上措施内容被审核部门主管应记录在不合格项报告反馈给审核组长确认,如该措施不被接受则要求重新填写和制订新措施。4.4.3 被审核部门对不合格项报告未及时纠正措施时,审核组长应加以追查,并书面向审核组报告。4.4.4 如果发生对纠正措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审核组仲裁。4.5 审核问题点的纠正措施确认4.5.1 当纠正措施预定完成日期已到时,审核组长通知该名审核员去验证其完成情况。4.5.2 去验证的审核员如检查到措施已被采取,如检查纠正措有效后,在不合格项报告的验证栏签名,如无效则重发不合格项报告。4.5.3 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签名后关闭。4.6 审核结果报告4.6.1 由审核组长编写本次审核报告,交由审核组批准后发布相关部门,并提交管理评审。4.7 记录的保存一次完整的审核结束后,所有的管理体系记录由审核组长交由审核组保管。4.8 内审员资格规定4.8.1 内审员要经过内审员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不能直接审核自己的工作。5、相关文件6、相关记录6.1 年度内审计划6.2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6.3 内审检查表6.4 不合格项报告6.5 内审核报告6.6 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十二、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编号:XXX-CX-121 .目的1.1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是否符合顾客的需求,进而对产品或策略适时调整。1.2 适时提供顾客所需的任何协助与技术服务。1.3 提升顾客满意度,进而提升本公司形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