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

    • 资源ID:977873       资源大小:122.8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一、储能1、储能累计装机5980万千瓦,市场规模全球领先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传统行业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我国储能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598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同比增长38.1%,继续领先全球。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4610万千瓦,同比增长24.6%;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307.7万千瓦,同比增长128.2%回十月.S2017-2022年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及增速(数据来源: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2022年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达到1650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910万千瓦,同比增长75%;新型储能新增734.7万千瓦,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o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比重上升至94%,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等其他储能技术路线的装机规模均有突破。熔融盐储热1.0%压缩空气1.5%截至2022年底电力储能市场装机结构(数据来源: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2、新型储能规划在建规模远超顶层设计,百兆瓦级项目频繁落地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超过6700万千瓦。其中,青海、甘肃和山西规划的储能规模最大,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均为600万千瓦;山东、宁夏和内蒙古紧随其后,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均达到500万千瓦各地规划的规模总计已远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00万千瓦装机的目标。25省(区、市)“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I地区文件S称装机目标(万千瓦)Ll前II.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600背海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600山西山西省“十四日”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600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500宁熨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500山东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500河北河北省"卜四Iin新型储能发展规划400安徽安徽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22025年)300浙江浙江省“卜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300广东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i发展的指导意见300江苏江苏省“I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60河南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220湖北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0湖南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200四川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0云南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200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200陕西关征求陕西省2022年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200辽宁辽宁省“十四日”能源发展规划100贵州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100江西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100北京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70福建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60后津.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50吉林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25总计6785从技术应用看,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多家主流厂商为储能开发了专用300安时以上大容量电芯介别厂商的电芯单体容量已达560安时;压缩空气储能加速发展,首个1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单机规模正向300兆瓦功率等级挺进;液流电池技术实现突破,首个100兆瓦全钢液流电池项目并网发电,锌基液流、铁基液流技术逐渐走出实验室,并获得资本关注;飞轮储能等短时高频技术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已有300兆瓦以上规模项目进入建设阶段。3、储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地方政策对市场影响较为明显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过230个。其中,集中式新能源配储项目投运93个,电源侧辅助服务(调峰/调频)项目投运15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运23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不含微网)和分布式微电网储能项目(属于用户侧储能)分别投运72个和20个,共享储能项目投运12个。(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2022年,华东、西北地区新增新型储能项目数合计占比超50%,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内蒙古、宁夏等二十余省(区、市)陆续发布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政策,显著带动了当地新型储能市场需求。从各区域储能应用场景分布看,华北、西北地区以新能源配储为主,华东新能源配储、电网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分布较为均衡,南方区域以火电厂配储为主。相对而言,华北、西北地区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高于其他区域。二、氢能1、氢气产量全球第一,石油化工领域为产氢主力近年来,我国氢气产量保持连续增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氢气产能约4100万吨/年,2022年产量达4004万吨。45()。35次一眼钟月 -20132022年氢气产量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氢能联盟)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领域,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占比有所提高,超过三分之一的省(区、市)年产能超过百万吨。大型能源央国企引领,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设运营,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等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工业副产氢价格保持稳定,多个地区电解水制氢价格初具竞争力,化石能源制氢价格下降明显。不同来源氢气供应价格种类燃料氢化工氢工氢高纯电子氢能源氢供应来源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多种来源纯度(%)609699.999.999.999999.99到货价格(元/标准立方米)0.611.53.04.0>5.05.02、输氢管道建设加码推进,高压气氢储运仍为主流目前,我国包括规划中的输氢管线总长度已超过1800千米。其中有10条纯氢管道、6条掺氢管道,另外两条比较特殊,是纯氢与掺氢管线并行的试验平台。氢气储运方面,20兆帕高压气态长管拖车仍是我国当前主流的氢储运方式,目前已完成30兆帕技术储备,具备推广应用条件。3、加氢站数量全球第一,氢能实现多场景应用我国加氢站基础设施布局持续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358座,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在运加氢站245座。从分布来看,我国加氢站已累计覆盖28个省(区、市)。广东佛山累计建成运营35座,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山东省共建成30座,位于全国省级单位第二。从加氢站技术来看,30兆帕加氢立占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化贯通,70兆帕加氢站加氢机处于示范验证阶段,液氢技术路线与国外先进相比仍存差距。2018-2022年在运加氢站增长情况输氢管道一览表序号类别项目时间及状态长度(干米)年输氢里1济源一洛阳输气管道2015年8月建成2510.04万吨2定州一高碑店氧气管道匚程2021年6月启动.处丁审批阶段164.710万吨3巴陵一长岭输气管道2014年建成424.42万吨4金陵一扬/氧气管道2008年建成324万吨5宁夏宁东输氢管线2022年3月开建1.2200万标准方米6纯氢管线玉门油田水电厂氧气输送管道2022年8月建成5.57000吨7宝钢无取向硅刖产品结构优化标段三项11输气管道2022年11月贯通3.975040吨8乌兰察布陆上风电制氢体化程和输气管道2022年12月23日消息披露40010万吨9勺海至呼和浩特输公管道暨“内蒙古总能走廊”项目2022年12Jl23日消息披露50010山东100千米纯轨管网示范2023年1月16日披露消息10011朝阳天然气掺发示范工程2019年建成12张家口掺乳管道示范项目2021年8月开工,1E在推进440万立方13掺履管线达茂一工业区氯气管道Efil2020年7月启动,正在推进15940万吨14广东海底掺W管道正在推进5540亿立方15陕宁一线掺氯示范项目2021年完工9715.9吨16扎鲁特旗一,2浩特发混天然气长输管线正在推进23017纯氧与掺氧通辽市降玉峰天然气有限公司Il旗K综合站纯氧与一氧燃气管道工程2022年7月23日开建4.718管线并行宁夏宇东天然气掺豆降碳示范化工程2022年8月中试主体完工7.4(费料来源:据公开费料整理)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逐步开展试点应用。交通领域,依托冬奥会等大型示范场景,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销量超过3600辆,同比增长超过110%,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车10564辆,首次破万辆。能源领域,多项重点氢电耦合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三、储能氢能政策1、政策组合拳支持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一是新型储能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方案聚焦六大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一是注重系统性谋划储能技术创新;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三是以规模化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四是强调以体制机制促进市场化发展;五是着力健全新型储能管理体系;六是推进国际合作提升竞争优势。方案在2021年印发的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和细化重点任务,提升规划落实的可操作性,旨在把握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开局。二是新型储能参与市场相关机制持续完善。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充分发挥独立储能技术优势提供辅助服务。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储能市场定位,完善了相关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在源、网、荷各端的潜力加速释放,有利于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三是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不断健全。4月,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急演练规程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同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11月,工信部就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出台,为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8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选取了清华大学等1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作为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单位,并公布了储能基础材料与工艺等12个培养方向,将围绕国家需求,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势,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科技人才。2、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出台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和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和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明确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O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规划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之一,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