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

    • 资源ID:980458       资源大小:51.2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知识要点】财政学是研究公共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公共经济活动是以解决公共经济问题与困境为目的的。虽然公共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问题是古来就有的经济现象,但用公共需求、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公共经济活动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特别是在经历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扩张之后,从市场与政府对比角度来认识财政活动的基本规律才成为一种主流。因此,了解公共需求、公共产品、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理解公共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与现实公共经济问题是分析当代公共财政职能的前提。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特别强调了经济调节职能,尤其是“二战”后。但发达国家的危机经历也提醒我们,对这些职能的内涵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反思与认识。本章将对这些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介绍。【引导案例】大数据是指海量且类型复杂的数据,具有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有价值等特点,被称为信息化时代的“石油大数据不仅产生于政府内部,更多的是产生于政府外部的市场,但80%以上的社会数据资源为政府所拥有。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公共信息和政府数据开放的浪潮,许多政府赋予了开放数据的制度约束,如美国政府的信息自由法案开放政府指令,英国政府的信息自由保护法案,加拿大的信息获取法等。可以说政府公共领域信息及政府开放数据的供给不仅是政府开放度和透明度的趋势体现,更是公共需求,是实现信息对称条件下的社会监督,提升政府绩效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要条件。但结合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制约因素,存在政策层面、法律层面、许可层面和政府网站信息管理层面的多种因素制约。政府开放数据、公共领域信息与大数据关联如图1-1所示。图1-1政府开放数据'公共领域信息与大数据关联试分析:1 .政府公布公共领域信息及政府开放数据的必要性。2 .结合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制约因素,分析应如何优化公共信息及政府数据开放的环境。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市场的作用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尽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机制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困境仍然无处不在,并不时挑战着人们的市场经济信仰。事实上,我们身边被称为市场失灵的公共经济问题与公共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众所周知的“公地”问题、环境卫生问题、邻居喧哗带来的噪声问题、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问题等。究竟什么是市场失灵,其表现如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一系列相关问题正是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产生的市场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一种状态。市场失灵是相对市场效率而言的。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导致的市场效率不高或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状态,统称为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状态。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市场失灵状态是经常性的。市场失灵通常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失业问题严重、区域经济不协调、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各方面。市场失灵与市场成功相对应。市场成功是市场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状态。理论界认为,TU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和原动力。(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 .公共物品社会生产的物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私人物品;二是公共物品;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如食品、住宅、服装等。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任何称之为公共物品的产品都具备两个条件,即消费过程中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非排他性的形成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即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他成本高于排他收益。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无法排他。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或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这类公共物品很多,如国防、治安、航标灯、路灯等。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物品正是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是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相矛盾的,市场主体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物品的,但公共物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同时它的提供水平和满足状况等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所以这类公共物品主要由各级政府提供。实践证明,相对于社会成员及经济发展需要而言,公共物品生产的滞后性是十分明显的。2 .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垄断或完全垄断可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通常情况下,垄断会阻碍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垄断会削弱竞争程度,使竞争作用下降。产生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有技术进步、市场扩大、企业兼并等,对这种状态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3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实质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或一群主体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坏之分,故有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之别。外部负效应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一大重要因素。外部负效应指的是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对其他主体造成的损害,也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由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而产生的。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例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力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以便降低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但这会给环境保护、其他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4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由于经济活动的各方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由此就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5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逻辑与效率原则,目标是追求效应的最大化。从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来看,资本集聚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收入与财富也越集中。另外,由于制度缺位和执行制度质量偏低,为资本所有者或雇主对其雇员进行剥夺提供了空间,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的拉大会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市场失灵的表现和产生原因还有许多,如公共资源过度使用问题、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失业问题等都会导致市场失灵。正确认识市场失灵的表现和产生原因,便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市场机制的作用。古典经济学理论是以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但这一前提下的市场机制,由于在实践中受到19291933年的大萧条及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来自发达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家,甚至是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怀疑市场机制的功能,并试图让政府来取代市场的配置资源职能。但是,由于缺乏政府活动与市场经济各自有效的活动领域的划分,各司其职的专业化分工未能在宏观领域被大家认可,而福利经济学与结构主义的流行又为政府越位提供了理论依据。依赖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发展战略的最终失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二、政府与政府失灵(一)政府失灵的含义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政府与市场在混合经济中应各司其职。政府在其职能的范围内,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等手段作用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不总是有效的,也存在政府干预失败,即政府失灵。政府活动范围无外乎非公共物品市场和公共物品市场两个领域。政府失灵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二是政府对公共物品配置缺乏公开、公平和公正,而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其结果是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政府失灵的核心是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也即公共决策失误。公共决策主要是政府决策,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作为非市场决策有着不同于市场决策之处。在政府决策中,虽然单个选择者也是进行决策的单位,但是做出最终决策的通常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政府决策是以公共物品为决策对象,并通过有一定秩序的政治市场,即用选票来反映对某项政策的支持来实现。因此,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政治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困难、障碍或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实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从而导致公共决策失误。公共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短缺或过剩、信息不足、官僚主义、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等各个方面。(2)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乏竞争压力,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行政资源趋向于浪费。因为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由于没有产权约束,他们的一切活动根本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另外,官员的权力是垄断的,有无限透支的可能性。(3)监督信息不完备。从理论上讲,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因此他们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必须服从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监督作用将会由于监督信息不完全而失去效力。再加上政府垄断,监督者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4)政府的寻租。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并非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对现有生产成果的一种再分配。寻租具有非生产性的特征。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社会成本。这些社会成本包括寻租活动中浪费的资源、经济寻租引起的政治寻租浪费的资源、寻租成功后所损失的社会效率。寻租也会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官员争夺权力、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5)政府的扩张。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对于政府机构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膨胀,布坎南等人从五个方面加以解释: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财政幻觉导致扩张。正因如此,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对西方现行民主制度和国家政府深表怀疑。政府失灵的衡量尺度并不像市场失灵那样明确,因为政府干预经济往往不是为了实现静态的“帕累托最优”,而是为了争取动态的公平和效率。(二)政府失灵的原因实践证明,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其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1 .政府决策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1)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两种: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在政府决策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他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2)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3)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拥有政治权势背景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游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使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2 .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1)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和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其次是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更杂,他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所以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也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3 .政府干预的无效率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会导致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浪费越大。政府究竟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还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关键在于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它都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它是如何去做这些事情的。正如20世纪5080年代东亚的成功与南美的失败一样既不能说明国家或政府是一个发展的障碍,也无法证实它是一个发展成功的保障。这些事实能够说明的仅仅是,政府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是离不开政府的。政府效率并不是一个在市场经济与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有可无的变量。第二节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一)私人物品及其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马斯格雷夫(RiChardA.Musgrave)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152009)的发展,学术界逐渐接受了根据物品本身的特征来划分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做法。他们认为,私人物品是严格符合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使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物品付钱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受该种商品或劳务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生产成本的增加。私人物品大都具有竞争性。例如,甲多吃一块巧克力,生产者就必须多生产一块,而生产一块巧克力需要花费厂商一定数量的成本,从而减少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资源,也就是说对其他产量的生产形成竞争。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二)公共物品及其种类立足制度经济学视角,公共物品是指在一定的技术与制度条件下,因为物品的外部性特征或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而使得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大于界定产权之后带来的收益的物品。在这个定义中,公共物品是以其特性来区分的,该定义不强调物品需求与消费的公共性,但强调物品的公共性会因为技术条件与制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这些条件的改变会影响产权界定的技术与成本,从而使外部性特征有所变化。公共物品按其特性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两种。1 .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的物品。非竞争性意味着一种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意味着存在共享消费的可能性,即一个个体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得的消费量。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将这种物品据为己有,而排除他人在消费之外,也意味着不能或很难对人们消费这种物品收费。严格满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的物品很少,具体包括国防、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2 .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部分物品。准公共物品,有的教材中也称混合物品。具体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例如,教育就属于这一类。教育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也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物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但是,教育物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因为在一个班级内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方需要的课桌椅也相应增加。随着学生人数增加,老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的负担加重,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成本并不为零,若学校的在校生超过某一限度,学校还必须进一步增加班级数和教师编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由于这类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因而称为准公共物品。二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物品。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就属于这种类型。受特定的路面宽度限制,甲车在使用道路的特定路段时,就排斥其他车辆同时占有这一路段,否则会产生拥挤现象。因此,公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但是,公共道路又具有非竞争性。它表现为:一是公共道路上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取决于某人的出价,一旦发生堵塞,无论出价高低,都会被堵塞在那里;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增加一定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变得非常拥挤时,需要成倍投入资金进行拓宽修建或再建,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际成本。正因为这类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因此也称为准公共物品。二、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一)公共需求的含义及其与私人需求的区别由于人类的共性,不论在何时、何地,多数社会成员会产生一些大致相同的需求,即集体性需求,这个需要被称为公共需求。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相比,虽然在实现两种需求的资源配置方式、运行机制等都不相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与满足私人需求一样,满足公共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讲,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同样涉及如何最优化地使用有限经济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要求问题。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公共需求所要达到的既定目标不再通过市场过程由消费者个人的需求来确定,而是由本国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政府通过制定、推行有关政策来加以确定的;二是满足公共需求不能单纯地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可分割性物品或劳务的方式予以实现,这类需求一般要通过集体提供某种不可分割性物品或劳务来予以满足,或者说通过市场解决不能达到令公众满意的程度。满足公共需求就是要求政府主持那些与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构成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二)公共需求的特点公共需求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需求的共同性。公共需求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有私人需求的数学加总。共同享用。公共需求是任何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求。有偿享用。这种公共需求的满足己通过社会成员缴税或付费等方式有偿享用。但社会成员的付出与所得并不体现对等原则。提供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政府。公共需求的动态性。公共需求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的,同时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又有区别,这是公共需求共性与特性的统一。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公共需求又是动态发展的。第三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条件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财政的产生受多种条件制约,不仅包括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包括政治条件。基于这两个条件,有学者认为,我国财政不是产生于夏代,而是产生于比夏代早的炎黄时期。财政产生的条件也不应只以国家产生为依据。其依据在于:黄帝取得天子的地位,一是靠“习用干戈”使诸侯“宾从”;二是征伐“暴虐百姓”和“不用帝命”者,使诸侯悦服。总之是“修德振兵”。黄帝代神农为天子之后,已凌驾于诸侯之上,并以武力维持天子的地位。天子除主持祭祀和军事外,平时不参加生产劳动,而是从事利民和治民的活动。他们从事社会活动,其生活所需自然是靠社会提供。由此可知,当时财政支出的结构为:祭祀支出;军事支出;天子、诸侯生活用品支出;公益事业支出(兴修水利、抗灾等)。从“善施利物,不于其身”“顺天下之义,知民之急”来看,必然有公共福利和救济支出;从黄帝“习用干戈”和“征帅诸侯”可知,当时有力役之征,一方面征之于本部族的百姓,另方面征之于诸侯。从以上史料分析可知,我国财政产生初期,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天子向本部族征收的力役和实物、天子向诸侯征收的力役和实物、战争掠夺的财物、直接控制的奴隶的剩余劳动产品等。基于此,历史学家唐兰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我国国家的出现,不是距今四千多年,而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早期大汶口文化,比夏代早两千多年。又如1994年3月14日报刊文摘载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而不是四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时代。这是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在余杭、德清良渚文化遗址考察后提出以上这个推断的,使中国文明史由此又上推了一千年。1994年6月16日湖北日报载,据考古工作者发掘武汉市鼓山遗址获得大量的实物资料表明,早在禹建立夏朝之前一千多年,即距今五千五百年左右,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就出现私有制的雏形。这些考古新发现是我们判定我国财政产生时间的重要依据。从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到财政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史书记载的黄帝、颛顼、帝辔、尧、舜、禹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开支必然由社会上其他人提供,这只有在剩余产品产生后才有可能。即生产力发展到人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东西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数量时,天子及百官脱离生产专门从事社会管理才有可能。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没有剩余产品,任何强权政治都无济于事。二是政治条件,即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依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二十五子”,“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帝善高辛者,黄帝之曾孙。”这不仅表明已产生家庭,而且帝位己由禅让制走向世袭制。天子还“置左右太监,于万国”,对不纳贡的诸侯以武力征伐,可见是一种强制的索取。也就是说财政是在私有制、阶级产生之后产生的,统治阶级凭借其力量,以公共需要的名义向征服对象索取人力、财力。二、财政的含义财政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欧。1315世纪,拉丁文FiniS是指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来演变为Finare,则有支付款项、裁定款项或罚款支付的含义。到16世纪末,法国政治家波丹将法语FinanCeS作为财政一词使用,认为财政是“国家的神经”,随后逐步泛指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理财。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从西欧各国引用FinanCe一词,吸收中国早己存在并分开使用的“财”和“政”二字的含义,创造了“财政”一词并传入中国,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种名称,确立了财政的概念。综观我国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古籍,可以看到“国用”“国计”“度支”“理财”等一类用词,都是关于当今的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还有“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一类用词,则是有关当今财政管理部门的记载。我国使用“财政”一词,最早见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财政”一词的使用,是当时维新派在引进西洋文化思想指导下,间接从日本引进的。在中国,对财政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但无论对财政概念作哪种解释,都应包括财政分配主体、目的、手段、对象四个要素。第一,考察财政的分配主体。有学者认为财政的分配主体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不是国家。其原因在于:国家同财政一样,也是统治阶级手中掌握的工具。工具是不能作为支配主体的。国家与财政的关系,不应是主体与被支配体的关系。而更多学者认为国家就是财政分配的主体。第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劳动力或实物或两者的价值形式。劳动力(即力役)和实物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时期财政采用的分配形式。征货币税是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分配形式。目前我国财政的分配形式主要是货币形式。第三,财政分配的手段是依据政权,强制征收。典型的例证就是在战乱时期,军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筹军饷、军粮。和平时期,一般是凭借行政、法律手段征敛。第四,财政分配的目的名义上是公共需要,实际上主要用于统治者的生活和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财政分配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就为哪个阶级服务。财政产生初期,受原始社会末期共同劳动共同享受遗风的影响,加上统治者为争取人心,用于公共需要的部分会多些。但随着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这种秩序就发生了变化,公共需要已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一个借口而已。历史上的赋税,是官僚、军队、宫廷生活的源泉和他们统治活动的经济基础,用于公共需要的比重很小。三、财政的发展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产生以前,原始公社末期已经存在着从有限的剩余产品中分出一部分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经济现象,但这只是集体劳动成果由集体分配,属于经济分配,还没有财政分配。国家产生以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国家的存在,依靠政治力量,强制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行和社会发展,从而便从一般经济分配中分离出独立的财政分配,于是产生了财政。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以前的财政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对劳动人民进行的剥削,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超经济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消灭了剥削制度,它是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财政,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分配关系。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财政体现不同的分配性质。四、财政与公共财政近年来,在诸多场合出现“财政”和“公共财政”两个词,并且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对这两个词的含义、研究范围、理论依据等,引起一场学术争论。尤其是在涉及中国财政改革中,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财政应是“公共财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命题。从“财政”和“公共财政”这两个词的来源上看,是PublicFinance一个英文词的两种不同译法,即这一词汇既可译成“财政”,还可翻译成“公共财政”,是同义语的反复。有学者认为同一个英文词多译出“公共”两字,实属多余。从研究角度来看,“财政”和“公共财政”立足的角度不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财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就是“公共财政二并且也认为这种替换只不过是财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服务的角度发生了改变,财政内容不断地得到充实,这是财政本身正常的发展过程,严格区分其实没有必要。第四节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西方财政学者对财政职能的划分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我国财政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思路,其表述内容也大不相同。本书是立足于财政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并且是履行并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角度研究的。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财政资源配置也称政府资源配置。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决定提供某种公共产品并为之提供资金的职责。资源配置是在现有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财政配置是政府配置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从总体上来说,市场配置是有效率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都会受利益原则的驱使,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其对资源的配置,使之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但是,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它需要有财政配置相配合,才能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政府之所以能够弥补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是由政府资源配置的特点决定的。这是因为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要求成本一收益内部化,而政府资源配置的成本一收益本身是外部化的。政府资源配置的资金来源是无偿的,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免费的。政府资源配置可以采用不等价交换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弥补了市场失灵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现象。这一问题在我国显得更加严重,其中有历史、地理、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完全奏效的,完全利用市场机制还会产生逆向调节,使资源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相悖的。因此,要求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的。(2)财政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整产业结构有两条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产业的投资,则会加快该产业的发展。相反,减少对某产业部门的投资,就必然会延缓其发展。二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来调整产业结构。就调整投资结构来看,首先是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资,如增加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减少加工部门的投资。其次是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鼓励企业向短线产品投资,限制其向长线产品投资。再次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过去我国主要是依靠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行政手段来实现,今后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除了必要的行政措施外,主要应通过市场竞争,实行兼并和横向经济联合来进行。在这方面,采取有利于竞争和对不同产业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这一配置体现在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提高这一比重,则使社会资源中归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增大,非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减小;相反,降低这一比重,则使社会资源中归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减小,非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增大。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配,主要是根据社会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需要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职能和活动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资源应当与其承担的责任相适应,过多或过少都不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三)资源配置的机制资源配置的机制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能力也存在差别,政府职能范围也存在差别,科学界定财政收支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的提升。(2)建立国有资产预算,追求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3)建立科学的财政投融资管理体系。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的一种资金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科学确定财政投融资规模和支出结构对引致社会资本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具有重大作用。(4)通过征税、补贴等手段,对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进行调控。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达到社会认可的公平和正义分配状态的一种功能。市场机制的分配原则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加之资源的稀缺程度迥异及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差距,甚至会出现同要素投入而收入不对称,而产生过分悬殊的社会问题,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正是弥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和失灵,维持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失衡已成为客观事实,其表现为: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十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菱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近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大但存在缩小趋势。据中国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3.3倍下降到2015年的2.73倍。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及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变得严峻起来。虽说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但财政参与权力资本暴利分配职能的弱化已经构成一项重要原因。本部分内容根据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平、李长久的文章中国基尼系数超0.5,可能致社会动乱整理而成,引自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21日。(二)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晰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市场和政府应各尽其职。(2)完善收入政策。主要是规范工资制度,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和投资者收入,提高工资透明度。(3)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通过税收增减来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差别,是最有力的减少社会阶层矛盾和动乱因素的有效手段。(4)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资源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一般是指以政府为中介的资源转移与支付活动,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和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两个部分。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财政补贴和税收让与,以及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种财政补助。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隙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其目的是维持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