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修剪.docx
茶树修剪简介茶树修剪是在茶园土、肥、水综合治理的根底上,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树龄、品种生长习性,对茶树树体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当的限制和调节,使养分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分配的一种举措.茶树修剪类型与方法修剪包括幼龄期的定型修剪、成年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衰老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茶树修剪必须与肥水治理密切配合,与采留叶相结合,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才能使茶树修剪后恢复快、生长好.1、茶树幼龄期的定型修剪在茶树幼龄期进行34次定型修剪,可抑制幼龄茶树主干的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增加骨干枝数量,迅速形成健壮的具一定高幅的采摘面.(1)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托插苗移栽后进行.当移栽苗高达25厘米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留12个分枝,剪去顶端新梢局部茶苗高度缺乏25厘米时,可留到5月中旬.修剪工具宜用锋利的整枝剪逐株修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要平滑,剪后留柄宜短.(2)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翌年春茶萌动前的2月下旬3月上旬进行.肥水治理条件和生长势比拟好的茶苗,也可在旱季结束后的10月前后进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升1520厘米,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厘米.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存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同时剪去根颈处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3)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假设茶苗生长势旺盛也可提前.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升1015厘米,即离地面4055厘米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技剪去,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通过三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可形成树高4055厘米、树幅60100厘米,具有一定数量的、粗壮的骨干枝层,然后采用“春、夏茶打顶轻采,蓄枝养蓬的技术举措.秋茶后进行轻修剪,即在上次剪口上提升510厘米,用篱剪剪成平顶形或略带弧形.经过两年打顶轻采养蓬,在茶树高达6080厘米,树幅达100厘米以上时即可正式投产,进行成年茶树修剪治理.2、成年茶树的修剪成年茶树需每年进行一次修剪,以保证茶树不断萌发生长较粗壮的新梢.(1)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秋茶停采后的10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进行,但封园较晚的茶园和有冻害的山地茶园,那么宜在春茶前进行,且宜早不宜迟,以免推迟春茶开采期,影响春茶效益.为了限制采摘面,促使茶树发芽整洁,提升产量、鲜叶品质和采茶工效,一般用篱剪在原有剪口上提升35厘米,修剪宜轻不宜重,否那么会推迟春茶开出期,造成春茶减产.(2)深修剪:每隔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通过深修剪适当降低树势,剪除树冠面上细弱的生产枝,培养健壮树势,提升育芽水平.深修剪一般在秋茶结束后进行,为了减少当年经济损失,也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筒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处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技剪去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技、枯枝及下垂枝.3、衰老茶树的修剪(1)重修剪重修剪适用于衰老茶园中主枝尚强壮、12级分枝也较壮实、上层分枝零乱细弱的茶园和未老先衰的茶园.重修剪的剪位一般离地面40厘米左右,剪后只剩下主枝和1-2级分枝.茶丛中特别衰老的枝条,可将其从根部割除,同时割除自然更新枝中的细弱枝条,保存健壮的更新枝.一般在春茶采摘后的休眠期进行重修剪,用锋利刀具或台刈铁逐枝切割,切口必须光滑平整略呈斜面,重修剪后必须重施肥料.台刈台刈主要是针对树势严重衰老的茶树,从根茎部(离地5厘米内)割去全部树冠,使根茎部的不定芽萌发组成新的树冠.留桩不能过高,否那么会使发芽不壮,新枝纤细.台刈是用锋利的刀割除枝条,用锯锯断粗大的枝条,忌桩口破损,以防止腐烂,影响发育.有的衰老茶树从根茎部已萌生许多自然更新枝,如这些枝条较粗壮,而同株其他枝条已十分衰老,可用抽刈方法,剪老留壮,利用留下的更新枝条进行定型修剪,组成新的树冠.台刈宜在春季进行,使新枝通过一年的生长到达木质化,便于翌年进行定型修剪.台刈必须结合改进土壤和重施有机肥进行,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茶树修剪的生物学根底茶村在生长过程中有较强的再生水平,每当它受自然灾害侵害或人为修剪时,能使枝条的腋芽、不定芽以及根颈部的潜伏芽发出新的枝条,来维持生长活动,恢复其生产力.茶树之所以能修剪,主要有赖于茶树有如下一些根本生物学特性.1、顶端优势茶树与所有绿色植物一样,其他上部具有趋光性,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此种特性使茶树顶端生长常处于优先的地位,能获得更多的雨露阳光,维持个体的生命.群体密度愈大,这种特性的表现愈明显.茶树新梢在生长过程中,顶芽生长总是比侧芽生长旺盛迅速,呈现明显的顶端优势,这在乔木型或小乔木型茶树上表现更为突出.假设用人为的方法剪去顶芽或顶端枝梢,剪口以下的侧芽就会迅速萌发生长.修剪反响最敏感的部位是在剪口附近,也常常是第一个芽最强而依次递减的.一般定型修剪能刺激剪口以下2-3个侧芽或侧枝生长,而台刈可刺激根颈部的潜伏芽萌发.造成顶端优势的生理原因,一种意见是,由于冲动素容易集中在顶端所致.促进萌发的冲动素,由根部合成,输送方向与重力相反,部位越高,分枝角度愈小(即愈直立)输导组织愈顺畅,即获得冲动素愈多,生长势就愈强.如果剪去顶端就改变了冲动素的运输途径.使它向腋芽或侧枝中流去,促进腋芽侧枝生长.多数意见是,植物体内广泛地分布着生长素,它既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说来,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它的形成主要在顶端活泼的局部,从顶端制造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送,侧芽局部生长素浓度相比照顶芽高,所以就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由于浓度由上向下递增,所以下部腋芽的抑制作用比上部强,如果剪去顶端,去除了生长素向下运输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就提升了下部芽的萌发和发枝力.顶端优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在水平枝梢上,向上的芽双向下芽生长势强;下垂枝梢上,基部芽的生长势就相对地比其他部位的芽长势强.又如将直立枝梢经人为弯枝,顶芽生长势由强转弱,处于较高向上的芽生长势增强.所以,顶端优势又可理解为极性生长.茶树顶端优势的强弱,随品种而异.据观察,凡分枝角度小(即直立型)的品种(如政和大白茶)顶端优势强.分枝角度大(即披张型)的品种(如铁观音、雪梨)顶端优势弱.所以,在生长实践中,修剪程度必须随品种而相应改变.顶端优势强的品种,宜重剪,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宜适度轻剪.但修剪对茶树新梢生长所起的刺激作用会随时间的进展而逐渐消失.因此在生产实践上,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促使重新引起刺激,这也是茶树周期修剪的重要依据.刺激减退的速率受着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摸清.但它无疑与品种、生态条件、采摘制度、肥水治理和修剪技术等有关.一般说来,茶树在高纬度或高山的气候条件下,因生长较慢,其修剪周期较低纬度或平地为长.据斯里兰卡报道,栽植在低地的采摘茶园修剪周期为一年半到二年,生长在高山的修剪周期为三年到五年一次.但最主要还应视茶树新梢营养生长状况以及能否适应机采和手采的树相而定.2、地上部与地下部相对平衡茶树是由树冠和根系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既表现了相互矛盾又表现了相互依存的相对平衡关系.茶树一经修剪,打破了它们之间的生理平衡状态,从而引起茶树地上部与根系,整体与局部之间发生变化.茶树具有再生机能强的特性,修剪能使休眠芽或潜伏芽萌发出新的枝条,在增强茶园培肥治理的根底上,新枝便迅速生长,以求得新的平衡.枝叶的旺盛生长,又促进了根系新的生长.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使茶树保持旺盛的生长势.俗语说“叶靠根养,根靠叶长,实质上反映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对平衡关系.但是,平衡与不平衡都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例如,每一次定型修剪后,打存了茶树幼龄期的生长平衡,促进了枝叶和根系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在新的根底上达到新的平衡.为了进一步扩张树冠,这时需要再次通过定型修剪来打存这种新的平衡.从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来看,中、小叶种茶树定型修剪需要进行3次,历时3年;大叶种茶树如采用分段修剪,需要进行6-8次,历时二、三年.茶树其他生育阶段,根据树势,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周期性修剪.众所周知,形态变化是与生理变化相适应的,有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而形态变化就是新陈代谢的具体表现.由于修剪打存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状态,必然会引起茶树新陈代谢的变化.修剪剪去了茶树地上部器官的小局部或大局部,减少了光合同化面积,使植株内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测定修剪植株根部的淀粉含量与对照(不修剪)比拟,在较长时期内处于落后状态.这是由于修剪初期减少了光合同化面,剪后再生生长所需的物质,还需动用根部贮藏养分.因此,剪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减少了枝叶的数量,改变了根据部原有营养和水分的分配关系,使养分集中供给给保存下来的腋芽和不定芽.同时,通过修剪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提升了下部叶片的光合性能,从而促进了这局部芽的生长,延长生长时期,使新梢生长量和单叶面积增大,尤以定型修剪的幼龄茶树表现最为明显.修剪的对象是茶树枝叶,可是它的作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被剪的枝条,而是茶树的整体.由于修剪减少地上部供给根系生长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修剪造成的伤口,需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才能愈合,剪后地上部再生生长初期,枝叶的抽生,要消耗根部大量的贮藏养分.因此修剪对茶树根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幼龄茶树,因根系尚未发育健全,对修剪的反响特别敏感.一般剪后根系的生长量,随修剪深度加重而减少.以往文献中,有关修剪能促进根系生和的论述是不够确切的.从我所试验测定结果看,与其说修剪能刺激根系生长,还不如说当根部贮藏足够供自身和地上部枝叶生长的养分含量时.,修剪才能刺激根的生长.当贮藏养分缺乏时,修剪初期根系生长便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当剪后地上部枝叶除供自身萌发生长外,已有一定的养分可供根系生长,这时修剪不仅能使地上部复壮,而且也相应地促进根系在新的根底上进行新的生长.3、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从基部到顶端的各叶腋间着生的芽,由于形成时期、叶片大小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叫做芽的异质性.新梢不同部位的叶片大小均以中间的最大,两端叶片那么按一定的生理梯度下降,这种生理梯度不仅表现在叶片的大小上,而且也表现在生长时期和的长短,叶征内部物质含量,以及腋芽的饱满程度上.新梢中部以上的腋芽,一般较易分化成花芽,由于花芽生育,它所争夺的营养较多,这不仅直接影响营养芽的生长和发育,也使相应部位的叶片偏小,节间缩短.但从植物阶段发育上来说,枝条下部的芽阶段发育较上部年幼.阶段性生理年幼的生活力较强,反之那么弱.此外从形态结构上盾,基部叶着生角度由下往上变小,这是茶树充分利用光能的生态反响.因此由基部芽形成的侧枝角度比顶端的大.所以定型修剪时,一般采用低剪,选留基部阶段发育年幼的芽萌发,同时也利用基部液芽分枝角度大于顶部的性状,迅速扩大树冠.夏梢是在春梢根底上萌发形成的.树体的营养状况相对不及春梢好.此时由于气温高,芽叶容易老化.期间又是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时期,因此夏梢生育状况总不及春梢好.秋梢又由于养分积累少,在我国不少茶区又遇雨水短缺,后期气温下降,叶片较小,节间更短,秋末生长的芽梢,往往当年还来不及成熟.因此,一般说来,选留夏、秋梢作为修剪后留养的根底总不及春梢好.茶树根颈部,是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集散的枢纽,不但隐藏着大量的潜伏芽,而且阶段发育最年幼,每当树冠顶端枝条育芽力减退时,根颈部的潜伏芽就能迅速萌发,形成节间长,叶片大的“徒长枝,显示出茶树自然更新的水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应用修剪的方法,剪去全部(台刈)或产分(重修剪)衰老茶树的枝条,就可刺激根颈部的潜伏芽萌发,促使树冠更新,延长地上部旺盛的生常年限.4、抑制生殖生长修剪对生殖生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知道,新梢生长与花芽形成既是相互矛盾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茶树枝条经过修剪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梢的营养生长,使树体内部大局部养分转注于营养芽,加上茶树没有特殊的结果枝,营养芽和花芽同时着生于枝条上的叶腋间,营养生长旺盛时花芽那么因营养缺乏,而影响了它的分化和形成.所以,一般不修剪的茶树,主茎明显,树冠稀疏,花果较多.修剪在增强树势这点上,对成年茶树,尤其是衰老茶树,减少花果的效果更明显,而且这种作用随修剪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修剪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花芽形成,抑制程度又随修剪时期而异以春茶后修剪的茶蕾形成最少,与不修剪的比值为1:6.这种因时间的差异,与修剪离花芽分化期早迟有关.由于茶树以第一轮新梢上的开花结实率最高,而春茶后修剪的茶树,待新梢抽发至成熟时,多数枝条不能适应花芽分化的最适物候期要求,从而,减少了花芽分化数量.修剪能抑制生殖生长的另一个重要生理原因是,树体内水分和氮的含量,较之没有修剪的类似局部的含量要高得多,而淀粉和糖的含理却比不修剪枝相对要低.这样,由于碳氮关系有利于营养生长,就不利于花芽形成.茶树修剪应配合的技术举措为使修剪到达预期效果,茶树修剪应与以下栽培举措相配合.1、修剪应与肥水治理密切配合修剪虽然是保证茶叶丰产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不是唯一举措,它必须在提高肥、水治理及土壤治理根底上,才能充分发挥修剪的增产作用.众所周知,修剪对茶树生长来说,显然是一次创伤,每经一次修剪,被剪枝条耗损很多养分,剪后又要大量抽发新梢,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根部贮存的营养物质.为了使根系不断供给地上部再生生长,并保证根系自身生长,就需要足够的肥、水供给,这对增强土壤治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剪前要深施较多的有机肥料和磷肥,剪后待新梢萌发时,及时追施催芽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新梢健壮,尽快转入旺盛生长,充分发挥修剪的应有效果.尤其是重修剪和台刈茶园,经茶树多年生长,土壤多已老化,表土冲刷和土壤中盐期的流失,使肥力降低,土层变薄.经过更新后,茶树主要依靠根颈部及根部贮存的养分来维持和恢复它的生机,重新萌发新的枝叶,形成新的树冠,要求有更多的养分供给.所以土壤的营养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决定衰老茶树更新后能否迅速恢复树势和到达高产的重要环节,在缺肥少管的情况下进行修剪,就不能到达改树复壮的目的.否那么只能消耗茶树更多的养分,茶树很快衰败,达不到应有效果.尤其在长期不施磷肥外肥的老茶园,由于磷钾含量缺乏,茶树代谢机能减弱,反使枝梢容易发生枯死现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得出“无肥不改树的经验.2、修剪应与采、留相结合.幼龄茶树树冠养成过程中骨干枝和骨架层的培养主要靠三次定型修剪.广阔的采摘面和茂密的生产枝那么业自合理的采摘和轻修剪技术.定型修剪茶树,在采摘技术上要应用“分批留叶采摘法,要多留少采,做到以养为主,采摘为辅,实行打头轻采.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在茶树幼年期的采摘治理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茶树长势和实现高产稳产的根底,急于求成,实行不适当的早采、强采,造成树势早衰、产量始终上不去,茶树象“小老头,难以封行.这类茶树即使进入壮龄期,单产仍然很低.另一种是该采有不去采,实行“封园养蓬,结果也达不到目的.群众说这种茶树是“风吹树摇晃,枝条稀朗朗,采摘面上生产枝不茂密,要实现高产也是困难.这两种倾向在幼龄茶园治理技术上要力求防止.对于深修的成龄茶树,要视修剪程度注意留养.由于深修剪,相对降低叶面积,减少光合同化面,为尽快恢复树势,大修剪面以下抽发的生产枝,一般都比较稀疏,需通过留养,增加生长枝粗度,并在此根底上萌发出次级生长枝,重新培养采摘同.i般深修剪茶树需经一季到两季留养,再进行打头轻采,逐步投产.假设剪后不注意留养,甚至强采,很容易引起树势早衰.重修剪、台刈更新后茶树的采摘治理,是培养树冠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更新当年,生长比拟旺盛,在年生长周期内,新梢生长几乎无休止现象,节间长,叶片大,芽叶粗壮,这种特性,对培养树冠十分有利.如果只追求眼前利益,进行不合理早采或强采,就会削弱茶树更新的应有效果,所以对更新后茶树的采摘,要特别强调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在树冠尚未封行以前,采的目的主要不是收获,而只是作为配合修剪,养好茶树的一种手段.重剪、台刈茶树,一般要经2-3年的打顶和留叶采摘后,才正式投采.3、修剪应注意病虫防治树冠修剪或更新后,一般都经一段时期留养,这时枝叶繁茂,芽梢柔嫩,是病虫害滋生的良好场所,特别对于为害嫩梢新叶的茶螃、小绿叶蝉、茶尺蟆、茶细蛾、茶卷叶蛾、茶梢蛾、芽枯病等,必须及时检查防治.对于衰老茶树更新复壮时刈割下来的枝叶,必须及时清出国外处理,并对树桩及茶丛周围的地面进行一次彻底喷药防除,以消灭病虫的繁殖基地.茶树修剪的作用茶树修剪是茶园治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举措.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幼龄茶树,通过定型修剪,可以限制茶树生长,促进侧枝生长健壮,扩大茶蓬,使茶树早成园、早高产.成年茶树修剪可以扩大树冠的采摘面,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使新梢生长健壮,增加发芽密度.衰老茶树和未老先衰茶树,通过修剪能使茶树更新复壮,重新获得高产.1、解除茶树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茶树的顶芽和腋芽,由于其发育迟早和所处位置不同,在生长上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茶树上的芽在气候和营养条件适宜时,并不是每个芽都能同时萌发生长,而往往是顶芽首先生长,腋芽经常处于受抑制的状态,这种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顶芽与腋芽都有不定期生长的潜势,当顶芽生长时,处于下部的腋芽潜伏不发或生长缓慢,如把顶芽摘去,靠近顶芽的腋芽就迅速生长,形成新的顶端优势.这一生物学特征告诉我们,通过人为的方法,如修剪解除顶端优势,促进腋芽的生长,可以培育高产、优质和高效树冠.如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后,剪口下的侧芽萌发生长形成侧枝,促进了骨干枝和树冠的形成.成年茶树轻修剪后,分枝增加,采摘面扩大.衰老茶树台刈后,根颈部的潜伏芽萌发生长,重新形成新的树冠.2、调节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平衡,促进地上部生长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承当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因此,根冠的平衡还表现在营养物质供给的互补与信息物质的交换.根系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有机养料和一些微量活性物质;而地上部活动和生长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和根系合成的植物激素和氨基酸等.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在形态上的任何变化均会引起根冠平衡的破坏,改变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的运输和交换,从而调整根冠的生长比例,使之到达新的平衡.利用这一生物学特性,到达培养骨干枝和更新复壮树势等目的.当地上部修剪后,打破了根冠之间的平衡,茶树体内物质的调配和运输发生变化,根系贮藏的营养物质、吸收的矿质元素、生成的激素等集中向上运输到枝梢上,刺激地上部迅速恢复生长,促进新的侧芽和新梢生长.新的树冠生长旺盛,形成的同化物质多,反过来又促进地下部的生长发育.两者互相促进,由平衡到不平衡,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再由新的平衡到新的不平衡,如此周而复始,在其他栽培治理举措的协助下,使茶树保持较高的生产力.3、利用枝条的异质性,更新复壮树冠茶树枝条的上下局部,不但在形态上有区别,而且在本质上也是有区别的,这就是茶树在阶段发育上的异质性.利用茶树枝条的异质性,可以通过修剪来调节发芽的部位,培养和更新复壮树冠.幼龄茶树定型修剪时,为了培育健壮的骨干枝,常采用低位修剪;衰老茶树为了促进其生命水平的恢复,也常采用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剪去地上部大局部枝条,剪去阶段发育较老的局部,降低茶树的阶段发育年龄,促进阶段发育较幼的枝条萌发新枝,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4、改变茶树碳、氮比,增强营养生长茶树的碳氮比例是指茶树体内的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的相比照例.改变茶树体内的碳氮比,可以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茶树幼嫩的枝条含氮量高.老叶和木质化的枝条含碳量高.茶树顶端枝条长期不修剪,碳氮比例大,营养生长衰退,生殖生长旺盛,枝梢老化、细弱,节间短,开花结果严重.茶树修剪后,剪去了细弱、老化、含碳量高、养分运输困难和花果较多的枝条,新枝代替老枝,吸收、光合、蒸腾效率提升,使茶树体内水分和氮的含量明显增加,降低了茶树的碳氮比,茶树体内的营养物质转注于营养芽的生长,促进了新枝的生育,抑制了生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