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车站及区间承台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设计概况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一期工程02标段,起止里程为K32+882K37+879.35,全长4997.35m,包括3个车站、3个区间。3个车站分别为祥云路站、双湖大道站、鸿鹄路站,3个区间为绕城高速站祥云路站区间(高架部分)、祥云路站双湖大道站区间、双湖大道站鸿鹄路站区间。根据设计,高架车站及区间承台均需要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开挖深度均在2.5-4.5m范围,属于浅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各区间及车站主要开挖工程量见表1。表1土方开挖施工主要工程量序号车站/区间土方开挖(m3)1祥云路站26538.12双湖大道站14446.33鸿鹄路站14446.34绕城高速站祥云路站区间18971.75祥云路站双湖大道站区间19821.86双湖大道站鸿鹄路站区间28618.87合计1228432、工程地形、地质及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郑州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南部的边缘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具有典型的由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包括:中低山、丘陵岗地、黄河漫滩、黄河泛滥平原、河谷平原、山前冲洪积平原、条形垄岗洼地、黄土丘陵共8个地貌区。本工程沿线位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总体呈东北高、西南稍低之势,地形坡度较小,全线地面标高约在132160m之间。地面波状起伏,坡降321%。冲沟发育一般,呈南北向或北东向展布,平面呈树枝状或平行状排列,廷伸长,彼此间隔均匀切,沟中沟发育。工程地质沿线位于华北断块区南部。华北断块区由变质褶皱基底和不同时代的盖层组成,刚性基底上,断裂较为发育,形成由六个二级构造单元块体镶嵌而成的断块构造格架。华北断块区中南部的基底形成于太古代,为一套中、深变质片麻岩系,其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西西及近东西向,并有南北向构造迭加。古生代时期,除受加里东运动影响,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外,该区以强烈沉陷为主,形成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的宽缓短轴背、向斜。中生代时期,华北断块区西部的鄂尔多斯断陷区由沉陷转为隆起,东部的隆起区则形成一些断陷盆地和地堑盆地。新生代以来,受北东向和北西西或近东西向断裂和断陷的影响,华北断块区断陷盆地十分发育,形成大面积的隆起和沉陷,西部鄂尔多斯断陷带接受巨厚的堆积,东部断陷盆地进一步发展扩大,中部的太行一中条隆起的轴部形成新的汾渭地堑带。此种断块运动一直延续到现代。沿线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总厚度约280300m。根据地勘报告,与工程紧密相关的主要为土体,依据工程特性及成因条件,各工程地层地质特征从上至下详述如下:人工堆积层(Q,:杂填土:主要成分灰渣、混凝土块、砖块、灰土、建筑垃圾;下部主要为粉土,灰褐色,稍湿,稍密,夹少量建筑垃圾,含植物根系,局部为生活垃圾。粉土素填土I层:灰黄色、褐黄色为主,稍密,稍湿湿,以粉土为主,夹有碎石、砂砾以及少量砖渣。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vJS):粉土I层,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含铁锈斑点,田螺碎片及白色菌丝,见零星小钙质结核,粒径小于0.5cm,干强度低,韧性低。粉砂2层,褐黄色,中密,具锈斑,含少量颗粒状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网纹,结核粒径一般为0.5cm,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黏土7层,褐黄色,硬塑状,具黑色镒质斑点,含大量钙质结核,局部密集成层,切面粗糙。第四纪晚更新世中段冲洪积物(Q,+p,):粉质黏土I层:棕红色棕黄色,硬塑,具黑色镒质斑点,含大量钙质结核,结核粒径一般1012mm,局部富集成层,分布无规律,切面粗糙。粉土2层:棕红色棕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具黑色镒质斑点,大量钙质结核,结核粒径一般10120mm,局部富集成层,分布无规律,切面粗糙。钙质胶结砂土3层,棕黄色灰白色,呈散块装或半胶结状,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分布无规律,呈透镜体状,坚硬,钻进困难。细砂4层,褐黄色棕黄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具锈斑,含大量颗粒状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网纹,结核粒径一般为10120mm,局部夹砂质粉土。黏土5层:棕红色,硬塑,局部呈泥质弱胶结,含大量钙质结核,局部富集成层断面光滑,有油脂光泽。第四纪晚更新世下段冲洪积物(Q,严,I粉质黏土层,棕红色棕黄色,可塑状,具黑色镒质斑点,含大量钙质结核,结核粒径一般10120mm,局部富集成层,分布无规律,切面粗糙。3钙质胶结砂土层,踪黄色夹白色,呈散块状或半胶结状,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分布无规律,呈透镜体状,坚硬,钻进困难。I细砂层,褐黄色,密实,具锈斑,含少量颗粒状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网纹,结核粒径一般为0.5Cnb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加砂质粉土。6泥质胶结黏性土,棕黄色,以黏性土、砂土为主,含大量钙质,泥质结核,局部复检胶结成层。第四纪中更新世冲洪积物(QJW)粉质黏土I层:棕红色,可塑硬塑,局部呈泥质弱胶结,断面光滑,有油脂光泽。细砂2层:棕黄色,密实,具锈斑,含大量颗粒状钙质结核及白色钙质网纹。钙质胶结砂土层层:棕黄色夹白色,呈散块状或半胶结状,岩心呈块状或短柱状,分布无规律,呈透镜体状,坚硬,钻进困难。粉土5层:褐黄色棕红色,稍湿,密实,具黑色镒质斑点,大量钙质结核,结核粒径一般10120mm,局部富集成层,分布无规律,切面粗糙。泥质胶结黏性土7层:棕红色,呈弱泥质胶结黏性图状态,岩芯呈短柱状,断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断面铁镒质侵染,有钙质结核,最大粒径大于IOen1。第四纪早更新世冲洪积物(Q严,泥质胶结黏性土2层:褐黄色棕红色,呈弱质胶结,岩芯呈短柱状,断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断面铁镒质侵染,有钙质结核,最大粒径大于IOCIn。含较多钙质结核,且为泥质胶结黏性土状。粉质黏土3层,棕红色,可塑硬塑,含大量钙质结核,局部富集成层,断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钙质胶结6层,棕黄色夹白色,层散块状或半胶结状,岩心呈块状或短柱状,分布无规律,呈透镜体状,坚硬,钻机困难。气象特征工程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四季分明,无霜期220天。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日照多足,冬季寒冷多雪,降水量年际变幅较大,夏季雨量过于集中。据郑州市气象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14.71,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T7.99,年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降雨:多年平均降水量601.7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最少的是1月份,为59三,最多的是7月份,一般140160mm。保证率为75%和90%时,年降水量分别为496.Omm和423.Onln1。夏季由于强盛的季风控制,高温、高湿雨量集中,降水量为290390mm,占全年总雨量的4560%,而冬季受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空气干燥,雨雪稀少,降水量只有2033mm,占全年降水量的35%。春季降雨很少,有时秋季会出现连阴雨。降水量不仅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也较大,降水量最多的是1964年,高达1041mm,最少的年份是1986年,降水量为385mm。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90mm,百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245mm,每年7、8、9三个月的降雨量是全年降雨量的55%。风向:为多风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83.2ms,最大平均风速为1822ms,冬季盛行偏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季则交替出现,一般4月份风最大,8、9月份最小。冻土深度:年平均地面结冰达100多天,最大冻土深度18Omnb地面以下100mm冻结平均为55天。水文地质条件本段线路在绕城高速站-祥云路站段上跨十八里河河道。根据钻探和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对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水位特征分析,判定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浅层地下水类型属于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25.8m28.6m,水位标高137.83m左右,含水层主要为粉土2层、细砂4层、细砂2层,主要接收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人工开采方式排泄。二、编制依据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郑州市城郊铁路一期工程铁路0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各车站、区间承台施工图纸。本单位施工能力、施工经验、资源配置等。三、施工计划1、进度计划本标段承台开挖根据场地情况和地质情况,选用符合本标段实际的开挖方式。场地较为宽敞的部位具备放坡条件的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坡比按1:0.3L1控制。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且地质条件为粉土、粉砂层,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拟采取垂直开挖,拉森钢板防护施工。根据现场场地情况,我标段绕城高速站祥云路站区间A8-A12十八里河段、祥云路站双湖大道站区间B50-B54、双湖大道站鸿鹄路站区间COC30、C54-C74,双湖大道站、鸿鹄路站等临近社会道路段的承台土方开挖拟采用垂直开挖,钢板桩支护形式。承台放坡开挖施工工序:场地平整一测量定位一-机械开挖基坑土方一地基处理。承台垂直开挖,拉森钢板防护开挖施工工序:场地平整一测量定位-一钢板桩支护-机械开挖基坑土方一地基处理。放坡开挖每个承台需要用时1天,钢板钢板桩支护每个承台用时1天。2、材料与设备计划材料准备承台土方开挖施工用到的主要施工材料有:拉森钢板桩、工字钢等机械设备承台基坑开挖需要配备的机械设备见表2o表2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挖掘机PC200102装载机ZL50C103自卸汽车东风EQ3070204发电机F92-24035振动锤打桩机GZB-6002四、施工工艺技术1、放坡开挖桩基检测合格后进行承台基础开挖施工。承台开挖前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并用白灰标识,开挖尺寸要考虑承台底部每边预留InI人员操作空间。本标段大部分承台具备放坡条件,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坡比按1:0.31:1控制。放坡时对于局部不稳定软土采用竖向插打132工字钢进行支撑,工字钢插打间距50cmo工字钢的使用量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为保证承台基坑开挖时确无地下管线干扰,需再次进行物探作业,物探采用物探仪和洛阳铲双控作业,承台施工前进行物探一次。承台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反铲的开挖方式,基坑承台开挖必须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严禁超挖,开挖时基底预留30Cm保护层,由人工铁锹铲平至承台垫层底部标高。为保证承台模板有足够的支立空间,每侧按设计尺寸各增加100Cm作为工作面,即基坑坡脚至承台间距IoOCnU在基坑周边设置挡水围堰,防止雨水流入基坑。2、钢板桩支护开挖钢板桩打入到位后,由测量队准确放出承台的中心及四角,并用护桩引到钢板桩外侧,以保证开挖施工中随时进行复测,同时测设好高程控制点,以便控制开挖深度。在基坑周围设置挡水围堰,防止雨水流入基坑。详见“图1承台钢板桩支护示意图”。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施工时,先用挖掘机挖土至钢支撑处,挖土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土方预留30Cm厚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即可进行封底施工。然后凿除桩头,按要求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合格后,清理基底,施工垫层。开挖基坑时,弃土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基坑上口5m以内不得堆土,以免影响边坡稳定。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机械开挖时设专人指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开挖准确,防止机械侵入公路限界。图1承台钢板桩支护示意图施工放样施工前先对钢板柩的施打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后用石灰线或拉绳进行标识。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充分利用标准钢板桩和便于设置支撑。钢板桩的检验与矫正钢板桩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需检验、整理。尤其是使用过的钢板桩,因在打桩、拔桩、运输、堆放过程中易变形,如不矫正不利于打入。用于基坑临时支护的钢板桩,主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对桩上影响打设的焊接件应割除。经过检验,如误差超过质量标准规定时,应在打设前予以矫正。矫正后的钢板桩在运输和堆放时尽量不使其弯曲变形,避免碰撞,尤其不能将连接锁口碰坏。堆放的场地要平整坚实,堆放时最下层钢板桩应垫木块。导架安装本项目拟采用单层双面导架,施工时确保导架的位置不能与钢板桩相碰。围楝桩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下沉或变形。导架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工效。钢板桩打设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柱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要对准锁口,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振动。将组拼好的钢板桩用履带式液压打桩机吊起,启动振动锤施打,插打钢板桩时要严格控制好桩的垂直度,要用两台经纬仪从两个方向加以控制,确保不倾斜。钢板桩插打方法为:开始的一部分逐块插打,后一部分则先插合拢后再打,每边由一角插至另一角。将已插好的钢板桩,点焊固定于围橡上。按上述步骤逐组下插钢板桩,直至合拢,架设槽钢围橡。钢板桩的拔除:在拔除钢板桩前,当回填至支撑处,拆除支撑,直至回填至基坑顶部,然后拔出远离既有建(构)筑物或者重要交通道路一侧的钢板桩,其次为顺桥向两侧的钢板桩,最后拔出靠近既有建(构)筑物或者重要交通道路一侧的钢板桩。3、管线保护开挖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查,如无管线影响,进过测量放线后直接按技术要求进行开挖,如有管线影响:建立地下管线保证体系,设置专职安全员,编制安全应急预案和地下管线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作业队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挑选技术水平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奖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机械开挖时要有专人指挥,在地下管线位置安全距离外撒上白灰,线内禁止机械作业,避免因管道两侧土体受到挤压而破损管道。管道位置采用人工薄层轻挖,管道暴露后采取临时保护和加固措施,随时随地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开挖中发现的没有标明的地下管线,或虽有竣工图但管线位置、走向与实际不符合时,要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4、基坑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在基坑开挖前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不在已开挖的基坑边坡的影响范围内进行动力打入或静力压入的活动。不在基坑边坡加过重荷载,卡车在开挖过程中不在坑顶部出土。基坑开挖应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指导基坑施工,按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土体暴露时间。开挖过程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设专人及时绘制地质素描图,当基底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基坑挖至设计位置后及时施工基坑垫层混凝土,封闭坑底。开挖施工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施工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部长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部长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的落实。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图2。工程部:办公室技术负责:机械负责:人员培训:安全检查: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行为。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开展项目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监督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作业。保证项目使用的各类机械安全运行。保证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培训。 控制超负荷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提供必劳保用品,并且保证质量。图2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图2、基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1 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基坑开挖的同时,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设计的支护结构跟进支护。严格把好支护材料的质量关,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施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复核地质资料以及地下构造物的位置、走向,并掌握本项目工程可能影响临近建筑物基础的埋设深度。技术人员根据核实后的资料,并对照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确定正确的施工顺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基坑施工过程中,严禁进行立体作业,在有基坑高空作业时,低处所有施工应停止施工。对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进行精密观测、严格监控,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结构和人员的安全。2.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严格遵守国家郑州市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认真贯彻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工地现场达到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加强教育,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提高员工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开工前,邀请工程周围所涉及单位、街道、居委会,召开座谈会,征询对文明施工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他们的谅解、理解和支持。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建、加工场、堆放场、生活设施按业主要求,绘平面布置图,上报审批后实施,不准改动。合理安排施工,不影响交通,出土进料车辆安排在晚间,机械设备使用低噪音的。在施工通道和作业面设置有针对性警示牌、安全标识、工地大门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施工现场设保安,24小时值班制度,施工现场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进入人员一律要求配戴安全帽,管理与作业人员分颜色区别。生活垃圾按城市规定,每天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所有废水、污水应按经过批准的方法处理后排入排污系统。3、应急预案1. 1基坑开挖施工危险源辨识针对本标段承台结构尺寸、支护方式及地层情况,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有:地层松散造成开挖时局部塌方、高空坠物。3. 2应急领导小组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项目总工为副总指挥,施工、质检、技术组成员为应急小组成员的应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抢险的处理。4. 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塌方事故应急预案当出现塌方时,当班工班长和现场值班技术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采取防控措施,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经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塌穴地质、水文情况,对塌方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防控方案和措施,调配相应的抢险物资及机械设备并迅速调集到位。项目经理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理部、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报告,会同监理工程师、业主和设计代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涉及到管线、建筑物时,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对事故现场附近管线、建筑物进行排查,发现管线断、裂等情况,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塌方处理的全过程,抢险人员都要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必须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并对处理情况、围岩变化情况、人员及机械设备状况等及时上报;在抢险有困难或需要救援时,及时向建设单位、兄弟标段、交通部门、郑州市政府等单位请求援助。在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车辆、建筑物及人身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触电事故应急反应措施及时切断电源,将伤者移出触电现场;及时对受伤人员的外伤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安排车辆将伤者送到附近的医院施救;及时向项目部安全办公室报告;现场应急组应立即对受伤人员急救处理。伤者尽量平躺,少翻动或活动;如果因医疗条件差,不能保证伤者康复,立即联系转院;急救处理后的废弃物应回收,避免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火灾事故应急反应措施及时对受伤人员的外伤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安排车辆将伤者送到附近的医院施救;拨打119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救火工作;及时向项目部安全办公室报告;急救处理后的废弃物应回收,避免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反应措施立即停止作业,尽快将伤员搬到安全地点;及时对受伤人员的外伤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安排车辆将伤者送到附近的医院施救;及时向项目部安全办公室报告。(5)防汛应急处理出现险情后,发现人员立即向防汛小组值班领导报告。接到汛情预报后,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及防汛小分队,项目经理根据险情具体情况,进行统一部署。根据项目经理的部署,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组织防汛的人员、设备器材,检查、布置、落实工作。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电源的保障或切断用电设备检查运输安装。如现况管线周围出现险情,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现场加固处理,及时通知管线权属单位,由权属单位专业队伍进行应急抢险,项目部人员积极配合。若排洪系统出现险情,由现场施工员组织抢险小分队进行疏通。若基坑发生险情,由项目副经理组织抢险小分队进行设备及防汛器材,运输安装,进行抢险,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防汛期如发生重大险情,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抢险同时,逐级上报至公司主管领导并通知机关部门共同处理险情,协调组织抢险工作。(6)食物中毒应急立即执行报告程序;现场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根据情况拨打“120”紧急事故报警电话。一般情况下,对突然发生的昏迷、呼吸困难、呕吐、抽风、休克而原因不明者,都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并尽早采取措施以及护送医院急救。4、监控量测监测项目根据设计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承台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常规监测主要有: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或垂直位移等。监测仪器精密水准仪、钢尺、全站仪等。监控点布置及监控频率在基坑坑顶四周设4个沉降点,同时作为位移监测点。每天观测厂2次。监测控制标准、警戒值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是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计算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制定的当监测数据达到管理基准值的70%时,定为警戒值,应加强监测频率。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管理基准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后方能继续施工。监测方法沉降观测基准点埋设在沉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具体基准点埋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地表沉降量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量测各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相对高程差,本次所测高差与上次所测高差相比较,差值即为本次沉降值,本次所测高差与初始高差相比,差值即为累计沉降值。根据量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并结合施工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位移观测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量测各监测点的相对坐标,与初始坐标进行对比,差值即为累计位移变化值。六、劳动力计划选择成建制的正规施工队伍,且具备土方开挖施工经验,能够充分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工人进场后首先对其进行入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施工及自我防护意识。劳动力配置见表3。表3劳动力配置表测量工机械操作工电焊工普工合计63631255112为保证土方开挖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各承台开挖施工作业面上,安排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2名兼职安全员,对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巡查,发现违章操作者,及时制止。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4三、施工计划5四、施工工艺技术6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9/戈U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