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674-2020电力软交换系统测试规范GBT39674-2020.docx
G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9674-2020电力软交换系三三魅2021 07 01 2020121绫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久”IlI1112.24,52.54.56.58心同7891011'氾>隹IIItillIKillIIIIIIIIIIaillIliIIIIII(III规范性引用文件l11矛口)h.illinillinillin(anillill自百历各l-latetitaa(aane11aaa11aa>,aea«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功能测试电力调度软交换功能测试互通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性能测试业务质量测试可靠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本标准按照GB/Tl.l-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O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Oac/tcoM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bAU118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昆明塔迪兰电信设备有限公司、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音视软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鑫、王艺桦、卡宪德、黄鑫、张官元、李芹、汤效军、许俊现、卓文合、周立逾、罗戚、郭雅娟、姚楠、李炳林、史燕平、郑王里、朱道华、马莹、孔红磊、蔡越、张少平、安进朝、张伟、刘伟、李常礼、陈扬阳、赵燕、赵若涵。Ill电力软交换系统测试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软交换系统功能、性能、互通协议一致性、业务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软交换设备的型式试验、互联互通验证、出厂检验和工程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O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U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GI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B/T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26.2电磁兼容7626.3电磁兼容B/T 17626.4电磁兼容GB/T 17626.5电磁兼容T 17626.18电磁兼容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6中击)抗扰度试验GB/T 31998-2015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YD/T 1387,1媒体网关设备测试方法IP中继媒体网关YD/T 1387.3 YD/T1389 YD/T1408 YD/T1435 YD/T1517 YD/T1911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媒体网关设备测试方法综合接人媒体网关普手软交换耳器体服务器测试方法NoJ信令与IP的信令网关设备测试方法软交换设备测试方法IP智能终端设备测试方法IP电话终端软交换业务接人控制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2033.3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3术语和定义GB/T31998-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双模调度台可同时工作在电路及分组交换两种模式下,通过2B+D数字接口连接至调度程控交换机,通过IP网络接口注册至分组调度交换平台Q32北向接口对电力软交换系统进行接入和管理网络的接口,即向上提供的接口。网络中使用接口编程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管理电力软交换系统,管理的方法是采集和分析电力软交换系统在运行中的各种数据Q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CK:确认Acknowledge)AG:接入网关ccessGateway)BHCA:忙时试呼次数BusyHourCallAttempts)IAD: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AccessDevice;IP:®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p.nx: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niationBase)MOS:平均评价计分MeanOpinionScore)PESQ:主观语音质量评估P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POTS:模拟电话业务PlainOldTelephoneService)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D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SR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5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功能测试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功能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a)软交换机测试应符合YD/T1435;b)信令网关测试应符合YD/T1408;c)室辞网关测试应符合YD/T138(上甲d)综合接入网关测试应符自YD/T13873;e)IP终端测试应符合YD/T1517;f)媒体服务器测试应符合YD/T1389;g)多点控制单元测试应符合YD/T20333;D边界接入设备测试应符合YD/T1911o1.1.1.1 电力调度软交换功能测试6.1 软交换机功能测试软交换机功能测试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6.2 调度功能测试6.2.1 人机界面功能1.1.1.2 测试步骤人机界面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查看调度台1是否具备呼出区域;c)查看调度台1是否具备呼人区域;d)查看调度台1是否具备功能区域;e)查看调度台1是否具备会议区域;f)调度台1摘机拨打调度台2进行视频通话,在调度台1上查看本地图像和远端图像。图1调度功能测试配置图1.1.1.3 预期结果人机界面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上能够查看到呼出区域、呼人区域、功能区域、会议区域;b)调度台1与调度台2进行视频通话时,调度台1上应能够查看到本地视频和远端视频。6.2.2身份认证功能6.2.2.1 测试步骤身份认证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员在调度台1上输人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看登录状态;c)调度台在调度台1上输人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看登录状态。6222预期结果身份认证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当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时,登录成功;b)当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时,提示登录失败。623链路维护功能62,3,1测试步骤链路维护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注册到主软交换机,断开主软交换机的网络连接后掉主软交换的网线),查看调度台1的注册状态。623,2预期结果链路维护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3要求,调度台1与主软交换机连接中断,注册超时后,应能重新注册到备用软交换机上。62,4来电显示功能6241测试步骤来电显示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呼叫调度台2,在调度2台上查看来电显示。62,4,2预期结果来电显示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4要求,调度台2上应能看到来电显示,显示调度台的名字或号码。62,5通话状态功能62,51测试步骤通话状态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呼叫调度台2,调度台2摘机接通来话;c)在调度台1上查看通话状态。62,5,2预期结果通话状态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5要求,在调度台1应能查看调度台1与调度台2通话状态。62.6历史通话记录显示6261测试步骤历史通话记录显示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2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振铃并接通来话,通话10S后挂机结束通话;c)调度台3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振铃并接通来话,通话10S后挂机结束通话;d)在调度台1上查看历史通话记录。6.2.6,2预期结果历史通话记录显示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6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在调度台1上应能查看调度台2与调度台1的通话记录,包括呼叫时间及时长;b)在调度台1上应能查看调度台3与调度台1的通话记录,包括呼叫时间及时长。6.2,7连接及保活6.2.7,1测试步骤连接及保活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注册到软交换机,断开调度台1的网络连接限掉调度台1的主备交换机连接网线),调度台1注册超时后,查看调度台1的注册状态;c)恢复调度台1网络连接,查看调度台1的注册状态。62,72预期结果连接及保活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7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断开调度台1的网络连接,调度台1注册超时后,应显示未注册状态;b)恢复调度台1的网络连接,调度台1应显示注册状态。62,8拨号呼叫6,2,8测试步骤拨号呼叫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通过于柄拨打调度台2的号码;c)调度台1摘机通过调度台界而中的数字键拨打调度台2的号码。62,8,2预期结果拨号呼叫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8要求,调度台1应支持通过于柄和调度台界面中的数字键两种方式拨打调度台2,调度台2振铃并能接通来话。6.2.9快速呼叫6.2,9,1测试步骤快速呼叫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上配置调度台2对应的热键;c)调度台1通过热键呼叫调度台2。6,292预期结果快速呼叫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9要求,调度台1应能通过热键呼叫调度台2,调度台2振铃并能接通来话。6110重拨6Z10.1测试步骤重拨呼叫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呼叫调度台2,调度台2振铃后接昕来话;c)通话Ii)S后,调度台1挂机;d)调度台1重新摘机,并按土拨“按钮,呼叫调度台2。6210,2预期结果重拨功能应符合GB“31998-2015中7.3,2,10要求,调度台1应能通过%拨“按钮再次呼叫调度台2。62,11回呼6111.1测试步骤回呼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2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振铃后,不接昕来话;c)调度台1在通话记录中查看未接听来话,进行回呼。6Z11.2预期结果回呼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1要求,调度台1应支持通过通话记录回呼调度台2。6212免提6212,1测试步骤免提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按免提键,呼叫调度台2;c)调度台2振铃后接通来话,1。s后挂机结束通话62.12.2预期结果免提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2要求,调度台1按免提键后,听到拨号音,可以进行拨号。6213一键直呼6213测试步骤一键直呼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配置一键直呼快捷键,一个热键配置4个不同的用户号码,依次为A、B、C、D;c)将用户号码A、B、C、D配置成空闲状态;d)调度台通过一键直呼快捷键呼出,用户A振铃后摘机,查看用户B、C、D振铃的状态;e)调度台通过一键直呼快捷键呼出,用户A未摘机,用户B振铃后摘机,查看用户C、D振铃的状态;f)调度台1通过一键直呼快捷键呼出,用户A、B未摘机,用户C振铃后摘机,查看用户D振铃的状态;g)调度台1通过一键直呼快捷键呼出,用户A、B、C未摘机,查看用户D的振铃状态。6.2.13.2预期结果一键直呼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3要求,调度台1通过一键直呼快捷键进行呼出后,日期结果如下:a)用户A振铃摘机后,用户B、C、D不振铃;b)用户A未摘机,用户B振铃摘机后,用户C>D不会振铃;c)用户A、B未摘机,用户C振铃摘机后,用户D不会振铃;d)用户A、B、C未摘机,用户D振铃°6.2,14分组功能6.2,14.1双模调度台多机同组6.2,14,1.1测试步骤双模调度台多机同组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2配置测试环境;b)双模调度台1、2注册到软交换机,同时配置为程控交换机的用户。设置双模调度台1的左手序为程控交换机用户E,右书柄为软交换机用户F;设置调度台2的左手柄为程控交换机用户G,右手柄为软交换机少户H;c)设置调度组组号9999G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和调度台2,用户E、F、G、H的优先级高于用户A、B、C'D,在调度台12上查看同组状态;d)用户C呼叫调度组号9999,调度台1任一手柄接通用户C的呼叫,通话10s后挂机;e)用户A呼叫调度组号9999,调度台2任一手柄接通用户A的呼叫,通话10s后挂机;f)用户C呼叫用户D,接通后,调度台1左手柄进行强插用户D的呼叫;g)用户A呼叫用户B,接通后,调度台1右手柄进行强拆用户B的呼叫。图2双模调度台多机同组功能测试配置62141,2预期结果双模调度台多机同组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4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同组的调度台1、2均可看到同组调度用户的实时状态;b)用户C呼叫调度组组号,调度台1应能接通来话;c)A呼W调度组组号,调度台2应能接通来话;d)用户C与用户D进行通话后,调度台1能成功强插此通话,形成三方通话;e)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话后,调度台1能成功强拆此通话,调度台1与B通话,A退出通话°6214.2软交换与程控交换之间异机同组62142测试步骤软交换与程控交换之间异机同组功能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3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注册至软交换机,调度台2配置为程控交换机用户;c)设置调度组组号为9999k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和调度台2,调度台1、2的优先级高于用户A、B、C、D;d)用户C呼叫调度组组号9999,调度台1接通用户C的呼叫,通话10S后挂机;e)用户A呼叫调度组组号9999,调度台2接通用户A的呼叫,通话IQs后挂机;f)用户C呼叫用户D,接通后,调度台1强插用户D的呼叫;g)用户A呼叫用户B,接通后,调度台2强拆用户B的呼叫Q图3软交换与程控交换机之间异机同组功能测试配置62.14,2,2预期结果软交换与程控交换之间异机同组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4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同组的调度台1、2均可看到同组调度用户的实时状态;b)用户C呼叫调度台组号,调度台1接通用户C的呼叫后,在调度台2能看到调度1与用户C的接通状态;c)用户A呼叫调度组号,调度台2接通用户A的呼叫后,在调度台1能看到调度台2与用户A的接通状态;d)用户C与用户D进行通话后,调度台1能成功强插此通话,形成三方通话;e)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话后,调度台2能成功强拆此通话,调度台2与B通话,A退出通话。6.2.14.3软交换间的异机同组6.2.14.3.1测试步骤软交换间的异机同组功能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4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注册至软交野机1,调度宣2注册至软交换机2;c)设置调度组组号9999k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和调度台2,调度台1、2的优先级高于用户A、B、C、D;d)用户C呼叫调度组组号9999,调度台1接通用户C的呼叫,通话10S后挂机;e)用户A呼叫调度组组号9999,调度台2接通用户A的呼叫,通话10S后挂机;f)用户C与用户D进行通话,调度台1去强插用户D的呼叫;g)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话,调度台2去强拆用户B的呼叫O图4软交换系统间的异机同组功能测试配置6.2.14.3,2预期结果软交换间的异机同组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4耍求,预期结果如下:a)同组的调度台1、2均可查看同组调度用户的实时状态;b)用户C呼叫调度组组号,调度台1接通用户C的呼叫后,在调度台2查看到调度1与用户C的接通状态;c)用户A呼叫调度组组号,调度台2接通用户A的呼叫后,在调度台1查看到调度台2与用户A的接通状态;d)用户C与用户D进行通话后,调度台1能成功强插此通话,形成三方通话;e)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话后,调度台2能成功强拆此通话,调度台2与B通话,A退出通话。6.2.15同组呼叫6.2,15,1测试步骤同组呼叫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配置调度组组号为9999k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和调度台2;c)用户A呼叫调度组号9999,查看调度台1、2的振铃状态;d)用户A呼叫调度组号9999,调度台1接听用户A的呼叫,查看调度台2的振铃状态。6.2.15.2预期结果同组呼叫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5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用户A呼叫调度组号后,调度台1、2同时振铃;b)调度台1接通用户A来话后,调度台2停止振铃Q6.2,16同组状态显示6.2,16,1测试步骤同组状态显示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配置调度组组号为9999&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和调度台2;c)在调度台2界面按缺席按钮,设置调度台2为缺席状态,在调度台1查看调度台2的状态;d)调度台2恢复至工作状态,呼叫调度台3,调度台3振铃并摘机,双方通话,在调度台1查看调度台2的状态;e)通话10S后,调度台2挂机,在调度台1查看同组成员状态;f)调度台2重新摘机,按会议键,邀请会议成员用户A、B,用户A、B振铃后加入会议,在调度台1查看调度台2的状态。6.2.16.2预期结果同组状态显示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6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2缺席时,在调度台1能看到调度台2的缺席状态;b)调度台2通话时,在调度台1能看到调度台2的通话状态;c)调度台2空闲时,在调度台1能看到调度台2的空闲状态;d)调度台2会议时,在调度台1能看到调度台2的会议状态。6.2.17点名6.2,17,1测试步骤点名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配置点名功能,点名成员为用户A、B、C、D;c)调度台1对用户A、B、C、D进行点名呼叫O6.2.17.2预期结果点名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12.17要求,调度台1支持对选择的多个用户进行点名,被选中的用户按被选择的先后顺序振铃。先被选中的用户先振铃、摘机、挂机后,依次下一个被选中的用户振铃、摘机、挂机,直到最后一个用户摘机,挂机,点名操作结束。6.2,18广播6.2.18.1 测试步骤广播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配置广播功能,广播成员为用户A、B、C;c)调度台1对用户A、B、C进行广播呼叫;d)用户A、B、C接通呼叫°6.2.18.2 预期结果广播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13,2,18要求,调度台1支持对选中的多个用户进行广播,所有用户振铃、摘机后形成广播,调度台1为单说,选中的用户为单昕。6.2,19自动应答6.2.19.1 测试步骤自动应答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将调度台1配置为自动应答;c)用户A呼叫调度台1,查看调度台1接昕状态°6,2,19,2预期结果自动应答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19要求,调度台1配置自动应答功能后应能自动应答呼叫O6.2,20选择应答6.2.20,1测试步骤选择应答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启用选择应答功能;c)用户A、B、C同时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显示3路来话,任选一路进行应答O6.2.20.2预期结果选择应答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0要求,调度台1支持来话选择应答功能。当有来话呼叫时,调度台应能选择接听相应来话。6.2,21群答6.2.21.1测试步骤群答功能的测试步躲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A、B、C同时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显示多路来话;C)调度台1按群答键应答Q6.2,21.2预期结果群答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1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显示用户A、B、C来话状态;b)调度台1按群答键后,与用户A、B、C形成多方通话O62,22呼叫保持及恢复62,22,1测试步骤呼叫保持及恢复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A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摘机后接通来话;c)调度台1按保持键,对本次通话进行保持,查看通话状态;d)调度台1按恢复键,对本次通话进行恢复,查看通话状态。62,22.2预期结果呼叫保持及恢复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2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按保持键后,用户A通话被保持并能听到呼叫保持音;b)调度台1按恢复键后,用户A通话恢复与调度台1通话Q62.23呼叫排队6223,1测试步骤呼叫排队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2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摘机接通来话;c)用户A、B、C、D同时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显示多路来话°6223.2预期结果呼叫排队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3要求,调度台1通话时,可以显示用户A、B、C>D的呼叫排队°6224呼叫转接62,24,1测试步骤呼叫转接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响铃后按转接键,并拨打用户&用户C振铃后摘机,通话I(IS后挂机Ic)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响铃后摘机,按转接键,并拨打用户&用户C振铃后摘机,通话10S后挂机。62,24,2预期结果呼叫转接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4要求,用户B把来话转接到用户C后,用户C振铃并摘机,用户A与用户C正常通话。GB/139674-20206.2.25呼叫转移6.2.25.1 测试步骤呼叫转移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设置用户B无条件前转到用户&用户A呼叫用户B;c)设置用户B遇忙前转到用户C且为忙状态,用户A呼叫用户B;d)设置用户B无应答前转到用户C,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振铃后不接听,超时后查看用户C是否振铃,用户C摘机后是否正常通话;e)设置用户B不在线前转到用户C且为离线状态,用户A呼叫用户B,查看用户C是否振铃,用户C摘机后是否正常通话。6.2.25.2 预期结果呼叫转移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5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设置用户B无条件前转到用户&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C振铃并摘机,用户A与用户C正常通话;b)设置用户B遇忙前转到用户C且用户B为忙状态,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C振铃并摘机,用户A与用户C正常通话;c)设置用户B无应答前转到用户&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振铃后不接听,用户C振铃并摘机,用户A与用户C正常通话;d)设置用户B不在线前转到用户C且为离线状态,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C振铃并摘机,用户A与用户C正常通话°6.2,26强插6.2.26,1测试步骤强插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配置调度用户ABC喧优先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用户A、用户B、艘台1、用、户区c)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振铃后接通来话并保持通话状态;d)调度台1呼叫用户B,听到忙音后,调度台1按强插键;e)用户A重新呼叫用户C用户C振铃后接通来话并保持通话状态;f)调度台1呼叫用户C听到忙音后,调度台1按强插键。6,2,26.2预期结果强插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6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强插用户B,强插成功,形成三方通话;b)调度台1强插用户C,强插失败,无法形成三方通话。62,27虽拆62,27,1测试步骤强拆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调度台1配置调度用户ABC置优先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用户A、胪B、瞰台1、用户C;c)用户A呼叫用户B,用户B振铃后接通来话,并保持通话状态;d)调度台1呼叫用户B,听到忙音后,调度台1按强拆键;e)用户A重新呼叫用户&用户C振铃后接通来话,并保持通话状态;f)调度台1拨打用户&昕到忙音后,调度台1按强拆键。6227.2预期结果强拆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7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强拆用户B,强拆成功,用户A退出与用户B的通话,调度台1与用户B形成通话;b)调度台1强拆用户C,强拆失败,用户A和用户C继续通话。62,28监昕62,28,1测试步骤监昕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配置调度用户ARC濯优先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用户A、用户B、艘台1、艘台2、用户C;c)调度台1呼叫用户A,用户A接通来话,调度台2监听调度台1;d)调度台2呼叫用户C用户C接通来话,调度台1监听调度台2。62,282预期结果监昕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8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2能够监听调度台1与用户A的通话,监听成功;b)调度台1不能监听调度台2与用户C的通话,监听失败。62.29单呼叠加62,29测试步骤单呼叠加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A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摘机与用户A形成通话;c)调度台1上按会议键,邀请用户Bo6229.2预期结果单呼叠加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29要求,调度台1、用户A、用户B形成三方通话O6.2.30组呼叠加6.2.30,1测试步骤组呼叠加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按会议键,邀请用户A、B,用户A和用户B振铃后接通来话,形成三方通话;c)调度台1邀请调度台2加人会议。6.2.30.2预期结果组呼叠加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3Q要求,调度台1、用户A、用户B、用户C形成四方通话O6.2.31 呼叫代接6.2.31.1 测试步骤呼叫代接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设置调度台1、调度台2为同组调度成员;c)用户A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振铃不摘机,调度台2对此呼叫进行代接操作。6.2.31.2 预期结果呼叫代接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31要求,调度台2进行代接操作后,调度台2与用户A形成通话。6.2.32 视频调度6.2.32.1 测试步骤视频调度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调度台1发起对用户A的视频呼叫,用户A接听来话,通话10S后挂机;c)调度台1发起视频会议,邀请会议成员用户B、C用户B、C振铃后摘机,形成视频会议°6.2.32.2 预期结果视频调度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Z32要求,视频调度功能预期结果如下:a)调度台1能与用户A形成视频通话;b)调度台1能与用户B>C形成三方视频会议。6.2.33 调度会议6.2.33.1 测试步骤调度会议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9674-2020b)调度台配置用户A、BCDOc)创建预约会议,设置调度台1为会议主持人,设置会议成员为用户A、B、C、Do会议主持人拨打接入号发起会议,会议成员用户A、B、C、D接听来话,形成多方会议。d)创建临时会议,会议成员为用户A、B、CO调度台1发起会议,会议成员用户A、用户B、用户C接听来话,形成多方会议。e)创建定时会议,设置会议时间以及会议成员为调度台1、用户A、B、C。到达会议时间点时,调度台1、用户A、B、C收到来话,形成多方会议。f)创建碰头会议,设置接入号,开通会议的鉴权和控制功能,设定会议成员为调度台1、用户A、B、C。调度台1、用户A、B、C拨打会议号,形成多方会议。用户D拨打会议号,查看用户D接小状态;并按脚以下顺序进行会议控制部能测试:1)调度台通过会议控制设置用户B禁言,再恢复用户B禁言;2)调度台通过会议控制改成广播会议,用户A>B>C单昕;3)调度台1通过会议控制取消用户B进行会议,用户B退出会议。6233.2预期结果视频调度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33要求,预期结果如下:a)支持预约会议功能,能形成多方会话;b)支持临时会议功能,能形成多方会话;c)支持定时会议功能,能形成多方会话;d)支持碰头会议功能,能形成多方会话,并能够进行会议控制,非会议用户不能加入会议。6234并席6234测试步骤并席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设置调度台1、调度台2为同组调度成员;c)用户A呼叫调度台1,调度台1接通此来话;d)调度台2进行并席操作O62342预期结果并席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2,34要求,调度台2并席成功,形成三方通话O62,35紧急呼叫62,35,1测试步骤紧急呼叫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设置调度组组号为9999届意四位数),调度组成员为调度台1,紧急呼叫号码为8888位意四位数);c)用户B呼叫调度组组号9999,调度台1显示用户B的来话信息;d)用户C呼叫紧急呼叫号码,调度台1显示用户C的来话信息;e)调度台1摘机接听来话Q6,235,2预期结果紧急呼叫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心3,2,36要求,用户C的来话排在调度台1的来话区最前面,调度台1摘机优先应答用户C的来话。6.3 录音录像功能6.3.1 录音录像6.3.1.1 测试步骤录音录像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A、B、C为多媒体电话,设置录音录像服务器对用户A、B、C进行录音录像;c)调度台1呼叫用户A,通话10s后挂机;d)调度台1呼叫用户B,通话1。S后挂机;e)用户C呼叫用户D,通话Il)S后挂机;f)在录音录像服务器上查看录音录像记录。6.3.1.2 预期结果录音录像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4要求,录音录像服务器上能查看所有呼叫的通话音视频记录O6.3.2 检索回放6.3.2.1 测试步骤检索回放功能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用户B、C、D为多媒体电话,设置录音录像服务器对用户B、C、D进行录音录像;c)用户调度台1呼叫用户B,通话10S后挂机;d)用户调度台1呼叫用户&通话10S后挂机;e)用户C呼叫用户D,通话10s后挂机;f)在录音录像服务器上对录音录像文件按照号码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音视频记录进行回放。6.3.2.2 预期结果录音录像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734,2要求,应能按照号码对录音录像文件进行检索和叵I放,并支持播放、暂停、停止、拖放、快进、快退等操作。6.4 网络管理维护功能6.4.1 配置管理6.4.1.1 拓扑管理6.4.1.1.1 测试步骤拓扑管理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5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网管)上配置网元拓扑图,添加新网元并保存;c)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修改一个网元名称并保存;d)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删除一个网元并保存;e)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查看网元拓扑图。图5拓扑管理测试配置6.41.1,2预期结果拓扑管理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6,5.1要求,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应能配置和查看网元拓扑O6.4.1.2 资源及状态管理6.4.1.2.1 测试步骤资源及状态管理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5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打开某个网元的配置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窗口,配置该网元的系统资源并保存;c)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查看软交换机、网关、调度台、终端等网元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终端的、注册、产线等状态入“用户A呼叫用户&用户C接通后保持通话状态,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查看用户A、C的通话状态O6.4.1.2.2 预期结果资源及状态管理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6.2,1.5及7.3,3.3要求,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应能够对网元的资源进行管理,能够获取各网元的工作状态,各终端的注册、在线状态以及通话状态信息。6.4.1.3 媒体网关状态查询6.4.1.3.1 测试步骤媒体网关状态查询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5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上打开媒体网关网元的配置管理界面,查看媒体网关工作状态及资源使用情况。6.4.1.3.2 预期结果媒体网关状态查询功能应符合GB/T319982015中6.2,1.5要求,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应能显示媒体网关状态是否正常,网关资源的使用情况。6.4.1.4 参数配置6.4.1.4.1 测试步骤参数配置的测试步骤如下:a)如图5所示配置测试环境;b)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打开某个网元的配置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窗口,配置调度服务器、软交换、机、网关、调度台以及终端的相关参数并保存;C)在远程计算机访问网络管理维护软件,配置调度服务器、软交换机、网关、调度台及终端的相关参数并保存;d)在网络管理维护软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