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_T5812-2023铝合金铸造不粘锅.docx
ICS 97.040. 60CCS Y73QB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5812-2023铝合金铸造不粘锅Castaluminiumalloypanwithnonstickcoating2023-04-21 发布2023-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9.3贮存17附录A(资料性)典型产品结构18附录B(规范性)手柄阻燃性试验20附录C(规范性)手柄抗扭强度试验21附录D(规范性)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22附录E(规范性)不粘涂层附着牢固度试验24附录F(规范性)不粘涂层耐铲性试验25附录G(规范性)底部平面性试验27附录H(规范性)产品抗冲击性试验31参考文献32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品分类和规格24.1 产品品种24.2 产品规格35 要求35.1 材料35.2 手接触部位45.3 锅盖与锅身配合45.4 钏接45.5 手柄45.6 不粘涂层55.7 复合底牢固度75.8 底部平面性75.9 产品放置稳定性75.10 产品抗冲击性75.11 外涂层75.12 其他76 试验方法76.1 试验条件76.2 试验方法87 检验规则148 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168.1 标志168.2 标签168.3 使用说明书179 包装、运输和贮存179.1 包装179.2 运输17-kX.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0)归口。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永康市质量技术监测研究院、大金氟涂料(上海)有限公司、华福涂料(江门)有限公司、杭州吉华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博航厨具制品有公司、浙江伯是购厨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勇薪、刘红裕、傅鸿博、陈军、陈美荣、王鹏、杨震炯、张德刚、曹俊峰、刘海兵、徐长聪、应茂通。本文件为首次发布。GB/T2829GB/T 3280GB4806.9GB4806.10 GB/T6388 GB/T6543GB/T 6544GB/T 6739 GB/T7999 GB/T20975GB/T32095. 1-2015 要求GB/T32095. 2-2015 耐磨性测试规范GB/T32095. 3-2015测试规范GB/T 32147-2015家用电磁炉适用锅铝合金铸造不粘锅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铸造不粘锅(以下简称“不粘锅”)的规格、材料、不粘涂层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产品分类。本文件适用于以铝合金为基材,利用铸造工艺成型,与食品接触表面采用不粘涂层处理的家用食品烹饪器具(包括煎炒类、蒸煮类、饭煲类等)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本文件不适用于烘烤器具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R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瓦楞纸板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1部分:性能通用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2部分:不粘性及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3部分:耐腐蚀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容积edacity将不粘锅水平放置,不粘锅所能容纳水的最大体积。注:单位为升(L)。3.2底部接触平面直径basewithflatareadiameter将不粘锅放置在一水平面上,其底部与该平面接触所在的直径。注:单位为亳米(mm)。3.3圆弧底锅具arcbottomcookware不粘锅底部平面直径不大于80mm的锅具。来源:GB/T32432-2015,3.1,有修改3.4不粘涂层non-stickcoating不粘锅内表面采用涂装处理后形成具有不粘性能的涂层。来源:GB/T32388-2015,3.1,有修改3.5复合底bottomwithmultilayer在不粘锅的底部复合一层或多层金属层。来源:GB/T32147-2015,3.2,有修改3.6持久不粘性continuingnon-stickperformance不粘涂层(3.4)经耐磨试验后的不粘性。来源:GB/T32388-2015,3.43.7附着牢度adhesion涂层和基体粘结的程度。来源:GB/T32388-2015,3.53.8剥离牢度peelingresistance将涂层从基体上剥开的程度。来源:GB/T32388-2015,3.63.9耐铲性shovelresistance涂层抵御硬性物质铲破的能力。3.10显微外观microscopicappearance用显微镜观察对涂层外表面的评估。来源:GB/T32388-2015,3.84产品分类和规格4.1 产品分类4.1.1按使用功能分为煎炒类、蒸煮类、饭煲类等。煎炒类包括煎锅、炒锅等;蒸煮类包括汤锅、火锅、奶锅、炖锅、蒸锅等;饭煲类包括饭锅、电饭锅内胆、电压力锅内胆等。典型产品结构见附录A。4.1.2按外表面处理方式分为铝搪瓷、耐高温漆及其他处理方式等。4. 2产品规格4. 2.1产品规格按内口径尺寸或容积表示。4. 2.2规格以内口径尺寸表示时,单位为厘米(Cm),并优先采用偶数系列。4. 2.3规格以容积表示时,单位为升(L)。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5要求4.1 材料4.1.1 铝合金基材应符合GB4806.9的规定。5. 1.2与食品接触的聚四氟乙烯涂层应符合GB4806.10的规定,其他涂层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5. 1.3与食品接触的相关辅件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5. 1.4基材成分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基材成分含量元素(元素符号含量硅(Si)13.5铁(Fe)2.0铜(CU)1.0镁(Mg)5.0锌(Zn)0.4银(Ni)3.0钛(Ti)0.3铅(Pb)0.1锡(Sn)0.15钵(Mn)4.0铭(Cr)0.35锢(Sr)0.2锦(Sb)0.2其他元素每种0.05合计0.155.1.5不粘锅底部厚度应符合表2规定。表2不粘锅底部厚度单位为亳米不粘锅类型底部厚度煎炒类23.5蒸煮类、饭锅3.5表2(续)单位为哈米不粘锅类型底部厚度电饭锅内胆21.5电压力锅内胆应符合对应产品标准的要求5. 2手接触部位按6.2.2试验,手接触部位不应有毛刺或造成割手等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缺陷。6. 3锅盖与锅身配合按6.2.3试验,锅盖与锅身配合应吻合,开合灵活、自如。6.4 挪接钾钉表面涂层不应脱落,钾钉应端正、伏贴。按6.2.4试验,钾接处不应渗水。6.5 手柄5.5.1手柄数量锅身深度不小于锅口内径的1/3,且容积大于3.75L或装满水后质量不小于5kg的不粘锅,应安装2个手柄。5.5.2手柄结构手柄结构应保证操作者在正常使用时,手不能碰到手柄上的紧固螺钉。按6.2.6试验,指标灯不应亮。5.5.3手柄牢固性按6.2.7试验,手柄及其组件应不松动,不变形,手柄无裂纹,连接处无渗水。5.5.4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按6.2.8试验,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应符合表3规定。表3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材质表面温度塑料、硅胶70金属55木材89陶瓷、玻璃、石材66如果温度超过上述数值,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见8.3)内简要说明,要求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不粘锅取放的安全性。5.5.5手柄阻燃性按6.2.9试验,手柄不应软化或有熔融物滴落,若燃烧则移去火源,燃烧应在15s内自动熄灭,一经熄灭手柄材料不应复燃。5.5.6手柄抗扭强度单手柄不粘锅、长柄+副柄不粘锅按6.2.10测试后,手柄的扭曲变形角度不应超过10°,手柄紧固件应无松动。5. 5.7手柄耐热性按6.2.11试验,手柄及锅钮应无裂缝、起泡。注:装饰性的部分不在本要求范围之内,例如热塑性镶嵌件或包边。6. 5.8手柄抗疲劳强度按6.2.12试验,经15000次循环后,手柄及其组件应不变形,不松动,手柄应无裂纹。7. 6不粘涂层8. 6.1感官要求按6.2.13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1的要求。9. 6.2显微外观按6.2.14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2的要求。10. .3硬度按6.2.15试验后,涂层表面硬度不应低于1H。注:适用于煎炒类。5.6.4附着牢度按6.2.16试验后,划格区域内涂层不应整格脱落。5.6.5剥离牢度按6.2.17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6的要求。5.6.6耐铲性按6.2.18及表4规定试验后,耐铲性质量等级不应低于表4中的三级要求。表4耐铲性质量等级质量等级要求一级15000次,试验区域不应裸露基材二级100OO次,试验区域不应裸露基材三级5000次,试验区域不应裸露基材注:内底面上有凸点或波纹形、锯齿形突起的不粘锅不做此项要求。5.6.7不粘性按6.2.19试验后,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不粘性类型要求煎炒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I级要求:对于异形产品(如内表面高于5mm以上的加筋),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3的T级要求蒸煮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I级要求饭煲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4的II级要求5.6.8 耐磨性按6.2.20的试验后,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耐磨性不粘锅类型要求煎炒类内底面平整且内底面直径大于130mm的不粘锅,循环次数N不应小于100OO次;对于内底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形、锯齿形以及内底平面直径不大于130mm的不粘锅,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6的II级要求蒸煮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5的II级要求饭煲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6的II级要求5.6.9 持久不粘性按6.2.21试验后,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持久不粘性不粘锅类型要求煎炒类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II级要求对于异形产品(如内表而高于5mm以上的加筋),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3的II级要求蒸煮_合68/丁32095.22015中表2的II级要求饭煲类Y符合GBT32095i2-2015中表4的HI级要求1.1.1 6.10耐热骤冷稳定性按6.2.22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10的要求。5.6.11 耐酸性按6.2.23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11.1的要求。5.6.12 耐碱性按6.2.24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11.2的要求。5.6.13耐盐水腐蚀性按6.2.25试验后,应符合GB/T32095.1-2015中5.11.3的要求。5.6.14抗冲击性按6.2.26试验后,涂层表面应无开裂、破损现象。注:内底面上有凸点或波纹形、锯齿形突起的不粘锅不做此项要求。5.7复合底牢固度按6.2.27试验后,复合底应牢固,不开裂,底部不外凸。5.8底部平面性按6.2.28试验后,不粘锅在常温状态下底部凹度值不应超过底部接触平面直径的0.6%,不粘锅在加热状态下底部凹度值不应超过底部接触平面直径的1机且在常温状态下和加热状态下不粘锅外底部不应外凸。注:圆弧底锅具及不粘锅内底部在常温和热态下测量都外凸的锅具(按附录G.3判定)除外。5.9产品放置稳定性按6.2.29试验,除圆弧底锅具外,不粘锅应保持稳定。5.10 产品抗冲击性按6.2.30试验后,锅盖与锅身配合应开合灵活、自如。5.11 外涂层5.11.1 感官要求按6.2.31.1试验,外涂层表面应完整,无爆点、无气泡、不脱落。5.11.2 附着牢度按6.2.31.2试验,外涂层不应整格脱落。注:搪瓷涂层不适用。5.11.3 耐热骤冷稳定性按6.2.31.3试验,外涂层应无起泡、开裂及明显变色。5.12 其他对于电饭锅内胆、电压力锅内胆,应符合5.1、5.6的要求。6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设备包括:a) 功率2kW电炉、2kW光波炉;b) 50斜台;c)手柄载荷试验机;d)手柄抗扭强度试验机;e)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机;f)不粘涂层耐铲性试验机;g)酒精灯;h) 厚度为5mm、邵氏硬度为(50±10)HD的橡胶板;i) 恒温箱:最大允许误差为±2;j) 电子天平:分辨力为1g;k) 4倍放大镜;l) 装于平面轴上的百分表;m)装于三脚架上的测量仪;n)分辨力为0.1°C的热电偶温度计;0)钢球:重(225±2)g;P)木板:其中一个表面大于测试不粘锅的底部面积;q)分辨力为0.01mm的千分尺;r) 分辨力为0.02mm的游标卡尺;s) 量杯:分度值ImL;t) 划格板、祛码、专用工具等。注:试验设备仪器不拘型号,能达到试验要求即可。6.1.2试验在常温(23±2)°C下进行。6.2试验方法6.2.1 材料6.2.1.1铝合金基材用生产厂家提供的样板按GB4806.9描述的方法进行试验。6.2.1.2与食品接触的聚四氟乙烯涂层按GB4806.10方法进行试验,其他涂层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2.1.3与食品接触的相关辅件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2.1.4基材成分分析方法采用GB/T20975相应部分或GB/T7999的方法进行,仲裁分析应采用GB/T20975相应部分的方法。6.2.1.5厚度使用千分尺测量。在投影直径13Omm范围内分别在l3及23*各取4点计算算术平均值,若遇厚度突变位置应避开。如图1所示。标引序号说明:r一不粘锅锅底投影半径。图1不粘锅底部厚度测量点示意图6.2.2手接触部位用目视、手感检查。6.2.3锅盖与锅身配合固定锅身,开合锅盖,手感判断。6.2.4钾接首先对钾钉进行目测、手感检查,然后向锅内注入常温水至钾接部位以上,放置30min,观察其渗水情况。6. 2.5手柄数量用卡尺测量锅身深度及锅口内径,用量杯量取常温水倒入锅内测量容积或装满水称重,观察。7. 2,6手柄结构手柄结构试验按图2方法进行,测试探头在任何方位接近手柄上的紧固螺钉时,观察测试仪器指标灯。单位为亳米标引序号说明:1 手柄;2一一紧固螺钉:3测试探头。图2手柄结构测试示意图6.2.7手柄牢固性步骤如下:a)手柄牢固性试验用挂重法,并按表8及图3进行:b)卸载后,目视检查手柄及其组件有无松动、变形、裂纹现象;c)向锅内注入常温水至锅口,放置3min,观察其连接处有无渗水情况。a)双柄锅手柄牢固性示意图b)单柄锅手柄牢固性示意图表8手柄牢固性试验名称载荷位置载荷方向载荷力/N载荷时间min双柄锅见a)与中心轴平行向上F=12Fi+32F210单柄锅见b)与中心轴平行向下F=F1+3F210长柄+副柄锅见C)分别进行双柄锅+单柄锅测试各10注:F一载荷力(当F小于100N时,按100N进行载荷);Fl一不粘锅自重力,Fl等于不粘锅的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重力加速度取9.8ms2);心一不粘锅容积的水的重力,F2等于不粘锅容积的水的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重力加速度取9.8ms2)-标引序号说明:1.一一手柄末端到不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水平距离。图3手柄牢固性测试示意图c)长柄+副柄锅手柄牢固性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柄末端到不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水平距离。图3(续)6.2.8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测试步骤如下:a)在锅内加入2/3容积的常温水;b)将热电偶温度计的探头安装在图4所示测量点的位置;c)盖上锅盖将锅放在功率2kW、直径略小于锅底的电炉上加热;锅底直径小于120mm的产品用相当于2kW电炉热能的燃气灶代替电炉具,加热时燃气火焰不超过锅柄座的最低位置;d)当锅内水温达到沸点,调小火力,保持微沸30min,记录该时间段图4各测量点的最高温度值。c)副柄d)环形柄标引序号说明:B手柄最大宽度;1.一一手柄末端到不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水平距离。图4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测量点示意图6. 2.9手柄阻燃性按附录B试验。7. 2.10手柄抗扭强度按附录C试验。8. 2.11手柄耐热性步骤如下:a) 将恒温箱加热到设定温度(150±5)°C;b) 将试样放入恒温箱中,待恒温箱的温度恢复到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恒温Ihc)取出试样,置于一干燥平面上自然冷却至常温;d)检查试样,记录测试结果(观察参考距离250mm)。6.2.12手柄抗疲劳强度按附录D试验。6.2.13不粘涂层感官要求按GB/T32095.1-2015中6.2.1的方法进行试验。6.2.14不粘涂层显微外观按GB/T32095.1-2015中6.2.2的方法进行试验。6.2.15不粘涂层硬度按GB/T6739的方法进行试验。6.2.16不粘涂层附着牢度按附录E试验。6.2.17不粘涂层剥离牢度按GB/T32095.1-2015中6.2.6的方法进行试验。6.2.18不粘涂层耐铲性按附录F试验。6. 2.19不粘涂层不粘性6.1.1.1 煎炒类中4. 2. 2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方法进行试验。异形煎炒类不粘锅按GB/T32095.2-2015的方法进行试验。6.1.1.2 蒸煮类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方法进行试验。6.1.1.3 饭煲类按GBT32095.2-2015中4.2.3的方法进行试验。6.2.20不粘涂层耐磨性6.2.20.1煎炒类内底面平整且内底平面直径大于13Omm的煎炒类不粘锅按GB/T32095.2-2015中4.3.1的方法进行试验。内表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型、锯齿形以及直径不大于130mm的煎炒类不粘锅按GB/T32095.2-2015中4.3.2的方法进行试验。6.2.20.2蒸煮类按GB/T32095.22015中4.3.1的方法进行试验。6.2.20.3饭煲类按GB/T32095.2-2015中4.3.2的方法进行试验。6.2.21不粘涂层持久不粘性先按6.2,20试验,再进行6.2.19的试验。6.2.22不粘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按GB/T32095.1-2015中6.2.10的方法进行试验。6.2.23不粘涂层耐酸性按GB/T32095.3-2015中5.1的方法进行试验。6.2.24不粘涂层耐碱性按GB/T32095.3-2015中5.2的方法进行试验。6.2.25不粘涂层耐盐水腐蚀性按GB/T32095.3-2015中5.3的方法进行试验,该试验连续进行共2次。6.2.26不粘涂层抗冲击性试验步骤如下:a)将不粘锅放置在平面木板上;b)用重(225±2)g的钢球距离内底中心上方1.5m高度自由下落1次;c)试验结束后检查涂层表面状况。6.2.27复合底牢固度按GB/T32147-2015中6.2.10的方法进行试验。6.2.28底部平面性按附录G试验。6.2.29产品放置稳定性将无盖且空的不粘锅放置在5。斜台上,手柄朝向斜面的最低位方向,观察不粘锅是否保持稳定。6.2.30产品抗冲击性按附录H试验。6.2.31外涂层6.2.31.1感官要求目视、外观检查。6.2.31.2附着牢度按6.2.16的方法进行试验。6.2.31.3耐热骤冷稳定性将试样放入恒温箱内加热到(170±5)°C,保温5min后立即投入常温水中冷却Imin,取出用软布揩干后,用4倍放大镜检查涂层表面。连续重复上述步骤5次。7检验规则7.1 不粘锅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 出厂检验按GB/T2828.1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接收质量限(AQL)应符号表9的规定。表9出厂检验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水平(IL)接收质量限(AQL)1手接触部位A5.26.2.21.02锅盖与锅身配合5.36.2.33娜接5.46.2.44不粘涂层显微外观B5.6.26.2.14S-34.05不粘涂层硬度5.6.36.2.156不粘涂层附着牢度5.6.46.2.167不粘涂层不粘性5.6.76.2.198不粘涂层感官要求5.6.16.2.139外涂层感官要求5.11.16.2.31.16.57.3 型式检验按GB/T2829规定,采用判别水平II的二次抽样方案,表10中序号13的检验采用判别水平11的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1次。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b)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市场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4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别水平(DL)、样本量大小和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型式检验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别水平(DL)样本量大小(n)不合格质量水平(RQL)1材料A5.1.1、5.1.2、5.1.36.2.1.1、6.2.1.2、6.2.1.3IIn=3502手接触部位5.26.2.23标志8.1.1、8.1.2、8.1.3、目视4材料B5. L4、5.1. 56.2.1.4、6.2.1.5m=nz=3655锅盖与锅身配合5.36.2.36钾接5.46.2.47手柄数量B5.5.16.2.58手柄结构5.5.26.2.69手柄牢固性5.5.36.2.710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5.5.46.2.811手柄阻燃性5.5.56.2.912手柄抗扭强度5.5.66.2.1013手柄耐热性5.5.76.2.1114手柄抗疲劳强度5.5.86.2.1215不粘涂层显微外观5.6.26.2.1416不粘涂层硬度5.6.36.2.1517不粘涂层附着牢度5.6.46.2.1618不粘涂层剥离牢度5.6.56.2.1719不粘涂层耐铲性5.6.66.2.1820不粘涂层不粘性5.6.76.2.1921不粘涂层耐磨性5.6.86.2.2022不粘涂层持久不粘性5.6.96.2.2123不粘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5.6.106.2.2224不粘涂层耐酸性5.6.116.2.2325不粘涂层耐碱性5.6.126.2.24表10(续)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别水平(DL)样本量大小(n)不合格质量水平(RQL)26不粘涂层耐盐水腐蚀性5.6.136.2.2527不粘涂层抗冲击性5.6.146.2.2628复合底牢固度B5.76.2.27Ilml=nz=36529底部平面性5.86.2.2830产品放置稳定性5.96.2.2931产品抗冲击性5.106.2.3032外涂层附着牢度5.11.26.2.31.28033外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5.11.36.2.31.334不粘涂层感官要求C5.6.16.2.1310035外涂层感官要求5.11.16.2.31.18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8.1 标志8.1.1 在产品明显的位置上应标有清晰的永久性标志,标志的内容为制造厂名或商标。8.1.2 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a)商标,b)产品名称和规格,c)执行标准号和名称,d)企业名称、厂址、电话号码。8.1.3 包装箱上的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并应有如下标志:a)商标,b)产品名称和规格,c)执行标准号和名称,d)出厂年月,e) 企业名称、厂址、电话号码,f) 数量,g)净重、毛重、体积(长X宽X高),h)怕湿、向上、小心轻放标志。8.2 标签合格证上应有如下内容:a)商标,b)合格证(字样),c)检验员(签名或盖章),d)制造日期,e)制造厂名。8.3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有如下内容:a)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b)使用说明,c)安全、清洗注意事项,d)使用温度范围,e)执行标准号,D企业名称、厂址、电话号码。9包装、运输和贮存9.1 包装1 .1.1产品包装应干燥、完整、清洁、无腐蚀性,附有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瓦楞纸箱应9 .1.2包装应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及相关要求,瓦楞纸板包装盒应符合GB/T6544的规定,符合GB/T6543的规定。9.2 运输9.2.1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不应抛掷、翻滚和踩踏。9.2.2运输途中应谨防受潮、挤压及雨淋。9.2.3运输时不应与腐蚀性物品、有毒物品同时装运。9.3贮存9.3. 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无腐蚀性物品和气体、相对湿度小于85%的库房中。9.3.2产品存放离墙保持20Omm以上,离地距离保持100mm以上,堆高不超过3u附录A(资料性)典型产品结构A.1炒锅示意图见图A.L标引序号说明:1锅身;2 锅盖;3 螺钉;4锅钮:垫片:6 螺钉;7手柄。图A.1炒锅示意图A.2煎锅示意图见图A.2。标引序号说明:1 锅身:2 手柄。图A.2煎锅示意图A3汤锅不意图见图A3。标引序号说明:涡身:2锅盖;3锅钮:螺钉:5垫片。图A.3汤锅不意图A.4电饭锅内胆示意图见图A.4。标引序号说明:1T身。图A.4电饭锅内胆示意图附录B例范性)手柄阻燃性试验8.1 试验设备酒精灯。8.2 试验步骤B.2.1将待测不粘锅安装在刚性底座上。B.2.2固定酒精灯位置,点燃火源后调节火焰高度,并保持火焰不会减弱或摇摆,使火焰外焰刚好与手柄的可燃部分接触,如图Bl所示。R2.3手柄置于火焰上加热30s,移去火源,若燃烧,让手柄燃烧到火苗自动熄灭或燃烧持续15s为止(两种情形中任何一种先达到即可),观察在此期间手柄是否软化或有熔融物滴落。B.2.4记下火焰移去后手柄的燃烧时间。单位为亳米图B.1手柄阻燃性试验示意图附录C(规范性)手柄抗扭强度试验C.1试验设备手柄抗扭强度试验机:a)平衡杆:长1m,重(l±0.Dkg,包括附件夹紧装置,指示器;b)产品固定装置;c)测量手柄扭曲角度的分度表;d)测试祛码:重IkgC.2试验步骤C.2.1将产品手柄(吊环或其他不属于手柄主体的配件不计入内)的中心部位固定在如图C.1所示平衡杆的中心,手柄与平衡杆之间不应有相对转动现象。C2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调节紧固装置,使平衡杆达SJ水平,同时指针指向分度表的零位。C.2.3将测试硅码分别悬挂于平衡杆两端保持静止30s,分别记录指针偏转的角度。C.2.4检查手柄和连接部件,记录任何损坏的情况。单位为亳米标引序号说明:1一一平衡杆:2挂重位置。图Cj手柄抗扭强度试验示意图附录D(规范性)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D.1试验设备D.1.1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机:一种将加载的不粘锅从一个水平表面,通过将手柄不断举起、放下的装置。该试验机平台与不粘锅的接触面上垫一块厚度为5mm,邵氏硬度为(50±10)HD的橡胶板。D.12装载物:便于试验过程中对不粘锅加载稳定,如氧化铝粉或石英砂。D.2试验步骤D.2.1按6.2.11预先对不粘锅做手柄耐热性试验。D22对螺丝紧固手柄的产品试验前先用扭力扳手将手柄紧固,再按图D.1所示根据手柄的类型和数目选择恰当的方式,将手柄固定于试验机上,确保不粘锅在试验机平台上水平,当偏心轮处于最低点时,不粘锅与工作台平面的间距为Imm。D.2.3向不粘锅内加入装载物(M),其质量等于1.5倍的不粘锅容积的水的质量(m)oD2.4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机设定升降25次mh启动使其运转至规定循环次数,取下不粘锅,检查手柄及其组件有无变形、松动,手柄有无裂纹,并记录试验结果。单位为亳米b)长手柄+副柄抗疲劳强度示意图O双柄抗疲劳强度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I=偏心轮;2-偏心轮运动到最低位置;心½到在最高fi1._手柄末端到不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的水平距离;L7持前端到不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的水平距离;L2=M心轮中心轴线至怀粘锅与手柄配合端面的水平距离;M:_装载物质量:q1f=4心轮中心:。2=偏心轮旋转中心。图D.1手柄抗疲劳强度试验示意图附录E(规范性)不粘涂层附着牢固度试验E.1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a)2kW电炉;b)红外测温仪;c)计时器、划格板等。注:试验设备仪器不拘型号,能达到试验要求即可。E.2试验步骤E.2.1用锋利单刃刀片的刀尖和专用划格板在涂层上刻划11条相距2.4mm、长38mm的平行划痕,再沿垂直于上述划痕方向重复上述步骤(共100格),刀尖应穿透涂层(无法划格测试的若全部为花纹的产品可采用样片进行检测)。E.2.2在不粘锅内装入2/3容积的纯净水,煮沸保持3h后取出,自然冷却到常温后用软布擦干。E.2.3用单面透明压敏黏胶带(3M-898)黏附在划痕区内,胶带粘贴方向与一组划痕线平行。用外力驱除胶带黏合处的空气,并使其与涂层达到最大程度的黏合。注:3M-898是由3M公司提供的单面透明压敏密i胶带。E.2.4拉住胶带一头,并按90°直角向上迅速拉起,连续进行3次,每次均需用新的胶带。E.2.5将划痕旋转90°,重复E.2.3、E.2.4步骤。E.2.6在不粘锅内装入适量的植物油(确保划格区域在试验过程完全浸泡),使油温加热到(200±5)°C,保持30min后取出,自然冷却到常温倒出植物油。E.2.7用高于60的水加中性洗涤剂清洗不粘锅,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E.2.8重复上述E.2.3、E.2.4、E.2.5步骤。E.2.9检查划格区域内涂层有无整格脱落,并记录试验结果。附录F(规范性)不粘涂层耐铲性试验F.1试验设备不锈钢铲:符合GB/T3280中的06Crl9Nil0牌号、宽度为5mm,厚度为1.5mm,维氏硬度为(190±20)HV,铲头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4的不锈钢片(如图F.1所示)。F.2试验步骤试验按如下步骤进行。a)将测试样安装在耐铲性试验机(如图F.2所示)上,加热不粘锅使其底部边沿温度保持在(200±5)用不锈钢铲垂直于锅底平面(或垂直于圆弧锅底中心切线)施加(2.8±0.DN的力对涂层进行循环耐铲试验,试验过程中不锈钢铲保持平稳或无偏移,每一循环动作如下:1)不锈钢铲由锅壁垂直投影中点位置开始(煎锅、汤锅、奶锅等锅壁垂直的产品由底面边缘位置开始);2)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行到不粘锅底部中心点,不锈钢铲与锅底面应贴合(运行轨迹不小于80mm,较小的锅具摩擦轨迹可越过中心点);3)试验不锈钢铲抬起与涂层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