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教师读书征文五篇.docx
XX小学教师读书征文(一)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书到用时方恨少,而作为教师的我不断进步的法宝就是读书。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有精深的理论研究、生动的实际案例,其中有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我受益匪浅。书中提到教师要敬畏生命,第七十五条中写到: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要让学生感受到我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孩子。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教师的某一句话伤的孩子脆弱的心灵,甚至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记得前段时间我出去学习,当时有一位老师讲了一个案例,有一名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作业要求抄三遍语文书,第二天交作业时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完成,老师把这个学生叫了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就是一个大傻冒”。结果这名学生得了精神病,家长将孩子送到精神病医院,医生说这孩子不能痊愈,永远都会这样了,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这个案例提醒了很多教师,学生在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是关键期,有些不适合对学生讲的语言千万不能讲,每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唯一,既然家长放心的把学生交给了我们老师,我们就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我想这也是每个家长的心声。在他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谈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特别谈到了对于“后进生”的工作。他也教给我们使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办法还是阅读,因为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润滑剂。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每个班级一定都有“后进生”,我的班级也如此,有一个女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同学面前说话的声音特别小,缺少自信,了解情况后我经常锻炼她在同学面前讲话,每次哪怕她有一点点的小进步,我都及时表扬,一段时间后有了很好的效果,逐渐增强了她的信心,但是学习上没有进步,读了这本书后,我反思了自己工作的不足,应该让她多阅读,爱读书的学生一定会喜欢上学习的,除了阅读以外,她还需要更多的关心、帮助、理解等,应该对她更多一些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怎样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这条中提到“而真正的幸福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的劳动”。他和孩子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起了葡萄园,而这些学生到了青年时代都走上了独立的劳动生活的道路。因为在小学时期播种的探索的种子,在学生后来的生活中发育成了丰硕的果实,在他们的意识中对于土地、植物和在土地上的创造性活动怀着热烈的眷恋之情。回想起我的学生,他们都是家里的唯一,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没有辛勤汗水的付出,只会坐享其成,导致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我经常教育班级里的学生,每天回家后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但是真正按照我说的做的又能有多少?思考一番后应该是我的过错,我只是一味地说服学生,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教育学生,经常讲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辛勤付出的小故事,让学生动之以情,使他们深受感动,懂得感恩父母,我想这样一定会有更多学生热爱劳动。读了这本书后,使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教育工作中的不足,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多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学问与艺术永无止境,教师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孜孜以求。XX小学教师读书征文(二)翻开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立刻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那份热爱。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就这样,在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踏上三尺讲坛二十年多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捧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真正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更使我敬佩不已的是教育专家的一些理论,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正确的,正所谓真理的价值是永恒的。李镇西老师和他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两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在教育事业中圆梦。二是他的对“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的反思。在教育事业中圆梦。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撰写出版过程让我为之感动,它不是信手捏来,而是源自一捆尘封了19年,纸张都发黄了的那一本本教育手记。李镇西老师写书时的场面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打开电脑,拉出键盘,敲出了第一行字:爱心与教育一一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我完全没有写书的感觉,只觉得十几年来教育在我心中积蓄的思想感情的潮水一下喷涌而出,在键盘上恣肆奔涌,敲键盘的手指禁不住也微微颤抖。读到这不言而喻,只有对教育的无限热爱,才如此地激情澎湃。整整三个月,李镇西老师的业余时间都是这样在阳台的电脑前度过的。也许在旁人看来,如此不停地敲击键盘是何等地乏味而枯燥,但他却感到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是一页页纯洁动情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又很自然地幻化为一幅幅很美丽很鲜活的画面,那是宁玮善良而坚韧的面容,杨嵩纯真而调皮的微笑,岷江之滨的熊熊篝火、峨眉山雪地上的灿烂阳光于是,他的整个身心又沉浸在和学生一起度过的被青春染绿的日子里!李镇西,一位教育者在把他和学生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和他一起分享这教育的幸福与美!体现出他是如何爱学生的,在这个爱的沃土中他收获丰收的喜悦:教育和文学给了他双重的回报一文学为他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同时,教育正在圆他的文学梦。一个个镜头的浮现,让我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对李镇西老师的敬佩,回想我己与学生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能记起一些回忆,但那只是内心深处的片段,也许这就是我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原因所在吧。对教育的反思“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书中提至心我的教育实践的确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教育能够用“爱心教育”来概括。我不接受甚至反对“爱心教育”的提法,就是不希望人们把爱心当成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技巧。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读到这,曾几何时,“爱心”这个词的泛滥,我也有过这样的误解:讲爱心当然好,但是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爱心,应该有限度。因为一味强调爱心,学生就不好管了!例如,“我觉得我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但是工作中仍然力不从心;尤其让我伤心的是,我那么爱学生,可学生仍然不理解我,也不爱我,有的学生实在太调皮,根本管不住呀!教育不能只有爱心,还得有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呀!”面对困惑,我在书中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关于教育中的爱心,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爱心”。李老师为我们科学地解读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以前我们以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爱就是迁就学生就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李镇西老师说到,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一一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学习。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这简短的话语,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地反思。要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须经过认真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多向名家和大师学习,多参加一些沙龙类的讨论,多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李老师曾感慨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李老师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对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积淀。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我们向教育家学习,不光要学习教育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总结的毅力。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份艰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份丰厚的回报。与李镇西老师相比,真感到汗颜!大师的成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都经历过迷茫、彷徨,经历过学习积淀过程。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执著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爱心与教育正如一条滋润心田的河流,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XX小学教师读书征文(三)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可想想自己,平时读了几本书呢?可能连学生都不如。感觉到自己脑子中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在“学名师、读好书、创品牌”活动中,我读了不少书,可最喜欢读的书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的雷夫老师用了25年,在同一间教室,把一批批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孩子教育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第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是那么不平凡。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孩子,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方向,而变得不平凡。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成功无快捷方式,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的努力挣来的”。当我还是师范生的时候,在学校时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我的意识里一直都觉得跟孩子相处要平等融洽,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她们,可是当自己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这些都是理论,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再加上很多老教师都告诉我师生之间如果缺少了“害怕”,则会群龙无首,乱作一团,所以必须要让学生怕你。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让他们“害怕”以后会怎样呢?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想法又有一些动荡,师生之间如果只能靠害怕去压制,那一定不是融洽的、和谐的,老师、学生都有苦难言。而雷夫先生提出的“以信任取代恐惧”的观点和做法让我佩服,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孩子,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孩子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当然雷夫老师既然能够成功,我们也一定可以做到,但是一定要有耐心。雷夫老师说:“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这句话说得非常睿智。关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应该在学生间进行比较,比如谁的成绩好谁的成绩不好,那样会打消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表现的纵向对比,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比如说测试成绩和上次比较,有进步5分或5分以上的,都发给孩子一个小礼物,并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孩子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对学生承诺的事情,就算是非常小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言既出行必果。在平时的教学上,为了让孩子遵守纪律或者取得高分,学期开始我就设置了奖惩制度,如:五颗星星换一个笑脸粘贴,五个粘贴换一个小礼品等等,头天布置下去的任务第二天必须马上检查,做到言而有信,这样学生才会尊重你,他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犯一些错误,个别孩子没做作业,为了给别的孩子一个警告,我偶尔会对没做作业的孩子大吼大叫,对他们进行批评,结果严重伤害了这些学生。如果当时,我能像雷夫对待丽莎一样,那事情会有另外一种结局。“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雷夫老师也告诉我们:“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一步步的坎坷迈过去,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处理事情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建立了与学生的信任,友善、公正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像家长一样的避风港。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你就是榜样”、“让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我会借鉴雷夫的教育观点、教育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用自己的行动想象着雷夫先生那种“幸福”,我希望第56号教室发生的奇迹有一天会发生在我的教室里。XX小学教师读书征文(四)这是英国近苏格兰爱丁堡古堡,其中的格洛斯特大教堂多次被拍成学校的礼堂,这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学校一一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在这里老师猫头鹰是信使,汽车可以飞上天,有巨人战争矮人的神奇,有万众疯狂的魁地奇比赛在这里各种肤色的孩子是同学是伙伴是朋友,在这里各种生灵和谐共处,植物和动物得到尊重,在这里马人可以是老师在这里有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忠诚与背叛、坚持与放弃、争吵和谅解的交织,成长伴随着烦恼与矛盾,而最终战胜一切的是爱的力量对,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风靡全世界并且拍成八部电影的无数哈迷为之倾倒并且至今念念不忘的哈利波特。这是唯一让我感兴趣的魔幻故事,无论是无论作品本身还是作者本人都给我带来了太多震撼。作者J.K罗琳(J.K.Rowling),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1989年,24岁的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J.K.罗琳想象不仅给儿童也给全是世界拥有童心和渴望神奇的“大人们”带来了无限乐趣。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到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据说到2010年11月为止罗琳目前的身价为5.45亿英镑已经超过英国女皇个人财产总值。伏案之余,我作为一只投身于学校二十多年的井底之蛙,尽管我努力开阔视野增长,还是不免在原滋原味的英国魔幻故事里挖掘了些许我所感兴趣的校园风景:第一个关键词一一老师。睿智仁慈富有远见卓识的校长邓布利多赢得了全体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尊重;学识渊博公正公平的米勒娃.麦格教授;追求真理不拘小节的草药学老师斯普劳特;神经质的偶尔能正常发挥的占卜课老师西比尔特里劳尼;外表粗野内心温柔的巨人老师海格因为行为怪异打扮粗俗几乎让所有学生敬而远之;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外表邪恶的魔药学后来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双面间谍斯内普了,直到第七部小说才最终揭露斯内普是隐藏最深的最像坏蛋的好人之一,再次告诉了我们你看到的世界未必是全部真实的世界。第二个关键词一一朋友。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即将被微信的朋友圈操纵,但是我们甘之如饴,因为我们需要朋友。哈利波特的父母因朋友背叛死去,哈利波特却因为父母的朋友多次舍身相救才得以在伏地魔的黑暗掌控下保全了性命,哈利波特又因为自己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一次次打败伏地魔的阴谋诡计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说微信朋友群是万能的,那么生活中的我们没有朋友是万万不能的。第三个关键词一一全世界通用的流动红旗。对,你没有听错,哈利波特全集里确实也有流动红旗。加分制,上不封顶除了老师可以加分扣分,级长们相当于值周们也有加分扣分的权利。不过,不是每周一评而是每学期评定一次,在霍格沃兹被称作学院杯。第四个关键词一一最差。哈利波特的同学纳威除了一科略有优势,学啥啥不行做啥啥不会,因为记不住开门密码所以记在纸上被食死徒偷走差点酿成大祸但是他爱憎分明坚持正义,挥剑斩杀了伏地魔的魂器纳吉尼吸引了大批粉丝,并且在成年后成长为霍格沃兹的魔药学教授。真的会这样,我们常常遇到在学校并不出色甚至很差的学生在社会上不断地风生水起,学校未必让所有的孩子有机会显示优点,也许社会更适合他们的酣畅淋漓的大展才华。面对我班的哪些差生,我时常提醒自己他、他、她长大后也许都是纳威,我期待着,也祈祷着。读过哈利波特很多遍了,如果说位置决定了视野,视野决定看到的风景,那么不妨说说前几天在微信圈里看了一篇文章做一只快乐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我们都读过,语文老师上课时常常启发学生假如井底之蛙跳出来会怎么样呢?有人这样改: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遥远的地方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J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想了想说:“可是,井口太深了,我和我的同伴们根本就爬不上去。朋友,对我来说,天就只有这麽大。”小鸟说:“是吗?那你太可怜了。要是你有一双像我一样的翅膀就好了。”青蛙说:“不对,朋友。我不可怜,我不可能跳出井口,也不可能有一双翅膀,能看见井口一样大的天空,已经很幸福了。”真的,即使我拥有了魔法的翅膀,我看到的也只能是我每天看到的世界,这个我所从事的、带给我诸多烦恼、些许喜悦的教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