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报告.docx
目录第一章"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政策一、中国"一带一路"旅游政策现状与特点OOl二、"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的旅游政策010三、“一带一路"旅游政策发展趋势014第二章“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合作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游市场0。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境游市场025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入境双向旅游发展031四、"一带一路"旅游中的中国画像034五、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一带一路"旅游市场039六、"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合作实践042第三章“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合作一、"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合作概况046二、"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合作特征047三、"一带一路"旅游投资风睑052四、"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合作的建议分析056五、投资合作经典案例057第四章"一带一路旅游舆情大数据分析一、"一带一路"旅游的公众关注度065二、"一带一路"旅游热点068三、"一带一路”旅游的学界关注度072四、基于舆论的“一带一路”旅游发展建议073第一章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政策吴丽云阎芷歆一、中国一带一路旅游政策现状与特点“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别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文件开始频繁出台,尤其在2014年之后,随着顶层设计的完成,不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政策文件在数量上、内容上和可操作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提升。1、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不断完善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途径,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旅游合作。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实现了“一带一路”从战略到政策落地的转变,但该规划为政府内部规划,尚未对外公开。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基本完成。其中涉及旅游的内容涵盖了旅游合作、旅游推广、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签证、邮轮旅游等多方面。同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资金支持。此后发布的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Sj计划(201&-2020年)、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一带一路"政策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此外,在中国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都提到了要加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出台互惠政策、鼓励旅游投资等方式提高文旅品牌影响力。2017年5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总结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旅游推广和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2017年6月发布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成为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政策,其明确了支撑体育旅游的八项行动,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9年4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对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的合作提出希冀。目前,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正在紧张的编制中,“一带一路"旅游政策将更加聚焦具体领域,涉及行业更加全面,政策内容更加具体。表1-1中国"一带一路"旅游相关政策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政策文件旅游相关内容2014-08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东盟一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采取有利于边境旅游的出入境政策,推动中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中东欧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动中非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双边合作,办好与相关国家的旅游年活动。接上表2014-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尚未对夕公开2015-03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西寺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2015-0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国家重点旅游景区、"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线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让多彩的旅游丰富敝性活,助力经济发展。2015-10推进“f-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支持各地发挥地缘优势、语言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开展特色标准化合作。2016-12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旅游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证便利化,推动航权开放、证照互认、车辆救援、旅游保险等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投资互惠合作,推动海上纯之路螭仑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一带一路"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6-12文化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接上表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2017-05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地,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睑防范政策和措施,为绿色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用5-10年时间,渤鹿功完善的生态环保三务、支撑、保障体系,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环保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2017-05推进f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中国沿维1家互办"旅游年,开展各类旅雌广与交流活动,相互扩大旅游合作规模。举办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中国-南亚国家旅游部长会议、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旅游部门高官会等对话合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多层次、多区域的“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机制。中国连续三年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年",建立丝绸之路(中国)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旅雌广联盟、中俄蒙"茶叶之路"旅游联盟,促进旅游品牌提升。体育合作也在蓬勃发展。2017-06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包括加大体育旅游宣传力度、培育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加强体育旅游设施建设、促进体育旅游装备制造、推动体育旅游典型示范、发展体育旅游目的地、打造体育旅游合作平台、强化体育旅游智力支撑八项行动。接上表2019-04推进“T-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倡议:进展、贡献与组办公室展望展望:旅游合作逐步扩大.中国与多个国家共同举办旅游年,创办丝绸之路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等旅游合作机制.与57个沿线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与15个国家达成19份简化签证手续的协定或帮匕尚未发布文停瞳游部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i找J(20212025年)正在编制中2021-04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持续建设“T-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主题节会,提升"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品牌影响力。资料来源:作者整理2、各地积极出台“一带一路”发展政策随着“一带一路"在国家层面政策的落地和顶层设计的完成,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出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天津、山东、山西、河南、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均出台了“一带一路"相关促进政策(表1-2)。这些政策中与旅游相关的内容多是结合了当地的资源特色和地域优势,从旅游合作出发,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品开发、会展活动举办、旅游投资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指导。其中,山东济南、山西晋城、山西运城市、河南南阳等地从市级层面提出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省级政策的内容,并将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此后,许多地区开始探索编制“一带一路"具体规划以及发布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旨在形成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案。例如陕西省自2015年起,每年都会出台当年的"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当年的建设需要,对重点方向、重点地区、重点国别、重点项目进行规划,着力构建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在各地的推进,为各地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表1-2中国各省"一带一路"旅游相关政策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政策文件旅游相关内容2015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完善"四网”立体平台、开放功能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多元主体平台等4大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强化财政、金融、保险、人才政策保障,重点推进经贸合作、对外投资、产业合作、人文交流.2015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我省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突出“古丝绸之路”主题,重点打造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安阳殷墟、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新安汉函谷关、陕县靖函古道等黄金旅游点,与沿线省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整合旅游资源和品牌,积极策划开发丝绸之路自驾游、丝绸之路文化寻根探秘之旅、中国功夫研修之旅、茶文化休闲之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2015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加强景德镇、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婺源等著名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宣传推广合作,接上表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展会,大力推介”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提升江西旅游国际知名度。联合国内相关省份推出一批具有丝绸之路概念的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一带一路"区域旅游客源e大力开拓泰国、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旅游市场。开辟与沿线国家的旅游直飞航线,支持开通旅游包机,促进国际场发展。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推进共建中国一东盟联合大学、中国一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一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一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一东盟减贫中心等重大项目(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友联领域合作,夯实民心基础。2015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与沿线国家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旅游合作备忘录等整体性协议,深化旅游业规划和资源开放、行业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更多的广东游客到沿线国家旅游观光,支持广东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旅游投资合作,建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及旅游基础设施。与沿线国家华人商(协)会、大型旅行企业合作,开设广东驻海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在广州、深圳市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在珠海、汕头、湛江等市启动邮轮旅游开发。筹划一批跨境丝绸之路目。接上表2015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统筹国际国内合作,把甘肃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期望到21世纪中叶实现五通目标,将甘肃打造成为“T-路”国际经济贸易文化合作黄金走廊。2015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尚未对夕公布2016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经贸合作升级版、推动产业与技术合作、提升金融开放水平、推动海上全面合作、密口人文交流合作。2016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基于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搭建高端文化交流平台,推广“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以创新思维讲好"山东故事”,推动曲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齐鲁文化国际化,加快形成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201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方案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打造经贸合作平台、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城镇嵌入式布局、密d人文交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当好生态卫士及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接上表2016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商贸物流、产能合作、科健育、国际旅游、区域金融中心”为建设任务,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中医药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服务贸易,不断提高服务贸易比重。2015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尚未对夕公布3、文体旅多业融合成风潮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中的旅游相关政策,虽经常与文化和体育相关政策同类而聚,但三类政策最初通常相互独立、互为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融合类政策频繁出现。2017年发布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是旅游和体育业态融合的第一次有效尝试,该方案旨在“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形成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特色运动休闲项目、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和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并通过体育旅游全方位的交流互动,促进“一带一路"区域内的政策沟通、产业互通和民心相通,使体育旅游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内开放合作的亮点。自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机构重组以来,文旅融合更加紧密,从2019年起,文化和旅游部每年都会颁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征集"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的通知,促进重点项目的落地,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的产业实践。而目前正在编制的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则是旅游与文化相融合在政策方面的有效尝试,该政策的出台必将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二、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的旅游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沿线各国积极寻求合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将“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中提出,截至2020年11月,中国政府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1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大量合作文件的签署,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其中与旅游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本报告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方网站“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专栏中的79个包含旅游相关政策的合作文件,并提取其中关键词进行口析(图1-l)其中"旅游年'作为一种文旅交流的有效形式,出现在了15份文件中,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对外旅游合作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鼓励游客互访、加强旅游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是旅游相关政策中的常用手段。一疫资出川JFgA 千交流培养旅游人才、增开航线、简化旅行手续等也产V超两国鬻火伴妣建町戈步”备翎一 ¾.M-M交-SiT' wM 游K.图1-1"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旅游相关政策关健词资料来源:作者整理OlO1、旅游投资政策不断深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投资是中国旅游企业打开全球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加强国际旅游交流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口。旅游投资政策呈现出投资力度加强、投资模式多样、投资区域扩大等特征,涉及服务平台建设、数字文旅、创意设计、旅游演艺等多个领域。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增长18.3%,占全国对夕股资的比重上升到16.2%,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占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8.4%同时,沿线国家企业也看好中国发展机遇,在华新设企业4294家,直接投资82.7亿美元。2、旅游基建政策卓有成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导,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国际间旅游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合作文件中,"旅游基础设施"被多次提及,主要表现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鼓励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和发展数字化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在政策的引领下,2013年至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累计3629.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累计2307.6亿美元,别占同期总额的50.5%和47.9%。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参与建设科摩罗莫罗尼国际机场、安哥拉新罗安达国际机场、尼泊尔博卡拉新机场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重要项目,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基建水平。3、旅游推广政策丰富多样旅游推广是旅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也是加强旅游交流的有效推力。在合作文件中,不仅有推动旅游团队互访这类常规型手段,也有以"旅游年"为代表的新型推广手段,利用丰富多样的文旅交流活动,打造旅游品牌,推广旅游产品。中国一带一路网.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3%EBOL.(2021-01-22)2021-07-17.httpsy/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中国企业拿下半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EBOL.(2018-06-08)2021-07-172013年以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东欧、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克罗地亚等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办旅游年,并先后成立中国驻曼谷、布达佩斯、阿斯塔纳旅游办事处,指导完成巴黎、悉尼中国旅游体验中心建设,还举办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暨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节会。成功打造了"丝路之旅"、"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美丽中国”等文化和旅游品牌。4、旅游便利化政策持续推进旅游便利化能够提高旅游效率、促进旅游流动。合作文件中的旅游便利化政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签证便利化政策和交通便利化政策。在签证便利化政策方面,不少国家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根据2019年4月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携程旅行网联合编制发布的«2018"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1日,已经有5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面向中国游客开放便利签证政策。有11个国家与中国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其中波黑的免签条件为入境、出境或过境每180天停留不超过90天;厄瓜多尔的免签条件为入境、出境或过境一年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其余九个国家的免签条件皆是入境、出境或过境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另外有7个国家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33个国家对中国游客实施落地签证政策(表1-3)。表1-3"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签证政策情况签证政策互免普通护照签证(11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7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33个)NW一市一路”国家或地区阿联酋、巴巴多斯、裴济、格林纳达、塞舌尔、汤加、塞尔维亚、波黑、白俄罗斯、厄瓜多尔、卡塔尔印度尼西亚、韩国(济州岛等地区)、突尼斯、摩洛哥、萨摩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马孟啦国、文莱、后白尔、埃及、斯里兰卡、东帝汶、黎巴嫩、马达加斯加、士库曼斯坦、巴林、瓦努阿图、阿塞拜疆、伊朗、约旦、亚美尼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多哥、佛得角、加蓬、圭亚那、科特迪瓦、卢旺达、乌干达、毛里坦尼亚、苏里南翔斗来源: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随着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便利的过境免签政策,截至2019年12月1日,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23个城市的30个口岸对53个国家(包含25个"一带一路"国家)人员实施过境144小时、72小时免办签证政策(表1-4).免签、落地签等政策利好,直接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员流动,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表1-4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情况签证政策外国人过境1444的免办签证(23个)外国人过境72曲免办签证(3个)城市1匕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w、杭札球沟应大医青岛、瞬B、厦门、昆明、武汉、广州、深圳、揭阳、重庆、西安、宁波长沙、桂林、哈尔滨惠及的"T:一路"国家或地区(25个)捷克、爱沙尼亚、希腊、匈牙利、拉曜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俄罗斯、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资料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交通便利化政策方面,中国旨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具体政策表现在增加航线、开通直航、加强海运、陆运等方面。2019年4月,中国与东盟签订首个区域性航空运输协定,为打造“空中丝路"创造了航权条件,至此中国与沿线国家签订的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总数达18个,签订的海运协定达39个,与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并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通航能力覆盖中国83.87%的省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L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旅游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三、"一带一路旅游政策发展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旅游相关政策不断细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自2016年起,合作文件中的旅游相关政策日益具体,从宏观的发展政策转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市场、旅游投资、旅游产品、旅游展会、旅游教育、旅游交通等更加具体的合作政策。从长远看,未来"一带一路"旅游政策或将呈现如下趋势:1、旅游合作主体更加多元"一带一路”倡议最初是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间的顶层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合作主体不断扩大,城市、企业、高校等多种主体不断加入。2015年5月,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加入,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培养和文化旅游沟通。2017年7月,中国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WTA),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国际旅游组织,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提供产业交流、产业研究、智力服务等多方面支持。2017年10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发展联盟正式批准成立,为政府与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已与国际上156个国家建立了联系,与68个国家建立了沟通机制,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项目的合作关系,并且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项目合作。随着国际间合作的深度推进,未来的“一带一路"旅游政策中,旅游合作主体也将更加多元,将会有更多合作主体加入其中,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合作和发展。2、旅游新业态合作渐成热点随着合作的推进,旅游新业态方面的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亮点。2017年7月发布的中国和俄罗斯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出要丰富服务种类,推动历史和红色旅游合作深入开展。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明愿利用好双边旅游合作的巨大机遇,探讨在可持续旅游、智慧旅游、旅游创新等领域加强专家互访及最佳实践交流,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2019年6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鼓励拓展旅游新形式,包括北极旅游、汽车旅游、主题旅游等。这些以旅游新业态为特点的新型旅游支持手段,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寻求旅游合作的新趋势。2020年11月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声明要求各国开展旅游领域数字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数字化进程。这些政策的发布为未来沿线国家旅游合作领域与合作手段提供重要参考,也将进一步引领各国在旅游新业态方面的合作。3、联合申遗持续升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也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旅交流的重要纽带。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引发了沿线各国对文化遗产联合保护和联合申遗的重视。近年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截至2018年9月,中国与柬埔寨、缅甸等11个国家签署了12份文物安全及文化遗产领域双边协定和谅解备忘录。未来,沿线各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研究、保护和联合申遗也将被提上日程,成为旅游相关政策的重要内容。4、旅游安全地位将更加凸显自新冠疫情爆发后,旅游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开始转到抗击疫情上。其中对于旅游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签证政策的变化,许多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的策略,严格签证管理。2020年3月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中指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应对疫情及其对健康、社会和经济等带来的复杂影响。旅游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是恢复经济的重要抓手,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引发了国际对旅游安全的重视。在最新的合作文件中,旅游安全政策开始崭露头角,2021年1月,中国和文莱宣布建立两国间"快捷通道",确保人员安全流动和旅行;2021年6月,中国发布“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维护全球各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此外,各地也开始纷纷探索“疫苗护照”机制。在接下来的旅游政策中,旅游安全将成为国际旅游合作交流的基础与焦点问题,旅游安全政策出现频率将大幅上升,政策内容也将更加严格。5、国际政治形势影响更受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受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由于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差异,沿线国家口别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同时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外交态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些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而有些国家则政局动荡,政府频繁更迭,处于战争频发的水深火热之中,对“一带一路”的立场、态度、战略认知存在偏差,影响了国家间的深度合作。同时,近年来,美国对中亚地区军事的高度关注,是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的不利因素。第二章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合作吴丽云徐嘉阳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互通日益频繁、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互利互惠持续发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世界旅游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游市场1、入境旅游稳定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利好惠及多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随着沿线国家间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合作的加强,沿线国家的旅游发展也步入新的口段。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为4.31亿人次,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5.98亿人次,是2013年的1.39倍,各年平均增长率5%以上(图2-1)o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急剧下降,仅为2.31亿人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入境旅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中亚、南亚沿线国家增速尤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从2013年到2019年,入境旅游人数增幅最大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以697.1%的增长稳居榜首。巴基斯坦本身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喀拉昆仑山脉险峻的山峰到肥沃的印度河平原,从宗教文化遗址到古丝绸之路,这些优质资源为巴基斯坦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图2-1 2013-2020年"T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数据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睿旅游信息数据库数据自制巴基熄v塔古桢坦才, 立桢才, 日凝JM克蹄旭才,«*才,*才,和71*= "E g Czzw,e*242 7、可尔巴尼充入境人数*/%图2-2201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增幅TOPIo国家数据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睿旅游信息数据库数据自制20132014201S20U201720120192020图2-32013-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ToPlO国家缴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睿旅游信息数据库糠自制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带动了巴基斯坦国内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互联互通的贸易渠道和逐年开放的投资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大推动了巴基斯坦入境旅游的发展,2019年,巴基斯坦入境旅游人数达450万人次。虽然在入境旅游总体规模上,巴基斯坦入境旅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值得关注。其次是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均保持了240%以上的增长;越南、波黑、不丹、缅甸、阿尔巴尼亚、伊朗等国也保持了100%以上的增幅(图2-2)。在入境游人数增幅前10的国家中,80%来自东南亚、中亚、南亚等亚洲地区,显示出"一带一路"辐射效果与空间地域临近的强关联效应。2013-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TOPlO国家(图2-3),虽有小范围波动,但总体排名相对稳定。中国稳居首位,土耳其、泰国、马来西亚等三国始终保持前五位置。希腊增幅最大,从2013年的第7位攀升至2020年的第3位,是所有排序国家中位次跃升最多的。俄罗斯和新加坡受疫情影响,2020年跌出前十。历年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前十国家中,东盟10国稳占半数。图2-42013、2019"f-路"沿线24个国家入境游同伴变化数据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客旅游信息辘库数据自制2、出行同伴选择多样,亲人结伴游备受青睐随着人们出游经验的丰富和旅行观念的改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市场上的亲人朋友结伴游特征日益凸显。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游客出游方式选择中,团队出行占20.28%,情侣/夫妻出行和家庭出行口别占18.18%和22.88%(图2-4),其他出行方式也多为基于婚礼、主题活动等的朋友或家人的目的地集聚性出行,总体看,亲朋好友结伴游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市场的典型出游特征;2019年,这一出游特征继续延续,且不断强化。情侣/夫妻出行和家庭出行均较2013年有较大幅增长,口别占21.05%和24.28%,比2013年增长了4.37%。团队出行比例基本未变。与此同时,独自出游的比例相对稳定,保持在9%左右,占比不高,相比于享受远方的“孤独",与亲人朋友一同出行更受追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游客出行同伴特征也各有差异。菲律宾是所有国家中单人游客比例最高的国家,2020年,30.44%的入境游客以“独行侠"方式到访菲律宾,远高于9.63%的平均值。捷克则是团队游客比例最高的国家,2020年,38.95%的游客以团队结伴方式到访捷克,远高于20.24%的平均值。克罗地亚的2013-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入境游构成比例变化图2-5数据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睿旅游信息数据库数据自制情侣/夫妻到访游客比比例最高,2020年,高达47.18%的游客以情侣/夫妻出行方式到访克罗地亚,是平均22.36%比例的二倍多。沙特阿拉伯则最受家庭游客青睐,历年家庭游客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4%-50%之间,2020年,46.4%的游客以家庭出游的方式到访沙特阿拉伯,远高于平均值24.58%3、出行目的休闲为主,商务为辅,劳逸结合两不误从出行目的来看,大部口入境游客的首要出行目的是休闲娱乐,其次才是商务工作。从2013年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休闲旅游目的的入境游客占比从85.43%升至89.95%,商务入境游客比重相对下降了近5%,目前仅占10%(图2-5)。入境休闲游中,中国、土耳其、泰国、希腊和马来西亚2019年接待入境的休闲游人数都超过了2500万人次,中国更以6703万人次位居首位(图2-6)。中国、泰国和希腊6年来的入境休闲游人数增幅均超过50%越南以137.62%的增幅成为入境休闲游增速最快的国家。舒适宜人的自然气候与物美价廉的旅行产品使得越南近年来成为许多人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海滨港口城市芽庄更是发展成为集休闲、娱乐、运动、温泉于一体的世界知名度假胜地。入境商务游中,中国、波兰和俄罗斯近年来一直位于入境商务游的前三甲,三者在2019年接待的入境商务游客均超500万人次。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国家沿袭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商烫精神,近年来在商务游市场中渐入佳境,不仅抢占了近四口之一的市场份额,且保持了稳定增长。中国”徵眼1波兰gm三n俄罗斯X休闲演86%WKfi沙特啊及伯等d中东三i*Jr图2-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入境游构成数据来源:图片根据Passport欧睿旅游信息数据库数据自制人早收入8元700055944WO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