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论文3篇(行政管理作业).docx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论文3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一)内容摘要: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有成年人进城打工(即农民工),其家里多有未成年子女留守,他们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是当代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许多自身的特殊问题,特别是心理、教育等问题。本文以个案访谈研究为主要分析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社会科学研究手段,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在实践中应采取对策。从研究结果来看,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孤独、乖僻、心理失衡、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道德发展危机、违法行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形成了反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以期对解决我国留守儿童边缘化问题有所裨益,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词:留守儿童;生存现状;问题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所谓留守子女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孩子。由于社会现实、城乡差距等原因,中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出路与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基于经济负担以及城乡二元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孩子往往没法带在身边,更多的农民工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乡,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隔两地的情况。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子女综合症”o而在今天的中国,劳务输出已经成为生活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内陆地区的人们发财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子女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依然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如何使这支庞大的队伍得到正常教育、快斥成K,不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已演变成为应得到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不仅是国家的责任,而且也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16-18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分析问题成因及对策。二、研究方法及个案选择(一)研究方法本文将以个案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既运用已有的理论模式反观个案内容,乂根据个案提炼理论以接受事实检验。本文对个案中留守子女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这些基本情况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剖析,以此,从微观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另外,在全文的具体把握和操作上,本文将先进行个案分析,在个案研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从研究者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留守子女生存现状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这类儿童问题的一些建议。(二)个案选择本文的案例来源于当地农民工子女,当地人案例相关情况较为熟悉等方面的考虑。当然,对于这样的案例,虽然作为一种研究,但在一定层次上基本反映了我国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为了对个案有进一步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客观地反映个案问题及孑盾的现状,还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比照其他地区留守子女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评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三、个案分析(一)案例简述案例一:某女,小A,17岁,长沙人。其父母均在沿海某发达城市务工,现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中还有个13岁的弟弟。现虽在当地某一普通中学读高一,然而却经常逃学、旷课,对学习无所谓,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不求上进,一味心思地比吃穿,花钱无节制。社会角色的混乱,对亚文化极为推崇,着装时尚,常常夜不归宿,在外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蹦迪。当问及前途时,她并没有笔者想象的担忧反而很轻松地说书干脆别念了,还不如也和父母一样出去赚钱实在。案例二:某女,小B,16岁。“爸爸妈妈:你们在城里一切都好吗?一去就得一年多。我很想你们,有时梦到你们,就喊。爷爷听到我喊,就说爸妈狠心。不过我知道爸爸妈妈全是为了我,在外地劳碌。可我不要那些洋娃娃,也不要巧克力,我只要天天能看到你们。”来自她的日记。小B小学时原来成绩优秀,可至从父母出国务工后成绩就一落千丈。原本开朗活泼的女孩短短2年间变地自卑、沉默、悲观、孤僻,对生活失去信心,与外界沟通减少。与父母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且联系非常有限。案例三:某男,小C,17岁,沉溺网吧。孤独的心理,有失落,羡慕完整的家庭留守儿童的行为失范问题在初中阶段的男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加之又在学校住宿,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二)问题评估1、基本问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成了当下农村教育的盲点。他们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学习生态失衡,一些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甚至发生恶性事件。这是中国转型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殊的社会成长环境、心理的茫然与压抑,对这一代特殊群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农村家里,成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生理和心理都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捆扰着他们。由于去发达地区务工,这些家庭收入基本都高于同年龄群体。因此父母一般都愿意给孩子很多的钱来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愧疚。但这容易造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些孩子因为没了约束,又有很多零花钱,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就逐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进迪吧、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寻找乐趣,有些孩子还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有的甚至拉帮结派、违法乱纪。留守儿童心理极易出现偏差,rh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当长辈和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甚至用出走、口杀等过激行为方式来回应。有的青少年自律行为较弱,在没有家长的支持下,容易成为问题少年而流入社会,进而甚至成为街角青少年。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耍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1)隔代监护是指由祖辈抚养。但由于祖辈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暧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过问。祖辈与青少年之间存在代沟,缺乏深度沟通,导致监护职责的浅层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走向放任自流或者娇宠溺爱两个极端。(2)亲戚监护,多采取溺爱的管理方式,只重视对其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造成青少年行为和习惯的放纵、任性的特点。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去爱而不去施爱,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3)单亲监护,是指由父或母其中一方充当监护人。然而由于父母之一扮演角色的缺失性,导致父母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家庭教育缺失。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其少,同时在有限的交流中,内容多为学习成绩和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沟通则基本没有。由于父母角色扮演的空缺状态,使得子女对父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即便有的父母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询问但从根本上无法避免管理上的空白。再加之对孩子的情况了解有限,电话教育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收效其微。他们因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禺很容易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家长沟通形成障碍,不少留守子女的心理发育存在很大的阴影,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这几种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2、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有的音讯全无,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人格形成及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青少年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其他亲属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使这些孩子缺少起码的交流机会,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的变化。留守孩子普遍存在孤僻、交际自控能力差、口由散漫等心理障碍或缺陷,甚至感觉遭到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坏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社会很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这些孩子的道德意识逐渐淡化。他们缺乏家庭的道德教养,对是非善恶缺乏明确判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体谅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的性格。有些青少年甚至出现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行为。在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亭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学习成绩差只是留守孩子令人担忧的一个方面,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才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由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的老人看管,他们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老人疼爱,亲友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阖,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形成放任口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而孩子和父母在相隔多年后重新生活在一起时,由于生活习性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孩子与父母之间就难免发生冲突,破坏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不正规的渠道获取。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没有很强的认知能力,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对其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给予纠正。内部毓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社会化的不完全将导致青少年在成人后对自我角色定位的不明晰,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三)问题解决1、资源网络分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需要一个良性循坏的配套体制。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由于外出务工父母的收入不高,居无定所,又被高额的“择校费”挡住,难以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交rti家中的老人抚养,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责,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而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而“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的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一推了之。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此,从社会支持系统的观点来看,社会的网络支持主要可以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自身。(1)学校教育。可以让老师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帮一地当这些孩子的“代理家长,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对能地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道德问题,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帮助、支持和鼓励。耍强化政府统筹,加强社会支持,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同时要完善学校教育,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耍给了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定期与他们的父母、代养人沟通,构建学校监护网。(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早期性、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特点。在留守儿童道德问题上,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农民出去打工是为了挣钱,而现在他们的孩子们却又因为钱而不能得到好的发展。因此,父母最好可以选择离家近的打工城市,以便可以随时回来看望孩子。平时空余时应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主动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除电话沟通外,若出于现实经济条件制约,也可以与孩子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3)社会教育。我们应该把留守儿童问题提到政府层而上,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开的情况,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虽然对于留守儿童的总量不同机构有不同的估计数据,但都要以千万计算。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虽然己不断地引起社会的关注,但针对他们的关注还很有限。民间组织的送温暧、对口结队帮扶、团聚夏令营、民工子弟学校、父母子女电话热线、留守家长培训等等活动,己在试图缓解部分孩子的心疾与现实需求。2、解决思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将使孩子终身收益。由于长期缺失亲情,当大量农民出国务工时,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正迅速地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关注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应从建立他们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入手。由于经济原因,外出务工回家次数很少,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家长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子女的亲情缺失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留守子女青少年宣泄烦恼的途径比较极端,有的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类似同龄人寻找安慰,交友不当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这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认同适应能力会产生极大影响,发展到严重情况将会直接对社会治安造成影响。四、个案的启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若干思路(一)从留守儿童自身角度解决1、社会控制理论根据社会控制理论,我们可以全面检视案主不协调的生态系统,增强儿童与学校、家庭、同辈团体的正向连结与控制,创造正向的个体与系统间之连结(包括家庭关系、学习环境、友伴关系、小区网络等的改变介入)让他们同归到正常的生活团体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2、抑制理论作为社工,我们应当协助儿童对认知的重建,帮助个体克服自我价值体系,建立引导他们充分发展的人生哲学,产生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适时增强个人的内、外在抑制力,如提升个人的自我控制、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责任感、抗压力等,给与道德价值观、明确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有效的监督和训练、精力发泄管道、目标和期待等。降低从事偏差行为的驱动力,包括社会压力、社会拉力和个人生心理因素。3、差异接触理论透过模仿、差别接触、差别性增强和定义的学习过程将偏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正,并改变其经常接触的重要他人或团体次文化。(二)从社会角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作为父母,应该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一般来讲,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如果有父母中的一方尤其是母亲在家则影响小得多。作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同时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及时进行角色上的转换,即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或母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成长阶段,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转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因此社会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学校所能提供的只是工具性支持,比如青少年的学业、技能等等。而儿童在家的时间远多于学校,因此家庭的情感性支持显得尤其重要。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演进到社会人的过程,即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开始不断延续的过程。无论自觉与否,愿意与否,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社会化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显得尤其重要。社会化,分为2个阶段。首先是使个体懂得他所处的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和要求;其次使个体逐步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活动的技能。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共参与者,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发展。五、结束语留守青少年多半处在青春期,身心发展正承受着质变的转折,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监护人适当的约束和引导,难以辨别和抵制社会诱惑,使很多“留守儿童”不能把握自己容易形成内向封闭、冷漠自卑.、敏感逆反等不良性格,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非法犯罪。整个中国社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推动着各个家庭的致富,但在其光鲜的背后,却暗含着留守青少年赖以生存、生活和成长之环境的剧烈变动。本文以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式,对个案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多方面的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的具体措施。真正解决中国留守青少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复朵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绝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问题。亲情,在这一刻,成为一种令人心酸的东西。在残缺中守望在孤独中期盼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留守儿童始终拨动着许多有识之士敏感的神经,作为祖国的未来,如果没有没有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就没有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己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营造良好氛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结论基础上得出的一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或具体措施能够对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问题有所裨益,促进公众和政府部门更加关注中国农村地区那些承受着巨大心理和社会负担的留守儿童的成长,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参考文献:1、美)叶敬忠、鬻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张潘仕:青年社会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陆土祯: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与解决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4、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中国教育报,2005.11.295、郭莹: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吉林:吉林日报,2005.96、蔡富有,樊和平:青年塑造未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7、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陆土桢,王坯: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美)乔斯B阿什福德,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凯西L洛蒂:人类行为与社会坏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amultidimensionalperspective,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二)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兴起了一股“打工潮”,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一一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此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长期地、持续地开展下去。【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家庭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般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缺失是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当惊人,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得不令人重视。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一)成长环境及教育现状父母的关爱,享受家庭温暖和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儿童最基本的权利。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亟待引起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缺失”的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心理障碍,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像迷途的羔羊一样,沉默无助,心生怨恨,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说,“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渴”的孩子,情感的饥渴使他们在人格上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和变形,这些潜在的因素为日后埋下了诸多无法预料的祸根。主要表现为: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缺失。他们只是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对家长、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行为习惯上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和“错位”的隔代教育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有些代理监护人往往根据孩子父母寄款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或者有些代理监护人偏心于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同时,这些留守儿童也难以与其临时监护人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一是在学校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人问津。二是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时,父母亲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三是,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偏离社会的正常尺度。三是家庭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这样的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3)、“到不了位”的学校教育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能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不能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与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时,部分老师很少对孩子进行家访,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不少监护人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完全负责,这也表明监护人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同时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孩子的劳动量也就相应的增大,使得孩子过早的承担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高强度劳动,孩子在身心上受到很大的伤害。二、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成长环境由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这些地区相应缺乏文化娱乐活动,容易受农村的赌博俄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习惯;农村观念陈旧,封建迷信、家法思想依然盛行,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儿童在这一环境中受到这些陈旧观念的熏陶是极其不利于孩子思想发展的。留守儿童还易受大众传媒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善恶能力不强,更容易受大众传媒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发生冲突,使青少年更愿意在网络和游戏中寻找精神安慰,同时网络中的一些不健康信息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三、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现状父母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尽可能健康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子女难以替代的亲情与真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重要的。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儿童产生僧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其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四、解决的对策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在其中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1、国家重视,提高认识。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可见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低重视,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其次,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政府在改革重要完善机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2、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学生。“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争取一切积极力量,尽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留守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一是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二是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享受平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3、搞好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1)重点关注家庭教育。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点,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2)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创办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住宿条件,也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还能够是留守儿童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帮互助中感受“大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学校在日常活动中,做好各项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首先,学校要明确职责,建立教育管理机制,在学校搭建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的运行平台;其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转变对留守儿童的看法,多与之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多渗透亲情、情感教育,开展多项活动来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问题;再者,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加强道德的教育,采用感恩行动、榜样教育进行德育教学;最后,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完善家庭教育,改进“隔代教育”,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造就儿童健全的人格。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此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不正确的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o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格。关于“隔代教育”,应该尽量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地乡政府或学校可以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帮助爷爷奶奶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观,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能用以前的老经验来教育孩子了。其次,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祖辈要和孙代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4)重视社会教育,形成留守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呼吁妇联、教育、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家教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在村中成立德育工作站,开展假日学习小组活动等有益的集体活动,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三)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在当代中国,当社会改革不断地推动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同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认同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逻辑。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无疑是一辆迟到的“马车”,负重太多的车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沿着“前车之辙”顺利前行。建国以后,中央政府适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构想。重工业导向的战略使得我国很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强国的战略联系的“高强度的积累模式”保证有限的资本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共同形塑了“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垄断”的总体性社会城市单位制及农村公社制作为基本的支持性设置使得城乡间的资源和人口社会流动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同时,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导向的工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重工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必然转向,发展到一定阶段,大量的城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会遭遇瓶颈;导致了经济结构出现了“重、轻、农”比例失调的问题,“非农产业部门在产值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增长缓慢”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从乡镇企业时代“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模式到后来的“离土又离乡”的流动模式,其命运起起伏伏。在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过程中,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庞大群体,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触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些没有条件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的大量儿童则留守在农村家园。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目前中国L2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调查中发现,95%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5%的监护人有时辅导孩子学习,仅有5%的监护人会和老师联系。平时,留守儿童最苦恼的事是“作业不会做,不知问谁好"、“功课跟不上,没有人辅导”o在某小学调查时发现,有20%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各班倒数几名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性格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困惑。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指导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奔波在外,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他们的性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由于代沟所致,这些留守儿童平时很少和监护人谈心,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受到委屈就憋在心里。有的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合群。在留守儿童中,有19%的人从不与同学、老师、监护人谈心,46%的人偶尔会与别人谈谈心;在受到别人欺负后,有27%有人表示非常恨欺负他(她)的人,18%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如此多的儿童留守在农村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世纪之痛,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人口问题,劳动力问题,户口问题等等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引起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张世平说,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是现阶段中国农民工问题的伴生问题。建议加大法律保护监督力度,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有效实施。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把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平等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目标体系。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领衔提交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议案,建议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在议案中,任玉奇代表提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