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993063
资源大小:22.8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趋于大众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空间大,到高职院校求学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成绩,还是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与精英教育年代的大学生就更无法比拟了。如学生因病、事需办理请假手续,结果一张请假条会出现:书写格式不对、错别字多、语句不通、字迹潦草;在学生开班会、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过程中,学生普通话不标准、不流畅、思维不敏捷、语速过快、面部通红、心跳加快;学生干部发言稿、工作计划、总结、征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思想汇报等,不会写或书写不规范;学生实习期间遇到外国客人心理就紧张、与之口语交流能力较差,误事又害羞;在校园里学生与教师见面的机会很多,但只有部分学生主动发自内心与老师打招呼等。上述一些情况是各所学校都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现象。一是客观上高考政策决定了高中教育教学围绕“升学率”转,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二是许多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取消了大学语课程;三是高校教师中“80后”占有很大比例,其自身也存在素质和能力问题;四是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手段与措施不到位,要求不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落实不够。主观上学生摆脱了紧张的高中三年学习,开始放松、放任自己,在学校除完成规定的集中学习任务外,图书馆、阅览室、自修室基本上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网吧、游戏厅身影常现,谈恋爱、多恋爱消耗了大好时光,补考和重修课程不是少数学生。针对上述现象,作为旅游专业学生如何克服和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旅游专业结合本专业和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岗位和行业,制定并出台了旅游系“五个一”教育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能力。(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但多数高职旅游专业却未意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仍把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造成就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社会适应力差、工作变换频繁、职业成长路程发展缓慢等多种问题。且“智慧旅游”的迅猛发展,使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在此背景下,探寻“智慧型”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已成为当前高职旅游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课题基于“智慧旅游”发展背景,重新审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分析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满足智慧企业及智慧管理部门对于智慧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二)课题界定1、智慧旅游: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而智慧旅游服务则是其核心部分。2、高职旅游: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旅游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本课题主要针对独立的旅游高职院校和设有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研究。3、职业素养: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旅游教育相对比较成熟,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如美国职业教育思想重视对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设计;日本旅游教育注重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国内关于职业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多集中于对从事各岗位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出现了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素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素养缺失原因探讨等。自2011年“智慧旅游”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智慧旅游也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东南大学搭建了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融合的智慧旅游实验平台。徐乐蔚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现状影响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智慧旅游”职业素养养成对策措施和成效分析。但根据目前搜索的文献资料来看,从“智慧旅游”角度探讨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十分匮乏,研究内容分散,缺少实践指导意义。(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课题借助旅游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智慧旅游”背景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创新研究,既有助于揭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同时有助于增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既是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也是研究价值所在。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一)课题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关系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要求德才兼备、手脑结合、身心和谐,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时除了对高职旅游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考虑之外,还应该综合考虑高职旅游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以系统形式存在,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集合而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根据系统原理,在探索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时,也应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并将职业素养划分为若干个职业素养单元构成,每个职业素养单元再由若干个职业素养要素构成,每个职业素养要素则是由不可再分的、具体的素养内容形成。(二)研究目标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指出将智慧游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要利用十年时间,也就是到2021年,基本实现智慧旅游。但“智慧旅游”的发展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是不够的,更需要“智慧型”旅游人才的推动。基于此,本课题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做微观分析和反思总结,分析总结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成功经验,并根据“智慧旅游”实际情况重新审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从而提出较为科学、完善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三)研究内容1、对课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分析“智慧旅游”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意义,归纳“智慧旅游”所需“智慧型”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养内容。2、在文献资料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问题。原因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高职旅游教育模式不完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因素。3、围绕“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企业和社会需求,明确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制定“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创建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产教融合职业素养培养教育机制,打造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平台,提倡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四)研究假设(1)围绕“智慧旅游”行业为需求,以职业标准为参照,制定“职业品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三位一体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并根据职业素养各要素的性质,设置不同学期的权重比例。(2)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建立多元化、分阶段产教融合职业素养培养教育机制,包含各类课程的比例权重、课程内容的更新调整、企业参与方式、“双师型”教师配备、实训实习教学条件的保障等因素。(五)创新之处本课题以“智慧旅游”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并对“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定量探讨,研究内容比较客观、可信,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本课题以“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为研究主题,遵循问题提出、研究的理论基础、职业素养培养影响因素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案例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剖析和在此基础上尝试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进行整合比较,寻找各种培养方式的结合点,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从而研究有效的解决办法。(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全面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力求使“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检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专家访谈、反馈,制定研究计划;其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围绕“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现状,针对性设计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法;再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通过对湖北省知名度较高的旅游院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和筛选,并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梳理;最后,通过资料查阅、分卷的统计和整理,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有模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探索切实有效的“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四)实施步骤根据选题的需要,将计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准备(收集、汇总资料)阶段、问卷设计阶段、论证(讨论问卷,最终修改)阶段、实地考查阶段、论文总结阶段,具体细分如下:第一阶段:开题阶段(XX年8月一一XX年10月)首先,建立研究队伍,布置课题研究任务,就“智慧旅游”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第二阶段:问卷设计阶段(XX年11月-XX年1月)根据经济学、教育学、旅游学、心理学等知识,针对需要研究和论证的主要问题,选取湖北几所高职旅游院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索。第三阶段:问卷整理阶段(XX年2月-XX年3月)根据收集的问卷,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第四阶段:论证阶段(XX年3月一一XX年5月)根据结论,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第五阶段:结题阶段(XX年6月)根据前中期的材料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课题如何做参考思路:研究计划教育研究项目,又称教育研究项目,是如何开展研究的具体思路,它初步规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项目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的水平是一个项目质量和研究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项目中期审查鉴定的重要依据。二、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教育研究项目种类繁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写研究项目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项目计划,首先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在方案中,研究项目的背景通常用“提出项目”或“项目背景”来说明,主要介绍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探讨,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及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效果,进而写出这个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不要乱喊口号。(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必要说明在课题范围内是否有研究,研究了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就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对本研究是否有很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老师现在做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要对活动课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性实验的理论基础。开展教育模式创新的实验研究,必须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基础。(四)研究对象和范围教育研究总是指向某些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其行为和特征。因为人,人的行为和特征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必须明确定义,以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造成混乱。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了哪些问题,研究了问题的哪些方面。它进一步将该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寡与学科的大小有关,学科越大,内容越多。但是很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所写的研究内容非常笼统模糊,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研究内容,对整个研究非常不利。所以要学会分解提炼主题,一点一点去做。(五)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指教育研究方法,回答如何学习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等,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六)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九)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