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白杨》主题学习教学设计·绿洲小学·张璐.docx

    • 资源ID:994760       资源大小:21.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白杨》主题学习教学设计·绿洲小学·张璐.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第三课白杨教学设计执教:绿洲小学张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取材于20世纪60年代支边的一件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想白杨树,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树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树,实际上写人,借白杨树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就成为本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知道学生通过文章语言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总体发展比较平稳,在生活学习方面有浓厚的兴趣,能善于发现问题,对文章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问题有一定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受知识、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课文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熟悉,从而会影响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背景知识,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举例,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上下文,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结合拓展文章,巩固该写作特点。四、重点难点:1、重点;通金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2、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五、教材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树、大戈壁的图文资。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图文资料。3、挑选拓展文章:林清玄桃花心木、矛盾白杨礼赞、宗璞紫藤萝瀑布4、制作阅读卡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特点,领会爸爸的心愿。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重点难点:1、体会边疆建设者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20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检查你们是否掌握了这些词语,请拿出听写本,听写下列词语:清晰新疆抚摸介绍陷入(通过听写巩固生字词)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白杨树。二、图文结合,感知白杨树的形象美(301、(看图片)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2、学生尝试说说大戈壁上白杨树的形象。(图片激趣,给学生白杨的初步印象,理解“高大挺秀”)3、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戈壁荒凉的环境与白杨顽强的生命力)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体会茫茫大戈壁的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和崇敬之情。三、重点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I(T)1、出示句子:“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位“卫士”指的是谁?(白杨树)2、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语,并读一读。3、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品读描写白杨树的语句,感受白杨树的品质O)(1)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2)比较两段话的区别:原文: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去掉关键词后:白杨树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雨雪,遇到干旱洪水,它就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3)理解关键词:“从来哪儿哪儿小不管不管还是»“总是”(4)这段话赞扬了白杨树什么特点?(坚强不屈、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奉献)师引读:遇到()的风沙,白杨树是遇到()的雨雪,它还是遇到()的干旱,它仍然是遇到()的洪水,它依然是无论面对怎样的自然灾害,白杨树永远所以课文中用了“总是”一次。(5)小结:白杨树就像是戈壁滩上的中流砥柱一样娼然不动。所以文中称白杨树为“卫士”。4、有感情地朗读父亲说的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四、再读课文,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I(T)1、过渡: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2、引导学生理解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了解时代背景,引出人物品质)3、(出示照片资料)教师简介新疆建设兵团建设新疆的时代背景。4、理解体会:“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爸爸表达的是怎样的心?(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像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5、出示最后一段内容,思考:爸爸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o(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老一代人)“几棵小树”暗指。(正在坚强成长的新一代)(2)爸爸的“微笑”有什么寓意?(因为大树旁边的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了,就像身边的孩子,也会在这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为边疆做建设。)(3)这段话什么意思?(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6、说一说,练一练: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锻炼关联词运用能力)五、总结课文,拓展阅读(15,)1、这篇课文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们)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2、点出写作特点:借物喻人、托物言志。3、拓展阅读练习:(1)拓展文章:艾青帐篷、林清玄桃花心木、矛盾白杨礼赞、宗璞紫藤萝瀑布(通过拓展内容,巩固语用点一一借物喻人)(2)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完成阅读卡,并在小组内交流。课文物人共同品质帐篷帐篷建筑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成长中的人经受考验克服依赖白杨礼赞白杨边疆战士、北方农民坚韧不屈紫藤萝瀑布紫藤萝作者本人积极向上(3)分享你喜欢的文章并说说该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特点。4、小结: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o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的寄托者。作者乐于写文章将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使文章表达得更巧妙、更富有感染力。六、板书设计:借物>喻人/高大挺秀/扎根边疆白杨生命力顽强爸爸建设边疆坚强不屈小无私奉献小白杨一>正在成长孩子七、教学反思:自从学习主题学习整合教学以来,我得到了“把课本读簿,把课本读厚”的深刻体会。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如何从教材中的典型文章中横向拓宽、纵向深入,就需要老师来整合类型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城中村”的孩子根本不了解,也不从去体验。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新疆建设兵团”这个陌生的称呼对他们来说就是个“0",欲解读课文,必须走近那个特殊的年代,了解那群可敬的人。于是,我在文中插入时代背景简介,让孩子们了解背景,从旧照片中看看曾经他们经历过的艰苦生活,还用现在新疆的飞速发展进行对比,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点燃孩子们心中的读书热情。“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那么老师需要做到的就是把这一用法巩固,这时候,精选几篇类型文章,通过阅读及填写阅读卡来深刻体会借物喻人。这两点我觉得是我在课堂上做得比较到位。在教学上我觉得较难把握的是文章最后一段句子理解上,文章最后一段,“爸爸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孩子们只能粗略地体会到父亲对戈壁滩上白杨树的欣赏和赞扬,却无法找出父亲对孩子给予的希望。父亲也希望孩子能向他们一样投身边疆,为边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一点只有少数学生能领悟到,也接着这个别学生的提点,其他孩子能初步得到启发,而教师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去体会一种“奉献精神”,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注意事项

    本文(《白杨》主题学习教学设计·绿洲小学·张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