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故事浪漫的帝王爱情传奇〔174〕.docx
-
资源ID:995224
资源大小:342.3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长恨歌》故事浪漫的帝王爱情传奇〔174〕.docx
长恨歌故事,浪漫的帝王爱情传奇(174)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3、天生丽质,回眸一笑,梨花带雨,碧落黄泉,仙山琼阁,虚无飘渺,缓(轻)歌曼舞,天旋地转,渔阳颦鼓。语义:(略出处:1、唐白居易长恨歌;2、元房文辛唐才子传白居易。写作中的白居易二、长恨歌故事原型是帝王的爱情悲剧琵琶行入选高中语文,长恨歌为高中课外阅读课,白居易的这两首长诗,魅力永存,影响深远,堪称千古绝唱。长恨歌是元和元年(805年),白居易任陕西愁屋县尉时,与友人到马崽坡附近的仙游寺游玩时,有感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爱情,结合当地的有关传闻,而创作的一首歌行体长诗。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历来是文人喜欢的题材,杜牧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洪昇长生殿等,都是写他俩爱情的。长恨歌插图唐玄宗原为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原为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15岁嫁玄宗14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玄宗看中,改立为他的贵妃。唐玄宗早年励精图志,晚年逐渐懈怠,得到杨玉环后,更加纵情声色,荒芜朝政。天宝14年(755年),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兵临长安。唐玄宗偕杨贵妃仓皇出逃,西行入蜀避难。行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射杀宰相杨国忠,又请求诛杀其妹杨贵妃,以谢天下。迫于情势,唐玄宗只好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在长恨歌这首长诗里,诗人以精美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充沛的感情,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描写了唐玄宗迷恋杨贵妃的情状,突出了叛乱断送他的爱情后,他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爱情悲剧的苦果。不过,白居易只是以他俩的传奇故事为原型,隐去其中乱伦等因素,用民俗的夫妻伦理观念,又加入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合理的艺术想象,把他俩的故事进行了典型化的加工,从而创造了一个回环曲折、宛转动人的浪漫的爱情悲剧。三、长恨歌的故事情节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典型化的诗体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内容,让读者去感受回味、揣摸领会,“恨”什么、为什么是“长恨”?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第一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终日君王看不足”:写贵妃进宫,玄宗专宠,突出他俩的爱情,并隐含讽喻之意。这段极写安史叛乱之前,唐玄宗如何重色觅美,而终于得到了杨贵妃。诗人采用夸张对比写法,突出杨贵妃“天生丽质”,“一笑百媚”,以美貌娇媚,集“三千宠爱在一身”,而得到专宠;又用“姊妹弟兄皆列土”,并改变了重男轻女的社会风俗,从侧面强化她的美色,与受宠之专。三千宠爱在一身画活色生香的杨贵妃究竟有多美,诗人几乎没作肖像描写,全留给读者去想像,而浓墨重彩,着力渲染唐玄宗沉湎酒色、纵欲行乐、醉生梦死、废政误国的情状。显然,讴歌中兼有讽喻。第二段从“渔阳颦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逃难途中,贵妃被杀,突出他俩爱情的毁灭。他俩相爱,沉湎酒色,以致误国,导致安史之乱,“渔阳螯鼓、惊破霓裳”,自酿的苦果,毁灭了他俩的爱情:“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其中,“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贪恋贵妃,祸国殃民。贵妃的死,是全诗的关键情节,这一情节后,他俩的爱情就由喜剧变成悲剧了。欢歌曼舞画第三段从“黄尘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入梦来”:写乱后回京,思念贵妃,绵绵思念,刻骨铭心。贵妃死后,玄宗在蜀中,“行宫见月”、“夜雨闻铃”,凄凉断肠,寂寞悲伤;还都路上,追怀忆旧,泪沾衣裳;回宫之后,睹物伤情,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想入梦境也不成。池苑依旧,物是人非,遗恨缠绵,荡气回肠。也不难看出,其中隐含同情他的荒淫失政之恨。故事至此,已经把“恨”写得绵绵不绝,动人心魄,也够“长恨”了,似乎可以结束,然而,诗人借助想象,又用浪漫笔法,虚构了一个飘渺的仙境,给悲剧增添了一个回环曲折、妩媚动人的浪漫结局,把悲剧故事推向高潮。第四段从“临邛道土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道土寻觅,贵妃送钗,天人之恋,宛转动人。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至黄泉,两处茫茫,全都不见,后来,在虚无飘渺的海中仙山上,找到了杨太真(贵妃),她“玉容阑干、梨花带雨”,凄美动人,迎接汉使,托物寄词,重申密誓,照应玄宗思念,渲染天人之间的“长恨”。全诗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篇末点题。这是叹息受政治播弄的“长恨”的爱情,也是赞叹超越时空的长存的爱情。这一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诗人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时,矛盾纠结,不断碰撞,百转千回,缠绵俳恻,悲苦之至,最后,有了这一美好的结局,以喜衬悲,更强化悲剧之悲,也似乎更符合民俗心理。四、长恨歌的写作特点叙事长诗长恨歌,千百年来,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震撼着人们的心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对帝妃的哀婉动人的爱情传奇,其次是写景抒情缠绵俳恻、回返往复、刻骨铭心、衷婉动人,第三是没有拘泥于历史事实,而虚构一个飘渺的海上仙境,给传奇爱情又披上浪漫色彩,极大地增强了吸引人、感动人的艺术魅力。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俳恻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长恨歌长恨歌概述全诗开篇是从“重色”写起,极力铺陈,渲染唐玄宗得到“一笑百媚”的杨贵妃后,从此君王“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缓歌曼舞,如胶似漆,神魂颠倒,醉生梦死,以致在热恋中迷失了自己。他荒淫误国,引出“渔阳螯鼓”,自酿出政治悲剧,让自己从爱情主人转变为悲剧主人,用爱情极乐与政治悲剧,正反相衬,衬出“长恨",宛转曲折,悲凉动人。长恨歌和琵琶行一样,都是带有抒情色彩的长篇叙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时,采用了传统的诗歌抒情写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一体,形成一种回返往复、缠绵俳恻的抒情特点。诗人时而用景物从侧面烘托人物心情,时而用移情法描写人和事,渲染人物内心之情。唐玄宗在逃难路上,诗人用黄尘云栈、暗淡日色、无光旌旗、凄凉秋景,来烘托他的悲凉心境;在蜀地,诗人用蜀山蜀水美景、行宫见月、雨夜闻铃,以美景来反衬哀情,使哀情再深入一层;回宫以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从日到夜,从春到秋,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冷落孤寂,缠绵俳恻,荡气回肠。漫漫长思,悠悠苦情,真是无以复加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吸引人的第三点,当是诗人采用了浪漫主义笔法,虚构一个飘缈的海上仙境,把仙人生活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描写了天人之恋,赋予故事浪漫色彩。在这个仙境中,诗人让杨贵妃以“云鬓半偏、花枝不整”的玉容,以“风吹仙袂、犹似霓裳”的风姿,以“玉容阑干、梨花带雨”的情态,用凄美动人、寂寞哀怨的仙人身分,急切迎接汉使,她重情重义,忠于爱情,托物寄语,重申密誓,既照应唐玄宗刻骨铭心之思,也点明他俩天人永隔之恨。这种浪漫写法,融合了民俗传说,把杨贵妃完全净化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形象,更增加了她的凄婉哀艳的感人色彩,既造成故事迭宕起伏,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更赋予故事普遍的社会价值,深化“长恨”的主题。白居易画像五、长恨歌是爱情主题的经典作品长恨歌的爱情故事,来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而融合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复杂真情,所以又高于历史,是一出典型化的爱情悲剧。首先,诗人描写这对帝妃的爱情时,把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以及他的贵妃,当作普通人的一夫一妻关系来写,赋予人间普通百姓的夫妻真情,大肆铺叙他俩的爱情,极力渲染生死离别、绵绵长恨,表现了传奇爱情的非常浓烈的悲剧色彩。同时,诗人又包容了民俗观念,采用浪漫主义笔法,把民间传说融入故事,写出凄美朦胧、哀艳动人的天人之情,表达出普通民众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虚实相生,色彩浪漫。总之,长恨歌描写的是一个典型化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帝王和他的宠妃,故事的内容是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相结合的传奇故事,又是红尘故事和神仙故事相结合的浪漫故事,故事的情调哀婉凄楚,缠绵俳恻,回肠荡气,极富魅力,从而,让长恨歌成为人们追求世间真爱的爱情主题的经典,我国诗歌史上不朽的传世名篇。陈存选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