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41正式版.docx
上海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公共融资部李叶经济实力: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市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实力保持全球城市前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市着力发挥其集聚、溢出与辐射功能,在区域中起到突出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市经济总量规模持续领先,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在人才集聚、产业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保持标杆水平。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影响,2020年上海市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且仍略低于全国平均,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但疫情以来工业经济逆势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增长;装备类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增长亮眼。2020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万亿元,为全球城市第6位,同比增速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至1.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73.1%,产业结构优势突出。分季度看,疫情以来上海市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态势,2020年GDP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增速回正;2021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度,全市GDP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7%和4.8%,2021年三季度回落至4.6%。分行业看,工业制造业生产由降转增,2020年增速回正,且2021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持续提升,三季度达6.3%,工业经济显著回暖。服务业各行业分化明显,其中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影响小,增长相对平稳,是三产增长的稳定支柱;房地产业稳步复苏,2021年来增速快速提升,但受行业调控因素影响三季度明显回落;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冲击最大,2020年全年数据仍大幅下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幅收窄不明显,住宿和餐饮业回升较为乏力,但2021年上半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全面回正,人员聚集型服务业也在加快恢复。消费方面,上海市批发零售业相对其他城市较快恢复增长,全年实现正增长,随着大宗商品交易活跃,2021年以来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大幅提升,但逐季回落,由一季度的9.9%回落至三季度的7.5%,在其影响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走出相同趋势,由一季度的8.9%回落至三季度的6.8%;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较难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在上半年勉强回正后于三季度继续转负。投资方面,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于2020年1-5月由降转增,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首要力量,之后逐月回升,全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3%,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从投资结构看,2020年工业、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分别为15.9%、11.1%和-3.6%,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快速恢复且增长相对平稳,而基建投资仍相对乏力。2021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逐季回落,由一季度的15.4%回落至三季度的11.7%;反之基建投资增速逐季回升至较好水平,由一季度的0.6%提升至三季度的7.6%。结合基建细分行业增速和上海市2021年重大建设项目清单,电力项目和对外交通、轨道交通等交通项目投入或是基建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外经济方面,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于2020年4月起实现增长,增速回正时间早于全国两个月,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较2019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至10.83%。上海市下辖各区功能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区分较为清晰,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以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郊区重点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集群。从人均及地均经济指标看,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整体经济发达程度仍显著高于郊区,其中浦东新区以其“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区的特殊战略定位,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大规模、高增长态势,2020年经济增速仍位列各区首位,当年各区中增速高于上海市平均增速(1.7%)的六区按降序排列分别为浦东新区(4.0%)、松江区(3.9%)、青浦区(3.8%)、徐汇区(2.5%)、奉贤区(2.0%)和虹口区(1.9%);其余十区经济增速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嘉定区(-3.9%)和长宁区(-4.8%)呈负增长态势。经济规模上,2020年浦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万亿元,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占各区生产总值合计的比重约1/3;其次为黄浦、闵行和嘉定三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500亿元左右,较为接近;静安、徐汇和杨浦三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100-2300亿元左右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在千亿元以下的仅崇明区,为381.83亿元,崇明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综合发展生态区,地缘环境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处于末位;其余各区地区生产总值在Iooo-1600亿元左右区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年和2035年中长期规划起始年,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市“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目标在5%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1年GDP增长目标为6%以上。从近期目标、规划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五大新城建设”等区域规划引起较高的关注度。其中,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浦东新区新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后续发展将伴随更为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行政资源;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奉贤新城、南汇城各自的总体城市设计和“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各自的目标定位,五大新城建设会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实质性加速推进阶段,为打造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将在人口、产业导入,配套建设等方面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财政实力:上海市财力稳健雄厚,收入结构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主,但叠加疫情冲击和减税降费因素影响,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有下降,但房地产市场热度提高,带动涉房地产税收及基金收入大幅增长,基金收入对财力的贡献程度显著提升,作为全市财力的重要补充。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仅次于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收入质量和自给情况好,对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的依赖度低。2020年,全市财政收入合计较上年增长16.5%至1.52万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占财政收入合计的比重为65.0%O同年,上海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6.3亿元,同比下降1.7%,疫情冲击下,税收收入继续下滑6.0%至5841.9亿元,其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17.4%和4.0%,主要系疫情下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减收较多,以及疫情影响下企业利泗下滑引起;而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均大幅增长20.6%。当年税收比率和自给率分别为82.91%和86.97%,仍处于高水平。2021年上半年度,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20.2%,主要由商业、服务业贡献。上海市市级财力强,2020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295.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6.8%。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区级自给率总体仍不高,其中中心城区转移支付规模显著小于郊区。2020年,浦东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77.0亿元,在千亿元以上,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排名次之的闵行、静安、黄浦、松江、嘉定和青浦6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0-300亿元之间;其余各区收入规模在IoO-200亿元之间。各区税收比率普遍较高,收入质量较好,但同样受疫情冲击及降税减费政策力度加大叠加影响,2020年增幅普遍较低,但仅长宁区(2.0%)、宝山区(-5.0%)和嘉定区(-18.6%)呈负增长态势,松江区(4.8%)、奉贤区(4.3%)和崇明区(3.5%)增长表现相对好,增速在3%以上。2021年上半年度,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呈现恢复性增长,且在上年同期疫情期间低基数影响下,同比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对比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情况,因各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领域支出,各区支出增速普遍低于收入,除松江区(23.5%)、嘉定区(17.9%)和黄浦区(11.70%)夕卜,其余各区支出增幅均在10%以下,且宝山、奉贤、青浦、闵行和静安五区呈负增长态势。上海市城市建设相对完善,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保持在低水平,但因2020年上海市提出“加快经营性用地出让节奏,夯实土地供应计划,适当增加年度土地供应量”,供地节奏加快,当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占财政收入合计的比重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至33.8%。同年,全市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7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比保持在90%以上。土地市场方面,2020年来上海市对土地竞买主体的限制有所放松,如出台土地款延期、分期缴付政策,以及调整土地出让规则,放宽竞价条件,取消部分纯宅地自持比例要求,放松保证金冻结要求等,2020年溢价率明显提升;2021年来地价因两集中政策及新增限价竞价规则而回落,此外第二批集中供地阶段原9月公布的27宗地块中7宗终止出让引起广泛关注。在全市加大供地量情形下,2020年上海市下辖各区基金收入增减不一,其中静安、长宁、金山、崇明、宝山和松江6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较2019年减少;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增量最为突出,分别增加281.3亿元和145.4亿元;其次为普陀区和徐汇区,分别增加63.8亿元和54.9亿元;其余各区增量在50亿元以下。从绝对规模看,2020年浦东新区仍以618.71亿元的收入规模位列第一;其次为嘉定区和闵行区,收入规模分别为234.2亿元和196.1亿元;松江、虹口、黄浦、长宁、崇明和金山6区收入规模在百亿元以下,其中长宁区、崇明区和金山区收入规模最小,分别为31.2亿元、30.4亿元和23.9亿元。结合出地情况看,浦东新区和郊区可出让土地资源更丰富,基金收入实现情况总体优于中心城区,但中心城区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债务状况: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严格,债务总量规模控制得当。截至2020年末,上海市政府债务余额为689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44%,远低于财政部核定的上海市2020年政府债务限额9723.1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按审计口径计算,当年末上海市债务率为49.7%,较上年末上升3.6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20年末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98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债务压力相对较小。上海市下辖各区政府债务整体处于低水平,其中杨浦、虹口、普陀、金山和奉贤五区债务水平相对较高,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人之比在2-4倍之间。上海市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及存量债券整体规模相对小,主要集中于市本级和浦东新区,其余各区中静安区、奉贤区和黄浦区2020年来新发债券金额相对较大。一、上海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上海市经济实力分析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市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实力保持全球城市前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市着力发挥其集聚、溢出与辐射功能,在区域中起到突出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市经济总量规模持续领先,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在人才集聚、产业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保持标杆水平。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影响,2020年上海市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且仍略低于全国平均,但2021年来恢复性增长加快,特别是工业经济逆势回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增长。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09万人,十年共增加185.17万人,增长8.0%;平均每年增加18.5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047.9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占比为42.1%。比之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的“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人口增量空间已很小。作为我国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上海市区位条件及战略地位突出,具有显著的集聚辐射功能,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20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万亿元,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10位,较上年持平;为全球城市第6位。按可比价格计算,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疫情冲击下增速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比全国经济增速低0.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构成看,2020年上海市分别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103.57亿元、10289.47亿元和2830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1.3%和1.8%。上海市三产占比高,2020年三产占比为73.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图表1.2011-202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依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统一对2018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 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6011.82亿元,比原初步核算 数增加3331.95亿元,增幅为10.2%。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4.78亿元,比重为0.3%:第二产业增加值 为10360.78亿元,比重为2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546.26亿元,比重为70.9%。50,00040,00030.020.010.000010¾E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资料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新世纪评级整理资料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分季度看,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上海市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态势,2020年GDP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增速回正;2021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度,全市GDP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7%和4.8%,2021年三季度回落至4.6%。分行业看,工业制造业生产由降转增,全年增速回正,且2021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持续提升,三季度达6.3%,工业经济显著回暖。服务业各行业分化明显,其中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影响小,增长相对平稳,是三产增长的稳定支柱;房地产业稳步复苏,2021年来增速快速提升,但受行业调控因素影响三季度明显回落;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冲击最大,2020年全年数据仍大幅下降,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数据尚未披露,2020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幅收窄不明显,新6纪件保WWWSmxSjCOm住宿和餐饮业回升较为乏力,但根据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信息,2021年上半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全面回正,人员聚集型服务业也在加快恢复,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九成以上。图表3.2020年以来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分行业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指标2020年一季度2020年半年度2020年三季度2020年度2021年一季度2021年半年度2021年三季度GDP7856.6217356.827301.9938700.589458.8620102.5330866.73GDP同比增速I-6.7口26-0.3口717.612.79.8GDP两年平均增速/4.84.6按行业分(以下如20年数据为同比增天趴2021年数据为两年平均增速)工业-17.91-MI-2.814I5.25.46.3f#制造业-18.5-8.fi-311.4I/Z建筑业-73110.40.7I/批发和零售业-19.5-9.4j-6.9(-33110.32.2f1.5I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5"-阿-11-8.11f/住宿和餐饮业-40.霭I-3J1冈-17.81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1I13.5I15.1I15.2I15.914.8I13.8房地产业-IOB-0.8I-0.3L7i5.66.23.7I金融业7.3747.98.4f7.6f7.5(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5-f3-ifl-11/资料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新世纪评级整理,其中,2020年工业增速为工业增加值增速,2021年工业增速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口径不同,仅作参考。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北京市、广州市、深圳市)相比,2020年上海市经济规模仍位居首位,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处于第3位,仅高于北京市;三产占比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在一线城市中居首位,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与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处于第3位,但与前位深圳市较为接近。2020年疫情冲击下,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亮眼,均在一线城市中居首,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2008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两位数增长(10.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一线城市中唯一实现年度增速转正(0.5%)o图表4.一线城市部分指标对比及指标排名雷达图(单位:万亿元、万人、万元、%)2020年上海北京深圳广州GDP3.873.61一一一2.77一2.50一一GDP,速一一一一1.71.23.12.7一三产占比73.1%83.9%一62.1%72.5%一隹人口2487.12189.3I1756.01867.7人均GDP15.616.515.8i113.4投贵彳建10.3228210.0消费彳速0.5-89-5.2-3.5数据来源:一线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新世纪评级整理产业构成方面,上海市已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从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行业构成看,上海市主要行业大类包括工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旅游产业等,2020年分别实现增加值9656.51亿元、7166.26亿元、4869.89亿元、4524.85亿元、3393.40亿元、2537.76亿元、1474.82亿元和1314.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4%、-3.3%、10.5%、1.7%、-11.0%、-8.4%和-42.0%。从主要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根据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信息,2021年上半年工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6%、14.4%、12.0%和10.1%。图表5.2020年上海市主要行业增加值相对占比及其增速情况(单位:%)工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政业旅游产业工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旅游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数据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新世纪评级整理注:根据统计公报,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是依据若干行业的有关资料进行跨行业核算的,不能将其与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其他行业的增加值进行简单加总,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此处作图仅供参考。上海市工业基础扎实,全市园区数量多、分布广,既具备产业集聚优势,又具备资源分散布局优势,已形成“1+3+9”2的开发区发展格局。其中,“1”指浦东新区3;“3”指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9”指9个市级工业区,包括莘庄、康桥、嘉定、奉贤、松江、青浦、崇明、金山和宝山等工业区。上海市内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5个、市级开发区26个,其中38个为工业类开发区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全市共有108家市级以上开发区、产业基地、区级和镇级产业园参加了开发区综合评价,故全市各层级工业园区数量应该在108家左右。上海市园区经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很大,2020年全市产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近2.83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近225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的80%以上。图表6. 2020年上海市综合评价三十强开发区分布图0 5 10203040-千米综合发展得分图片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世纪评级整理2020年以来,上海市工业经济逆势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增长;装备类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笔记本计算机、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等新产品产量增长亮眼。2020年,上海市实2以上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政府网站历年资料,可能缺乏时效性。3浦东新区内有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四大国家级开发区。4非工业类开发区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工业增加值9656.51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3.71万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万亿元,增长1.9%,均扭转了2019年的下降态势。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和精品钢材制造业在内的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合计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3%o其中产值规模最大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最突出,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9.3%和5.3%,均扭转2019年的下降态势,增速分别较2019年提升13.7个和7.4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其余行业增速均较2019年下降,呈负增长态势的仅近三年持续下降的精品钢材制造业。图表7.2020年上海市工业六大支点行业总产值相对占比及其增速情况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成套设备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精品钢材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一成套设备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 工制造I生物医药制造精品钢材制造数据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新世纪评级整理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20年全市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提升5.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0%,较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两年年均增长6.3%,年均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29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82.9%。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领先增长,总产值两年平均增速达11.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幅增长2.3倍。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两年平均增长7.7%,装备类产品需求旺盛,金属集装箱、锂离子电池、建筑工程用机械、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增长3.0倍、21.5%、19.6%和&6%。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笔记本计算机、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倍、46.4%、46.3%、40.4%和30.9%。上海市战略定位明确为“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之相应的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方面,上海市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交易活跃度高,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5%。202()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为227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同比增长29.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同比增长65.8%,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同比增长35.8%;LPR利率期权、低硫燃料油期货、国际铜期货等重要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出,证券市场筹资额、现货黄金交易量、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等均位居世界前三;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0万亿元;贷款余额8.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0.67万亿元。在2020年9月和2021年3月的GFCl全球金融中心指数5排名中,上海位列第3,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但在2021年9月下滑至第6位,被香港、新加坡和东京超过,同期排名中北京位于第11位,深圳位于第18位。贸易方面,2020年上海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3.98万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批发销售额12.51万亿元,同比下降3.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6万亿元,同比下降3.3%;实现营业利润2309.38亿元,同比增长12.6%o当年全市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为8.75万亿元,增长3.8%,继续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同年,上海自贸区实现商品销售额4.58万亿元,同比下降3.3%;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0.50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一般预算收入也呈下降态势。图表8.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酷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速指标2019年2020年数值增途数值增速商品销售总额(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一(亿元)一外贸进出口总额花完V"7-d7)'-一年前云藏养英标百应叁薪"(石装品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43008.3957873014841.804493.5079.63一588.604.59.94.43.817.6-9.245810.17-3.35033.18-0.4S4.3X10.5I-608.25-1.8Qi茶藏一王藐亚丽嘉二薪花应蔽裒章上海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保持了很强的交通枢纽功能,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强,但2020年上海市对外交通方面受疫情影响显著。客运上,疫情转变了上海市近年持续上升的旅客发送量,2020年旅客发送量下降46.2%至11973.18万人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起降航班同比下降30.5%至54.51万架5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FinancialCentersIndex,GFCD是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2007年3月开始,该指数开始对全球范围内的46个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并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显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变化。该指数的评价体系涵盖了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声誉及综合因素等五大指标。次,进出港旅客同比下降49.4%至6164.21万人次。货运上,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3.92亿吨,同比下降7.2%;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17亿吨,同比下降0.5%;集装箱吞吐量4350.34万国际标准箱,同比增长0.5%。但2020年三季度以来,随着海内外市场货物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止跌回稳,增幅逐步扩大,全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2020年,上海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升至世界第三,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2021年继续保持第三的位次。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建设也是上海市近年来的重要战略目标,2018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首次并称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为“五个中心”,并提出“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目标愿景,根据2021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根据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0年上海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15.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7%,远高于全国水平(2.4%),在各省(市)中位居第2,次于北京市(6.44%)。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2件,较上年增长12.5%;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从科创板上市企业看,科创板上海上市企业37家,居全国第二位;融资额1099.66亿元、总市值8756.94亿元,均居全国首位。从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支出法)看,投资和消费是拉动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2017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中资本形成总额占比整体呈下降态势,2007年至2017年由45.78%下降至39.80%;最终消费支出占比整体呈上升态势,2007年至2017年由49.39%提升至57.29%2018年以来,上海市支出法口径相关数据未披露。o图表9.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支出法)情况Iiiiiiiiii2008年2009年2010年20H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资本形成总额占比%最终消费支出占比%)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占比%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消费方面,上海市批发零售业相对其他城市较快恢复增长,全年实现正增长,随着大宗商品交易活跃,2021年以来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大幅提升,但逐季回落,由一季度的9.9%回落至三季度的7.5%,在其影响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走出相同趋势,由一季度的8.9%回落至三季度的6.8%;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难以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在上半年勉强回正后于三季度继续转负。投资方面,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于2020年1-5月由降转增,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首要力量,之后逐月回升,全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3%,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从投资结构看,2020年工业、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分别为15.9%、11.1%和-3.6%,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快速恢复且增长相对平稳,而基建投资仍相对乏力。2021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逐季回落,由一季度的15.4%回落至三季度的11.7%;反之基建投资增速逐季回升至较好水平,由一季度的0.6%提升至三季度的7.6%。结合基建细分行业增速和上海市2021年重大建设项目清单,电力项目和对外交通、轨道交通等交通项目投入或是基建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外经济方面,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于2020年4月起实现增长,增速回正时间早于全国两个月,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较2019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至10.83%o经营主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55%,远高于全国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进口1.82万亿元,增长19.1%;出口1.11万亿元,增长9.9%o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有所回落,且因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贡献提升,上海市增速低于同期全国水平(22.7%)。上海市国际化程度高,吸引外资能力强,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02.33亿美元,增长6.2%。截至2020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89个,上海市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71家(亚太区总部137家),外资研发中心481家。图表10.2020年以来上海市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长情况(单位:%)指标2020年一季度2020年半年度2020年三季度2020年度2021年一季度2021年半年度2021年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M20.4111.2-4.6110.5印.97.66.8#批发零售业零售额Jl8.0-87-2.512.6出98.37.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s_JaInZZaEMZSi口19.6-1.30.11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11-9.36.710.310.37.4出.898#工业I2.215.()15.415.915.412.711.7#房地产1-8.36.99.9,11.17.09.29.7#城市基础设施1119.5112.25.4-3.6-0.6眄67.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1140-0.711.7112315.819.015.4懒口11-1.7.72.1|3.816.825.419.l#出口11-7.3I0.71.00.014.39.619.9资料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新世纪评级整理注:2020年全部数据为同比增速,2021年投资和消费数据为两年平均增速,进出口数据为同比增速。房地产方面,2020年上海市全年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加快增长,新建房规模扩大,成交恢复较好,存量房热度继续提高,新房价格上外环线内涨幅提升,但外环线外略有下降。从投资情况看,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98.75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较上年提升6.1个百分点,主要依靠办公楼及商业用房投资拉动,当年住宅投资仅同比增长4.3%。当年房屋施工面积同步增长,在建规模扩大,竣工面积在连续两年下降后止跌回升。楼市成交方面,2020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78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存量房网签面积2495.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9%,继2019年同比增长37.5%后继续大幅增长,存量房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从价格看,2020年剔除共有产权住房和动迁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后的市场化新建住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