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专题党课讲稿: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七篇】.docx

    • 资源ID:998855       资源大小:69.88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党课讲稿: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七篇】.docx

    专题党课讲稿: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七篇】弟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工业化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贯穿在现代化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要求,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面,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我国工业发展新局面。一、深刻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要求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纵深推进的总体要求。一是回应时代性变革性的挑战考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时期。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乏力中徘徊,主要发达国家加速先进制造业回流,诸多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严峻局面。如何确保外部环境变化之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如何确保极端情景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如何确保发展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做出回答的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二是承载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工业化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贯穿在现代化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是依靠强大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而迈进现代化强国行列。工业化的广度和深度深刻影响着现代化的速度和程度,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三是遵循规律性特殊性的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既要看到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和我国工业化探索实践已表明,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为抓手是普遍规律、基本遵循、共性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不能忽视、偏离或舍弃;更要看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约束条件由宽到严的特殊阶段、发展目标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发展要求由量到质的关键节点,新型工业化必须立足国情实际和现阶段特点,坚持工业化普遍规律与国情特点紧密结合,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全过程,全面整体系统加以推进落实。二、科学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要在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准确把握特征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更大突破更好成效。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要强化需求导向和场景牵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构建产学研用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要针对我国材料、工艺等产业基础领域长期积累不足,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短板问题,梳理明确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堵点断点卡点,集中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突破和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支持产品在应用端不断完善迭代升级,真正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针对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定价权、话语权不足,加快国内增储上产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化与资源型国家投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矿业治理机制,进一步用足用好全球资源,保障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需要。二是聚焦新老并举优化升级,着力完善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占整体工业比重超过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完善企业技改标准要求,加强有关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共生、互促共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持续巩固产业体系完整性独特优势。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不高,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既要继续促进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还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式、融合式发展。三是聚焦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一盘棋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等存在差异的客观实际,有效调动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无序无度扩张,注重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布局趋向合理,通过牢牢把握各自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针对功能定位重叠、产业布局趋同、集聚效应不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提升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园区功能作用,推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升级。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努力在开放竞争中实现跨越,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四是聚焦深度融合赋能助力,着力充实动力强劲、绿色低碳的产业底色。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针对工业行业场景复杂、数字化转型面临瓶颈、需求多元多样等问题,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实现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2/3左右,碳排放量占比70%左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要落实碳排放“双控”要求,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妥推进煤电、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国际认可的碳定价体系,改善工业用能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制造业能效水平,全面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系战略全局的系统工程,要勇于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凝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智慧力量。一是坚持有效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从工业化一般规律来看,一国市场规模容量决定分工广度深度,而分工广度深度决定产业发展水平。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显著优势,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支持。只有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各类商品和要素资源充分畅通流动,才能增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缓解工业发展面临的要素资源趋紧约束,创造形成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从各类要素市场制度来看,要针对数据等生产要素确权难、定价难、流通难等问题,切实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充分发育,提升配置效率效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坚决破除市场壁垒来看,要重点解决一些地区在市场准入、一些领域在招标采购等方面设置的门槛、障碍或壁垒,消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因素。通过优化市场监管方式,秉持包容审慎原则鼓励创新探索,提高监管法治化、规范性和透明度水平,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二是坚持有为政府,提供有力保障。要不断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持续性和深入性,实现财税、金融、投资、环保、科技、土地等各类政策协同联动,优化完善实施方式,形成复合叠加效应。从产业政策供给来看,要牢固树立产业政策支持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强烈意识,加大对工业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对重点产业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完善产业治理能力水平,全面落实已有政策办法,推动政策资源更多、更有力度、更大范围、更有针对性地向先进制造业集中、向重点产业链集中。从财税政策方面,要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研究出台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政策。从金融政策供给来看,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逐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规模,鼓励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三是坚持激活企业,提供有力保证。新型工业化归根到底要靠企业来实现,企业强才能工业强,工业强才能国家强。要进一步推动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同台竞技、共同发展,进一步抓大育小、梯度发展、协同共进,既要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要培育聚焦细分行业领域,精耕细作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国有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骨干力量,要立足国家所需、产业趋势,围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新产业新赛道、保障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民营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7成以上,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激发动力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增强企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第一篇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同志们: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动力基础和核心内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环境条件变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典型特征的人均国民收入持续提高的经济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物质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我国是后发赶超型国家,不会也不可能完全重复“先机械化后信息化”、“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然走一条与信息化融合的、绿色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提出,既基于对世界工业化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更体现了对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的准确把握。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图为2023年9月8日,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家无人驾驶车制造企业的装配车间。新华社记者鲁鹏/摄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具有新内涵、新特征。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大国围绕制造业布局的竞争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博弈日益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布局前瞻性技术方向和产业领域,工业化的全球格局和技术内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工业化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数字化、绿色化趋势,要求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围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推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新型工业化之“新L体现在依靠自主创新驱动、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主动性,体现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协同性,体现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现代性,体现在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对外开放性,体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包容性。从根本上来说,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要使占世界近20%的人口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改善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未来十几年的时间,既是我国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也是科技和产业突破创新的关键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抓紧抓实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关系到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关系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牢牢把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创新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把握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核心能力短板、关键能力短板和基础能力短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使协调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生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形成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效协同。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高新园区、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使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化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能源革命和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和以绿色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开放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建设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的工业化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以国内大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强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规则和标准的联通,深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促进金砖国家在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使共享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目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新型工业化进程有机结合。注意避免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推进技术创新、制造业高级化,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经济消除西方发达国家日渐拉大的数字鸿沟,在创造高质量就业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使新型工业化成为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的、包容的工业化,从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2023年7月23日,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搭载“海洋地质二号”船在进行海上试验前期准备。新华社发奚晓谦/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统筹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开放经济条件下提升国家产业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径。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稳链,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完善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尤其是建立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产业安全政策对制造业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反垄断等各项微观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三、以制造强国建设为重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以现代制造业发展为根本动力和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基础能力还不强,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整体技术水平先进性和产业安全性有待提高。我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基本单元,全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构成一个国家产业安全威胁的主要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断链”或者“卡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要求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环节,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着重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的率先突破。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强化国家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高质量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应用验证平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持续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培育世界著名品牌。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产业绿色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2023年8月19日,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国网新源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内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工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在数字化方面,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经济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在绿色化方面,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建设以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强化绿色监管。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就业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利用产业和再制造产业,做好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等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畅通经济大循环,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方面,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打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难点和卡点,强化制造业要素资源的自由流通,着力解决制约高水平技术供给、制度供给的关键问题,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创造引领新的需求,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更好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作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制造业布局。另一方面,要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更大力度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逐步打造一个开放的技术创新生态。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使自贸试验区成为高水平自主创新高地、高素质生产要素汇集高地、高标准规则测试高地。第三篇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奋斗久久为功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现更大突破更大提升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其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根本遵循,是各级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和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各级必须积极作为、持续奋斗,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现更大突破更大提升。新型工业化是振兴的战略抉择,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奋斗久久为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年底,市委、市政府深刻分析落后的根源,从发展的差距在工业、经济的短板在工业、发展的潜力和现实出路也在工业的实际研判,作出了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的战略抉择。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两年来,我们步履铿锵,在去年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今年I/O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4.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7位;工业税收104亿元,增长21.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7%,高于全省平均4.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8%,高于全省平均16.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03家,比年初增加16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7家,居全国第17位;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石横特钢、华通控股入选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石横特钢、华通控股、泰开集团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这是全市上下拼搏奋斗的结果,更是我们走在了一条方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久久为功。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符合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的急切愿望,是一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是一张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蓝图,是振兴的不二选择。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越往前走艰难险阻会越大,迎风斩浪,最快的脚步是坚持,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各项工作和目标结合起来,一以贯之抓落实、接续奋斗不放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不断走深走实。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执好高质量发展之笔,乘势而上、向新而行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必须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在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之初就明确: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主要以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多数为初级产品,处于价值链最低端。这种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老路,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要想突破困局,从根本上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必须选择先发优势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基础好的产业链赛道。当前,我市全面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处在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适逢建设黄河战略先行区和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叠加机遇,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定地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持续围绕构建“44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深层次变革。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和关键增量,是赢得新一轮发展竞争的历史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各级要提高认识,以“坐不住”等不及”的紧迫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发挥好的基础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借势借力、创新发展,早谋划、快布局、强推进,实施一系列数字赋能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协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拓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数字服务等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抓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深层次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创优抓好未来产业布局,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前谋划设计“长周期、大赛道”产业、前沿引领型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积聚澎湃动能。一张蓝图绘到底,要落好纲举目张之笔,大处着眼、实处着力,坚持系统观念,成体系整体发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不是一业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黄河战略、乡村振兴等同步推进、高质量协调发展。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总引擎、总抓手,成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起势,深入推动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全力建设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篇章只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多线作战、一体推进,就一定能使各领域工作互相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稳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只是绘到今天,更应该绘到明天和更加长远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对而言,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大胆去做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当前不见效却利在长远的事。振兴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兢兢业业、不务虚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实干中持续用力一分战略,九分落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两年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仍面临一些不足短板和风险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发扬钉钉子精神,绝不能因取得一点成绩躺在功劳簿上满足自喜,绝不能因发展开始向好而骄傲松懈,绝不能因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而动摇躺平,绝不能因困难矛盾而打退堂鼓走回头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增强信心和底气,在实干中如钉钉子般“一锤接着一锤”下功夫。伟大的事业,总是在一以贯之中向前推进;宏伟的蓝图,只有在接续奋斗中才能实现。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奋斗久久为功,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保持定力、精准发力,钾足动力、持续用力,就一定能够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现更大突破更大提升,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谱写全面振兴更加灿烂的篇章!第四篇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一方面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另一方面也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从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到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再从新型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同步发展,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和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党的二十大要求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如何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项重大论题,具有重大意义。一、从“工业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演进现代化是一种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转型发展、社会经济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水平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过程,其本质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是其关键特征,工业化几乎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同义词。从现代化历史来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发动机,对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大国而言,工业化是其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是众多仁人志士的伟大梦想。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标志。1919年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蓝图。在近代现代化思想史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强调以农立国的重农主义学派与强调以工立国的重工主义学派的思想之争,前者提出“保全农化”“农村立国”“振兴农业论”“复兴农村”等农本主义思想主张,后者提出“以工立国”“农化为工”“农工并重”等工业化思想主张,体现出早期我国学术界对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1933年7月申报月刊创刊周年纪念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体现出当时知识界试图用“现代化”这个术语去分析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民族发展出路问题,提出赶快顺着现代化方向推进中国发展,重点讨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发展的运作机制两方面问题。关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工业化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意义。1944年5月毛泽东就向全党指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中坚持了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认识,认为现代化社会要以工业为基础,并将其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领导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党课讲稿: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七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