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A.山海经B.诗经C.楚辞D.乐府诗集2、“女蜗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山海经B.诗经C.楚辞D.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A.国风B.小雅C次雅D.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A.国风B.小雅C.大雅D.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o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o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o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o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A.甲骨卜辞B.尚书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o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o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A.9篇B.10 篇C.11 篇D.12 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A.离骚B.天问C.九歌D.招魂20、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是()。A.离骚B.天问C.橘颂D.湘夫人21、国语是一部(A.国别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纪事本末体史书D.编年体史书2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oA.左传B.国语C.史记D.汉书2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oA.左传B.国语C.史记D.汉书2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oA.木兰诗B.陌上桑C.羽林郎D.孔雀东南飞2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A.曹操的观沧海B.王粲的七哀诗C.张衡的四愁诗D.曹不的燕歌行26、标志着散体大赋确立的作品是(A.吊屈原赋B.七发C .子虚赋D.归田赋27、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A.归田赋 B.鹦鹉赋C.二京赋 D.刺世疾邪赋28、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oA.木兰诗B.西洲曲C.羽林郎D.孔雀东南飞29、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A.陶渊明B.谢灵运C.王维D,孟浩然30、汉书的作者是()oA.范晔B.张衡C.司马迁D.班固31、开创散体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A.枚乘B.司马相如C.贾谊D.扬雄32、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A.陶渊明B.曹操C.谢灵运D.谢眺33、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A.木兰诗B.西洲曲C.子夜歌D.企喻歌34、张衡的()表达了超脱污浊尘世,归隐田园的愿望。A.二京赋B.归田赋C.两都赋D.悲士不遇赋35、宋朝人郭茂倩对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广收博采,编辑成(),成为保存乐府诗最为完备的本子。A.上邪B.乐府歌集C.上山采熊芜D.乐府诗集36、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是()A.刘兰芝B.焦仲卿C.杜丽娘D.柳梦梅37、刘勰文心雕龙中称()为“五言之冠冕”。A.诗经B.“汉乐府民歌”C.古诗十九首D.西北有高楼38、“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己晚”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oA.生年不满百B.行行重行行C.明月皎夜光D.庭中有奇树39、建安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被后人称为()。A.“建安风骨”B.“雅好慷慨”C.“沉郁顿挫”D.“风衰俗怨”40、阮籍和嵇康是()的代表作家。A.建安文学B.正始文学C.两晋文学D.南朝文学41、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论是曹丕的()。A.典论论文B.文选C.文心雕龙D.后汉书4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自曹操的()A.观沧海B.短歌行C.白马篇D.蒿里行43、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共()首。A.七十六B.八十二C.七十二D.八十六44、嵇康散文成就突出,代表作是()。A.赠秀才入军B.与山巨源绝交书C.广陵散D.幽愤诗45、郦道元的()在研究历史地理、水利沿革方面有很高价值。A.洛阳珈蓝记B.颜氏家训C.水经注D.西域水道记二、名词解释题1、“春秋三传”2、楚辞3、九歌4、诸子散文5、史记6、汉乐府7、骚体赋8、抒情小赋9、散体大赋IOs建安风骨11、正始文学12、田园诗13、志怪小说14、志人小说三、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3、简论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4、简述孟子文章的艺术特色。5、简述北朝民歌与南朝民歌的风格差异。6、简要比较史记与汉书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差异。7、简述汉赋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8、简述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9、简述汉乐府诗歌的主要内容。10、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四、论述题1、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3、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4、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5、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B5、D6C7、A8、C9、D10、C11、C12、A13、B14、A15、B16、B17、C.18、C19、B20、C21、A22、C23、D24、D25、D26、B27、A28、B29、A30、D31、A32、C33、B34、B35、D36、A37、C38、B39、A40、B41、A42、D43、B44、B45、C二、名词解释题1、“春秋三传”:是解释和补充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作者为左丘明,难以考证。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作者是齐人公羊高,谷梁传又名春秋谷梁传或谷梁春秋,作者是鲁人谷梁赤,三传中左转的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侧重阐发春秋经义,叙事较少,以议论为主。二书文学价值不能与左传并论,但在经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上都有深远影响。2、楚辞:本意是楚地的歌辞。从诗风而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从体式而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就语言而言,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代文献,把战国末年楚国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人模拟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3、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残、礼魂。国炀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4、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如孟子、庄子等。5、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五史”之首,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约3000年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汉乐府:乐府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同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的。7、骚体赋:赋诗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骚体赋是汉初出现的一种赋,近于楚辞,多于“兮”字调,舒缓音节,文采绮丽华美,并继承了楚辞抒发了个人哀怨,忧伤情感的特点。代表人物和作品:贾谊鹏鸟赋、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司马相如长门赋等,骚体赋在整个赋体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8、抒情小赋: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以抒发主观情志为内容,篇幅比较短小,语言明白流畅,艺术手法更为灵活的赋作,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题述行赋等,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9、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其表现对象主要是客观外界事物,如繁华的京师市邑,浩大的宫殿苑囿,丰饶的水陆物产,壮观的田猎歌舞场面,等等。其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铺张描述。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10、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11、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12、田园诗:中国晋宋时期陶渊明开创的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样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5首和桃花源诗是其代表作品。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艺术上自然淳真,富有意境,韵味隽永,读来好似一股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它的出现,不仅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对唐代田园诗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13、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内容主要记述神鬼怪异、远方异物,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有不少有意义的作品,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总体看,志怪小说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某些优秀作品在人物刻画、叙述故事、语言使用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14、志人小说: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小说。其中“志人”这个名称,是鲁迅从“志怪”推衍出来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记人间事者已甚古,列御寇、韩非皆有录载,惟其所以录载者,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用而近娱乐矣。”这里提出的观点很重要,即所谓志人小说,其写作目的,虽仍有记录史实、供人揣摩的考虑,但欣赏和娱乐的特点已经很强。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三、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分类的依据是音乐。风,是王畿及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雅,是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小雅用于诸侯享宴,大雅用于诸侯朝会);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2、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常广泛丰富。主要包括讴歌祖先功业,如生民、公刘等;描写农事活动,如七月、丰年等;反映战争徭役,如东山、君子于役等;咏唱爱情婚姻,如关雎、静女等;表达怨愤讽刺,如硕鼠、伐檀等。3、简论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先秦说理文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论语和老子是第一个阶段。论语是语录体,主要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多三言两语,有段而无篇。老子探讨的是抽象的哲学问题,表述精炼,篇幅短小。但论语与老子对先秦说理文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墨子、孟子和庄子是第二个阶段。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孟子和庄子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荀子和韩非子是第三个阶段。它们中的专题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标志着我国说理文的完全成熟。4、简述孟子文章的艺术特色。(一)、孟子散文艺术的最主要特点是''气盛",即气势浩大,酣畅淋漓,锐气逼人。其“气盛”,首先表现在论点鲜明,爱憎强烈,感情充沛;其次表现在长于论辩,充满论战性,他常常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对方步步紧逼;再次表现在语言上,大量运用排比、对比等句法,造成逼人之势。(二)、孟子散文艺术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譬喻。其譬喻用的非常多,且多以人们所熟悉的日常事物作比,既形象生动又自然亲切。5、简述北朝民歌与南朝民歌的风格差异。在意象使用上,北朝民歌的常用意象是“健儿”、“快马”等,南朝民歌的常用意象是“郎”、“梅”等;在抒情方式上,北朝民歌直抒胸臆,朴素无华,南朝民歌巧用双关,婉转缠绵;在形式上,北朝民歌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南朝民歌主要是五言四句。因此,北朝民歌境界开阔,质朴刚健,粗犷豪放;南朝民歌则秀美精致,但气局狭小,骨柔力弱。6、简要比较史记与汉书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差异。司马迁是一位有进步历史观的史学家,有“藉人以明史”的思想和“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历史因果观,因此史记有深刻的批判意识;班固则不具备司马迁那种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更失去了司马迁的批判意识,因此汉书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史记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汉书则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史记写人物饱含激情,冷静而客观,而汉书写人物往往缺乏感染力,稍有逊色;史记语言多散行单句,朴拙雄直,汉书则排偶增多,典雅详赡。7、简述汉赋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汉赋经历了由骚体赋到散体大赋,再到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汉代文学创始期流行骚体赋,形式上主要受楚辞的影响,篇幅都不甚长,内容多抒发身世之感,情调一般比较抑郁。如贾谊吊屈原赋和II鸟赋。其次,汉武帝起,散体大赋取代了骚体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赋体形式。其表现对象主要是客观外界事物,如京师的繁华,物产的丰饶等。其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铺张描述。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最后,东汉安帝后,以抒发主观情志为内容,艺术手法相对更为灵活的抒情小赋蓬勃兴起。如张衡的归田赋。8、简述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曹操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诗以五言和四言成就最高。从思想内容看: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度关山、短歌行,写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同时,也有反映社会动乱现实和民生疾苦的。如蒿里行、苦寒行。从艺术特色:曹操的诗,积极奋发,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气魄。借乐府古题写时事,语言古朴自然,不加雕饰,形式自由,真率的展示了诗人兼枭雄的内心世界,形成了悲凉沉重的风格。9、简述汉乐府诗歌的主要内容。两汉乐府诗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时代的社会面貌,描绘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与呼声。首先,苦难者的悲吟,如妇病行、孤儿行等;其次,征战者的哀歌,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等;再次,思乡人的愁叹,如饮马长城窟行;最后,爱情和妇女命运的咏唱,如上邪、陌上桑等。10、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南朝民歌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所写之情极其真实,流自肺腑,颇为感人。从艺术上看,体裁都很短小,主要采用五言四句的形式;长于委婉细腻的笔法,善于描写心理活动,将主人公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西洲曲真切地刻画了女主人公柔情似水、一往情深的形象;语言的运用清新自然,多用比兴、象征,充分利用汉语谐声的特点,大量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四、论述题1、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孟子共包括七篇,每篇分为两卷,共14卷,集中地表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即要求统治者“爱民”,能够“与民同乐”,使民有“恒产”等。同时,孟子也表现了孟子刚烈傲岸、鄙视权贵的性格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孟子文章在艺术上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气盛”,即气势浩大,酣畅淋漓,锐气逼人。其“气盛”,首先表现在论点鲜明,爱憎强烈,感情充沛;其次表现在长于论辩,充满论战性,他常常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对方步步紧逼;再次表现在语言上,大量运用排比、对比等句法,造成逼人之势。孟子文章艺术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譬喻。其譬喻用的非常多,且多以人们所熟悉的日常事物作比,既形象生动又自然亲切。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左传的文学特色,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其次,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再次,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最后,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3、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史记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例如李将军列传,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相互配合,详写和略写相互结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第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除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鲁莽的项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第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鹫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表现。第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如郦生陆贾列传通过郦生与陆贾的对话,把尉佗的傲气与豪气,陆贾的不卑不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出来了。4、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但题材却不够宽广,大多数为游子怀乡或思妇闺愁之作,少数为失志者不平之鸣。首先,游子思妇的苦情。宦游风气盛行,是东汉中后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游子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常常久客于外,滞留难归。于是,浓浓的思乡之愁便时时纠结于心头,挥之不去,凝结成一首首幽怨的诗篇。如“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去者日以疏)。与游子诗相对的是思妇诗,独守空闺的妇人的愁苦更难以释怀,她们每因相思而憔悴,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甚至变得痴痴呆呆,恍恍惚惚。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其次,失意之士的不平之鸣和忧生之嗟。游子抛家别舍、奔波远方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但当他们抑郁不得志时,便会发出绝望的感叹,如“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富楼)。游子们有时联想到人生的短促,会怀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否真有意义,转而产生干脆放浪形骸、纵情享乐的念头,如“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与此同时,久客在外而又落拓失意的游子和独守空闺的思妇对时序的变换也格外敏感,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对人生短促的思考与感喟,显得格外深沉与凄怨。5、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饱含真情。萧统所讲的“任真自得”四个字不仅可以概括陶渊明的性格特征,也可以概括陶诗的艺术特征。无论写什么,他都直写其事,直书其心,无隐蔽,无虚浮,纯是自然流露。比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直写归隐之乐。(二)、意境浑融。陶渊明虽然没有提出过形神关系的理论,可是在创作中,却始终不看重物象的形似,而是重在写心,重在以景写情,以形写神,以客观物象或事情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领悟与哲思。因此,在他笔下,所取之景,所述之事,多具象征意味。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J诗中的景象淡远、悠闲、静谧,与诗人的心境完全契合,物即是我,我即是物。(三)、朴素平淡而又醇美蕴藉的语言。陶渊明诗歌语言受古诗十九首影响较大,特点是朴素平淡,一切平平道来,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但陶渊明诗歌的语言同时又是经过艺术提炼的,凝练,含蓄,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事物特征,传达出诗人对世界的感悟,越品味越感觉肖物传神,韵味隽永。如“扣门拙言辞”(乞食),将诗人请求朋友接济,却又难以启齿的尴尬形容得惟妙惟肖。所以说,陶渊明诗歌语言是朴素中含绮丽,平淡中见醇厚,正如苏轼所论“质而实绮,癖而实腴”。(四)、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萧散平淡的,但还有另外一面,即豪放有力的一面。如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等。这些诗歌都写得气势豪迈,辞情急切,被鲁迅称作“金刚怒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