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1.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中国己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是()文字的出现。A.甲骨文B.石鼓文C.大篆D.小篆2 .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体的确立是从()开始的。A.西周B.春秋战国C.秦代D.汉代3 .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奠定了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基础,时间是在()。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4.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贾谊B,董仲舒C.司马相如D.叔孙通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是在()时候正式确立的。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6.中国古代在“天人”关系上,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7.对儒家理想人格的发挥,提出“浩然之气”的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愈8.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o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9.主张“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的观点。A.张载B.朱熹C.陆九渊D.程颍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oA.论语B.孟子C.中庸D.大学11.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A.秦朝B.西汉初年C.两汉之际D南北朝12 .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的创立者是()oA.马端临B.杜佑C.郑樵D.苏冕13 .下列人物中,唯一没有亲自著述立说阐发其思想观点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14 .纪传体史书以()为纲。A.历史编年B.历史事件C.历史人物D.历史专题15 .首次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是()oA.王阳明B.陆九渊C.朱熹D.顾炎武16 .建构了以“理”“气”解释宇宙人生的哲学理论体系的是()。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湛若水17 .“天人合一”的说法是宋代哲学家()明确提出的。A.周敦颐B.孙第C.张载D.程颐18 .魏晋时期的著名道士葛洪撰写的道教名著是()。A.太平清领书B.抱朴子C.灵宝经D.真灵位业图19 .在中国境内,地形是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走向是()。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20 .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B.验C.测D.切21 .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o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22 .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张道陵C.张鲁B.张角D.张衡23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0A.“无为”B.“无不为”C.“自在"D.“逍遥”24 .佛教所说的“涅槃”或者“入灭”指的是()。A.苦谛B.集谛C.灭谛D.道谛25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张载B.程颗C,朱熹D.陆九渊26 .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奠定了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基础,时间是在()。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27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是()学派的主张。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8 .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和()四部。A.大学B.礼记C.学记D.孝经29 .战国时期,将阴阳五行学说发展为“五德终始”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是()。A.邹衍B.惠施C.墨子D.韩非子30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1 .元代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A.汤显祖B.关汉卿C.王实甫D.洪昇3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的千古名句。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3 .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清朝()年间奠定的。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34 .纪事本末体史书以()为纲。A.历史编年B.历史事件C.历史人物D.历史专题35 .以法制为中心,综合运用“法势术”是法家成熟的表现,而提出这一理论的是()。A.慎到B.韩非C.商鞅D.李悝36 .相传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他是()。A.先秦时期人B.西汉时期人C.东汉时期人D.三国时期人37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的四部长篇小说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A.金瓶梅B.红楼梦C.儒林外史D.西厢记38 .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0A.108B.120C.130D.16039 .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白鹿书院B.石鼓书院C.应天俯书院D.岳麓书院40 .不属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1 .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有()。A.管仲B.子产C.李悝D.韩非2 .秦始皇在文化统一措施有()oA.书同文B.车同轨C.度同制D.行同伦3 .下列经典属于道教的有()。A.春秋B.坛经C.道德真经D.南华真经4 .唐代楷书代表人物有()。A.欧阳询B.柳公权C.虞世南D.颜真卿5 .四大发明创造在宋代的出现的有()o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6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有()。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冯梦龙7 .汉字在古文字阶段,其构字方法主要有()。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8 .宋元是中国古代数学高度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被称为“宋元四大数学家”的是()。A.秦九韶B.李冶C,杨辉D.朱世杰9 .中医学四大经典指的是()。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经10 .孔子以()为三达德构建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A.仁B.知C.勇D.义IL道教产生的主要思想渊源有()。A.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B.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C.秦汉时期的黄老道D.道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12 .下列属于史记体例的有()。A.书B.表C.志D.列传13 .下列各项中,属于老子提出的观点的有()oA.无为而治B.反者道之动C.道法自然D.安之若命14 .下列各项中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学而不思则罔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5 .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有()。A.天台宗B.华严宗C.净土宗D.禅宗16 .下列各项中,属于道教的三天尊的是()。A.元始天尊B.上清天尊C.灵宝天尊D.道德天尊17 .下列各项中属于佛教四大菩萨的有()。A.观音菩萨B,弥勒菩萨C.地藏菩萨D.文殊菩萨18 .在中国远古时代,原始的宗教形式有()oA.自然崇拜B.动物崇拜19 .下列观点属于儒家的是()。A.修身B.齐家20 .墨家学派的主张有()。A.尚贤B.尚同三、判断题C.鬼魂崇拜D.祖先崇拜C.治国D.无为C.兼爱D.非攻1 .中国的地势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3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4 .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5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诗经四部儒家经典。()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是秦朝。()7 .中国正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信史是从殷商时代开始的。()8 .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奠定的。()9 .佛教“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修行方法。()1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宋明理学的根本精神。()四、名词解释1 .宗法制度2 .轴心时代3 .宋明理学4 .西学东渐5 .内圣外王6 .诸子百家7 .孔孟之道8 .魏晋玄学五、简答题1 .简述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2 .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 .简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4 .简述道教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5 .简述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及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性意义。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2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3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5 .简要评述“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C6.C7.B8.C9.C10.C11.C12.B13.A14.C15.A16.B17.C18.B19.D20.A21.B22.A23.D24.A25.C26.D27.B28.A29.A30.B31.B32.B33.C34.B35.B36.C37.A38.C39.A4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ILABCD12.ABD13.ABCD14.ABCD15.ABCD16.ACD17.ACD18.ABCD19.ABC20.ABCD三、判断题1. 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1 .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2 .轴心时代: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他提出,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600多年的时间内,经过千年之久的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东西方几大文明体系在这个同一的时间段内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次深呼吸,其结果直接导致了东西方文明的更新换代,西方进入了古希腊文明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以思辩哲学为其特点的人文学者,他们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数学、天文学诸方面进行研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方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国而言,其主要含义是指通过诸子百家这样一个独步古今的文化学术思想大论辩,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从此基本确立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格局和主动脉。3 .宋明理学:宋明时期,周敦颐、程激、程颐、朱熹、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学说。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4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是艰难缓慢的,渐渐渗透的,故称“西学东渐”。5 .内圣外王: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和仁政。最早出自庄子,后成为儒家重要的治世修身原则。6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指前秦至汉初,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个学派,古代常混杂统称。据汉书,所谓“百家”,实际上指有代表性的十家,即儒、道、墨、法、阴阳、农、名、兵、纵横和杂家。7 .孔孟之道: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又称“儒道”。孔子出现以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到汉武帝时代,儒学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成为他的思想的集中反映。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的第二位儒学大师是孟子。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和“良知”,其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与弟子共同编定的孟子一书中。由于他对儒学的巨大贡献,后世常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学”或“孔孟之道”。8 .魏晋玄学: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书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书被称为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笃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为,笃信儒家三纲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五、简答题1 .简述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2 .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2)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3)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3 .简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1)佛教与中国哲学史。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无神论和有神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佛教与中国文学。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主体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3)佛教与艺术。中国的石窟艺术正是古印度石窟壁画和雕塑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4)佛教与中国语言。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意义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和惯用语。4 .简述道教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道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阴阳家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较大,主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术。5 .简述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及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性意义。(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六、论述题1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4)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1)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是使人们甘受其统治,以维护天下太平,而当代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共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2)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道德从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价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与现代民本思想还有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3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2)宗教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接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3)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与中国古代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 .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原因: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而且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更杂,这样这个思想较为没有束缚,所以多种思想可以百家争鸣,国家的环境较为好。所以当时社会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己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对于变革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任何小变革都不是小事情。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儒家思想反而在影响民族文化,于是就产生宋朝的文化,从而影响中国100O年。唐朝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安史之乱引发了潜藏已久的种种危机,以杨炎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到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5 .简要评述“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1)积极影响:“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这一理论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超过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时,要想变革,也只有在这一理论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引进西学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中体西用”继承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但二者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使得儒家经典已不再具有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性,儒学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就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把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引到中国文化中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2)消极影响:这一理论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制度层面时,中体西用则阻碍了这一进程,因为中体西用是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而制度层面则是要改变这一体制,所以它成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