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安全操作规程.docx
《各类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安全操作规程.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全操作规程0.适用范围-7-1 .安全生产技术总则-7-2 .员工安全守则-10-3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3.1铸造类-11-3.1.1木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3.1.2木磨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3.1.3木工平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3.1.4木工带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3.1.5木工压盖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3.1.6手电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3.1.7木工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3.1.8修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3.1.9木工钱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3.1.10小料拼接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3.1.11真空吸送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
2、.1.12菱苦土碾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1.13加热窑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1.14电弧炉炼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3.1.15焙烧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3.1.16熔铜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1-3.1.17移动式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2-3.1.18中频感应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2-3.1.19LF精炼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4-3.1.20造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5-3.1.21热式风干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6-3.1.22浇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8-3.1.23修包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9-3.1.24打箱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0-3.1.25清砂工安全
3、技术操作规程-31-3.1.26除尘管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2-3.1.27砂箱转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2-3.1.28清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3-3.1.29吊箱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4-3.1.30卧式离心浇注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5-3.1.31震动落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5-3.1.32钢件热处理煤气窑(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6-3.1.33焙烧煤气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7-3.1.34烤包器、干燥室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8-3.1.35抛丸清理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9-3.1.36大小剪切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0-3.1.37滚筒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0-3.1.38电阻
4、加热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3.1.39加热窑油池淬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3.1.40电弧炉配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2-3.1.41打(修)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3-3.1.42排钢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4-3.1.43丙烷气供应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4-3.1.44丙烷气工作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5-3.1.45(煤气窑)矫直铸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6-3.1.46电炉氧气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6-3.1.47铸件切割氧气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7-3.1.48木工圆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8-3.1.49醇基涂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9-3.1.50苯板切割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0-3
5、.1.51卧式砂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1-3.2金属结构类-51-3.2.1钟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1-3.2.2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2-3.2.3气割(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3-3.2.4剪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5-3.2.5埋弧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5-3.2.6氨弧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5-3.2.7C02气体保护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6-3.2.8电弧气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7-3.2.9刨边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7-3.2.10IOoT、160T、200T磨擦压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7-3.2.11200T双曲拐压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8-3.2.12钢
6、材预处理生产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9-3.2.13315吨油压矫正弯曲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1-3.2.14大(小)卷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2-3.2.15(KBBDV、WIISTNC)型卷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2-3.2.16数控火焰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63-3.2.17YF2240移动式翻转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4-3.2.18高速自动75弯管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5-3.2.19数控超高压水切割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5-3.2.20万能机械切割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7-3.2.21中压罐送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7-3.2.22BP0450/165型低温液体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8-
7、3.3机械加工类-69-3.3.1卧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9-3.3.2立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0-3.3.3镇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1-3.3.4座标镂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2-3.3.5滚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3-3.3.6插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4-3.3.7钱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4-3.3.8龙门钱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6-3.3.9人字钱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6-3.3.10牛头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7-3.3.11偏开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7-3.3.12龙门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8-3.3.13伞齿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9-3.3.14插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0-3.3.1
8、5钻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1-3.3.16台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2-3.3.17锯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2-3.3.18拉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3-3.3.19磨工一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3-3.3.20磨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4-3.3.21平面磨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6-3.3.22内圆磨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6-3.3.23外圆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7-3.3.24万能磨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8-3.3.25数控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9-3.3.26数控(DVT250/SVTM200)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0-3.3.27简易数控车床(CAK6150)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1-3.3
9、.28数控立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2-3.3.29线切割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4-3.3.30数控键钱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5-3.3.31公用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6-3.3.32工具磨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7-3.3.33天车实验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7-3.3.34电动手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9-3.3.35磁力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9-3.3.36500T、300T油压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0-3.3.37焊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0-3.3.38磨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1-3.3.39装配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1-3.3.40划线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4-3.
10、3.41工具样板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5-3.3.42维修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7-3.4热处理类-109-1.1.1 4.1热处理工(电阻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9-1.1.2 齿轮埋油淬火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4-1.1.3 中频淬火机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5-1.1.4 RQ34509气体渗碳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5-1.1.1 4.5酸洗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8-1.1.6 160T液压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9-1.1.7 油池淬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9-3.5 电气类-120-3. 5.1配线安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0-4. 5.2卷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
11、规程-122-5. 5.3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4-6. 5.4变电所值班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6-7. 5.5试验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9-8. 5.6电机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0-3.6 起重、安装类-131-3.6.1桥门式起重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1-3.6.2电葫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5-3.6.3电磁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5-3.6.4电动旋臂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6-3.6.5吊装指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6-3.6.6挂钩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8-3.6.7送料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9-3.6.8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0-3.6.9
12、外埠现场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1-3.7 行政水暖类-143-3. 7.1司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3-4. 7.2水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4-5. 7.3配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4-6. 7.4水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5-7. 7.5绿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6-8. 7.6炊事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6-9. 7.7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7-10. 7.8热水锅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8-11. 7.9锅炉水质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9-12. 7.10燃煤锅炉环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9-13. 7.11上煤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0-14. 7.12运煤
13、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0-15. 7.13割草机(打草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1-16. 7.14草坪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2-17. 7.15高压喷射清洗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2-18. 7.16清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3-19. 7.17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3-20. 7.18木工台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4-21. 7.19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4-22. 7.20维修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5-3.8 机动车驾驶修理类-156-3.8.1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6-3.8.2汽车吊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7-3.8.3铲车驾驶员安全技术
14、操作规程-158-3.8.4叉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9-3.8.5翻斗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9-3.8.6汽车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0-3.9测量、计量类-161-3.9.1检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1-3.9.2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1-3.9.3冲击试验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3.9.4布氏硬度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3.9.5洛氏硬度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4-3.9.6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4-3.9.7台氏硬度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4-3.9.8精测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4-3.9.9平台研磨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5-3.
15、9.10衡器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5-3.9.11计量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6-3.9.12电工仪表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6-3.9.13热工仪表检查修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7-3.9.14无损检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7-3.9.15检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8-3.10通用服务类-168-3.10.1乙块瓶使用、搬运及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8-3.10.2氧气瓶使用、搬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9-3.10.3晒图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0-3.10.4晒图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1-3.10.5空压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2-3.10.6装箱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6、172-3.10.7油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3-3.10.8电动地平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3-O.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各工种、岗位安全生产技术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要求,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2013年公司根据设备的淘汰更新和工作岗位调整变化对原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共删除68项、补充21项,修订后的操作规程分为10类186项。1 .安全生产技术总则1.1 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相关工种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2 遇到和发现任何危及生产安全的情况,都有责任向主管人员或上级部门报告。危险严重的有权当即制止操作并及时采取临时性
17、防护措施。1.3 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并同指定的安全监护人签订安全生产监管协议书后,方可作业。企业员工变换工种后、复工前必须接受相应安全教育培训。1.4 电工、起重司机、起重指挥、焊工、厂内机动车司机、司炉工等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操作,并按期参加年审培训。上线机动车司机必须持公安交通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车辆。1.5 对外来学习、参观人员,负责接待的部门应组织安全教育,对其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报安监部备案。需要进入生产现场的实习人员、外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属地安全专项培训教育后,方可进入。1.6 6员工进入生产现场一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操作旋转机床严禁
18、戴手套,长发必须放入发帽内。使用手砂轮或公用砂轮机磨削必须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进入铸造分公司以及总装、金属结构、压力容器、热处理等车间必须戴安全帽。经常检查和及时消除现场和设备的安全隐患,做到现场、设备、个人三个防护到位。不许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裙装或赤膊、敞衣、赤脚、戴头巾进入生产现场,班前或班中不许饮酒,不许带儿童进入生产现场。1.7 工作中应精力集中,时刻保持危险防范意识。不在工作场所进行嬉戏、看书报杂志小说、玩手机、听音乐或睡觉等与工作无关事项,不得脱离工作岗位。起重司机、指挥、设备操作人员不得边工作边接打电话。凡运转的设备不许跨越或从其上方传递物件。不得用手拉扯铁屑或用工具钩拉旋
19、转部位的铁屑。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或高举砂轮磨削,运转中的设备不准进行检测或拆卸零部件。防护装置不全的设备不准使用。1.8 坚持文明生产,保持交通道畅通。台、坑、井、池、沟应有坚固可靠的围栏或盖板。1.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设备发生故障或临时性改变的情况必须交接清楚。末班下班前应可靠切断电源、风源、气源及熄灭火源。1.10 多人作业要配合协调,互相知会,明确指挥人。夜班、加班及封闭房间内不得安排单人作业。1.11 在生产车间内通行,要注意各种警示标志,积极闪避运行吊物。机动车行驶应注意障碍和高度,未停稳前人员不得爬上、跳下或抛卸物品,生产车间及厂区(停车场除外)均不准随便停放自行车、摩托车和私
20、家机动车等。1.12 不得攀登被吊物件或在吊物下通过或停留;汽车吊臂下及吊臂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吊运工件不得从人头上或设备上通过;不得在吊物上站人或在吊物下作业。不准对被吊物实施焊接、切割或加工作业。1.13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设备的性能、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徒工没有师傅在场监护不得单独操作,非本岗位设备操作者未经车间领导批准和安全培训教育的,不得操作设备。1.14设备维修或检修时必须停电进行,并在电源箱(柜)开关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现场情况复杂的要设专人监护,恢复供电时应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已撤离,所有改动已恢复,所有工具零件已清除,并经多人确认后方可合闸。1.1
21、5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示标志、防雷装置、各种管线未经主管人员核准不准擅自随意拆除或挪用。1.16 一切电气设施的金属外壳、吊车轨道,所有装有电气设施的金属框架、平台等必须有可靠接地保护,带电器元件的电控箱(柜)门与箱(柜)体之间必须有跨接地线保护。室外较长金属管道还要分段重复接地防雷。1.17 移动式灯具、机床现场照明、作业金属平台、金属管道及封闭结构内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供电。金属容器内及高度潮湿场所的临时照明应采用12V安全电压,非在岗电工不得从事电气装接作.业。1.18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按相关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传递物件不准抛掷。地面设安全防护栏或设安全网
22、,有专人监护现场,进入高处作业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1.19 易燃、易爆、剧毒或有放射性、腐蚀性的物品,必须按要求分类,专人专地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含有毒物质和高度粉尘有毒有害及粉尘作业场所不得进餐或饮水。1.20 产生有害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线或噪音严重的场所和生产设备,必须配置相应的有效防治污染的设施并随时处于严格管理状态。1.21 厂区内所有动土施工前必须经主管部门确认排除地下电、水、气管线后方可施工。凡涉及破坏路面或有危及建筑物稳定性的施工必须取得基建专业人员的评估同意,施工区必须有围栏和警示标志,夜间设红标灯。1.22 变配电室、氧气站、油库、丙烷
23、室、锅炉房、压风机站、危险品仓库等要害部位,非本岗位值班员及未经批准的检查人员严禁入内。1.23 各种消防器材和工具应按消防规范设置,并不得随便动用。如使用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堆放杂物。1.24发生人身事故或严重未遂事故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耍及时抢救,保护现场,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1.25所有物品搬运、摆放时必须平稳可靠。滚动或翻动重物时应采取可靠安全措施,人员确保安全站位,落放应确认平稳、装卡应确保可靠,方可摘绳或摘吊链。26经济独立核算单位和对外租赁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公司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接受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按有关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类 安全 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0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