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西宁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4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12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12第二节 规划目标与基本政策15第四章 土地利用统筹与结构布局优化19第一节区域统筹19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0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3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调控33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33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37第二节 县级土地利用引导与调控43第六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46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减少46第二节加大整理复垦开发力度47第三节 强化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49第四节 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50第五节保护和合理利
2、用其他农用地51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53第一节统筹区域协调,保障科学发展用地53第二节强化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56第三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59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61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67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安排67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68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程73第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8附表82附表目录附表1西宁市土地利用的主要调控指标附表2西宁市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中心城区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4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 附表5建设用地指标表附表6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附表7园地指标表附表8林地指标表附表
3、9牧草地指标表附表10西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附图目录L西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2 .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 .西宁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4 .西宁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 .西宁市土地整治规划图6 .西宁市重点项目用地布局图7 .西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8 .西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的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2006-20
4、20年),在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西宁市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全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明确规划期内 全市土地利用战略和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确 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方案,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土地 利用,提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中心城区和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 措施,提出土地整治与利用重大工程,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促进全市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 持续发展。第二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统领土地利用和
5、管理,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构建“和谐西宁”的要求,立足西 部大开发,强化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作用,坚持在“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用地观念, 创新用地模式,注重开源节流,构建资源持续利用、节约集约、 环境友好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和建设青海东部综合经济区中的统筹牵 引作用。第三条【规划原则】规划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符合国家和青海省宏观发展战略要求,制定有利 于西宁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
6、二)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三)坚持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四)坚持保护耕地、牧草地、林地等战略资源,严格实行 耕地占补平衡;(五)坚持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为本,促进国土资源安全 和可持续发展;(六)坚持规划与宏观调控相协调,强化土地参与宏观调控 的能力。第四条【规划地位】规划是统筹西宁市土地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 制、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定效力。规划共十一 章,八十八条。第五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2005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近期:2006-2010年。第六条【
7、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全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西宁市市区、大 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涅中县、漠源县,土地面积7424. 11平方公I注:7424.11平方公里为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西宁市统计局公布行政辖区面积为7690.11平方公里。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七条【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742411公顷。其中:(-)农用地。2005年全市农用地面积633461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85. 32%o其中,耕地1464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19. 73%;园地3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04%;林地112218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15.12%;牧草地3311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44
8、. 60%;其他农用地433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 84%。(-)建设用地。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30802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 15%。其中,城镇工矿用地9233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1.24%;农村居民点用地153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2. 07%;交通运输用地2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37%;水利设 施用地8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 1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59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 35%o(三)其他土地。2005年全市其他土地面积78148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10.53%。其中,水域48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0. 65%;自然保留地73302公顷,占土地
9、总面积9. 87%。第八条【上轮规划实施成效】自上轮规划批准实施以来,西宁市坚持从长远和全局出 发,严格耕地保护,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着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 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较 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 到保障。面对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形势, 全市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 资源的关系,切实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2005年底, 全市耕地保有量为14646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22493公 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3. 63%o通过这些措施,保障
10、了西宁市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二)加强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明显。 通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全市土地产出效益 逐步提高。规划期间,西宁市2000年的建设用地单位GDP产出 效益由3282万元/平方公里增加到2005的6697万元/平方公里, 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2.68%;单位用地面积投资额由1996年的 5250元增加到2005年的25027元,投资强度9年间增长了近4 倍;西宁市城市容积率更是显著提高。(三)建设用地总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基础设施用地得到有 效保障。西宁市建设用地规模由1996年26818公顷增加到2005 年的30802公顷,建设用地
11、总规模未突破上轮规划确定的用 地规模。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由1996年的22398公顷增加到2005 年的24579公顷,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全市交 通用地由1996年的1233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2731公顷,交通 运输条件和效率大为提高;规划期间,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500 余项,在抗御自然灾害、发展农牧业经济、改善农牧民生活生产 条件以及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四)农用地规模合理增长,提高了生态质量。农用地由 1996年的632125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633461公顷。其中牧草 地增加7022公顷,园地增加125公顷,林地增加16557公顷。
12、 特别是规划期间,实施了自然保护地和示范区建设、退耕还林、 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等,自然保护地覆盖面积达到 35. 89%,退耕还林2015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水土治理 面积累计达到250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环境质 量显著提高。(五)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通 过“扩市提位、工业强市”等战略的实施,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 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等重点发 展区域集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青藏高原区域现代化中心 城市已具雏形,按照生产力逐步分级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初步形 成,推进青海东部综合经济区建设统筹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显 现
13、,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六)市、县、乡规划体系逐步健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措 施得到落实。通过上轮规划实施,基本形成了市、县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以计划调 控用地结构、时序有了良好的开端;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 控制和引导城乡建设合理用地的作用更为显现;强化建设项目土 地规划审查制度,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整理复垦等方面 的规划审查已全面推行;规划管地、依法用地意识逐渐增强。第九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上轮规划的有效实施,提高了西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能力,但土地利用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19
14、97-2005年间, 全市共减少耕地20158公顷,而且减少的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 耕地保护压力很大。同时,全市耕地产出率与全国相比,受区域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产出率较低;主要是全市耕地 中坡耕地较多,中低产田比重偏大,耕地的生产力水平低,抵抗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全市2005年人均耕地仅有1. 18亩,并且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二)国土空间有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难度大。 由于西宁市主要发展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皇水谷地和南北两山对 峙之间,适宜生活、生产空间狭小;西宁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 位度最高,单位土地人口和经济密度负荷较高,同时,西宁与兰 州等市尚
15、未形成协作联合关系,资源共享、协作开发局面还没有 形成。在狭小的国土空间内,全市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 难度日益增大。(三)土地利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土地宏观调控亟待加强。 全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异,城镇工矿用地 和基础设施用地明显偏少,不能满足西宁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需 要;区域间土地开发强度不均衡,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和引导;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需 要进一步加强。(四)城市空间发展凸现“门槛”制约,空间布局亟待调整。 受中心城区空间、土地和环境资源不足的影响,现有城市空间布 局与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职能不匹配,特别是经济空间与行 政空
16、间不统一,使行政资源辐射与经济带动作用难以整合统一。 中心城区负荷极高,城市问题不断涌现;同时,中心城区外围城 市发展组团和工业发展组团,以生产性功能为主,生活性功能缺 乏,商业服务设施不配套,造成对中心城区的功能性依赖,加剧 了中心城区的压力;城市带状蔓延的发展格局没有突破,以工业 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受到限制,城市空间 布局亟待调整。第十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国内外资源需求不断增大和资源型产业向中 西部转移形势下,西宁市作为青海省东部综合经济区的中心、涅 水沿岸特色经济带的龙头、兰青一青藏铁路发展轴的
17、枢纽,在全 省的服务带动功能更显突出。青海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市发展提 出“三个更加”和“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发展定位;市委、 市政府提出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工业强市、服务业活 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升青藏高原现代化水平、 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全省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肩负着 新的历史重任,西宁市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将为缓解局部土地供需 矛盾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期间西宁市提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提升特 色经济规模,着力推
18、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落实全省“四区两带一线”战略格局,这将对全社会的经济 运行体制、机制、思想、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为 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手段,也给缓解土地需 求压力带来良好环境,特别为缓解局部地区的用地需求矛盾奠定 重要基础。(二)国家和青海省差别化调控政策的不断实施,将为转变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保障。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 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以及相应配套资 金的大力支持,国家特别是省域差别化调控政策实施将进一步加 快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这将为全市有效利用
19、土地,改善土地生 态环境,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强力支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将为节约集约利用土 地提供强大的支持。随着西宁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的 内生性不断增强,土地资源、资产与资本“三位一体”综合属性 将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和资产功能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必须考虑的 因素,同时随着土地调控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将有利 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四)土地管理基础不断增强,将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技术 支撑。随着全市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投 入加大,将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可靠资金保障,尤其为实现管理 信息化、
20、智能化的现代管理模式提供可能。同时,国家各项扶持 政策和资金投入,特别是国土资源信息系化建设的加快和第二次 全国土地调查的实施,将为西宁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 机会。(五)民主法制和政治社会文明不断深化,将为规范土地管 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推行阳光行政,特别是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实施,土地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逐步形 成,这将为土地管理带来良好的法制、民主氛围,为规范、约束 和监督土地利用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十一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从全市实际来看,“市不强、民不富”是最基本的市情。全 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青
21、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差 距还很大,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不足,基础设施、人居环境、 城市现代化与全国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大力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快培育 和壮大特色经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轨道,是“强市富民”的必然选择。(-)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非协调性问题亟待解决。在当前城 乡建设中,轻挖潜、重扩张的现象还相当普遍,部分行业盲目扩 张、重复建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重生产、轻人居环境建设,城 乡、区域土地利用缺乏统筹比较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不高,影响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此外,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过度开
22、发建设,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削弱了局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问题需要在规划期内加 以解决。(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加剧了土地需求矛盾。 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以1%土地承担着全省30%经济总量和40% 人口,担负着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青藏高原区域协调 发展的战略重任,这必然要求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持续推进 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发展空间。尤其在规划期间,完 善省会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一区 多园”建设成为迫切的用地需求。此外,随着西宁市消费结构由 “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中国夏都”品牌效应日益增强, 居民对教育文化、房地产、
23、汽车、金融、休闲娱乐、旅游的消赛 增强,居住用地、旅游用地、生态保育用地需求日益增强,这进 一步加大了统筹全市土地利用难度。(三)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对全市发展提出新 的挑战。全市人口、产业集聚于耕地集中的i水谷地,保障发展 与保护耕地矛盾极为突出;同时,受交通、水利、气候等不利因 素的影响,土地整理复垦成本较高,耕地后备资源已很难满足耕 地占补平衡的需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实现保护耕地红线的任务 艰巨。此外,全市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局部地区人 地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突出,如何统筹安排工业用地、城镇化用 地与生态建设用地将成为构建和谐西宁的关键与挑战。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
24、标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第十二条【战略思路】规划期间,根据全市经济社会特征和资源环境容量,优先采 取非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按照人口和产业聚集发展的思 路,以城区改造、城市新区和重点城镇开发为依托,统筹城乡一 体化发展,合理分配和疏散中心城市功能,组建城市发展新组团,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优化配置区域土地和空间资源;加强各区域 间的互补交流,不断提升自然、生活、生产环境相和谐的人居综 合环境质量,推进城市发展新跨越和规模增长,逐步形成中心城 区功能统领下的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核、多中心、四 向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 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第十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宁市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