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汉明帝刘庄的智慧故事〔157〕.docx
《少年汉明帝刘庄的智慧故事〔15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汉明帝刘庄的智慧故事〔157〕.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少年汉明帝刘庄的智慧故事(157)一、典故及其语义典故:愚慧(gong)无比。语义:东汉明帝刘庄,聪慧夙成,才智过人,10岁时,已通晓春秋,其父光武帝刘秀,曾抚摸着他的头,夸奖他:“我家吴季子啊!”刘庄却不认可,发表惊世骇俗之论,不无自许地回话:“我可不像他,那么愚慧无比!”言下之意,如有机会,我不会那么愚蠢,会以家国为重,当仁不让的,可不做他那样的傻瓜!汉明帝影视像出处: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2,东汉班固、陈宗等东观汉记;3、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二、少儿刘庄论圣人吴季札“愚慈无比”(典故本事)刘庄(公元2875年),原名阳,字子丽,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其第二任皇后阴丽华长子
2、,东汉帝国第二任皇帝(公元5775年在位)。刘庄,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17年(公元41年),光武帝废郭圣通皇后,立其生母阴丽华为继后,第三年,做了19年太子的皇长子刘强,坚辞太子位,刘阳被继立为储君,改名为庄。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光武帝驾崩,30岁的储君刘庄,继位为帝,是为汉明帝。刘庄,是当年其母身为贵人,随皇帝出征河北,于行军途中出生的。其父见他面色红润,丰下锐上,貌似帝尧,并以国运系红,遂取名为阳。刘庄年少时,聪慧夙成,思维敏捷,性格坦率,风华绝代,被喻神童。他10岁,就通晓春秋,并能作通俗解说。一天,皇帝见他小小幼童,即在点评公羊传吴子派札来(鲁),就抚摸着他的头,不无
3、赞许地说:“我家吴季子啊!”刘庄却不认可,他仰起头,面对其父,说出惊世骇俗之论,否定吴圣人,并不无自许地说:“我可不那么愚蠢,去做他那样的傻瓜!”皇帝很惊讶,问他:”这话从何说起?“刘庄说:“吴王梦寿有四子(伯仲叔季),他雄才大略,自有识人之明,认为季子胜过任兄长,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可是,季子却崇尚始祖吴太伯,淡泊权势,力辞储君,荐立老大,老君王无奈,只好立下家规,兄终弟及,希望仍能如愿,最后花落老四,让季子上位。孔子推崇的圣人吴季札“老君王驾崩时,老大诚心让位,又被季子谢绝,仁兄长只好勉为其难,相继上位。不过,小王们命都不好,仅34年,都一一去世,该临到老四季子了,可他仍避让,逃离了王位。吴
4、人认为,老君王遗命,兄终弟及,季子逃位,老三就是最后了,如今老三去世,他儿子可以继位,便立吴王僚。愚豫无比字幅“结果,老大长子姬光发难,引发了专诸刺王僚、要离戮庆忌,刀光剑影,风云变幻,江山又易主了。您看,吴季子辞王位,让吴国遭到多大灾难?经历了多少曲折?这不是祸国殃民的愚蠢行为吗?要是我,应以家国命运为重,当仁不让,勇于担当,可不做他那样一让再让、三让其国的傻瓜!”其父听了,甚为惊讶,小屁孩一个,竟然超越史家,对历史有如此独特见解,又有积极入世、家国为先的主人公态度,该当刮目相看了!三、小刘庄听政,认识犀利,决策英明建武15年(公元39年),刘庄12岁,受封东海公。他遵照父命,殿后听政,增长
5、才干。当时,朝廷重新清查田亩和人口,史称度田事件。当各级官员进京汇报时,光武帝看到陈留县吏的牍简上,写着“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不明其意;询问陈留吏,他说,他是在雒阳大街上接到文件的,上面写的内容没有来得及看,也不知什么意思。小刘庄在大殿幕后听政,这时,他插嘴说,这是州郡长官要陈留吏怎么去核查土地。皇帝又问,为什么河南、南阳不可问呢?刘庄解释说,因为,河南是帝都,多高官显爵;南阳是帝乡,多近亲贵戚,地方官吏惹不起,所以,这俩地方的土地和宅基有逾制的,就不能认真核查了。于是,皇帝令虎贲将军去调查,州郡官长所言,果然同刘庄说的一样。小刘庄论度田事件刘庄年纪不大,就能明了世俗人情,洞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年 汉明帝刘庄 智慧 故事 15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0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