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敦煌之家住敦煌.docx
《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敦煌之家住敦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敦煌之家住敦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敦煌之家住敦煌“这是个尚不为人知的暗室,我在这里整整度过了三个星期,稍微整理了这里全部的写本和绘画。”这是1908年的莫高窟藏经洞,在前不久这里发现了数万件中古时期的文献。这个发现将轰动全世界的时候,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到了这里,带着上万件文献回到了法国后,伯希和说,我没有放弃一件主要的东西。这些主要的东西里有一千多年前以为失去的经典和历史,其中一个小小的卷记录下了唐末宋初时敦煌人奇特的生活和难以琢磨的命运。他叫曹元忠,敦煌节度使,当地人称敦煌王。这时的中原,唐宋社会动荡,但远在西陲的敦煌在曹大王的统治下,还过着相当不错的生活。这是敦煌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村,骆驼一大早就得去鸣沙
2、山上班去了,那儿的游客正等着它们呢。开车的这家人姓秦,家住在月牙泉村,秦家也养了两头骆驼,在鸣沙山下还有五十亩葡萄地。春天来了,他们来到地里给葡萄上秧,就是把在地里埋了一冬天的葡萄秧挖出来,让它们重新发芽。在这个沙漠城市中,土地因为稀少而显得尤为珍贵,人们要精心的浇灌它保护它。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伯希和3257号文书就记载着在鸣沙山下发生的一场土地纠纷。一千年前,一个叫阿龙的寡妇,向官府递上诉状,敦煌王曹元忠亲自审理了这个案件。我们请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虹来一同解读这件文书。“现在我们正在展示”一千多年前发生在敦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寡妇阿龙为了要回她失去的土地,向节度
3、使官衙提出了申述。阿龙,你为什么提交这个诉状?大王,他抢了我二十二亩地呀。寡妇阿龙家住敦煌,她当年一个小小的案卷,成为今天各国学者,研究民间生活历史的重要文献。“这个文书就像一个窗口,通过这扇窗,我们看到古代老百姓的生活,这令人振奋。因为我们本来对那些生活一无所知J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文书隐含着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片断,他们想散落了上千年的耕图碎片,而专家就像高明的拼图玩家,一点一点拼接着敦煌上千年的生活史。“你拿到的是图画一部分的一小块儿和这一部分的另一小块儿,然后又拿到一块儿,这些都是很零碎的,所以你要试着去猜想政府图画是个什么样子J英国敦煌学者苏珊,把寡妇阿龙的故事,放入敦煌历史的大拼图里,
4、仿佛激活了一千年前阿龙生活过的敦煌社会。今天的女性有着丰富的社会活动。而一千年前,敦煌的阿龙也能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这就是“女人社”,“女人社”是敦煌城里女性佛教信众的社团,她们定期到莫高窟里念诵佛经,供养佛祖。社团的活动会有定期公告,参加社团要签名登记。一个社团的女人要互相帮忙,彼此协助。而每个女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她叫牙坷和婆婆关系很差,这个婆媳吵架的隐私也被人记录在敦煌文献里,专家对这个文书很感兴趣。她婆婆批评她,她也是惬气不服气,睡那不起来,婆婆说叫你饿三天,饿了你自己就起来了,这个日子我真过不下去了,后来她就提出离婚,她一提出来离婚这婆婆巴不得的,这样的媳妇早就不想要了,你自己提出
5、来离婚那巴不得。那好,所有房子里面的东西都归你,送给你,另外还再给你做一床被子,新被子送给你。就像送瘟神似的就要把她送走。她走了以后她自己也很高兴,“离开你这个死老鬼,我再去找一个我所心爱的一个人去结婚去。”但是这里面还是比较同情,就是可能流露出作者认为这个女子也不能光是你叫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应该有她自己的想法。敦煌的女人追求独立的人格,在婚姻中有选择离婚的自由;但来到女人社,她们还是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按时向社里交纳“费用”或供品。只有这样,将来女人社才会出钱帮她们操办一个体面的葬礼。并在葬礼上,祈请菩萨带领她们进入极乐世界。听起来这种定期付款,到期兑现的承诺,倒有点像今天人寿保险的意味
6、。什么样的葬礼算得上体面呢?一千年前的敦煌人有种特别的观念。这幅壁画叫做老人入墓图。这不是为去世的人举行葬礼,而是一位感到死期将至的老人来到坟墓前与亲人诀别,然后独自进入墓室与外界断绝往来直至去世。这两幅老人入墓图里,甚至还有来跳舞庆贺的人。为什么人还没有去世就要先到坟墓里等待死亡呢?这不是普通的坟墓,墓室里面装修成了佛堂的样子,老人希望自己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诵经念佛,在安心修持中离开今生。当时佛教的一部经典认为,信徒在临终前与世隔绝,一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得到更高的修行境界,甚至可以进入极乐净土世界。可这个正在抹眼泪的女人仍然为离开老人的今生而悲伤。更多的信徒和她一样,就像我们的主人公
7、阿龙还是在意着此生此世,春耕秋收的得与失。而多年前,一个来自游牧部落的人对另一种生活的选择,竟引发了寡妇阿龙的土地官司。“大王,这块地十一年前是我叔叔索进君留给我的J索进君是阿龙的小叔子,有人说他是敦煌人,有人说他是吐谷浑人。他迷离的身世,使官府在十一年前错把阿龙的土地分给了他。寡妇阿龙的案卷,是由公堂上的官员记录的,几个当事人的供词,在今天看来成为一段段小故事。阿龙的小叔子一一索进君,是这些故事里最生动的一笔。很多年前,一群从南山来的吐谷浑人到敦煌抢劫,还是小孩子的索进君被他们抢到了南山,从此再没有音信。当时的南山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祁连雪山,当时在南山地区聚居着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说,吐谷浑、吐
8、蕃、羌,这些民族,那么他们有时候会跑到敦煌城来骚扰一下,大概索进君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吐谷浑人抢走的。敦煌城的四周有祁连雪山,富庶的河西走廊,还有通往西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原和西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里聚居往来。长大成人的索进君,突然回到了这个繁华的都市。没有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是不是当年失踪的孩子。但是他献给官府两匹好马,请求从索家兄弟家产中分得他的一份。丈夫和儿子去世后,阿龙的土地一直荒芜着,官府就错把这片荒地分给了索进君,使他成了索家的户主。而阿龙的生活从此改变。“宜秋渠边上的那块地是我家到索家来的时候就已经在我的名下。除了那块地,我们还有一些房产。我们结婚的时候办的很体面,如果要是没有这块
9、地,我们怎么能够办到呢?”确实如此,索氏家族在敦煌是一个望族,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面权贵豪门传承权力,世家大族传承文化。在敦煌,张家有张议潮当过节度使,索家的索勋也当过一任节度使,他们和曹家也有姻亲的关系。阿龙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很贫穷了,但她确实和张家、曹家还有关系,所以记录这个案件的有一个证人叫做张盈润,他就是张家,他的身份是书手判官,说明阿龙在当地还是颇有人脉的。在敦煌想判断一个家族的地位够不够显赫就去莫高窟,看看他家的洞窟修建的怎么样。当时佛教在敦煌非常兴盛,人们在莫高窟修建佛窟,在里面修行打坐供养佛像,据说这样做可以得到最高的智慧和痛苦的解脱,给今生和来世带来回报和利益。当年的人
10、们把自己的形象和名字留在洞窟里为了彰显功德,而这些信息帮助今天的我们找到了曹大王家的洞窟,看到了他和家人的形象。洞窟就是寺庙的一种形式,当年像阿龙这样的百姓也可以在曹大王家的洞窟里念经拜佛。画匠把佛经教义变成连环的通俗的故事画,画在洞窟的墙壁上,不认字的人可以通过观看壁画来了解佛教道理。比如,这幅婴儿车的壁画是为了讲解父母报恩经,告诉人们要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无量寿经中人刚刚转世到净土世界的莲花童子形象是用穿条纹背带裤的小孩子表现的。皈依佛门前要清洁身体,有刷牙的,这是洗头的,连上厕所也被画进去了。“敦煌的壁画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那是当年生活的一种映射,因为壁画里面有很多人物,就是那些生活在一千
11、年前的人物,艺术家们,敦煌的艺术家们绘制的就是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当年认识并不了解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壁画看到很多过去的故事J画工们为了表达抽象的佛经,创作时调动起自己的生活印象,把那些今天已经消失的难以想象的生活画面保留了下来。我们的主人公阿龙在婚礼中的妆扮就是根据敦煌壁画里那个时代女人的形象再现的。从现代的形象怎么变成唐代的阿龙呢?造型师杨树云给我们做了展示,唐诗中说“花面Y头十四五,就是十四五岁的小女孩,都知道满脸贴花子,花子有两种,一种是贴上去的,一种是画上去的,贴上去的叫贴花子,在敦煌壁画中间我数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妇女,她的脸上贴了二十三支花J在敦煌壁画里有一个女人的面颊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电视 纪录片 解说词 敦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1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