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论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论文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论文5篇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一)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其价值观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因此探索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嗣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一、是确保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应有的
2、题中之意。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完眷和发展。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信仰。人的思维一旦固定,认定了某种价值观念,思想就会随之固化。文化领导权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主导的意识形态理论,正确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西方思想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传播,但是有些思想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如果我们任由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动摇我们意识形态领域
3、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目前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思想旗帜精神引领归属感、认同感的价值作用。当前情况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宣传、实践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更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迫在眉睫。二、是帮助大学生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西方的各种主流价值观在我国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的传播开来,对思想活跃的大学
4、生来说,影响更为直接。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估计到自身的利益,而将民族大义早已抛之脑后,对国家前途、民族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一点也不关心,反而越来越崇尚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对所谓的民主、平等的世界充满了向往,而对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基本情况却置若罔闻。这种消极的现象在部分大学生中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并有蔓延之势。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且这种理论创造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如何开展文化意识形态斗争指明了新方法和新路线。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引领主流文化建设工作的良序发展为目标,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
5、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我国应该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保持文化特色;坚持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促进文化的多元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的领导权也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的渗透到其他各国。在逐步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尤其在当下,面对着如此强势的西方文化影响,迫切的需要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切身看到、感受到的西方生活与自己生活的对比,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感和自卑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卑感。如果我们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会变得一切都以西方文化模式为准则,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使本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同化或被消
6、灭的危险之中。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是确保大学文化主阵地安全的需要全球化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影响力更加广泛、强大,更肆意对外渗透他们的价值观。西方各类思潮和意识观念开始大量涌入中国,高等学校是西方敌对势力向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目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因此,西方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在产生并且还会持续产生深刻影响,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并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常态性环境,大学文化主
7、阵地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部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乃至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如今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广大大学生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本的遵循,才能更加有效的抵制西方价值文化的渗透,保护大学文化主阵地的安全。
8、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2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BOL.新华网.http:/WW3滕苏苏.西方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与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1-104.4滕苏苏.西方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与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1-104.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二)摘要:在新时代下,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9、。文章重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新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发展高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是,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培育措施,才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打好基础。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
10、重要性(一)促进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这指出了新时代下青年运动的发展方向,也使得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变得更加清晰。与此同时,这句话还充分说明了中国梦对新时代大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将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与理想信念充分融合,即必须要加强新时代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一)提升了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新时代下,中国的崛起速度令世界震惊。但是,中国的崛起在加快了世界形势变化的同时,也让某些发达国家感受到了威胁,于是这些国家开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
11、。西方不良文化的侵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数人们对于本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感。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并确定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其自觉传承中华民族思想精髓,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1。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影响因素(一)复杂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容易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为了将西方的政治、文化以及价值观传播给中国大学生,逐渐加大了各种形式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例如,
12、交换生政策的实施使得部分中国大学生开始盲目追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对西本主义下的自由与民主充满向往;而一些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歪曲丑化,更是动摇了个别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使其开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其次,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文化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信息传播速度的逐渐提升以及文化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教育环境产生影响,让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形成不受教师与父母把控的自我看法。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那么必然会降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最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
13、覆盖面越来越大。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但是,网络在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将非主流价值观带入了大学生的视野中,并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一)不完善的培育方式在新时代下,思政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但是,传统的思政课授课方式并没有与新时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相协调,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而且,大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思政课上教师讲解的价值观念,与其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在思政课上,教师只是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教学,那么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14、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三)有待提升的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首先,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高,他们更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其次,新时代大学生缺乏较强的抵御非主流价值观念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利益诱惑很容易滋生出严重的个人主义或功利主义价值观。最后,在国际文化交流逐渐频繁的今天,西方政治文明的渗透增加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与践行的困难。而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和求知欲望,情绪波动比较大,如果无法正确引导,很容易受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3O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15、培育策略(一)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为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从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市场经济环境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首先,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各个地区的纪念馆、博物馆等载体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让大学生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体会。其次,面对西方政治文明带来的影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通过网络、学习
16、强国软件等途径来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确保学生在学习更多先进知识、了解世界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学生发挥自身所长,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充足的平台,但是也会使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建立错误的是非观念。对此,政府部门需要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加强行业约束,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行业规范的制定,尽可能的降低市场经济发展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4o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三)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他们价值观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必须
17、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路径。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涉及高校各内设机构、各二级学院,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教务、宣传、学工等部门的事情,更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共同责任。要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武装部等部门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稳步推进的重要职责,加强对重点工作的谋划和督导。校教务处、两课部、学工处、保卫处、后勤处等职能处室和教学机构,要密切配合党委各部门的安排,
18、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融入各自工作中,形成合力,确保落实。要建章立制、激励约束。校规校纪,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高校应当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修改和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让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园氛围。要统筹安排、贯穿始终。从横的方面讲,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贯穿到校内各部门的工作实际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完美结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入手,共同发力。从纵的方面讲,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贯通到大学生
19、活的始终,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始终做到不间断、不松懈。创新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认知认同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灌输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占领这个主阵地,毫不犹豫地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但是,应当注意到时代的差异和学生主体发生的变化,注重创新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从三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传统文化源头活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一方面
20、,通过开始中国文化概论类型的课程,讲清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基本精神和基本特点,讲清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和鲜明特色,讲清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起承关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校园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举办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和节庆仪式,让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从而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网络阵地必须占领。高校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道德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舆情。具体来说,应该在两个层面有所作为。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探讨,利用网络的广泛性、综
21、合性和交互性特点,提升大学生学习探讨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校内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校园文化润物无声。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融入到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氛围和环境。最后要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特别是校训涵养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深度挖掘校训的育人功能。创新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人人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
22、一起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为保证大学生人人参与、时时参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定要创新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要坚持典型示范,党员引领。学生中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对普通大学生有显著的示范效应,这种红榜的引领作用是无穷的。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典型的培育和挖掘,另一方面,要加大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同时,还要对那些理想信念动摇、精神颓废、道德败坏的党员干部,设黑榜予以批评,促使大学生的行为与核心价值观自觉保持一致。要坚持社会实践,突出重点。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实践教学形式。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这个载体
23、的作用。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安排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选择要做到重点突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融入实践,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日常生活,一以贯之。日常生活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沃土,也是高校推动人人参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高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解决大学生生活难题,激发大学生对高校、对社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引导大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塑造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规范和疏导。高等院校要综合利用法律、纪律、道德、行政等手段,使大学生日常生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24、,并通过这种一以贯之的实践锤炼,使之内化于大学生之心。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四)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国家的
25、精神纽带,是推动一个国家全面、和谐和有序发展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是要着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时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学习教育,使大学生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核心要义,进而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重要扣子,这是新时代高校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让大学生在理论上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在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只有厘清它们的关系,才能调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任何一个社会都存
26、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
27、、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与特殊性(矛盾的个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
28、相对的。任何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都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常寓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同时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辩证法的这一原理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方法论:既要把握好同类事物的矛盾普遍性(即事物的共同本质),又要把握好与其他事物相区分的矛盾特殊性(即矛盾的特殊本质),从而正确地揭示同类事物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志的本质体现,统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本质上制约、规范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建立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源泉,而且是社会变革过程中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当今社会改革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制度化和规范化
29、的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化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斗争并取而代之的历史长河中,历尽艰难而不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位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向上的价值需求,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各种社会边缘意识形态的融入和丰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优秀文明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
30、义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五千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明确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是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根本要求,也是走好中国道路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价值观是人之核心和灵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教育大学生鉴定思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
31、斗拼搏,在人生广阔的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尽展人生价值,让青春在党和人民建功立也中焕发出绚丽的色彩。1、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价值取向的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元统领的功能,是以普遍的形式体现人民的共同意愿和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公民的精神家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在价值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认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在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既要“一元统领”又要“协调有序”、“兼容共生”和“和而不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针对大学
32、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引导与教育他们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人是社会化了的生物性存在,追求物质的需要和生理的满足是一种常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有精神有理想,有驾驭物质和金钱能力的。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为纽带强化他们的伦理道德观,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和历代名人为教学案例激励他们追求崇高和卓越,不断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形成高尚的人格,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弱化的特点,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人格品质的培养和社会主义
3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并非旦夕之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转变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把抽象的价值理念转换成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行为模式,都离不开实践。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走向社会,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大实践教学和后期教学的力度,让大学生通过见习、实习和社会调查等从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已学的知识,去升华自己的认知和发现真理,自觉形成自已的科学价值观。4、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
34、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绝非一蹴而就。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考虑其特殊性,只有厘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在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关系,实施针对
35、性的教育策略,才能收到实效。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五)【摘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共识能够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能够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尚。【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意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对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树立“富强、民主、
36、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作了精准的回答,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理想,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远大理想,实现这一伟大理想靠的是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力量,而青年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更肩负着实现这一理想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又是当代青年的主体,他们的成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
37、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所说:“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2时代造就青年,时代呼唤青年。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崇高的历史使命。因此,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要培养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奋斗的责任
38、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明确自己身负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青年大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才会产生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只有把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才能使大学生具有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断践履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共识能够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奉为圭臬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在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奋斗。在经济全球化、
39、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存在着偏面的理解或知行不一的情况,如对自由、平等、公正的绝对化理解,把自由、平等、公正理解为绝对的自由、平等、公正,表现为在学校生活中的不遵守纪律,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大学生中各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乃至对同伴、亲友的生命漠然视之,连基本的出于人道的社会责任感都丧失殆尽,如前几年在西安发生的药家鑫杀人事件、近期在上海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给同宿舍同学投毒案。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
40、会价值共识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青年学生只有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才能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使中国的未来社会具有正确的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要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要正确认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阔眼界,锤炼品格。
41、要注意增进身心健康,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要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进。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能够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前途、命运。当代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奋斗的责任,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追求,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正如习近平所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
42、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价值培养的最佳时机。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受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发生了深刻变化:激情与消沉并存。一方面,面对理想的满腔热血,另一方面,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消沉。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把对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定位于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发展,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滋长,”一切向钱看”成为有些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存在着“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价值取向。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学校蔓延,比如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
43、纯、诚信意识缺失。这与大学生应有的特征不符,与祖国未来的需要不符。因此,大学生需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培育自己良好的精神风尚。大学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培育良好的精神风尚,要注重实践养成,规范日常行为,塑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是检验其是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的最好标准。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引导人学生树立远人理想,养成高尚品格,端正学习态度,优化生活作风;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以小见大,从一点滴的小事做起,自觉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的要求体现于日常行为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教书”的全过程,使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23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0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1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