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发展规划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5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城之基、兴城之要。“十四五”时期,是成都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主干”功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五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发展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成都制造业高质发展新局面,构筑成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落实国家对“十四五”时期系列规划和部署,结合赋予成都制造业的使命任
2、务,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发展的意见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发展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一、规划背景-3-(一)发展基础-3-(二)面临形势-6-二、总体要求-9-(一)总体思路-9-(二)发展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三、发展重点-15-(一)突出发展支柱产业,推动能级再跃升.-15-(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塑造增长新优势.-22-(三)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新赛道.-24-(四)联动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升级新力.
3、-25-(五)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26-四、聚焦建圈强链,构建优势产业生态体系-28-五、聚焦“成都智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0-六、聚焦生态导向,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33-七、聚焦创新提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36-八、聚焦融通发展,培育高质企业群体-39-九、聚焦开放合作,构筑区域竞争优势-41-十、聚焦功能实现,建设制造业新载体-44-十一、聚焦精准匹配,创新关键要素供给-46-十二、加强规划实施保障-47-(一)加强组织保障-47-(二)抓好任务落实-48-(三)强化监督考核-48-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制造业坚持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
4、生态链为主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推进制造业质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重塑发展新优势,经受住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对全市制造业的压力测试,为下阶段高质发展积累了规模能级和发展势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四川制造强省战略,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和工业稳链补链行动,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整体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居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5位;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由Ll万亿元增长到1.4万亿元;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等国家级授牌,制造业高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竞争优势
5、不断增强。聚焦城市功能定位推进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出台五大先进制造业高质发展实施意见,产业集群规模和细分标识度大幅提升。电子信息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取得突破,千亿企业3家,实现零的突破;百亿企业14家,较“十二五”末增加5家。发展动能快速转换。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着力动力变革,促进“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转变。“十三五”时期,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户;磁悬浮轨交、大飞机、超高清显示、芯片、氢能装备等领域研制能力居全国前列,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等取
6、得突破,康柏西普获“中国工业大奖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保持工业投资高位运行。“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914个,其中,开工740个、竣工772个,工业投资总居全国城市前三。功能载体成型成势。坚持“全市一盘棋”“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产业图谱体系,精准化差异化定位主导产业细分方向,推进产业错位协同、精准落位,制造业产业园区建设成型成势,要素保障取得新成效。到“十三五”末,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厂房986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新增变电容1487.7万千伏安,新建燃气管线2002公里,建成国际领先的光纤宽带网络和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5G网络,
7、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6个,其中“绿色建材成都青白江区”“节能环保四川金堂”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绿色智能转型加速。推行全域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能源消耗总和强度“双控”,能源消费结构大幅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2%,煤品燃料消费比重累计下降4.5个百分点;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2.6%、高于全国39.2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首个5G双千兆+全面商用城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7%,两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
8、厂”。虽然“十三五”时期,成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对照高质要求、对标先进城市,转型升级任务依然严峻。一是制造业能级与城市战略地位不符。成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占GDP比重仅23.8%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规模城市排名第14,与成都经济总第7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全市产业链供应链表现出较强发展韧性,但也暴露出重点行业产业链整体水平不高、区域配套能力不足、关键环节严重依赖国外等问题,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任务尤为迫切O三是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截至2020年底,成都规上工业企业3576户,企业数与苏州、上海等城市差距较大,缺少具有全球影
9、响力的一流企业。四是要素比较优势不突显。要素成本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匹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技术、数据、信息等先进要素集聚度不高。(二)面临形势1.把握全球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曜对比深刻调整,中国制造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布局,外部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成都正在从承接产业转移进入与全球产业链深度合作的新阶段,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对成都构建富有竞争力和抗冲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出了新挑战,而疫后国际产能再布局,数字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离散
10、型智能制造等新生产方式加速运用,为成都深度切入全球产业分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等提供了新机遇。2 .抓紧窗口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爆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进入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新科技革命不断孕育催生新兴产业。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先进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牵引制造业发展动力、生产模式、支撑要素和组织方式系统性变革。成都正处于城市发展方式持续深化阶段,新科技革命为成都在前沿技术和产业创新领域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
11、势、迈向中高端,加快从跟跑并跑向赶超跃升带来窗口机遇。3 .抓牢战略机遇:进入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密集期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畅通产业循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开放战略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成都由国家中心城市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稳步迈进废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引领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提出的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
12、制造业集群等要求,有利于成都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生产力布局和先行先试,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链接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 .落实“双碳”目标: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进发展方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系统性变革。成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统筹发展与降碳关系科学谋划减污降碳路径,不断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实现发展目标和降碳目标。同时,主动把握“双碳”目标带来高质发展机遇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13、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水平,构建产业绿色竞争力,加快全市制造业高质发展进程。5 .承担示范重任:探索制造业高质发展成都路径当前,推动制造业高质曜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到地方共同的奋斗目标。国家层面把制造业高质发展放在了没有制造业的高质发展,就没有经济高质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城市层面,上海提出“工赋上海”“五型经济”,深圳布局先行性、战略性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杭州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均在谋划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省委明确了加快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伟蓝图。市委明确
14、提出“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做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动能。成都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有基础、有条件、有诉求承担国家、省委先行试验任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破解当前成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创新提升成都制造业的发展质效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二、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
15、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市,持续提升面向未来制造、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循环的成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力(二)发展原则坚持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际技术和产业创新前沿,找准成都制造与新技术、新产业的契合点,构建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推进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形成转换顺畅、接续迭代的制造业高质发展
16、新动能。坚持世界眼光,开放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拓展参与国际合作新空间,在更高层次集聚高端产业、先进要素和核心功能,构建融入全球的开放型产业体系,谋求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有利位势。坚持平台思维,融合发展。把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向,加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提升网络协作、资源共享和数字赋能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持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协作共兴、要素集成共享、市场开放共融,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17、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行全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完善能源消耗总和强度双控制度,培育绿色化产业场景和绿色低碳产业,率先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竞争力。(三)发展目标聚焦国家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导向,全面提升先进要素运筹、全球资源链接、智慧绿色发展能力,推动“成都制造”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产业支撑。到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发展试验区,发展质效和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制造强市前列,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到2035年,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新体系发展质效和国际竞争力
18、初步达到世界城市水平,成为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示范区、践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先行区、全球先进制造业战略基地。规模比重稳步提升。“十四五”时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1个百分点,到2025年,工业规模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构建起高水平创新网络体系,各类创新要素高效集聚转化,推进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到2025年,制造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较2020年提升25%,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显著,形成支柱产业、新兴产业
19、、未来产业梯次支撑产业格局。到2025年工大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量占比达到85%;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避I42%o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工业领域全面推进降碳减排,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碳中和产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绿色制造模式全面推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融合发展深度演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架构体系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到2025年,规上制造业企业智
20、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规上企业占比超过60%o专栏1“十四五”时期成都制造业高质发展目标体系分类指标.号具体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规模效益1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9*预期性工业占GDP比(%)23.826预期性2工业投资增速(%)2.97*预期性3规上工业企业8(个)35764500预期性4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数量(户)1420预期性5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36.8预期性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预期性7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个)24预期性创新驱动8现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1.21.5预期性9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户
21、)5470预期性10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个)914预期性11高新技术企业数(户)612012000预期性结构优化12五大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总占比(%)7485预期性13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3742预期性绿色发展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四川Ir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约束性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完成四川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约束性1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完成四川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约束性Iik合共享17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占比()60预期性18新增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9.815预期性19数字化研发设计
22、工具普及率(%)76.489预期性备注:“*”标注的数据代表年均增速三、发展重点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动能转换有力的制造业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和能级。(一)突出发展支柱产业,推动能级再跃升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协同匹配城市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和增长趋势的五大支柱产业,到2025年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万亿,其中,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
23、端软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能源环保装备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能级和竞争优势大幅提升,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主力军。1.电子信息电子信息产业聚焦“芯屏端软智网储”等重点领域逢面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打造以AMOLED为核心的新型显示产业,培育智能终端产业,提升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积极发展先进存储产业,加快推动高端软件、信息网络、超高清视频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元,建设世界集成电路重要基地、国际智能终端制造高地、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高地、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研发基地和标杆
24、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等产生园区。专栏三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点发展领域集成电路。服务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芯片设计1域,点巩固增强射频/微波芯片、北斗导航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功率半导体、IP核等领域设计优势,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提升站带芯片、服务器级和桌面级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图形处理JB芯片(GPU)、指纹识别芯片、3D人脸识别芯片等芯片设计能力。晶SI制造领域,引进12英寸通用芯片产线,布局6-8英寸的成熟工艺、特色工艺产线,支持现有化合物半导体产线提升工艺和产能,有序发展存储
25、芯片产线。封装涌试领域,建设通用、开放的封装混试产线,推动芯片级封装、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三维封装等研发及产业化。材料设备领域,推动光掩膜版、新型封装基板、大尺寸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大尺寸硅片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布局光刻机、光源等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推动存储芯片、通信芯片、计算芯片、智能汽车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大尺寸硅片领域形成领先优势,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标杆城市。新型显示。重点发展显示面板、无屏显示和掩膜版,强化TFTLCD生产线和AMOLED生产线(含离世代)建设,促进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千亿级;延伸布局激光部件、光学债头等上游核心领域餐点开展运动补偿、动态对比度和清晰度提升技术的研发和光
26、学、画质等性能提升技术的攻关,推动无屏显示产业全国领眼。研发和生产离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形成全球代数最高和全国产能最大、产线最多的掩膜版制造能力。智能终端。以消费类和行业应用类电子为点,建立海盖“芯片一豁件一整机一系统应用”的完整新型计算终端产业生态,提升轻蓦便携超高清平板电脑、簿记本电脑、大屏幕触控型一体化台式机、4K以上分辨率及8K+5G终端等中高端产品占比。重点发展车载智能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智能汽车电子,大气数据系统及传感Bk空管系统、机载空地通信、北斗导航等航空航天电子装广应用医疗电子设备以及便携式家用医疗电子产品等。商修软件。依托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做强地
27、理信息、工业电商、智能服务、车联网、跨境电商等行业应用软件及服务,开发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装备、行业应用集成平台等平台化软件产品,提升软件服务的供给能力;重点提升工业控制软件以及高端装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支撑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供给能力;布局基于数字化工厂的管控型等四大领域工业APPo大力发展网珞视频、网络信息安全、数字文创、虚拟/增强现实、电子竞技等消费场景,突破交互慝知、内容设计、安全保护等关!技术,打造国内第一方阵网络视听新一代信息网络。巩固提升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位于全国第一方阵优势,搭建5G测试、协同创新、实Ift认证要础型创新倭条,推动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布局宙码产品、电磁防
28、护、工控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区块彼安全等点领域,构筑技术创新、产业生态、服务应用三大优势。布局做强光肝光缆、光18件、光模块、微基站、网络通信设备、卫通信等特色优势领域,做强发挥达、太甚兹、空管系统、北斗导航、卫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增强通信设备核心研制能力。提升智能物联网芯片、窗能传JKSL高频及超高频RFID,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设计研发和解决方案能力,加快开展智慧城市、智交通、留慧农业、智能家居、应急Jt灾等领域示危应用O2 .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产业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航空装备、轨道交通领域产
29、业核心竞争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初步形成光伏、氢能、动力电池、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倒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建成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布局在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成都未来科技城、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淮州新城等产业功能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在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龙泉汽车城、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园区。轨道交通布局在金牛坝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等产业功能区。智能制造装备布局在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
30、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成都芯谷等产业园区。能源环保布局在淮州新城、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高性能纤维专栏3成都市装备制造产业点发展领域航空航天。航空领域,抢抓建设国际航空枢细和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下释放产业新空间的机遇,点发展防务薨机无人机、通用飞行Bk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航空维修、地面空管设备等领域,全面提升航空整机(含无人机)、发动机和民机关他大部件三大领域研制水平,打造全球知名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天领域,点发展商用航天、卫星导航、空天互联网等领域,提升航天运IR产品大部件、卫星藏荷、北斗导航
31、、中小型卫发射等领域优势,建成航天装备西部制造基地、综合保障墓地、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存产能全面转型升级,布局轻化材料、先进电子部件、智能化部件领域,大力研制新一代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等产品,发展价值高、盈利能力强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型,L3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智能系统。发展整车终端生态,加大车载留能传慝、智慧交通路网、动力配送星础设施等布局,培育“汽车+智能+市场”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转型先行区,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轨道交通。发展全制式轨道交通装备,提升Sl机装备总包、高级维修维保等资质等级,发展动车组、地铁、中低速磁悬浮、空
32、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装备。促进城际动车组、高铁货运动车姐等本地化生产,形成更多“成都造”轨道交通产品。推进国家川黄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创建国家磁浮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高寡短杂环境下工程装备、暂能装备、关健材料等研制加强低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研究推进研究成果本地化转移转化。智能制造装备。聚焦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遂与控制、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重点发展传慝器、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做精做强精密卧(立)式加工中心、柔性加工中心利精密数控刀具,补齐五轴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专用数控加工装备短板,推进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和二次开发,面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
33、型,创新应用场景,大力开发标志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打造国内知名智能制造装备研制基地。清洁能源。瞄准碳达峰破中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晶硅光伏、绿色氢能等清洁能源支撑产业,锂离子、铁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及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清洁帔源应用产业,联合区域申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布局友展抢占新型储能、低碳电力设备、固碳、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发展水处理、大气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先进环保装备以及高端装备再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再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引领全Ir建设成为全国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栽区、实现碳达峰破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与
34、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3 .医药健康医药健康产业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服务、医药商贸三大领域,围绕产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动高端要素加快聚集和产业协同联动,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成为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国际供应链核心枢纽。医药健康产业布局在成都未来医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华西医美健康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产业园区。专栏4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直点发展领域生物医药。点发展新型抗体、免疫治疗、肿痛及感染住疾病疫苗等创新药物。研发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整、剂型先进、疗效确切的现代中药品种。培育百亿级疫苗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血液制品产业地及国
35、际抗体药产业转移承或地、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打造全球最大的疾病模型研究及有效性评价中心。聚焦发展生物技术药、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朋械、小分子药、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外包服务等领域,构建通盖氨础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全18条产业体系。医疗健康。打造全国一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示范城市和智慧医疗先导城市,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大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临床新技术研用平台、综合医院和专病中心,加快建设国际医疗消费中心。大力发展基因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前沿技术,探索医疗美容新药品、新BJ械、新技术开发应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康金治
36、疗等融合发展。医药商贸。构建欧亚生物医药供应箧生态凰,加快国际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健服务企业聚集,提升大型医药商贾戴体的福射带动功能,促进药品批发、分销、企业转2L发展。联动海关、药监等部门形成“关检一体、多元联动”跨境监管服务大平台,提升医药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能力。支持医药电商、医药跨境电商、医药供应箧金融等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成都深度融入国际医药供应博分工体系O4 .新型材料新型材料产业聚焦发展“四大优势材料+四大特色材料”,以技术驱动、场景驱动和需求驱动为核心,研发和引进一批关键战略材料和先进基础材料,培育一批具有关键材料自主设计研发能力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到2025年营业收入力
37、争达到2500亿元,打造国际一流、特色突出、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型材料产业高地。新型材料产业布局在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欧洲产业城、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淮州新城等产业园区。专栏5成都市新型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四大优势材料产业。新型能源材料。以光伏硅/薄膜电池、锂离子电池、纳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应用域为点,以通威太阳能、中建材光电、巴莫科技、璞泰来等为支撑,构建国内先全球一流的新Sl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先进高分子材料。以有机氟硅材料、高性能树脂改性材料、高性能工程配料等为点,以金发科技、中蓝晨光、硅宝科技、四川大学、
38、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为支撑,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制生产高地与产业集群。新型绿色建材。以标准化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新型节能防火保温材料、环保型水性涂料、节能玻璃等为点,以中建科技成都、成都建工、三棵树涂料等企业为支撑,打造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材料。以光电显示材料、高触半导体材料、高炖电子特气、掩膜版等为1点,以成都中光电、泰美克、中微科技、成都路维光电、出光兴产、成都拓维高科等为支撑,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研发制造高地。四大特色材料产业。高性能肝维及复合材料。以芳纶肝维、破舒维、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玻纤、生物基纤维为点,以蓝星(成都)
39、、航天拓畲、巨石成都、丽雅纤维等为支撑,加快提升高强度、Ktt*,耐高温、热烫性复合材料产业化水平,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性能纤维及其鲤合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先进金属材料。以钢钛合金、硬质合金、离她稀做金属、樗土功能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为点,以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美誉锐、易态科技、航宇超合金、成都中建材、根河磁体等为支撑,建设国内一流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区。生物医用材料。以人工骨骼材料、生物修复材料、药物载体材料、生物软组织材料、医疗器械专用材料等为点,以迈克生物、蓝光英诺、贝施美、修僧安、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支撑,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材料产品研究基地。先进陶密
40、材料。以压电网密、介质网密、半导体陶聋、光功能陶瓷等为重点,以宏明电子、瑞泰科技、电子科大、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成都浩燃新材料研发中心等为支撑,加快5G用高速高频板材和先进微波陶密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建设国内领先的先进1密材料研发制造离地。5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产业坚持“品牌带动、创新驱动、集群联动、融合互动”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健康饮料四大领域,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布局在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川菜产业城、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
41、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天府农创园、天府现代种业园、西岭雪山文体装备功能区r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等产生园区。专栏6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川菜及调味品。依托川菜享誉全球的优势,推进传统川菜技艺与现代三Ws家现代标准体系相结合,推进产品口味、品相统一可控利经典川菜的标准化、专业化、方便化生产。丰富产品类别,提升产品形象,开发营养保健调味品、风味型和功能型新产品,延伸发展以郸县豆it为核心的川菜复合调味品。推进火锅底料生产工艺研发创新,突破短杂生产工艺技术瓶SI,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逐步实现火钢底料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建设火锅底料研发制造中
42、心。名优酒。推动以四川“六朵金花”为主国内外知名品牌在粤设立展示、文创、营销、配送等供应能节点机构,带动协作配套企业主动服务川酒振兴。以318国道串联邛竦、大邑王泗、蒲江大塘等白酒传统产区,深度挖掘中国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酒庄、酒镇,规划“白酒+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中国白酒特色酒庄集群。鼓JB企业改进工艺、提升质、扩大产能、开拓市场,开发新生代白酒、酒等新品。把握年轻化、大众化和功能化发展趋势,推出低度好营养健康、绿色安全的时尚洞品,着力打造成都特色果酒品牌。方便休闲食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凸显地域特色,传承经典风味,点推动火钢、菜、肥肠黝、钵钵鸡等特色川菜和拌面、酥肉、粥等方便化产品
43、开发。借助省内良好自然资源,点发展特色休闲肉制品、高端乳制品深度开发、特色果St休闲食品等,打造一批区域特色知名品牌。借助虫草、萱红花、川尊等道地药材资源,开发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及其他功能性食品。健康饮料。依托源自青旅高原山的龙门山脉、邛竦山脉天然优质水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天然矿泉水、山泉水、气泡水、苏打水、功能性饮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产品。Bg统不同应用场景开发饮茶专用、燹汤专用、煮饭专用等特定用途产品,精准抢占细分领域市场。开展茶叶自动化留能化精深加工、茶叶机采、名优茶树选育等关健技术及产品开发,推动“蒲江杳舌”“邛竦黑茶”制作技术成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塑造增长新优势瞄
44、准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着眼5年内有望形成增突破的领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前沿医学、医美产业、时尚产业、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等,形成35个全球、全国产业地标,打造成都未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专栏7成都市新兴产业点发展领域人工智能。布局全球弱薪房级77三智能算力台二W腰石智能科技创Ir研究;开发基于GPU、FPGA等通用芯片的半定制方案,探索神经网络芯片;培育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纹、姿态等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聚焦类脑计算、机器视觉、智能芯片等领域,在健康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推进工程示范和场景应用,建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
45、用先导区。前沿医学。培育发展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先进生物材料、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分子诊断技术、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医学应用、单分子生物医学技术、3D打印与器官修复等领域;布局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基因蛆学等前沿科学技术,驱动“医学+新工科医学+生命科学”新医学氨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全国率先构建起涵盖”础研究一技术创新一创新转化”的前沿医学产业箧。医美产业。以突出发展医疗美容服务业、加快友展医疗美容制造业、延伸发展关联产业为点,事合医美人才、技术、品牌等高端要素,建设华西医美健康城、医美示范街区,布局牙齿美容、创面修短等医疗美容产品研制,医美互联网等医美新经济,头面部整形
46、、皮肤美容、牙科美容、微创填充等医美新兴服务业,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1一时尚产业。以服装服饰、家具家居、工艺美术、黄金珠宝、消费电子等生活消费品为点,以创意、设计、创新、品牌为核心,融合文化、艺术、科技等要案,强化高创意、高市场掌控力、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打造时尚产业园、时尚产业品牌街区、时尚产业小1等发展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提升资源要素配熊力,加快建81强健,形成以服务型制造为主、生产性服务业为辅的千亿级都市工业,为时尚之都提供强大产业支撑。打造国内“汉服第一城”,培育汉服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原材料供给等环节紧宙协作的产业生态和汉文化IP,
47、打造汉BR产业街区、文化主!街区、文化体救街区等新场景,激发新经济业态。柔性电子。提能柔性面板和超高世代面板生产制造,发展玻璃墓材、掩横版及激光设备、清洗设备等柔性显示零部件和设备,柔性显示材料和碳材料等点材料,培育柔性电子+N终端、新一代柔性显示、柔性电路板、柔性传感需等终端产品。以柔性显示生产制造为核心,关健技术和环节攻关突破为牵引,推进形成先导性核心技术(产品),打造世界级柔性电子产业生态谷”世界柔谷1卫星互联网。低轨小卫星研制领域,点发展姿轨控制系统、电源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卫星平台,通信转发Sk合成孔径达等有效裁荷。商用火脩领域,点发展发动机、AMK计算机、箭体结构及总装集成等。地面设备知城,点发展地面涌绘运行控制系统,信关站、网络运营中心等网络设备。运营服务领域,点推进通导遥数据的融合应用和共享开发,发展航天测运控管理服务、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和卫星通信运营服务,打造全国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超高清显示。发展智能可穿、AR/VR实等新兴显示终端,积极探索柔性显示在医疗健康、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和特色小镇等领域应用,加强柔性显示技术迭代,畸准Micro-LED.Mini-LED.QLED等前沿显示技术的布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1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