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docx
《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数数兰陵县的民间艺术、匠人和相关风物孟子说凡事都得晓得啊这几年,有个词频频出现我们视野,那就是“民间艺术”“手作”“匠人和匠人精神”等。这反映出了我们对传统技艺的关怀,反映出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更需要灵魂品质和文化基因。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这种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既是传统的又是大众的,故而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手作,即手工制作,相对于机器制造和流水线式的量产而言。人们在
2、享受完那些精致又廉价却千篇一律的工业商品后,开始追求有温度、有个性的手工艺作品,甚至于近一两年,艺术手作体验悄然走红,像木工、陶艺、印染、毛毡玩具、刺绣、皮具、花艺、零基础学绘画等等不同种类的体验,不少人都会花或多或少的时间体验一下DlY的乐趣,借以沉淀浮躁的心情,加强与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匠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有技艺专长的人,技艺精湛,匠心独具。他们勤恳敬业、干练稳重、遵守规矩;他们用工作获得金钱,但不为金钱而工作;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他们执著、坚守、精进,不断追求极致与完美。当前,我们需要匠人传承技艺,这也是历
3、史文化传承的需要。匠人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笔者认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需要工匠精神,我们的大国制造更需要工匠精神。有人说,“要成为工匠,须有钻研的力量。做事情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当你能够把一件事情不厌其烦的重复做,用心积累经验,就具备了生巧的潜质。这其中当然需要有一颗坚韧恒心,经过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过程,才可能呈现出完美的产品
4、。要成为“工匠”,须有奉献的力量。将所从事的职业转变成自己的事业,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怀着这样的价值理念来推动自身在各自领域的进步。要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必然要占用自己的时间,于是减少了与朋友的喝酒应酬,也减少了伙伴间的娱乐活动,可是当你觉得是在为社会、为他人的生活改善而工作时,生命也会随之变得熠熠生辉。”诚哉斯言!笔者以为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之所以庸碌终生,就是因为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就是应为缺乏这样的匠人精神。兰陵县作为华夏第一古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荀子曾经在里劝学,李白在这里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的千古佳句,萧氏文化在这里发源,金瓶梅在这里孕育,且兰郁馥香、名人辈出。正是在这
5、样的环境下,兰陵县民间艺术形式丰富,能工巧匠涌现,手工匠人在极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制作的出优秀的作品,显示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智,凝结了非比寻常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就数数相关家底,去探寻历史的文化符号,留住永久的乡愁记忆。(一)薛南山砚砚台,文房四宝。兰陵县也是出砚台的。薛南山石砚为鲁砚品种之一,石产于我县矿坑镇薛南山山谷中,系谷中的石饼状砾石。临沂县志记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原石颜色清绿、青黄、灰黑者皆有,砚面偶有图案出现,无大块,石英及裂纹较多。直径一般IOCm左右,最大不超过20cm,用之制成砚台质细
6、温润,硬度适中,发墨而不滞笔。经过许多人士的努力,鲁砚得到了发扬,显现出了光彩,但是唯独薛南山砚,渐渐深寂,且制作者甚少。我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薛南山村的一位孙姓的木匠,年过古稀,捡存了不少薛南山石,也雕刻了一些成品,但是做工稍显粗鄙;另一位是石料厂的工作人员,家是费县的,业余爱好制砚,做了一些薛南山砚,还比较有特色,值得把玩。青州的张建先生曾经主编过一本书,名日鲁砚鉴赏,书里在谈到薛山砚时说:“薛南山,历史记载故属临沂,今临沂已无此山名。而今所谓的薛南山石,则大多出在临沂市苍山县境内的下村乡、车辆镇、向城镇和尚岩镇附近山区,这几个镇的中间有苍山县著名的文峰山风景区、抱犊岗风景区,还有郡国故
7、城。文峰山周围就出产很好的薛南山石。”张建先生所说的苍山县,今已改名兰陵县,但是薛南山并未改名,一直都在那里,何言“今临沂已无此山名”尔?一方面可见编者调研不足,给读者带来了误解,另一方面可见挖掘、继承、宣传不够,现在就连薛南村的很多村民都不知薛山砚为何物,况外人乎?(二)索村泥陶南有紫砂,北有红陶。索村位于大仲村镇驻地南,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镇境内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城子遗址属大汶口至汉古文化遗址,出土大汶时期的陶鼎、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灰陶罐等。索村烧制泥陶,现有孙氏、邱氏两家手工作坊。烧制的泥陶器以红陶为主,品种20多个,初期烧制有大件如大缸、大盆等,现在主要烧制经济适用、美观的套件和单件泥
8、制陶器,其中套件茶具,精美雅致,单件如双系罐,大小造型品种达67种,玲珑宜人的小花纹耳罐口径仅5cm。其制作泥塑的原料为当地地表下58米处的生遛土,制作工艺复杂,从取土、制坯、烧制等达15道工序,烧制达16小时,火候特别讲究,一般每窑烧制泥陶300余件。笔者的老家和这个村子紧挨,据说制陶用的士就取自我们村河南岸。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到一位制陶老者家里定制陶器,老者年逾古稀,胡子花白,很符合匠人的形象。当时还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他家学艺,一打听是河南的,在临沂打工,慕名而来,而老者并不收学费,所有技艺倾囊相授。(三)蓝花印布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现在中国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
9、已经日渐式微,许多老艺人年龄已高,因没有文化,无法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而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又极其繁琐,周期又长,经济效益不明显,晚辈们对此多无兴趣,子承父业少之又少。目前蓝印花布是一门濒临绝亡的蓝印花布艺术,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已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不过,大仲村镇境内有一个被誉为是“布痴”的老人相友文,他现在还执着于印制蓝印花布和生产蓝印花布。2006年9月,相友文的蓝印花布被山东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作为申遗的影像资料。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是在唐宋“药斑布明代“浇花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印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其印染材料民间都能就地取材,农家多能自制自用。
10、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紧接是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从此沂蒙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生活日常用品如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们利用这种布料加工成棉衣支援前线,立下汉马功劳。一位作家曾在作品中这样描述:“蓝印花布与沂蒙山如此的在精神上贴切,似乎一切描述沂蒙山的文字都比不上一块蓝印花布更能表达那种精髓。就如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事物或情感的时候,人们会用绘画来表达,当绘画也不能尽兴的时候,就只有用音乐来描述一样,那么蓝
11、印花布大概就是表达沂蒙山风韵的极致了。”可喜的是,沂蒙山区的巧匠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宽幅布。近年来,蓝印花布又渗透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如蓝印花布时装、门帘、壁挂、台布、鞋帽、包类、玩具等,无不散发出一种蓝与白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了蓝印花布制品系列。另外,我县老艺人翁羽,祖传七代开染坊,现仍存印花版六十余块;卞庄镇驻地七十六岁的杨玉田保存多年的四块兜兜印花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专家们所赞赏。我县还有一些专门镂刻印花版的民间艺人,大仲村镇的王思凡刻制的印花版,刀法整齐利落,纹样清新细腻,多次承担了上级工艺部门交给
12、的刻制任务,具有较好的工艺水平。(四)小郭泥人赶过庙会的人应该都知道泥人,小时候应该都买过、玩过。向城镇小郭村,建村于明洪武年间,原名古洛王城,后来郭姓迁入,易名小郭村。捏制泥塑,曾经是村里人赖以谋生的主要方式,被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泥塑技艺宗亲传宗亲,很快,技艺传遍了向城镇及其周边村镇,泥塑作品被贩卖到徐州、天津、南京等省外各地销售。在此过程中,乡土艺人根据外地人喜好,不断丰富、发展小郭泥塑的造型、色泽、技艺,使的泥塑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苍山县志有记载:“苍山泥塑玩具的代表产地为小郭村,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原为已故老泥玩艺人李宪志的祖父李宗标从师天津,掌握了雕塑神像技艺,为
13、养家糊口,利用本地黄泥塑成人畜玩具,晾干、涂粉、着色,到集市销售”。小郭泥塑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与褚庄泥塑的制作相似,黄泥经过做模、取泥、泡泥、捣碎、做坯、制哨、粉坯、彩绘等15道工序后,惟妙惟肖、传神逼真的各类手塑彩绘作品成形。截至目前,小郭泥塑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品种,主要分有6大类。神像:表达人们的信仰,祛除不详,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的愿望。如,观音、罗汉、送子娘娘等;戏曲人物:表现人们敬仰英雄人物、人间纯洁爱情。小郭泥塑民间艺人尹芳利对此酷爱有加,他不但传承着这一民间手艺,还不断进行创新。多年来,尹芳利的这双巧手不知捏出了多少展翅欲飞的富贵鸟、憨态可掬的虎头娃、温绵讨喜的小彩羊、英姿
14、飒爽的大公鸡,就连造型复杂的人物、神像,也是驾轻就熟。威武雄壮的红脸关公、喜气洋洋的文武财神、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唇红齿白的唐家三奘、“搔首弄姿”的湖狗、悟空,无不“诉说”着尹芳利的手巧心灵。如今,尹芳利可捏出100多个花样品种,其中既有人物、神像,又有飞禽走兽、果蔬食品。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创作的“虎头娃”,或竖眉瞪眼,或萌憨可爱,额涂朱笔大“王”,威风凛凛,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尹芳利的泥塑作品,既不失通俗形象,又紧跟时代潮流,深为百姓喜爱。除了捏塑单人单物,他还摸索出了把戏曲和神话故事融入泥塑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人与
15、动物造型相结合的系列泥塑作品,包括师徒西行系列、金童玉女系列、牧羊童系列,还有奥运会时期制作的风姿各异的奥运福娃、苍山菜博会时期创作的纯萌可爱的大蒜宝宝。(五)皮影戏“一口述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说戏台上的皮影艺人唱尽人间悲欢、尘世离合,随着艺人手的摆动幕幔上影人演绎着金戈铁马的交兵,神魔鬼怪的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的场面。皮影艺术是剪纸工艺与戏曲艺术的紧密结合,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在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影人,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我国皮影戏的雏形。皮影戏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
16、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罩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形象。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的琴弦绞连,接上三至五根的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的伴奏和歌曲,也都是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皮影雕镂精致,色彩鲜明,刻画出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物,主要着重于李张人物的眉、眼、鼻、嘴和胡须等。其纹样装饰,男性多用龙、虎、云和水等,女性多用花卉、云和风等。涂染用色有红、绿、黄、蓝、黑等,又分深浅层次,文武小生、旦角、白净及其他表演白脸膛者,用透雕;黑头、红净和花脸等,则都用半透雕。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
17、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清初时期,兰陵一带已开始流行,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观赏O我县的仲村、贾庄、新兴等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这类戏班。流传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和三国故事等。模具造型生动,刻绘优美,便于携带,适宜流动性演出。(六)长城套色门笺时至今日,农村地区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笺的习惯。每当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下还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它迎风飘舞,火爆兴旺,和春联、门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色彩单调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节日的新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长城镇冯村的套色门笺,又称“过门笺”、“门吊子”,肇始于清末民初,传承地为兰陵县。该笺制作工艺为“挖补套色”模式,雕版时红、绿、黄
18、、水红、蓝五色纸张各占其位,利于大批量生产。由于省工省料又华丽多彩,非常适合一般农户张贴。兴盛时期的农闲季节,刻制门笺遍布整个村庄,一人一天可生产3050套。产品集中行销于临沂、昌潍、淄博、枣庄一带,有的还远销江苏、安徽、河南和东北三省等地。套色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其顺序为“大红、二绿、三黄、四粉、五蓝”。结构为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作品以花卉、鸟虫为构图基本元素。“福禄”门笺,膛子花纹是鹿和蝙蝠图案,蝠与福、鹿与禄谐音,表“福禄并臻”之祈求。“荣华富贵”门笺,中心花纹是牡丹,表“荣华富贵”之期盼。“斗升三级”门笺:中心
19、花纹为梅花瓶上插三个箭头,梅花瓶意为“斗”,箭头为“戟”,寓“步步高升”之意。“吉庆有余”门笺,中心花纹为昂首高歌的雄鸡,尾穗两条鲤鱼连在一起,寓“吉祥欢庆、连年有余”之意。1964年,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来县征集10套,参加驻外使馆展览;其后,中央工艺美术院曾把“长城挂门笺”选入民间美术教材;徐玉堂的“福禄”和“荣华富贵”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2007年8月,被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我县的民间剪纸具有双重价值的工艺品,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艳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朵朵纸花,表达了人
20、们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我县的孙春红女士,自幼酷爱民间剪纸艺术,尤其擅长人物肖像剪纸,作品惟妙惟肖,深受好评。孙春红女士传承和创新了剪纸艺Jt,她的作品精致、新颖、品像多样,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孙春红女士的作品获兰陵县档案馆永久珍藏。(七)柳琴戏柳琴戏,兰陵县的多个乡镇都有剧团。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起源于临沂枣庄一带,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至于何时在苍山县流传兴起,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和实地考察,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
21、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O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下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群众也叫它“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据考证,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起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临沂东北来的一个姓朱的。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拜本地徐二麻学唱柳琴戏。当时于沟的马纪昌先生也唱柳琴戏,他拜的老师是滕县来的。1900年前后东柞宋启运先生(外号宋难缠)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
22、,被尊称为吴四先生。由此可知,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是从广大农村开始的,它来自民间,流传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早期,唱柳琴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加河、西加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他们由二人或三人唱“对子戏
23、”,居目有王小赶脚、小秃子闹房、姜子牙卖面、打狼段等,以后逐渐演出了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于是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八)柳编制品兰陵柳编,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质量稳定,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针线筐,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我县柳编制品,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其特点是大、中、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寻 文化 符号 留住 乡愁 记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2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