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研究.docx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研究【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社会教育成就新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D0I10.16619/ki.rmltxsqy.2019.04.010回顾40年的社会教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如果按照学校教育办社会教育,那就使社会教育越办越窄,如改革开放初期的“职工大学、夜大、电大、函大、自考”就成为学历教育,而不是社会教育了。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高校录取机会的扩大,直接导致这“五大”的萎缩和消失。所以社会教育应当坚持它的“社会性、开放性、公众性、普及性、非学历性”特点,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当然,
2、这与国家和公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历史上,社会教育由来已久。有史料记载,早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聚民读法”,宋明时期的“乡约制度”,及元明清所设的社学、义学、井学等都具有社会教育的性质。1这种由社会民间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长善救失”“开启民智”“凝聚群团”“笃定信仰”和文明教化功能的活动、仪式就是社会教育。由于是面向乡里所有人的教育,所以也是明显地区别于西周所建立的“塾、庠、序、学”这样的学校教育体系。自近代以来,蔡元培所倡导的“平民教育”、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发起的“乡村教育建设运动”,还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等,都是这种社会教育思想的具体践行。新中国成立以后,“
3、平民教育”转为全国范围内的成人扫盲运动;“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都纳入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而社会教育主要围绕爱国主义展开,具体体现在“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凝聚力”“学雷锋做好事道德活勤”这三大教育方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社会教育成为主要的政治工具和群众运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教育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开始从“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经济为中心”。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来看,社会教育并没有发生断裂,只是由“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功能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对社会教育取得的成
4、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供同行参酌。爱国主义教育依然是社会教育的主旋律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爱国主义依然是社会教育的主旋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经验,变成崇拜资本主义、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之后不久,中宣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颁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
5、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2经过40年的历程,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不但没有崇拜资本主义,而且通过短短3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为我们带来的是真实的感受和经历。经济发展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也强大了,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说,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改革开放前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说是不成功,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众需要在认识上、思想上和觉悟上进行爱国
6、主义教育。于是,依靠宣传工具和说教就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依靠宣传工具和说教的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个新的议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能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说到底,如果经济不发展,爱国主义就成为空谈。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今天,爱国主义也是生产力。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其一,爱国主义是最为稳定的因素,搞经济建设、发展经济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社会基础,那就无从谈起。其二,坚持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国情,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初衷。其三,爱国主义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调节个人唯工具理性至上
7、的最好方式,如果人人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终必然会形成霍布斯所言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种无政府无国家状态。其四,只有爱国主义才会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友好对待。从最近几年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来看,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教育,爱国主义就可能成为民粹主义的借口。例如,前几年的钓鱼岛事件就引发了国内民众极大的不满,人们高举着爱国主义大旗,由最初的游行抗议和抵制日货,到全国各地爆发打砸日系车,而最让人惊愕的是西安发生的打砸事件中竟有人将车主用U形锁砸成重伤。而打人者却认定买日系车的人就是汉奸,打汉奸就是爱国,就是民族英雄,这种认知和情境定义造成这样的后果
8、也就在所难免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引导在如下方面展开,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看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新尝试。爱国需要真情感,即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犹如赤子对母亲般的爱。如何培养这种爱和感情呢?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和英雄史诗,而应当像毛细血管一样发挥作用,渗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警惕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决不能成为民族主义的借口。爱国需要理智,理智是民众成熟的表现。理智需要民众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对情境的判断和实施行动不受情绪支配,也不会在集体行动中盲从或迷失自我。民众理智的提高不仅是教育的结果,而且也是社会进步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理智爱国决
9、不意味着成为民粹主义的托词。爱国需要智慧,即智慧爱国。这一提法来源于智慧中国、智慧城市这样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产生于互联网时代,考虑到如何利用好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以促进国家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因此,爱国也要富有智慧,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和民众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智慧爱国更多地表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客观处理和科学应对上。爱国需要遵守法律,即法制爱国。对于国家来说,法制建设和完善法制,形成依法治国成为当今政务之要;而民众要学习法律、人人懂得法律、遵纪守法是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法律是民众爱国主义正能量发挥的重要保障,也是防止负能量产生破坏作用的重要屏障。需
10、要强调的是,不能以爱国的理由而放弃法律的约束。法治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称作三次跃迁,第一次是从人治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跃迁。第二次是法治教育彳强法治文化、法治文明、法治理念的教育到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教育的跃迁。第三次是从法治教育到契约教育的跃迁。3历史证明,这样的跃迁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要求的。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前执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其典型特征就是突出人的计划性,反映在社会治理和管理上就是人利用法制进行层级管理和治理,其性质也就是所谓的“人治”。为了使人治达到理想的效果,将法制教育作为具有政治性的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个法制是配合人
11、治而建立起来的,这样就使人治的施行具有了合法性质,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或前提是要解放思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如果还按照人治模式来治理的话,不但人的思想不能得到解放,而且人还会不顾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武断强行。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从这种人治的束缚中突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治的弊端和失效也就都暴露出来。于是要求依法治国的呼声越来越高。邓小平同志也因此提出要推进法制建设,这是因为作为制度应更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使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40 中国社会 教育事业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2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