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docx
《某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湖南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说明一、为规范我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质量,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制定湖南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细则。二、现场检查时,应当按照本检查细则中包含的检查项目及其涵盖的内容,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逐项作出确信或者者否定的评定,凡属不完整、不齐全的检查项目应当判定为不合格。有关检查项目还应当同时参照所对应的附录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假如附录检查内容检查中存在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情形,所对应的检查项目应当判定
2、为不合格。三、本检查细则批发企业检查项目共258项,其中严重缺陷项目(*)6项,要紧缺陷项目(*)107项,通常缺陷项目145项。本检查细则零售企业检查项目共180项,其中严重缺陷项目(*)4项,要紧缺陷项(*)58项,通常缺陷项118项。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及配送中心按照药品批发企业检查项目检查,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按照药品零售企业检查项目检查。五、结果判定:检查项目结果判定严重缺陷项目要紧缺陷项目通常缺陷项目0020%通过检查0020%30%限期整改后复核检查010%1不通过检查010%010%20%0030%注缺陷项目比例数二对应的缺陷项目中不符合项目数A对应缺陷项目总数-对应缺陷检
3、查项目合理缺项数)100%o第一部分药品批发企业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部分序号条款号检查项目要求检查方法1总则*00401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1 .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与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2 .企业务必依照核定的经营地址、仓库地址、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依法开展经营活动。3 .企业不得有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账户等行为。4 .企业不得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行为。1 .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与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证书连续的,应当有原发证机关出具的证书连续证明材料)。2 .现场检查企业经营
4、地址、仓库地址与企业证照是否一致。3 .现场检查企业是否有零售经营行为与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经营药品行为。4 .结合其他项目检查,查企业系统与票据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违法行为与其他违法违规行为。5 .向所在地市州局核实企业两年内是否有严重主观有意违法案件,行政处罚案件是否已办结。2*00402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1 .企业申报资料真实完整,并与企业实际情况一致,不得有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务必真实,有关工作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不得有虚假、欺骗行为。1 .审查企业申报资料是否存在人员
5、挂靠、兼职现象,是否有弄虚作假的行为。2 .现场核实企业资料与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审查企业文件是否真实,有关工作记录是否有虚假现象。3质量管理体系*00501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 .企业应当有质量管理领导组织任命文件,及时更新。组织成员至少应包含: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采购、储存、销售、运输、财务、信息等业务部门负责人。2 .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应明确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复核、运输、财务、信息管理等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与相互关系,注明有关负责人员的姓名,机构、部门、人1 .查看资料:(1)检查企
6、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情况。(2)推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要求。(3)初步熟悉各个质量活动的顺序与相互作用。2 .提问,熟悉企业各级人员对企业管理体系的认知程度。熟悉下列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本规范所要求的各个环员的设置与安排应合理,符合企业实际,及时更新。3 .有与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与经营规模相习惯的质量管理制度、部门与向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与凭证、档案等,及时更新。4 .企业人员、仓库、设施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下列简称规范)的有关要求,并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习惯。节、各个部门及岗位。(2)对构成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的识别,是否存在明显
7、的缺失或者不合理。(3)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否与经营管理相匹配。400502企业应当确定质量方针。1 .有企业负责人签发的质量方针文件,并按文件操纵要求对其制订、批准、评审与修改等予以操纵并建立记录。2 .企业质量方针应符合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规定,具备合法性;涵盖质量有效保证的所有承诺;要具有战略性,表达公司进展的预期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期望。3 .企业全体人员应当熟知企业质量方针。1 .检查企业是否有确定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文件是否由企业正式文件公布。2 .检查企业是否按文件操纵要求对其制订、批准、评审与修改等予以操纵,记录是否完整。3 .抽查询问企业人员,看是否熟知本企业质量方针(每个部门至少
8、1人)。500503企业应当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开展质量策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与质量风险管理等活动。1 .应按照本规范第二章第四节的规定,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应符合企业实际。3 .按照文件规定开展质量策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与质量风险管理等活动,并建立有关记录,记录应当真实完整。1 .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各部门与各岗位。2 .审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与本规范的要求,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并及时修改与更新。3 .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开展了质量策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与质量风险管理等
9、活动,是否建立了有关记录,记录是否真实完整。6*00601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文件应当明确企业总的质量目标与要求,并贯彻到药品经营活动的全过程。1 .质量方针文件中有企业总的质量目标与要求,并有有关记录与文件。2 .质量H标应当包含但不限于药品质量保证目标、工作质量目标、”门环境质量目标、销售服务质量目标,并与企业实际相致,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检查竹3 .质量目标应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展开与落实,能够是年咬的,也能够是阶段性的:质量目标应当由上而下展开,对企业的有关职能与各层次上分别制定部门目标、岗位目标等;在作业层次上质量目标务必是定量的,提出的要求应具体、可操作。4 .所有企业人员均应知晓与懂得质量
10、方针,有关部门1 .检查企业是否有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的质量方针文件,是否有质量目标与要求,是否有制定的有关记录。2 .检查企业质量方针是否具备符合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规定,具备合法性;涵盖质量有效保证的所有承诺;要具有战略性,表达公司进展的预期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期望的要求。3 .核实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要求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得到正确贯彻与执行,与企业实际是否一致,是否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检查性。(询问企业最高管理者、随机抽查3-4名企业人员,与岗位人员应当熟知本部门与岗位的质量管理目标与要求,并按规定贯彻实施质量方针、目标与要求。5 .有质量方针培训记录,有质状目标的检查、评价记录。6 .有
11、关质量记录内容应符合质量目标的定量指标。7 .应持续有效性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查看是否熟悉企业质量方针,有关人员对质量目标是否清晰,对涉及本部门、本岗位的质量要求知否清晰与熟知。如:(1)如何确保质量方针在企业内部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懂得?(2)如何确保企业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5.检查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要求的培训、检查、评价记录,查看是否完整、真实,是否根据文件及检查评价结果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与改进。7*0070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与其经营范围与规模相习惯,包含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1 .机构、人员、库房、设备、制度、规程与记录、
12、计算机系统等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经营范围与规模相习惯。2 .企业有关制度文件、规程等内容完整,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符合企业实际。有关记录真实、完整。3 .应根据经营范围,加强对特殊药品、疫苗、中药材、中药饮片、蛋白同化制剂及肽类激素、部分含特殊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专门管理类药品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专门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追溯措施。1 .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与政策等规定。2 .现场检查企业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库房、设施设备等是否与企业规模相习惯;检查企业计算机系统有关功能是否全面,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是否符合企业管理实际。3 .检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文件、规
13、程等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关记录是否完整真实。4 .检查企业是否根据经营范围建立了特殊管理药品、疫苗、中药材、中药饮片、含麻黄碱类豆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追溯措施。8*00801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有关于质量体系内审的文件,应包含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与报告结果的程序、职责与要求。2 .有成立内审领导小组的文件,领导小组组长应为企业最高负责人,有关人员变化时应及时调整。3 .有内审计划、方案、标准,具备可操作性,内审标准至少应包含本规范的全部内容。4 .应明确规定内审周期,通常间隔不应大于12个月。5 .内审
14、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现场检查,有关管理部门及业务单位(部门)应共同参加。6 .有内审记录,包含内审现场评审记录、问题汇总记录、问题调任分析记录、纠正与预防意见与措施、问题整改记录、整改跟踪检查记录等,要求记录内容、1 .查企业文件中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规定,内容是否全面O2 .检查企业是否有内审领导小组的文件,有关人员变化时是否及时进行了调整。3 .检查企业是否有内审计划、方案、标准。4 .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的内审周期开展了内审工作。5 .检查企业内审记录是否包含内审现场评审记录、问题汇总记录、问题调查分析记录、纠正与预防意见与措施、问题整改记录、整改跟踪检查记录等。6 .针对不合格原因制
15、定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质量操纵缺陷与潜在的风险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有关措施是否签名等完整真实、有关措施可行并已整改到位。7.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汇总现场评审记录形成内审报告,并经企业负责人签字批准。符合实际,是否可行并能满足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防止其发生,是否符合实际,有关整改是否落实到位。7.检查是否有质量管理部门汇总现场评审记录形成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否经企业负责人签字批准。9*00802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1 .内审制度应明确规定什么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应规定内审在重大变化发生后多长时间内完
16、成,与如何开展内审的有关规定。2 .有下列情况,应进行专项内审:(1)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发生变更;(2)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变更;(3)经营场所变更:(4)仓库新建、改(扩)建、地址变更;(5)温湿度调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变更;(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重大修订;(7)其它应进行内审的情形。3 .专项内审应重点审核与关键要素变化有关的部分,并评估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4 .专项内审记录应当齐全、完整。1 .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有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的规定,是否有有关程序及内容的规定。2 .审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17、否按照文件组织开展了内审。3 .专项内审记录是否齐全、完整。10*00901企业应当对内审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操纵水平,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1 .对内审情况的分析应形成分析报告。2 .应有内审问题调查分析记录,形成分析提出的改进措施与预防措施等,应以文件下发,并由各部门与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与落实。企业各部门与人员整改应当建立记录。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问题整改后的跟踪检查、整改效果评估与对所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有关工作应当建立记录或者形成文件。整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应继续调查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1 .是否
18、对内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是否有有关纠正措施与意见,检查改进措施与意见是否以文件形式下发,所采取的措施能否满足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防止其发生,各部门与人员是否进行了整改与落实。2 .检查整改与落实记录,检查整改后跟踪的检查、整改效果评估及有效性评价等记录。3 .对整改未达预期效果的,要检查持续分析及改进有关记录及文件。1101001企业应当使用前瞻或者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操纵、沟通与审核。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当有单独的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或者操作规程,明确规定风险的评估、操纵、沟通与审核等风险管理程序、职责:识别质量风险的途径与方法,有质量风险评估标准、风险
19、同意标准;1 .检查是否建立风险评价制度,有关内容、职责、规程、风险管理的情形是否有明确规定。2 .检查是否根据经营范围开展风险点动态排查(质量风险点列表),是否开展了动态风险评估。对前瞻或者者回顾的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形应作出明确规定。2 .应当根据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对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点开展动态排查,并开展风险动态评估。3 .仃风险管理记录,包含风险鉴定记录、分析记录、评价记录(是否可同意)、评价结果的评估记录(含风险操纵与预防意见)、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处理措施实施记录、操纵报告等。3 .检查是否建立了风险管理的记录,有关记录是否全面完整;随机抽查有关人员是否熟悉与其有关的质量活动的范围内可能涉
20、及的质量风险的职责、责任、后果与操纵措施。4 .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质量操纵缺陷与潜在的风险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并以文件形式通知有关部门与各岗位人员。5 .检查质量风险的操纵措施是否纳入质量体系内审范围。6 .所规定的操纵措施是否与质量风险评价的结果相适宜。12OllOl企业应当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与质量信誉,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1 .应当建立外部质量体系审计制度文件与规程。2 .有外部质量体系审计标准,应明确规定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具体项目与内容与标准。3 .外部质量体系审计制度应明确规定需要进行实地号察
21、的情形。发生严重药品质量问题的、质量公告上被公告的、有信誉不良记录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应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是否有效。4 .有外部质量体系评价记录、评价结论。实地考察应有考察记录,考察记录应有全部考察人员的签名,并经被考察方负责人签字或者印章确认。5 .外部质量体系评价结论应经质量负责人批准。6 .外部质量体系评价有关资料应及时更新,按规定存档。1 .是否建立用于选择、评价与重新评价供货单位、购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准则。2 .已发生业务的单位,其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评价准则的要求。3 .按规定的要求需实地考察的,是否进行了实地考察措施。4 .评价的
22、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以储存。13*01201企业应当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各部门、岗位人员应当正确懂得并履行职责,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1 .企业各部门、岗位职责中均应有明确的质量职责,并与企业实际相符。2 .全体员工均应熟悉自己的质量责任。3 .各部门、岗位有关人员能根据职责独立开展质量工作,有关质量记录中人员签名应与其职责权限一致。4 .应有对部门、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考核检查记录与责任追究记录。1 .检查企业各部门、岗位职责中均应有明确的质量职责,是否形成文件,并与企业实际相符。抽查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中规定的质量职责与权限内容。2 .抽查3-5名工作人员,考察
23、其是否熟悉其所在部门与岗位的职责。3 .检查是否有对各有关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检查考核记录与责任追究记录。14机构与质量管理职责*01301企业应当设立与其经营活动与质量管理相习惯的组织机构或者者岗位。1 .有组织机构框架图。2 .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3 .设置相应的机构人员与岗位。如质量管理、采购、销售、财务、储运、信息等部门。有质量管理、验收、收货、养护、运输、采购、财务、销售、信息管理等岗位。4 .企业的机构与人员的设置应合理,符合企业实际,及时更新。5 .有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的文件,设置的组织机构、岗位应与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与经营规模相习惯。1 .查看企业组织机构框架图,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经营 质量管理 规范 现场 检查 细则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2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