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水库钱库碳库粮库“四库”解读.docx
《森林是水库钱库碳库粮库“四库”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是水库钱库碳库粮库“四库”解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森林“四库”系列解读:森林是粮库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说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是碳库?中国绿色时报近期推出特别策划,约请林草界专家学者专题解读森林“四库”,系统介绍森林的多重效益与价值。现予以转载。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森林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核桃营养丰富,可生食,可榨油。河南林州农家妇女晾晒薄皮核桃。(毕兴世摄中新社发)森林是粮库,“向森林要食物”潜力巨大。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
2、总书记来到我们农业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界看望政协委员,和我们共商国是,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随后在3月30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他又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总书记的大食物观非常超前,非常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多种木本粮油,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贡献我们林草人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了解科学知识,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和习俗,从营养学方面重视和摄取多种植物、动物
3、(包括昆虫)蛋白、热量,均衡我们人类自身的营养成分,确保身体健康。森林是巨大的人类食物宝库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森林中走出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森林曾经赋予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多种食物来源。现在,在人类文明达到如此高级的阶段,而人类身体状况却又出现许多问题之时,回过头来再研究探索森林中我们先祖们曾经吃过、养育过我们人类的森林食品资源,对丰富我们的食品和膳食来源、增加人类身体的天然营养,使得我们的营养更丰富、更均衡,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三大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它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植
4、物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来源,森林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森林提供的木本食物受气候、降雨等自然条件影响小,是我们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在战争年代和饥荒年代,森林食物曾经救过不少人的生命。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橡子面曾挽救过抗联战士和老百姓的生命;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在饥荒年代,许多老百姓都曾吃过榆树皮和茅栗、大枣等度过饥荒。因此,在大食物观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除了要在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研究利用、深入开发森林食品,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开发木本粮油,把发展开发木本粮油作为大事来抓,作为端牢我们自己饭碗的重要方面,予以
5、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开发利用昆虫等森林动物食品,增加和丰富我们人类的食谱,就成为我们林草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森林提供了多种木本粮食我国地域辽阔,地跨六个温度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森林中多种多样的动物、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中所含有的多种可食用的营养成分还没有被认识、开发出来。目前,全国以森林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0亿元,今后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据统计,我国森林中仅木本植物就有8000多种。其中,目前被我们所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少的TB分。能生产木本粮油的树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铁杆庄稼”。下面介绍我国目前大面积栽培和利用的木本粮油树种。木本粮食树种一是板栗和茅栗。其
6、属壳斗科栗属,我国有3种,分布很广。种实炒熟后味美可口,尤以板栗在我国栽培最广。种仁中含蛋白质10.7%.脂肪7.4%、糖及淀粉70.1%、粗纤维2.9%,营养非常丰富。我国从云南到辽宁均有大面积种植,其中迁西板栗、京东板栗、泰山甘栗等是板栗中的知名品牌。今后应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才是质增效,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榛子。其属榛科榛属,我国有8种。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维生素,作为干果食用,味道鲜美可口,是重要的干果。近年来,我国引种了几种产量高、果实大、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新品种,值得大力推广种植。三是栋类果实。其属壳斗科,该科权寸木不光是良好的绿化用材树种,其中大部分种类圆球状的种实中含有丰富
7、的淀粉,其次是脂肪,可作为人类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如楮属有70多种,石栋属有90多种,青冈属有70种,栋属有60多种。其中,栋属的几个种在我国东北老百姓叫柞树,结的种实叫橡子,其个体大,淀粉含量高,用种实磨成的面粉称为橡子面。在困难时期许多人都吃过,上述壳斗科树木的种实有些可直接炒熟食用,如青钩楮、钩楮、包果石栋、饭甑青冈、黄山栋等,或直接用于饲喂家禽、家畜。大部分种类种实中的淀粉需加工去单宁等苦味后方可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一是油茶。油茶又称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用它的种子榨取的食用油称为山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是我国南方山区人民爱吃的食用油。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
8、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相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山茶昔、山茶皂昔、茶多酚等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过10多年的推广种植,现在全国山茶面积已达6800万亩,已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山茶油产业。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今后应继续推广新品种,提高山茶油产量和质量,降低售价,使这种我国特有的食用油在预防心脑血管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上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二是元宝枫。元宝枫是植树科械属的乔木树种。元宝枫种子可以榨油,是品质上乘的食用油。油中除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外,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高,抗氧化能力强,
9、是最稳定的液态植物油。更为奇特的是,元宝枫籽油里含有神经酸。神经酸是目前国际上科学家们公认的、唯一能修复疏通受损大脑神经通路神经纤维并促使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物质,对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脑瘫、脑萎缩、抑郁症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另外,元宝枫叶子中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提取医用黄酮素、绿原酸、强心昔、SOD、儿茶素、棚皮素等活性物质。此外,元宝枫的木材材质上乘,是制作高档家具的好原料,因而被列为我国储备林建设的优选树种。元宝枫还是良好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树种,自然分布地区很广,从云南一直到黑龙江都有天然分布,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中有一片6万多亩的天然元宝枫林,树龄多在百年以上。秋天元宝
10、枫树叶变为红色,十分美观。元宝枫树冠大、才龈深,枝叶浓密,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上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三是核桃。核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木本油料树种,全国都有分布,属核桃科核桃属。我国有4种,品种上百个。核桃种仁含油量高达70%,含有钙、铁、磷、锌和多种维生素,可榨油食用,亦可生食。核桃仁中含有的亚油酸可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血管疾病。核桃是中国经济林树种中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我国以加工核桃仁为主,主要产品有核桃油、核桃仁食品、核桃保健品等。另外,核桃树树体高大,根系发达,是良好的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目前,全国核桃栽培面积很大,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迫切需要在核桃仁的深加工
11、上开展研究,多出新产品,以增加附加值。四是油橄榄。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油料树种,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等国家。我国自1964年起开始引种。橄榄油是用油橄榄成熟鲜果的果肉压榨而成的食用油,在世界上被誉为“植物油皇后”。目前,橄榄油作为世界上食用油中的上品受到人们的青睐,被欧美国家作为食用油首选。橄榄油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功效,能防止、减缓动脉血管硬化和高血压、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减少血栓形成。我国虽然引种油橄榄已50多年了,但目前规模仍然很小,全国栽植面积现仅为120万亩,而且产量普遍较低,年产油橄榄鲜果仅3.6万吨,生产的橄榄油大约5
12、000吨,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油橄榄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很适合在我国中西部山区种植。我国50多年引种栽培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中西部地区的甘肃、四川、重庆、陕西、云南、湖北、贵州等山区的自然环境,能够满足油橄榄的生长条件,不但可以栽植油橄榄,而且生产出的橄榄油品质完全可以与原产地的相媲美。五是山桐子。山桐子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乔木树种,高达8-21米,是优质高产的野生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种子均含油,果肉含油量43.6%,种子含油量22.4%25.9%,平均含油量36.3%o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8%-81%,被誉为“树上油库”。我国四川山区群众作为食用油食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油
13、具有特殊的醇香味,而且,山桐子是山地营造速生混交林和经济林的优良树种,其花多芳香,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而且树形优美。“向森林要食物”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森林和林业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继续抓紧抓实建设“绿水青山”,还要抓好“金山银山”,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宗旨,同时适量发展经济林木,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筹和衔接,使林地和耕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比如,防护林能有效阻挡风沙和干热风,保护农田和农作物丰产丰收。再者,木本粮油树种既具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例如核桃,树冠大
14、,枝叶繁茂,扎根深,除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我们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向森林要食物,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发展,永续利用。森林四库系列解读:森林是碳库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说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是碳库?中国绿色时报近期推出
15、特别策划,约请林草界专家学者专题解读森林“四库”,系统介绍森林的多重效益与价值。森林“四库系列解读:森林是碳库肖文发朱建华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其中,森林是碳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众所周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森林植物的本能,为何总书记在当下突出强调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我们认为这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我国进入双碳战略目标的这一时代背景是一脉相承的。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森林是碳库,具有强大
16、的固碳增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双碳战略目标下,森林是碳库”强调的不仅是传统林业上森林的碳汇功能,更在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森林的固碳减排效应可以为我国争取更
17、多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森林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观测和研究证实,全球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编写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最新的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1750年左右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明确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认识,也是国际社会采取应对措施的主要科学依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0年联合国大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1992年制定并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
18、994年正式生效,确立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责任和义务,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问题。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JlJ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源于其具有固碳增汇功能,且陆地碳
19、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成为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森林具有不可比拟的“碳汇优势碳库是地球上储存碳的地方。大气、陆地和海洋等碳库中储存了大量的碳,且在“陆-气和海-气”界面存在频繁的碳交换。碳汇”是相对于大气而言的,即从大气中吸收储存或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2020年世界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森林总碳储量达到6620亿吨碳,主要储存在森林生物质(约44%)、森林土壤(约45%)以及凋落物(约6%)和死木(约4%)这些碳库中。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林地碳汇量达到每年8.4亿吨二氧化
20、碳,约占全国陆地碳汇总量的80.7%,全国木产品碳储量还增长了约1.1亿吨二氧化碳/年。中科院研究成果也显示,20012010年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量约占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813%o由此可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汇,尤其在中国,森林碳汇相上匕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森林碳汇主要基于自然的过程,这相比工业碳捕捉减排,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其他生态效益等显著特点。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大部分储存在林木生物质中,具有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而且,林木收获后的木产品也可以长时间储存碳,这相对于农田、草地、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既是碳
21、汇,也可能是碳源。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森林的死亡分解、森林火灾以及人为毁楸口不合理采伐,乃至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利用和消耗过程等又可能将森林中储存的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根据2021年自然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表明,近20年间全球森林年均总碳汇量达到156亿吨二氧化碳/年,同期由于毁林等因素造成了约81亿吨二氧化碳/年的碳排放,这期间全球森林净碳;匚量为76亿吨二氧化碳/年。森林是碳库,其内涵还包括保护现有森林碳库中的碳储存,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退化和防止毁林,以及强化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可持续再循环利用,减少森林向大气的明非放。森林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强调森林是碳库,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森林碳库形成
22、过程中所伴随的巨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森林碳汇不断增加的背后,是持续开展的大规模生态修复、国士三拼口森林质量提升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保持了连续30年的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o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1.86亿吨碳,年涵养水量6289.50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40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中国的森林在面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了巨大的生态价
23、值。森林碳库的形糊口作用的发挥,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乡本寸辰兴等国家战略。根据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目前我国的国有林面积8274万公顷、集体林面积3874万公顷、个人所有林9673万公顷,这些不同所有制的森林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治理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鼓励并大力发展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碳汇项目,对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如期兑现中国向世界承诺的3060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碳库积累所形成的碳汇,其经济价值可通过交易直接变现。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24、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展造林再造林等活动以增加碳汇,从而抵消其自身的碳排放。2011年,中国开始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林业碳汇作为一种合格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纳入碳市场交易。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分别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成为全国首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随后又在2014年开发并备案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中国CCER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水库 钱库碳库 粮库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