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三(读书节数字阅读袁隆平)-2021-2022学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模拟三(读书节数字阅读袁隆平)-2021-2022学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三(读书节数字阅读袁隆平)-2021-2022学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三)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初一年级举办了“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系列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加这些活动吧!(10分)年级公众号推出了一篇介绍世界读书日由来、倡导同学们阅读好书的文章,请你帮助宣传部审核文章,完成任务。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该组织于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鼓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
2、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月&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甲】历史上那些取得串越成就的人,大都是爱读书的人。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乙】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1
3、)给加点字注音。(2分)腹卓【答案】fuzhuo【解析】本题考查注音。(2)上文第段中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分)【答案】鼓动改成鼓励(或倡导)【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搭配不当,结合前面的设立“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及后面的“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可以看出,用鼓励”更准确。(3)语文老师建议,在文段第段加入一句话,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条理更加清晰,你认为下面画线句子加入文段【甲】【乙】哪一处更合适?()(2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A.加在【甲】处B.加在【乙】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上下句衔接。插入句谈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结合文段中
4、的“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和,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可以看出,甲处谈的是个人阅读,乙处后面的内容才与“中华民族”有关,因此填在乙处正确;故选B。(4)方方同学有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她发现,本次活动的主题“好读书、读好书”,第一个“好”应读作“hAo”,是动词,表示“喜爱”的意思;第二个“好”读作“暄0”,是形容词,表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下面四个成语中的“好”字与“好读书”中的“好”字意思和词性不同的一项是()(2分)A.叶公好龙B.好逸恶劳C.好为人师D.好事多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A.叶
5、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它,甚至畏惧它。好:喜爱。B.好逸恶劳: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好:喜爱。C.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好:喜欢。D.好事多磨:指一件好事在实现前常会经受许多挫折。好:与“坏”相对,表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故选D。(5)小白同学收集了几幅关于读书的对联,但其中两副上下联打乱了,你能依照对联原则,帮他找到正确的搭配吗?(写序号即可)(2分)清风怨人翻卷晚书卷多情似故人文章有味堪知己细雨邀我闻墨香第一幅上联是下联是第二幅上联是下联是【答案】第一幅上联是下联是第二幅上联是下联是【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根据对联“字数相等,
6、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的特点,可判断,“清风怨人翻卷晚与“细雨邀我闻墨香”相对,为一联;“书卷多情似故人与文章有味堪知己“相对,为一联:再根据对联末字“仄起平收的规律,可确定,带晚字的句为上联;带“己”字的句为上联;因此分别填入:第一幅上联是,下联是:第二幅上联是,下联是。2.句子默写(共10分)(1)乡书何处达?O(王湾次北固山下)(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会当凌绝顶,o(杜甫望岳)(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三章)(6)秋瑾满江红以“?”表达了难觅志同道合者的悲痛,又含蓄抒发了救
7、国救民的热切情怀。(8),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现代社会强调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大道之行也中的“,”就体现了这一理念。【答案】归雁洛阳边何当共剪西窗烛一览众山小会挽雕弓如满月亲戚畔之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瀚海阑干百丈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要注意“雁、烛、雕、畔、莽、觅、衫、瀚、阑、与、睦等字要书写正确。3.下列句子批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邻”是对邻居的尊称,“家君”是对对方母亲的
8、尊称,“贵庚”是敬辞,用以询问对方的年龄。(批注:“家君是对自己母亲的尊称。)B.俗话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李大爷在别人下棋时,总是袖手旁边,认真学习。(批注:成语“袖手旁观”运用有误。)C.盛夏时期,空气湿润凉爽的张北草原是京津冀经济圈不少上班族首选的季节。(批注:该句的主语“张北草原”与谓语“季节”搭配不当。)D.大年三十,牛牛在大门上倒着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爷爷看到后眉飞色舞:“福到啦!福到啦!(批注:爷爷说话时不自觉地用上了比喻的修辞。)【答案】B【解析】A.“家君”是对他人称自己父亲,为谦称。家君,是对自己母亲的尊称”表述有误;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
9、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在此形容李大爷认真看棋的样子,望文生义,使用有误;本项批注正确;C.“季节”为宾语;该句的主语“张北草原”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季节”并非谓语,本项批注有误;D.“福倒”为“福到”的谐音;“福到啦!福到啦!”用到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并非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4 .综合性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小苏班上正在开展“同读一本书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感受阅读的魅力!(3分)书海茫茫,小苏正在为阅读书目的选择犯难。请你向他推荐一本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答案】示例:小苏,我向你推荐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写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为了追逐一只
10、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进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这本书充满奇异的幻想,内容生动有趣,建议你去读一读。【解析】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如:小苏,我向你推荐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透过平凡的世界聆听那久远的声音,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学思结合,
11、讲究方法。请你代表所在小组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简要解释。(学思结合法除外)(3分)【答案】示例一:圈点法: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对书中不明白的内容进行圈点勾画,以方便查找。示例二:略读法:大略浏览书的主要内容,领会书中大意。示例三:精读法:领会所读书籍的大意后,对书中精彩内容研读品味。示例四:批注法:对书中精彩段落或者词句进行分析评价,或者对书中有误的词句进行修改,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解析】考查读书方法。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圈点法,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对书中不明白的内容进行圈点,以便查找。批注法,对词、句、段、篇等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把自己的理
12、解、感受、评价记下来。略读法,大略浏览书的主要内容,领会书中大意。(3)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读书成果。请你为小苏另外补充两种展示读书成果的形式。读书手抄报、读书摘录本、o(2分)【答案】读书心得读书交流会【解析】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适合学生开展即可。如:读书心得展示、经典段落诵读会等。阅读与理解(60分)(一)诗歌鉴赏(共6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5-6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兔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释】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
13、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济源:地名,今属河南。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词内容,分析思想情感的能力。D.”都表现了诗人的欢愉、喜悦”错,通过
14、下阕“千里故人千里月一尊白酒寄离愁”可以看出下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愁别念;故选D。6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一句的妙处。【答案】示例一: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示例二:作者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离愁化为有形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桥下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所运用的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和诗句所表达的情
15、感或主旨。“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桥下的流水拟人化,让流水有了人的品格殷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水将自己的离愁带到“东州”,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还运用了比喻(或“化虚为实”)手法,将看不见的离愁比作流水,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离愁像流水一样,流到东州,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共14分)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7-10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号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名举,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曾肃过寻阳,与
16、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却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司马光孙权劝学)【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考卷,每归私第咒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力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筐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日:“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日:”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竞得俞允。(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注】普:即赵普,北宋开国丞相。习:熟悉。私第:私
17、人的住宅。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籍。临政:处理政务。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俞允:多用于君主。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蒙陟以军中多务辞:(2)但当涉湾涉猎:(3)即更削目相待舌心(4)晚年手不殍卷释:【答案】推托粗略地阅读擦拭放开,放下【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2)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3)句意:就应当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4)句意:晚年书本不离手。释,放开,放下。8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答案】(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2)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2)“以(用来)”“惩(惩治)”“酬(酬谢)”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9.【甲】【乙】两文内容上都
19、说到了“劝学”,并取得效果。请完成下列表格。(3分)选文劝学效果甲文详写孙权劝说吕蒙求学A才略大增,鲁肃结友乙文B详写赵普读书的细节C【答案】A.略写孙权学习的过程。B.略写太祖劝学的过程。C.处理政务决断很快。【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从“蒙乃始就学“可知,甲文略写的是孙权劝学的过程;从“太祖常劝以读书“可知,乙文略写的是太祖劝学的过程;从乙文中”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知赵普学习以后的成就,即能够快速处理政务。10.【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吕蒙是一位乐于接受劝告
20、,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赵普是一位什么样的宰相。(4分)【答案】读书勤奋刻苦,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着坚定。【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从乙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笫,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知,赵普是个爱读书,并能吃苦,做到学以致用的人;从“普坚以为请”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可知,赵普为下臣迁官请命,在举荐时遭到太祖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
21、并指出太祖的错误所在,直到太祖同意,可见他不畏强权,做事执着坚定,刚毅果断,天下事为己任。【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学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
22、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读书。(赵普)晚年书本不离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府邸),(就)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发现原来)是论语二十篇。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
23、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进入皇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非连续性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11-15题。(16分)【材料一】2020年中国线上图书用户阅读形式91.3%电子书也?% 63.2% 噌书有声要物2019-2020年中国图书用户不同阅读形式时间占比19.50%有声读物25.50%53.50%电子书43.50%27.00%纸质书31.00%2019年2020年【材料二】数字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阅读资源极度充裕,”能不能读到”的问题,让位于“选择读什么”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 读书 数字 阅读 袁隆平 2021 2022 学年 初三 年级 升学考试 热点 冲刺 试卷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