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秘籍交通工程考试必备完美经验!.docx
《无敌秘籍交通工程考试必备完美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敌秘籍交通工程考试必备完美经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交通工程学定义:我国交通工程手册给出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措施,以和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是道路交通愈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2 .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都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措施(6)交通组织管理与监控、诱导的理论、技术与措施(7)交通事故的J预测、防止、交通安全的评价、对策与交通违法处理(8)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管理(9)交通环境保护、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10)自行车交通的特性,
2、通行能力,使用条件和线路的规划设计(11)道路交通立法、条例等(12)新交通体系和多种交通设施等3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2、运送工程学包括哪五类?(P6标题前一段)运送工程学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送方式。5.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一种安全、畅通、效率、便捷、环境保护、协同的先进交通系统):1、人/物2、交通工具3.交通设施4、交通环境5、交通规划6、信息。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1.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环境2 .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2)反应特性:反应是由外界原
3、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反应时间:2.5s3,道路交通特性:(1)道路网体系(2)道路网布局(3)路网密度(4)道路线形(5)道路构造3 .道路网体系:道路网体系一般分为公路网和都市道路网两大体系,并且这两大体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公路网重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和乡村日勺交通联络,都市道路网重要服务于都市内部和其与外部日勺交通联络。4 .4.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平均交通量二ln(求和)Qi(Qi为各规定期间段内的日交通量(辆d),n为各
4、规定期间段的时间(d)5.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原因重要有:(1)公路、都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性(4)时间特性6.交通量特性的分析,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交通量的时间按分布特性(2)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3)交通量的构成特性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1)月变化: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K月=AADTMADT,K月最大时,该月是一年交通量至少的一种月(2)周变化: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也称日变化(3)时变化: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高峰小时系数PHKPHFL高峰小时交通量/(t时段内最高交通量)*60t8 .交通量的空间
5、分布:(1)城镇分布在路段上的分布交通量的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产重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交通量*100%(4)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9 .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导致严重阻塞,同步防止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合适的小时交通量座位设计小时交通量,第30位最高小时是最合适的.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10 .行车速度特性:设行驶距离,所需时间为3则车速可用1/t形式表达,(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用作道路设
6、计,交通管制规划资料(2)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和其区间距离求得,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3)运行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用以评价道理的畅通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状况。要提高运送效率就是要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5)临界车速:道路到达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6)设计车速: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日勺状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儿何设计的原则IL行车速度的记录分布特性:(1)中位车速(2)85%位车速,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
7、速(3)15%位车速,规定低速限制,减少阻塞排队现象12.交通密度: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k=NL(辆km)12、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OQ=KV交通流:行人流、自行车流、机动车流。交通流具有约束(控制与管理)与自由(交通参与者选择行为)的双重性,车辆道路和其他交通影响的局限性,时空变化性。14、平均车头时距卜和平均车头间距h1分别为流量和密度的倒数4、车辆的交通特性(P24-25)a、设计车辆尺寸b、动力性能c、制动性能(公式2-1)d、迅速公交车辆特性5、路网布局的形式和特点(P28-29)经典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特点见P
8、28表2-9经典的都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特点见P29表2-108、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定义和应用(P37-38)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根据。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精确计算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重要用语计算各不一样步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1.交通调查的重要内容:(1)交通流要素的调查(2)交通出行调查(3)交通事故调查(4)交通环境调查2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1)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理解
9、交通的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的规律,据此可预测交通量和其发展趋势(2)为道路规划,建设和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提供交通流量,流向,车速延误,停车等数据(3)通过事前事后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规律(5)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和道路运送成本和效益等(6)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3 .交通量调查的种类:(1)区域交通量调查(2)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3)核查线调查(4)特项地点或专题交通量调查。4 .交通量调查的措施:(1)人工观测法(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3)车辆感应器测定
10、法(4)仪器自动记测法(5)摄影法5 .速度调查的重要措施:(1)人工观测法(2)使用测速器测定速度(3)驶入驶出测量法6 .密度调查措施:(1)出入量法(2)摄影法。2、交通量调查的基本规定。(P46对四段话进行总结也可自行总结)基本规定:a、调查中必须对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予以注明。b、交通检查与调查数据日勺分析处理措施应视实测目日勺予以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c、规定调查人员要有很好的素质,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d、调查开始就要进行总体设计,使调查成果既能满足规定,但又无不必要的多出数据。3、交通量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措施。(P47-50)时间:(1)常年观测(2)抽样观测(3)当以
11、每天部分时间的实测交通量换算全天交通量:a、作16h观测6:00-22:00b、作12h观测7:00-19:00(4)进行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时应选择包括高峰小时在内的持续3个小时。地点:(1)不受平面交叉口交通影响的路段。(2)交叉口各入口停车线处。(3)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4)特定地点,如分界线与道路交叉口等处。措施:(1)人工观测法。(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4)仪器自动计测法(5)摄影法。7 .行车时间: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8 .延误:(1)基本延误:(固定延误)由于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
12、量多少和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2)运行延误:由于多种交通构成间互相干扰而产生日勺延误(3)行车时间延误;车辆在实际交通流条件下,由于该车自身加速,减速或停车而引起的时间延误,即与外部干扰无关的延误(4)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实际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8、延误的概念(P65)概念: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日勺阻碍所损失日勺时间。9 .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重要产生在车辆过交叉口时这种延误与交通流动的特性无关,是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和平交道口等原因导致(2)运行延误是因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10、交叉口延误调查的内
13、容和措施(P65-66)内容:延误调查实际上是对不一样条件下的行车时间调查措施:(1)行车时间调查:与区间行车时间调查措施相信,通过行车时间日勺调查即可求得延误(2)停车延误调查:a、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停车数量和累积停车时间。b、定期段测定。第四章交通流理论1 .交通流理论在20C30S最早采用概率论措施,1933年金泽论述了泊松分布应用于交通分析的也许性,到20C50S相继出现了跟驰理论,交通波理论和车辆排队理论2 .交通流日勺记录分布特性:离散型分布和持续型分布3 .离散型分布中:(1)泊松分布:使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原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
14、的,分布的均值和方差都等于X,(2)二项分布,合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I车流,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M=nP,N=nP(I-P)4 .排队论日勺基本原理:“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不包括正在服务时,而“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车辆5 .“排队系统”3个构成部分:(1)输入过程(2)排队规则(3)服务方式6 .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1)等待时间(2)忙期(3)队长7 .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措施,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队列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日勺行驶状态,并且借数学模式体现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8 .非自由行驶状态:在道路上行驶的一
15、队高密度汽车,车间距离不大,车队中时任一辆车的速度都受前车速度日勺制约,行驶人只能按前车所提供的信息,采用对应的车速,这种状态称为9 .非自由行驶状态的3个特性: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10 .跟驰模型是一种刺激-反应时体现式,驾驶人所接受的刺激是指其前方引导车的加速或减速以和随之而发生的这两车之间的速度差和车间距离日勺变化。驾驶人对刺激的反应是指其未来紧密而安全的跟驰前车所做日勺加速或减速动作和其实际效果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分析1 .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参数2 .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常定义: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也许通过最大交通实体数,
16、亦称道路通行能量3 .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原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4 .道路通行能力的类别:(1)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持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一般称为路段通行能力(2)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持续车流的通行能力(3)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4)交错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5 .服务水平是指道路用使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也许得到日勺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以便、驾驶人的视野;6 .不一样日勺服务水平容许通过日勺交通量称为服务流率或服务交通量7 .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要以密度作为重要指标,其对应的
17、服务水平和运行状态为:一级为自由流,二级为稳定流上线,三级为稳定流下限,四级为饱和流8 .按交通流运行特性性的变化,可将迅速路和高速公路分为基本路段、交错区和匝道和通道连接单个部分C基本路段系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和其附近合流。分流。交错。交叉影响日勺路段,他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构成部分。9 .基本通行能力:道路与交通处在理想状况下,每一条车道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交通量N最大二IoOoV/1。(辆h)1。车头最小间距7、理想通行能力的定义和理想条件是什么?(P94)定义:是指道路与交通处在理想状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交通量。理想条件:车道宽度应不不大于3
18、.65m(我国公路则为3.7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不大于L75m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型和路面状况。10 实际通行能力C实:指已懂得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断面上,特定期间段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CQC*宽度修正*重车修正*纵坡修正8、实际通行能力的定义和修正系数包括什么?(P95T00)定义:指已懂得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日勺某车道或断面上日勺特定期间段内(常为15min)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修正系数包括a、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2)侧向净空受限的修正系数(3)纵坡度修正系数(4)视距局限性修正系数(5)沿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敌 秘籍 交通 工程 考试 必备 完美 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