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迎头赶上.docx
《汕头:迎头赶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迎头赶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汕头:迎头赶上汕头,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的城市,是全国著名侨乡、国家首批经济特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从边陲渔村到通商口岸,再到改革开放前沿,汕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心系桑梓的家国情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这里交织碰撞,深深烙印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发展之中。(一)汕头原为一个海边渔村,宋时属潮州揭阳县,元朝时称为“厦岭”,明清时易名为沙汕、沙汕坪、沙汕头,韩江上游泥沙沉积海滨,在潮起潮落的海浪作用下,形成沿海条状高地,谓之沙陇,沙陇脊起处名“汕”,成片区域就叫“沙汕坪”,濒海开端处称为“沙汕头”,
2、汕头故此得名。因历史上汕头海湾盛产小鱼鲨鲸,故又称“鲸岛二汕头三面环山,北有莲花山脉,西是桑浦山,南有大南山,山岭绵亘,林壑尤美。东临南海而踞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归海之处,是全国唯一中心城区拥有内海湾的城市,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气候温润宜人,四时嫡紫嫣红,美不胜收。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潮汕文化源远流长,肇始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有融汇中外兼容并蓄的特点。潮汕话保留了很多中国最古老官方语言的特征,被称作“古汉语的活化石”;潮剧吸收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融合本地民间艺术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汕音乐由古代宫廷
3、雅乐演化而来,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潮汕菜选料考究、刀工精细,追求色香味俱全,身处粤菜之乡而又自成体系。工夫茶更是潮汕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一气呵成,无论家居自饮或是客来礼敬,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代表的潮汕传统建筑形态端严、装饰精美,彰显潮汕人对家的重视和眷恋。在小公园开埠区,以中山亭为中心的放射状街巷肌理,糅合了潮汕元素和异国风情的骑楼建筑群,诉说着昔日商业的繁华。“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工数百年来,无数潮汕先民从樟林古港登上红头船远渡重洋、经商谋生,现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00余万之众。游子
4、思归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人和家乡,他们将无尽的乡愁藏于一封封朱红侨批。一纸侨批,满腔家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汕头时指出,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受“守土重迁”“叶落归根”等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1883年,汕头开始架设自福建经汕头至广州的有线电报;1897年,汕头设立邮电局,推广邮政;1905年,拥有电力照明;1906年,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运营的商办铁路;1907年,开始有自来水供应;1911年,高绳芝正式创办汕澄电话公司;1932年,汕头全市用上自动电话,是全国第九个实现市内电话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汕头 迎头赶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