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编号:ZFHK-FB21220146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22年04月生态环境部监制项目基本情况21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20表4射线装置21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22表6评价依据22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26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6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37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50表11环境影响分析50表12辐射安全管理110表13结论与建议12014jlij125附图附图1医院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附图3医院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8号楼一层平面布置图附图58号楼二层平面布置图附图6核医学科人流物
2、流路径及两区划分图附图7介入中心人流物流路径及两区划分图附图8核医学科排风管线图附图9核医学科排水管线图附图10杭州市市辖区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附件附件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附件2:主体工程环评批复附件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4:8号楼规划变更证明文件附件5:辐射安全许可证附件6: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环评及验收文件附件7:环境本底监测报告附件8: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文件附件9: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附件10:医院突发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附件11: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最近一年度的个人剂量监测报告附件12:之江院区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附件13: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意见书附件1
3、4:个人剂量异常原因调查表附件15: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建设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79号项目建设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梧桐路366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8号楼)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80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8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10%项目性质口新建口改建扩建口其它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口销售口1类口11类口11I类口IV类口v类口使用口1类(医疗使用)口11类口11
4、I类口IV类口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口生产口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口销售/使用乙ZI丙射线装置口生产口H类口山类口销售口II类I11类使用II类11I类其他/1.1 项目概述1.1.1 建设单位概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第一医院,于1947年建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为齐全、医疗专业技术最强的综合性医院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目前拥有庆春、城站、大学路、下沙、之江五大院区,余杭在建院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梧桐路366号,拟建床位IO(M)张,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医技楼、住院部、实验楼、行
5、政大楼及高压氧舱等,建设用地总面积100oOOm2,总建筑面积181258m2o本项目主体土建工程已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杭州市之江医院(暂定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原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局以杭国旅环批201368号进行了批复。目前之江院区已建成投入运行。医院现持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O1OO8),发证日期为2021年12月23日,有效期至2024年6月16日。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使用I类、II类、III类、V类放射源;使用II类、In类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1.1.2建设目的和任务由来医院于2020年委托中辐环境
6、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门诊医技楼负一层建设一处核医学科和放疗科,在一层建设介入中心。其中核医学科新增1台PET/CT,使用8f用于显像诊断,同时使用89Sr用于骨转移癌治疗。由于当时核医学科设计场所有限,未规划SPECT/CT的功能用房。因此,为拓展核医学诊疗内容,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将之江院区的高压氧舱楼(8号楼,地上二层,无地下层)重新规划为核医学和介入中心。核医学科新增1台SPECT/CT(CT部分最大管电压140kV,最大管电流80OmA),使用核
7、素物叮c、I和1用于显像诊断;介入中心新增2台DSA,最大管电压为150kV,最大管电流为1000mA。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公告2017年第66号),本项目拟新增的2台DSA属于II类射线装置,SPECT/CT属于In类射线装置。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的划分标准,本项目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非密封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551IO7Bq,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为加强辐射环境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使用不对周围环境和公众产生不良影响,根据中
8、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在实施前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的要求,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中“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一使用II类射线装置;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环评类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委托中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2院区核医学科及射线装置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项目特点,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
9、Jl(M2016)等规定要求编制了本环评报告表,供生态环境审批部门审查。1.1.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核医学科和介入中心位于医院北侧8号楼。8号楼地上二层,无地下层,由医院原高压氧舱楼重新规划而来,医院已办理相关规划变更手续。8号楼一层拟规划布置为核医学科和介入中心,二层拟规划布置为医生办公室、阅片室等。1.13.1核医学科(1)建设内容核医学科拟建设1间SPEcT/CT机房、1间注射室、1间源室、1间污物存放间、1间注射后候检室、1间留观室、1间卫生通过间、1间心脏踏车室等功能用房及护士站、控制室、医生办公、阅片室等附属用房。医院拟购置1SPECT/CT,使用物叮C核素用于显像诊断,使用
10、方式为静脉注射,每天最多诊断30人,每人最大用量为7.4x108Bq(20mCi),99mTc日最大操作量为2.22IO10Bq;使用I核素(LOlH和131I-MIBG)用于显像诊断(肾图、肾动态、肾上腺髓质显像),使用方式为静脉注射,每周最多诊断3人(集中在一天诊断),每人最大用量为7.4Xl(Bq(2mCi),131I日最大操作量为2.22x10Bq;使用叼核素用于用于显像诊断,使用方式为静脉注射,每周最多诊断3人(集中在一天诊断),每人最大用量为3.7xl07Bq(ImCi),123I日最大操作量为1.1IxlO8Bqo表1.11本项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情况表工作场所核素单人最大用药
11、量(Bq次)日最大门诊量(人次/天)日最大操作量(Bq)年门诊量(人)年最大使用量(Bq)用途核医学科99mTc7.4108302.2210,075005.55IO12SPECT/CT显像诊断1叫7.41073(一周仅开展一天)2.22IO8150l.ll10lSPECT/CT显像诊断123J3.71073(一周仅开展一天)l.lll()81505.55IO9SPECT/CT显像诊断根据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lI88-2021)附录A:医疗机构使用珈叮C相关活动视为“很简单操作“,使用I相关活动视为“简单操作”,使用I相关活动视为“简单操作,经过毒性组别及核素的操作方式双重修正后,根据
1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关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核医学科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日最大等效操作量计算见下表。表1.1-2核医学科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日最大等效操作量计算表项目名称SPECT/CT显像SPECT/CT显像SPECT/CT显像核素名称99mTc131J123I日最大操作量/Bq2.22IO02.22108LllxlO8毒性分组低毒中毒低毒毒性组别修正0.010.10.01性状液态液态液态操作方式很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方式与状态修正因子1()11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2.22IO72.22107l.ll106合计4.55lxIO7
13、本项目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经计算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4.551xl(Bq,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本项目放射性核素根据患者预约情况向药物供应商订购,以上核素均不在医院开展分装操作,由供应商按医院预定需求分装为单支注射量送至医院。医院应在本项目建成运行前确定放射性核素的出售单位,签订相关供货协议,确保药物供应商有完善的环保手续和生产、销售的相关资质及许可,并且在今后项目投入运行后继续确保放射性核素来源合法、管理合规。(2)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核医学科拟配置5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药物注射2人,SPECT/CT摆位和扫描3人,均为单班制,每班工作8h,年工作250天。根据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
14、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本项目核医学科辐射工作人员应在生态环境部辐射与防护培训平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按时接受再培训。1.1.3.2介入中心(1)建设内容本项目介入中心拟建设2间DSA机房及控制室等辅助用房,拟新购2台DSA,型号待定,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000mA。2台DSA主束方向由下朝上,均为II类射线装置。(2)工作负荷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每间DSA机房年最大手术量为700台,按照1台手术减影曝光时间取0.5min,透视时间取20min,则单台DSA减影过程年总曝光时间均为5.83h,透视过程年总曝光时间均为2
15、33.3h0DSA最大运行工况和工作负荷详见表l.l-3o表1.13本项目DSA常用最大运行工况和工作负荷设备手术量最大运行工况曝光时间年出束时间1#DSA700台/年减影100kV,500mA5.83h239.2h透视80kV,20mA233.3h2#DSA700台/年减影100kV,500mA5.83h239.2h透视80kV,20mA233.3h(3)人员配置本项目2台DSA拟配置工作人员16人,包括手术医生8人,护士4人,技师4人。DSA机房拟配置的工作人员总共分为4组,每间机房内固定配置2名技师。每台手术配备2名手术医生,1名护士,每组医护人员年手术台数不大于350台,则透视过程年最
16、大曝光时间为116.7ho根据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本项目介入中心辐射工作人员应在生态环境部辐射与防护培训平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按时接受再培训。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规模详见表LMo表LlY本项目建设规模汇总表目称而名建设内容密放性质非封射物放射性核素名称活动种类计划日最大操作量(Bq)/S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用途工作场所名称等级备注99mTc使用2.221072.22IO7显像诊断8号楼一层核医学科乙级新增1311使用2.221082.22107显像诊断新增123使用LlIXIO&1.IlxlO6显像诊断新增射
17、线装置装置名称使用的射线装置类别数,参数用途工作场所名称备注DSAH类2台最大管电压:15OkV最大管电流:1000mA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8号楼一层介入中心新增SpectzctIn类1台最大管电压:14OkV最大管电流:800mA显像诊断8号楼一层核医学科新增1.2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保护目标1.2.1 医院地理位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梧桐路366号,医院东侧为梧桐河和枫桦西路,隔路为规划商业金融用地(现为在建工地),南侧为梧桐路,隔路为城市绿化,西侧为在建之江净水厂工地,北侧为在建工地、定山浦河和云河街。医院主次出入口分别位于梧桐路和枫桦西路。医院地理位置见
18、附图1,周边环境关系见附图2。1.2.2 项目周边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医院北侧8号楼。8号楼为独栋建筑,地上二层,无地下层,由医院原高压氧舱楼重新规划而来。8号楼一层主要布局为核医学科、介入中心等,二层主要布局为医生办公室、阅片室等。8号楼一层平面布置见附图4,8号楼二层平面布置见附图5o8号楼东侧为绿化,东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00m;南侧为室外道路和绿化,道路往南为餐厅,南侧距离餐厅约25m(衰变池组设置于8号楼南侧约5m处,距南侧餐厅约20m);西侧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往西为室外道路和绿化,西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90m;北侧为室外道路,北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0m,红线北
19、侧为河道,隔河道为云河街;西南侧为住院楼,西南侧距住院楼约80m;东南侧为行政楼,东南侧距行政楼约40m。核医学科辐射工作场所边界东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20m;南侧距离餐厅约25m(衰变池组设置于8号楼南侧约5m处,距南侧餐厅约20m,绿化带地埋设置,上方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通过设置围栏或其他物理隔离方式将衰变池与周围环境分隔开),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280m;西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90m;北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0m;西南侧距住院楼约80m;东南侧距行政楼约50m。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边界50m范围内主要为餐厅、行政楼及外部道路。介入中心DSA机房边界东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IoOm;南侧距
20、离餐厅约25m,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280m;西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210m;北侧距离医院用地红线约10m;西南侧距住院楼约90m;东南侧距行政楼约40m。DSA机房边界50m范围内主要为餐厅、行政楼及外部道路。综上所述,本项目辐射工作场所边界外50m范围内主要为医院内部建筑、停车场及道路,无居民区、学校、自然保护区、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1.2.3 相关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符合性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X)l2020年)(2016年修订),杭州市坚持“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空间策略
21、,延续“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空间结构。其中“一主三副”即主城和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三个副城。本项目位于西湖区之江度假区转塘街道,属于规划中的主城,主城以疏解人口、降低居住密度为重点,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及公众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城中村改造、危房改造,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本项目为医疗服务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可方便人民享受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功能的建设完善,与规划是相符的。(2)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性本项目所在地块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度假区控规单元C51-C-61地块,本项目选址在医院规划的医疗用房内,属于规划的允许建设区范围内,符合杭州市西湖区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江院区 核医学 射线 装置 扩建 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