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知识点大全.docx
《消化系统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知识点大全.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消化系统知识点大全消化系统一、名词解释:1 .上消化道:临床上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包括十二指肠)这一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2 .下消化道:临床上指空肠(包括空肠)以下的消化管。3 .咽峡:是口腔与咽分界,由腭垂、两侧的聘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4 .十二指肠悬韧带:是将十二指肠空肠曲固定于腹后壁右膈脚上的肌束,连同包裹与其表面的腹膜皱裳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是临床上确定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5 .回盲瓣:为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连同其表面的粘膜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裳,可控制回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盲肠,又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6麦氏点(McBurney):为脐与右骼前上
2、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急性阑尾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7 .齿状线:所有肛柱的下端与肛瓣的边缘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为齿状线。此线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也是临床区分内、外痔的分界线,在此线上、下部分肠管的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相同。8 .肝门:肝下面(脏面)H沟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和神经、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9 .肝胰壶腹(Vater壶腹):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上,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成的膨大处,称为肝胰壶腹(Vater壶腹)。10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既是胆囊三角,是术中
3、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二、填空题:1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2 .口腔以上、颌牙弓为界,分为前夕M则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的固有口腔两部分。3 .腭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两部分。4 .舌的上面称舌背,其前2/3称舌体,后1/3称舌根。5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其中丝状乳头乳头内没有味蕾。6 .两侧须舌肌同时收缩,可使舌伸向前下方,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7 .牙的外形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8 .牙的构造由牙质、釉质和牙骨质三部分构成。9 .乳牙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3岁左右出齐,共20颗。10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龈和牙槽骨三
4、部分11 .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咽腔鼻部)、口咽(咽腔口部)和喉咽(咽腔喉部)三部分。12 .在鼻咽部的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可与中耳鼓室相通。13 .咽隐窝位于咽鼓管咽口的后上方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14 .在口咽部的外侧壁有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隐窝(扁桃体窝)内。15 .食管全长约25厘米,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膈为界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16 .食管全长有3处狭窄,其第二处狭窄位于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距离中切牙25cmo17 .胃的入口叫贲门,上接食管;出口叫幽门,下续十二指肠。18 .胃分为4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其中幽门部在临床上
5、称为胃窦。19 .胃在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20 .小肠上接幽门,下续盲肠,在成人全长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21 .十二指肠呈形包绕胰头,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22 .大肠的起始段续接回肠、,末端止于肛门,全长约1.5米,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四部分。23盲肠和结肠的表面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可作为、区别大小肠的标志。24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占处交占处Z.八、AL三o25 .直肠位于盆腔内,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称能曲;下部称会阴曲。26 .在直肠壶腹内
6、有2-3个半月形的皱裳称直肠横裳o27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裳称肛柱,其下端之间彼此借半月形粘膜皱裳相连称肛瓣,两者之间围成向上开口的凹窝称肛窦。28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成人在右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肝脏。29 .肝门位于肝的脏面,出入肝门的结构主要有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30 .胆囊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有贮存和浓缩的作用。31 .胆囊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四部分。32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的稍下方。33 .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至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与
7、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最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34 .胰位于胃的后方、第1.2腰椎、,在的水平。胰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若考差四部分即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简答题:1 .试述咽的分部及其交通关系。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前上方借鼻后孔通向鼻腔;前方借咽峡通向口腔;前下方借喉口通喉腔;向下通食管;鼻咽部可借咽鼓管通向中耳鼓室。2 .试述食管三处狭窄的位置及其与中切牙的距离。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处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处狭窄在食管穿膈处,距中切牙40cm3 .十二指肠的形态如何?分为几部分?十二指肠大乳头又于何处?十二指肠
8、是小肠的起始段,长约25cm,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个部分。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降部的后内侧壁上。4 .空肠和回肠有何不同?空肠回肠位置:腹腔左上部腹腔右下部长度:占空、回肠全长的近侧2/5占空、回肠全长的远侧3/5管径:管径较粗管径较细管壁:管壁厚管壁薄血管色泽:血管丰富,颜色较红血管较少,颜色较淡5 .胰位于何处?外形上可分为哪几部分?胰位于胃的后方,在第L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外形上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有的版本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个部分)。五、论述题1 .试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位置:胃在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形态:胃
9、有两口、两缘和两壁。两口为入、出口。入口叫贲门,续食管,出口叫幽门,接十二指肠;两缘为上、下缘。上缘凹向右上方,叫胃小弯,胃小弯的最低处有一切迹叫角切迹;下缘凸向左下方,叫胃大弯;两壁即前壁和后壁。分部:胃可分为四部:(1)贲门部:为靠近贲门的部分(2)胃底:为胃的左上方,高出贲门的部分;(3)胃体:为胃底和角切迹之间的部分。(4)幽门部,为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2 .试述直肠的位置、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位于盆腔内,沿骨氐、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续于肛管。(2)形态特点: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凸向后,称既曲;下部凸向前,称会阴曲。直肠内面有2-3个半月形的皱裳,称直肠横裳
10、,是由环行肌粘膜共同构成。(3)临床意义:当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应注意直肠的弯曲和皱裳,以免损伤肠管。3 .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其疼痛部位一般在何处?如果需进行阑尾切除术,进入腹膜腔需经过哪些结构?(1)通常在右骼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2)经过的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及壁腹膜。4 .试述三对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导管开口部位腮腺:位于耳的前下方,并伸至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所对应的颊粘膜上。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的深面,腺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舌下裳的深面,
11、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裳。5 .试述肝的位置、形态。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形态:呈楔形,分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上面称膈面,借镰状韧带分成肝左叶和肝右叶。下面称脏面。脏面有呈H形的沟,右纵沟前部称胆囊窝,容纳胆囊;右纵沟后部称腔静脉沟,内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及神经、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肝的脏面借形的沟分为肝左叶、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四部分。6 .胆汁在非进食时和进食时的排出途径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将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或胆囊的管道称为输胆管道。非进食时,肝胰壶腹括约肌处于收
12、缩状态,肝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一小叶间胆管一赫令管一肝左、右管一肝总管T胆囊管一胆囊贮存与浓缩。进食时,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收缩,胆囊内的胆汁经胆囊一胆总管一肝胰壶腹一十二指肠大乳头一十二指肠腔内。消化系统(微细结构)一、名词解释:1 .浆膜:由间皮和其深面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能够分泌浆液。2 .皱裳:消化管壁的粘膜层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突向管腔内,形成环行、纵行或不规则排列的皱褶,即为皱裳。3 .小肠绒毛:为小肠粘膜表面的细小的指状突起,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成。4 .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索)和肝血窦。5 .肝板:在中央静
13、脉周围,由单层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成的板状结构,平面上可称为肝索。6 .窦周隙:指肝血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7 .肝门管区:是指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含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并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通过。8 .胰岛:为散在于胰外分泌部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属于胰的内分泌部。包括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可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二、填空题:1.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2.食管的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食管的肌层在其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3 .胃粘膜表面可见许多针孔状小凹称胃
14、小凹、,是胃腺的开口。4 .根据腺体所在部位的不同,胃腺可分为一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O5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6 .小肠绒毛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7 .小肠绒毛中轴为固有层,内有1-2条纵形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8 .可扩大小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为环形皱裳、绒毛和微绒毛。9 .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肝板;其间有肝血窦;相邻的肝细胞之间还有胆小管。10 .肝门管区位于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15、_和小叶间胆管JS过。11在肝小叶周边,肝血窦接受一小叶间动脉_和_小叶间静脉一的血液,最后汇入中央静脉。12.胰的内分泌部称胰岛-其中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由B细胞分泌的。四.简答题1 .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包括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1)上皮:覆盖在消化管的腔面,在口腔、咽、食管和肛门处为复层扁平上皮;胃、肠则衬以单层柱状上皮。(2)固有层:为富含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小消化腺的疏松结缔组织。(3)黏膜肌层:一般为内环行和外纵行2层薄的平滑肌。黏膜下层为富于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的疏松结缔组织。在十二指肠和食管的黏膜下层,分别有
16、十二指肠腺和食管腺。肌层:较厚,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一般分为内环行和外纵行2层,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肌间神经丛。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称纤维膜,如食管和大肠末端。若结缔组织外表覆盖间皮,则称浆膜。2 .胃腺包括哪几种?,简述胃底腺的组成和功能。包括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组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3 .简述肝小叶的结构。肝小叶的中轴为贯穿其中的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相邻肝板之间的间隙为肝血窦,内有血液和肝巨噬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
17、之间的间隙为窦周间隙,内有血浆和贮脂细胞;在肝板内,相邻肝细胞之间的小管为胆小管,内有胆汁。五、论述分析题1.小肠的哪些结构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关?小肠壁中与营养物质吸收有关的结构见下:(1)皱裳、绒毛、微绒毛一扩大食物与肠壁的接触面积(2)杯形细胞、肠腺促进食物的消化与黏附。(3)吸收上皮直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4)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平滑肌帮助、促进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转运.大分子物质(脂滴等)经中央乳糜管转运;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经毛细血管转运;平滑肌的收缩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动。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18、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助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共有5个消化腺,分别为:唾液腺(分泌唾液、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液、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肝脏(分泌胆汁、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称为物理消化,也称作乳化)、胰脏(分泌胰液、胰液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肠腺(分泌肠液、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将小分子的脂肪分解
19、成甘油和脂肪酸,也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基本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在消化过程中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
20、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其他知识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
21、肠、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在临床上,常把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满足人体发育、生长、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协调合作把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性、化学性的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它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上、下消化道是如何区分的上、下消化道的区分是人为的,它是根据其在Treitz韧带的位置不同而分的。位于此韧带以上的消
22、化管道称为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管道称为下消化道。TreitZ韧带,又称十二指肠悬韧带,从膈肌右角有一束肌纤维索带向下与十二指肠空肠曲相连,将十二指肠空肠固定在腹后壁。Treitz韧带为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上消化道有哪些器官,有什么功能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1)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碳水化合物,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据与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三部
23、。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3)食管:食管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厘米。食管有三个狭窄部,这三个狭窄部易滞留异物,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作用。胃:分胃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四部分胃的总容量约100O3000毫升。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可以分泌胃液肩液呈酸性,其主要成分有盐酸、钠、钾的氯化物、消化酶、粘蛋白等,胃液的作用很多,其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杀灭食物中的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滑食物,使食物在胃内易于通过等。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初步消化,胃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系统 知识点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