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体系认证).docx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体系认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体系认证).docx(8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制:批准:受控号:2022年3月1日发布2022年3月1日实施序号名称页数版本/修改页码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5A/01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程序3A/063培训控制程序5A/094信息交流控制程序4A/0145文件控制程序4A/0186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3A/0227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3A/0258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2A/0289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A/03010环境记录控制程序3A/033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A/03612节约能源资源控制程序3A/04013节约原辅材料控制程序3A/04314水污染控制程序4A/04615废气及粉尘污染控制
2、程序2A/05016噪声控制程序2A/05217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3A/05418化学品控制程序3A/05719油品控制程序3A/06020设备管理控制程序5A/06321新改扩建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5A/06822相关方控制程序4A/073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1-2022版本状态A/0页码1/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1 .目的识别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全部环境因素及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其内容。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所覆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3 .职责分工3. 1.
3、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3.2. 环保科负责汇总各部门环境因素并识别评价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3.3.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4.工作程序4.1. 环境因素的识别4.1.1.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4. 1.1.1.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4. 1.1.2.相关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环境因素。4.1.1.3.已纳入计划的新扩改项目中的环境因素。4.1.2.环境因素识别方法按工艺流程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污染物排放的分析,以及按活动内容现场观察,同有关人员面谈并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1-2022版本状态A/0页码2/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4、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1.2.1.在环境因素的识别过程中应注重现在、过去、将来三种时杰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存在的问题。4.1.2.2.三种时态:A过去时:过去曾发生的环境影响或事故。B.现在时:正在产生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C,将来时:存在可能但尚未产生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4.1.2.3.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日常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环境因素。B.异常状态:生产过程中开机、停机、检修等情况下产生的环境因素。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的意外或紧急情况下产生的环境因素,如火灾、各类事故等。4.1.2.4.九种类型:A.有关大气污染方面的问题;B.有关水体污染方面的问题;C.有关噪
5、音污染方面的问题;D.有关固体废物方面的问题;E.有关土地污染方面的问题;F.有关能源与资源消耗方面的问题;G.有关健康影响方面的问题;H.有关放射性辐射、热辐射、热污染方面的问题;1.其他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1-2022版本状态A/0页码3/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1.3.环境因素的识别步骤4.1.3.1.环保科将环境因素排查登记表分发到各部门。4.1.3.2.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排查登记表,反馈环保科。4.1.3.3.环保科对各部门填写的环境因素排查登记表进行复核,对遗漏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编成环
6、境因素清单并分发到各部门。4.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4.2.1.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4.2.1.1.根据本公司的环境特性,对环境因素作如下分类:第一类:违反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第二类:大量污染物排放及资源消耗,重大健康及安全隐患,影响生态环境。第三类: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及资源消耗,一般性的健康及安全隐患。第四类:少量的污染物排放及资源消耗,对环境具有轻度影响。第五类:对环境有改善或促进作用的。4.2.1.2.按照环境因素的控制难易程度,分为三级:第一级:投资及技术支持,通过加强管理可持续改进。第二级:无投资或低费投资,加强管理可明显改善或控制。第三级:目前改进有一定难度或暂不可行,列为未来改
7、进因素。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1-2022版本状态A/0页码4/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2.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根据以上评价依据采用矩阵评价法识别重要环境因素。4.2.3.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准则4.2.3.1.违反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4.2.3.2.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4.2.3.3.大量污染物排放及资源消耗,重大健康及安全隐患,影响生态环境,通过投资、技术支持、加强管理可持续改进的为重要环境因素。4.2.4.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步骤4.2.4.1.环保科负责按照重要环境因素判定准则评价公司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过程中,填写重
8、要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4.2.4.2.环保科对评价结果确认后,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4.2.4.3.环保科负责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传递到各相关部门,作为建立目标、指标和方案的依据。4.2.4.4.各部门依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制定本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环境因素的更新出现下列情况时,各部门对部门环境因素进行确认,环保科对本公司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新确认,具体按本程序4.1.3、4.2.4进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1-2022版本状态A/0页码5/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3.1.管理评审要求;4.3.2.相关环境法律
9、、法规及其他要求变化时(新的法规出台,旧的法律法规废止时);4.3.3.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时;4.3.4.相关方有严重的信访投诉时;4.3.5.审核中发现环境因素识别有遗漏时;4.3.6.新改扩建项目时;4.3.7.重大事故发生时。4 .4.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环保科及各相关单位保存,保存期限三年。5 .相关文件HT/R32-37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HT/R32-386 .相关记录环境因素排查登记表HT/R32-24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HT/R32-25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2-2022版本状态A/0页码1/3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
10、取识别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1 .目的明确本公司与环境相关的生产、管理活动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提供获取途径,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及传达工作Q3 .职责分工3.1. 环保科负责获取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并将其传达到有关部门。3.2. 各部门负责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将从上级部门接收到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及时向环保科传达。4 .工作程序1. 1.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4. 1.1.宪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和单行法;4.1.2.全国人大和
11、省人大颁布的有关条例和实施细则;4.1.3.国务院、各部委、局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等;4.1.4.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4.1.5.关于环境保护及相关的国际公约;4.1.6.其他要求包括各级政府有关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有关要求、相关行业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等。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2-2022版本状态A/0页码2/3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4.2.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从中国环境报、国家环保总局、Internet网站、专业出版社、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4.2.2.
12、从省环保局或网站获取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4.2.3.从市、县环保局或网站获取市、县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4.3.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识别4.3.1.环保科接收到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信息后,会同相关部门逐一进行识别,确定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环保科对识别出的适用于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登录形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对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识别到具体条款、环境标准到限值。4.4.法律及其他要求的传达、实施4.4.1.环保科将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报环境管理者
13、代表批准后下发。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通过OA办公系统发放,各部门相关人员通过个人办公账户登录查阅,微机暂时未联网的部门可随时通过已联网微机查阅。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2-2022版本状态A/0页码3/3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4.3.各部门根据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识别评价出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将有关内容向部门员工传达。4.5.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4.5.1.环保科每年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一次更新。4.5.2.更新的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环保科负责按照前述4.4的相关要求更新、传达到各相关
14、部门,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HT. E/ II -05-2022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HT/R32-396.相关记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适用性评价表HT/R32-40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HT/R32-22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3-2022版本状态A/0页码1/6员工的能力与培训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1 .目的制定员工岗位能力要求,对重要环境岗位员工进行能力需求分析,制定全体员工的培训计划并实施,以强化员工的环境素质,提高环境意识及必要的环境知识和技能,保证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的能力
15、需求分析和所有员工(含代表本公司工作)的环境教育和培训。3 .职责分工3.1. 各人事科是员工能力和员工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重要环境岗位,制定重要环境岗位员工能力要求,根据能力需求分析结果和公司实际情况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分管副总批准后实施。3.2. 各部门配合人事科制定重要环境岗位能力要求,对本部门员工能力进行需求分析,并据此提出本部门培训需求并实施培训计划。4 .工作程序5 .L重要环境岗位能力要求4.1.1.人事科组织各相关单位确定本单位重要环境岗位,并为每个重要环境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3-2022版本状态A/0页码2/6员工的能力与培训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2
16、2.03.01岗位制定岗位能力要求,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该岗位重要环境因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方法和要求,岗位工作要求、技能等。制定重要环境岗位人能力要求时应体现不同岗位的性质。重要环境岗位的能力要求由分管副总批准后下发各单位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4.1.2.重要环境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各单位根据重要环境岗位能力要求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能力分析,对尚不满足的能力提出培训需求。4.2.不同岗位应知会知内容4.2.1.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体系建立的意义、有关的法律法规、环保基本知识、环境管理手册和相关文件,本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要求。4.2.2.中层以上管理
17、者重点培训ISol4001知识、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及重要环境因素。4.2.3.重要环境岗位员工: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4.2.4.一般员工: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部门环境因素、岗位职责。4.2.5.内审员重点培训环境知识、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程序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3-2022版本状态A/0页码3/6员工的能力与培训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文件、法律法规、审核知识与技巧、IS014001标准、重要环境因素。4.2.6.相关方:相关的
18、环境责任和企业对其环境要求。4.3.培训计划的编制4.3.1.各单位根据能力需求分析和不同岗位应知应会内容,确定本部门的培训需求,并提出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报人事科。计划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实施培训的责任部门、达到的培训效果等。4.3.2.人事科对各部门提供的培训计划进行审核汇总,编制形成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报分管副总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4.3.3.外出培训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由相关部门提出培训人员名单,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4.4.培训计划的实施4.4.1.培训方式4.4.1.1.高层管理层培训可能时参加外部咨询机构组织的学习,如参加内审员学习班;还可采取自学或参
19、加培训部门组织的讲课等等。4.4.1.2.中层及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参加培训部门组织的中层及管理干部的培训课程学习相关知识;需要时可参加外部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日常通过参与内、外审活动,进一步学习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3-2022版本状态A/0页码4/6员工的能力与培训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掌握环境管理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4.4.1.3.重要环境岗位人员培训重要环境岗位人员培训由人事科负责会同相关部门通过讲课、发放学习材料、结合工作特点交流、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4.4.1.4.一般员工培训由各部门通过上下班会、定期培训等形式,对员工开展环境意识、环境管理体系和有关环境
20、方针和环境因素、法律法规等的培训。4.4.1.5.新员工培训人事科负责组织新员工入厂的培训,提供相关培训资料并组织实施。4.4.1.6.内审员培训通过参加咨询机构组织的内审班培训班,培训部门组织的讲课、自学等形式。4.4.1.7.相关方的培训相关方的培训由各相关部门提出环境需求,传达至相关方。4.4.2.培训实施4.4.2.1.人事科负责实施的各类培训,由人事科负责安排培训场所,备齐培训设施,负责培训班的管理,各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参加。4.4.2.2.各部门负责实施的培训,培训的组织及管理都由各部门负责,培训场所可由人事科协助安排。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E11-03-2022版本状态A/0页
21、码5/6员工的能力与培训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22.03.014.5.培训的考核4.5.1.人事科组织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由人事科负责组织考核。4.5.2.各部门组织的培训,由各部门领导负责组织考核;人事科对各部门培训实施情况进行监督。4.5.3.各类培训的考试考核要严肃认真,真正反映出培训的效果和学习的真实水平。1.5. 4.内审员培训合格,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公司发布聘任书。5 .培训记录1. 1.人事科负责组织的培训,由人事科负责建立培训实施记录并保存。2. 2.各部门负责组织的培训,由各部门负责建立培训实施记录并保存,只将考试成绩登记表报人事科存档。5. 3.外出培训人员回公司后,持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程序 文件 体系 认证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