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391.1 编制目的391.2 编制依据391.3 适用范围391.4 应急预案体系401.5 应急工作原则40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412.1 事故风险描述412.1.1 企业基本情况412.1.2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412.1.3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422.1.4 生产工艺422.1.5 周边环境43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32.2.1 危险目标分析432.2.2 危险因素分析432.2.3 危险因素分析表442.3 重大危险源辨识453组织机构及职责453.1 应急组织体系463.2 指挥机构及职责463.2.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463.2.2 主要职责
2、463.3 指挥权替代顺序484、预警及信息报告484.1 危险源监控49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494.1.2 预防措施494.2 预警504.2.1 预警的条件504.2.2 预警信息发布514.3 信息报告515、应急响应525.1 响应分级525.2 响应程序545.3 应急结束566信息发布586.1 新闻发言人586.2 信息公开的程序586.3 信息通报的原则587后期处置597.1 污染物处理597.2 生产秩序恢免597.3 医疗救治597.4 人员安置597.5 善后赔偿597.6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应急预案的修订598保障措施608.1 通信与信息保障608.
3、2 应急队伍保障60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608.4 经费保障608.5 医疗卫生保障618.6 社会动员保障619应急预案管理629.1 应急预案培训629.2 应急预案演练6210奖惩6410.1 奖励6410.2 责任追究6411附则65术语和定义65处置方案67一、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7二、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9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1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3五、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5六、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77七、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80八、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附件84附件一、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84附件二、外部救援
4、单位的联系方式86附件三、重要物资装备的清单87附件四、规范化格式文本88附件五、主要危险物料特性92附件六、厂区综合示意图93附件七、风险评估调查94附件八、应急资源调查表95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综合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财产的损失,按照”预防为主,准备充分,反应迅速,有效救援”的原则,制定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I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案中华人
5、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2016年7月1日起施行);(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2009年4月29日起施行);(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o(6)关于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新安监调查字(2009)241号)(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2011年09月01日实施)(8)生
6、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XXXXXXXXX(以下简称“公司”)火灾、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物体打击、触电事故、车辆伤害等的应急救援。依据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类别(分为三级)、危害程度级别和对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适用以下生产安全事故。(1) 一级事故类型:超过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或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增城市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二级事故类型:必须利用公司的全部有关单位(部门或组)及一切企业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3)
7、三级事故类型:能被公司某个部门(组)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某个部门(组)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资等。1.4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结构简单、危险性不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第十四条的规定,我公司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预案合并编写的应急预案),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了现场处置方案。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图1.5 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立足企业: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应立足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应急抢险资源的优势,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
8、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为应急预案与应急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人身安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案启动后,以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的最高统一指挥机构,各部门设立的应急组织要服从总指挥的统一领导,按已定的职责分工,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分工明确、相互支持;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应急救援。并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以及应对危险化学品
9、事故的思想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要将日常管理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专多能。壮大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依靠科学、依法依规:遵循科学原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事故风险描述2.1.1 企业基本情况XXXXXXXXX成立于XXXX年XX月XX日,位于XXXXXo公司主要经营XXXX,XXXX,总注册资金XXXX万元,企业性质属于有XXXX公司。目前公司有员工XX人,其中,本科学历XX人,各类技术人员XX人,公司目前主要经营:
10、XXX等。公司设有XXX,XXX、XXX、XXX、XXX等部门组织机构完善,设置有专兼职安全员,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安全工作及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公司主要产品是XXXX。2.1.2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表2-1主要原、辅料序号原料名称储存场所1水泥水泥罐2粉煤灰粉煤灰罐3砂砂仓4石石仓5外加剂外加剂罐6乙块维修车间表2-2主要产品序产品名称最大储存量(吨)1混凝土配送2.1.3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表2-3主要设备明细表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地点混凝土生产线(搅拌站及附属设备)180、120i生产混凝土生产处搅拌车陕汽牌27运输混凝土生产处气泵车SY55024混凝土输送运输生产处自卸车陕汽德隆X300010场
11、内运输砂石生产处铲车ZL50E-3型3场内运输砂石生产处挖掘机240-3603场内运输砂石生产处2.1.4生产工艺公司目前主要生产C20-C5系列混凝土,年产规模30万立方米,公司目前我司混凝土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有工序均为物理过程,生产时首先将各种原料进行计量配送,然后进行重量配料,之后进行强制配料,强制配料过程采用电脑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之后自卸送入混凝土车,最后凝土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石、外加剂)2.1.5周边环境XXXXXXXXX位于XXXX,公司大门向西,南面是办公区、职工宿舍、磅房、职工食堂、警卫室等,北面是厂区生产区,具体地理位置详见XXXXX公司综合示意图。5
12、00米范围内没有主要政府机关、化工厂及其它重大危险源。该区域内交通便利,应急救援时,消防车辆和医院救护车辆能够方便地进出赶赴应急现场。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危险目标分析本公司内有机械设备、配电装置及经营区电源线路较多,有运输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装卸和运输货物,宿舍楼内有员工居住,且在食堂区域内使用液化气和主食加工机械进行现场食品加工。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事故。2.2.2 危险因素分析结合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进行辨识,综合考虑因物质引起事故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致害方式等,
13、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物体打击、中毒与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容器爆炸、噪音危害、高处坠落、火灾等:1)火灾、爆炸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柴油罐的管道出现泄漏,泄漏的柴油遇到点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机械伤害本公司的生产装配线,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和保养,易机械失灵失效导致伤害的发生。操作人员若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误操作或粗心大意等,均易引起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直接接触到人体,造成夹击、碰撞、卷入、切等机械伤害。机械伤害可导致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受伤,甚至造成人体多处受伤,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轻则损伤皮肉,重则断
14、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3)触电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用电力作能源的设备,如各种机械、起重设备等,低压配电室的配电柜及配送电电器元件,照明、手持电动工具等,电源几乎延伸至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在用电设备、电器元件安装、运行、操作、或维护检修工作中,由于设备缺陷,或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不当,或电气安全防护失效,或操作违规或操作失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人体意外碰触带电体、相间短路起弧引发电弧烧伤等触电事故及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等。触电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电击是人员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伤是电流通过体
15、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等。人员触电后,若抢救方法不正确,容易造成触电者死亡事故。盲目施救,如用手拉未脱离电源的伤者,会造成施救人员触电事故。4)车辆伤害公司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件、产品等需通过机动车等进行装卸和运输,车辆进出厂区较频,且仓库和部分车间的物料也通过叉车进行运输。若由于运输车辆状况不良、有缺陷,或驾驶员失误、或行人违规、或作业环境存在能见度差等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撞人、翻车、扎辗和突然刹车货物倒塌跌落等后果,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的车辆伤害事故发生。5)物体打击在生产车间、仓库,在搬运、堆
16、垛原料、工件、产品等物料过程中,若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相互间配合不当,或其它意外因素均会引起物体坠落、倾倒,都能引起砸伤、压伤人员的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轻则造成人员肢体受损、骨折,重则会造成休克甚至死亡。6)高处坠落在生产、维修、加工、装配活动中,使用工业梯台,或登高作业等,若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自己不小心或防护不当或梯台护栏隐患、工作环境不良等因素,均能引起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轻则造成人员肢体受损、骨折,重则会造成休克甚至死亡。2.2.3 危险因素分析表表2-4主要危险因素表序号潜在事故引发事故因素事故存在场所后果1车辆伤害驾驶员违章驾驶;运输车辆进入厂区没有相关引
17、导员车辆未定期检定;驾驶员精神不集中、违章驾驶;车辆性能不符合要求。厂区个体伤亡。表25其他危险因素序号潜在事故引发事故因素事故存在场所后果1火灾事故易燃物质泄漏挥发,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火源;压力容器超压发生火灾爆炸;电气火灾。柴油储罐、空压机房溶剂泄漏,通风不良,现场存在火源。2物体打击设备失灵、飞车,防护措施不够、员工不按规范作业,危险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员双机搅拌楼、传输带个体伤亡。3触电电器设备或电气线路漏电;静电;雷击;接触漏电电气;防雷设施不合格配电房、带电设备个体伤亡。4机械伤害机械运动部件失控或防护装置缺失。无安全防护装置;人员违章操作。双机搅拌楼个体伤亡。5高处坠落人员违章操作
18、;无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足;危险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员。双机搅拌楼、传输带个体伤亡2.3 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公司生产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乙快为易燃、易爆物质。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规定,对本公司的整个生产区域、储存区域进行辩识,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如表2-6。表2-6重大危险源辩识过程览表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Q,吨)实际量(q,吨)q/Q1乙焕10.0150.015qQ0.015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当其计算结果大于1时,评价单元将构成重大危险源。公司2qQ为0.1小于1,因此本公司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公司设立应急
19、指挥中心(设在公司会议室),当公司发生事故时,现场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集结点设在公司出入口大门前空地,由应急指挥部的总指挥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本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图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架图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公司应急指挥部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通讯联络组、灭火组、疏散组、抢救组等构成。应急指挥中心成员: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厂长成员:副经理及副厂长应急办公室成员:负责人:行政主管成员:警卫、电工通讯联络组:负责人:总经办主任成员:总经办科员灭火组:组长:生产处主任组员:生产处科员疏散组:组长:供销处负责组员:供销处科员抢救组:组长:专职安全员组
20、员:财务处、实验室科员3.2.2 主要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职责:(1) 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2) 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3)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4) 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5) 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6) 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7) 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二)应急办公室职责:(1) 设专人24小时值班。(2) 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3) 事故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
21、案。三)总指挥、副总指挥1)总指挥职责组织制订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授权在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总指挥不在时代替总指挥负责指挥救援;及时落实总指挥关于应急处理的指示。组织应急预案的定期修订及演练。四)灭火救护组(1) 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消防抢险等,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发生火灾的物料的性质,立
22、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灭火器材进行抢险救援。(2) 负责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设备设施现场抢修、应急调度处置。(3) 负责事故现场、事故影响区的人员疏散工作及受伤人员的救护;将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现场救护工作和送医院治疗。(4) 检查是否有人员被困(或滞留)在各自分管的区域并实施解困救援。(5) 负责指定人员协助行走不便/缓慢的特殊人员撤离至预定集合地点。五)通讯联络组(1) 迅速联系应急组织机构各相关负责人,并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拉响报警器、通知全厂员工紧急应急疏散。必要时通知公司周边单位、人员应急疏散。(2) 根据应急指挥部的决定负责向“119”、“Il0”、“120”等或相关政府职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安全事故 综合 应急 预案 现场 处置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