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论文新都市小说的特征.docx
《电大毕业论文新都市小说的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毕业论文新都市小说的特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新都市小说的特征内容摘要新都市小说别于原来的都市小说,它以改革开放为其独特背景。新都市小说的独特特征有:有明显的“民间”特征、对都市的认同感、个性化。而物质的富裕、文化的多元是新都市小说产生的原因。关键词新都市小说:特征:民间:个性化都市,自古有之;小说,也是历史悠久。但是新都市小说却是新生的婴儿,或者是成长着的青年。要讲新都市小说就不得不提新都市文学,新都市文学是九十年代随着一系列新的文学流派的出现而被提出的。当时,新都市文学只是深圳的特区文学和上海的上海文学的一个构想。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稍趋成熟,这个话题的探讨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就新都市文学而言,重要的门类当属小说。新都市小说与原来的都
2、市小说有所不同,原来的都市小说特点是让文学的创作实践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生活,贴近青年读者。在坚守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格调和品位的前提下,发掘与倡导流行文学的精品元素,并与中国读者的传统审美习惯一一注重情节性适度结合起来,与信息时代的快速生活节奏的客观要求适度结合起来,竭力捕捉生活发展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式、新走向。而新都市小说有所不同,它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开放后大都市中活生生、在正常人眼中认为是另类的人物与对象,由作家的都市观察及感受作为载体展现出来,让作品更加贴近新时代生活,更加贴近青年读者,并与网络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揭示新都市的发展。代表作有:卫慧的上海宝贝、盛可以水乳、林坚别人的
3、城市。本文将就新都市小说的含义,特征及其形成种种特征的原因给以说明。新都市小说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新都市小说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再次凶猛地涌入中国,物欲横流,人心骚动,人和物都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一起翻滚。转型期的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都市小说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由作家的都市感受及其观察作为载体展现出来。多元的都市情感和都市世相在都市小说里都纷纷登场。贯穿于这些情感和世相的是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在都市的挣扎与对都市的认同。改革后的都市真正具备了都市的物质基础和都市的精神与品质,这些精神就潜隐在新都市小说中。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把新都市和中国以前的都市截然分开,它
4、们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姻缘关系。特别是新都市文化和中国三十年代的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作为殖民文化的产物,第一次完整地再现了现代都市特有的畸形商业繁荣,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都市人所面临的强大心理压力,在新都市小说中这种商业繁荣和精神状况都有反映。但是新都市的小说中和三十年代心感觉派小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新感觉派小说的都市意象相对比较模糊,没有方向感和认同感,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些所谓的文明来得太过于突然,人们还没有接受的心理,要么没有个人自我的沉迷,要么激烈的批判,走向了两个极端。这与中国都市文明发展的相对滞后有着必然联系,因为中国一直没有形成西方那种高度的工业化、发达的市
5、场经济,也就没有市民文化共同造就的现代意义上的都市。九十年代以来的都市很明显的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特别是那些大都市与西方的都市渐趋渐进,特区城市大都是这样的。陈晓明就说过:“仅仅是在几年前,中国的那些沿海特区和内陆城市,还不是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勉强模仿和生硬抄袭,而现在,它那巨大的规模和时髦的装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些世界城市也相去未远。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的城市俨然初具规模,这个狂妄自大的庞然怪物,这个无所不包的荒谬整体,正在无法拒绝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对这个新兴城市的感觉,对它的狂怪外形和骚动的内心加以切实把握,正构成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文化景观。”从陈晓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特区和有些内地
6、城市的发展已经与西方都市接近,这些都市的文化也是值得去研究的,这些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新的都市文化不自觉的会融入到作家的书写中去。那么,这个时期的都市小说中人物是经过奋斗挣扎后的认同,也有批判,但是批判也是在认同基础上的批判。新都市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第一、新都市小说有明显的“民间”特征。先看看陈思和先生对于“民间”的解释吧!他对民间文化形态的定义有三种,其中的一种是:“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我想说的新都市小说的民间就是和陈先生的这一说法相符合。新都市小说远离国家意识形态,以民间的自由自在
7、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没有一致性的形而上的批判,有的是形而下的思考。新都市小说中展示的是活生生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灵魂,是真实的存在的展示,没有国家意志的束缚。拿卫慧的上海宝贝来说吧!这本书一出版就被政府列为禁书,禁止继续发行出售,可是,这根本阻挡不住都市人对它的热衷。有趣的是上海宝贝在中国被禁,却在国外热销,“墙内开花墙外香”。我当然也不会是因为这样就说新都市小说是“民间”的。这些还只是表面现象。上海宝贝中的那些人物都是都市里的真实存在,那是一种都市存在的方式,他们不以国家的意志为导向,而是享受有限的岁月。新都市小说主要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远离,而不是形式上的被拒绝。盛可以也是一个不被主流认可
8、的人物,她犀利的语言使得某些人害怕,据说她就被“鲁院”拒绝。但是盛可以确实是在进行着民间的创作。就像水乳封面上写的那样:作为艺术,这本小说充满文字的快感和张狂的野性;作为境遇,卑微的个人在命运中无奈挣扎。在水乳中有那样几个在正常人眼中属于异类的人:左依娜一一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女人,和一个个男人合欢,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真爱;袁西琳一一一个因为和异域男人媾和而染上性病,在与自己的丈夫一场场勾心斗角的玩耍后,最终劳燕分飞;苏曼一一一个喜欢玩弄男人的女人,到后来竟然和自己的好朋友左依娜玩上了同一个男人对于这些人物,盛可以没有给予像正统或者是官方意识形态文人所给予的那些批判,而是不作什么价值判断,只是
9、把这些显示在人们面前。应该说这是远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例证。再如,何顿这位大名鼎鼎的新都市小说家,他的小说往往也是缺少价值判断的。他只是从城市里喝酒,打麻将,斗殴,搞女人等等一些世俗的生活表层,我们看不出什么先验性的观念,更着不出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挖掘。这样的不作判断,很容易就远离了官方的意识形态,是自由自在的民间。这就留下一些空白给人想象,思考。不管是卫慧笔下新都市人类享乐式的存在,还是盛可以笔下正常人眼中的异己,抑或是何顿笔下城市世俗化的书写,都是以自由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但是这自由又游离于官方政治话语所谓的自由之外,这在整个社会中或许也是暗流,是次要的存在,但是他们都是那样的存在着。也
10、只有潜在的姿态才能显示新的事物,新都市的文学才能广大。新的事物最初总是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只能是慢慢地浮出地表。这种民间的性质正是在这种需求下才渐渐形成的。第二,对都市的认同感也是新都市小说的一个特征。在都市里苦恼、忧郁、挣扎、徘徊、奋斗、向上等等之后还是要归于平静的,在这个时候,你要么被都市排除,要么你对都市认同。在新都市小说里,人们大多数是对都市认同的。水乳中左依娜在几个男人中徘徊,几多悲伤,几多喜悦,都说不清道不明。在小说的最后一节,说是有一则台风的消息。那个夜晚,左依娜和她的老公平头又住在了一个房子里。最后两段是这样的:这个夜里,少数没有熟睡的人们,听到了狂风暴雨中夹杂了一声奇特的巨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毕业论文 都市 小说 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