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比赛装配式建筑决赛理论考试题库判断题.docx
《职业技能比赛装配式建筑决赛理论考试题库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比赛装配式建筑决赛理论考试题库判断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职业技能比赛装配式建筑决赛理论考试题库判断题1. ()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为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2. ()发展装配式建筑应坚持政府主导,强制推动,以尽快实现发展目标。3. ()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4. ()钢结构具有天然的装配特性,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5.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6. ()建设单位可以依法采用招标或者直接发包的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企业.7. ()项目管理单位可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推
2、荐。8.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9.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10.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应以积极推广应用建筑机器人为重点,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H.()我国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唯一途径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12. ()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和预制楼板。13. ()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应强化施工引领,设计为生产与施工配合,实现提质增效。14. ()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
3、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避免二次拆分设计。15. ()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制度,通过保险的风险事故预防和费率调节机制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16. ()钢结构住宅在围护体系、材料性能、连接工艺等方面仍需加强攻关。17. ()大力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鼓励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lO)制度。18. ()强化成品住房质量验收,完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制度。19. ()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完成后,按照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限额、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等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20. ()工程总承包评标评
4、审的主要因素包括工程总承包报价、项目管理组织方案、设计方案、设备采购方案、施工计划、工程业绩等。21. ()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应当取得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担任过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设计项目负责人或者施工项目经理,熟悉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具有相应工程业绩。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遵循建筑全寿命期的可持续性原则,并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实现建筑功能完整、性能优良。2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其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
5、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25. ()预制构件只允许在工厂制作完成。26. ()预制集装箱式建筑仅在工厂完成盒子的结构部分。27. ()管线分离指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28. ()同层排水是指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29. ()钢结构的抗震性、耐腐蚀性和耐火性都非常好。30.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没有多大的区别。31. ()现浇湿作业少是最适合进行预制装配式的结构形式。3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适和环保等性能。33. ()
6、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3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和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设置。3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和管线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预留预埋应满足结构专业相关要求,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在安装完成后的预制构件上剔槽开孔等;穿越楼板管线较多且集中的区域可采用现浇楼板。36. ()外门窗可采用预装法和后装法设计,采用预装法时,外门窗框应在工厂与预制外墙整体成型。37. ()外门窗应可靠连接,门窗洞口与外门窗框接缝处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不应低于外门窗的有关性能。38. ()主体结构中连接幕墙的预埋件、锚固件应能承受幕墙
7、传递的荷载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限值。39.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造型,合理选择幕墙形式,宜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4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轻质隔墙部品安装时,门、窗洞口等位置应采用单排竖向龙骨。41. ()预制构件饰面砖、石材、涂刷、门窗等处宜采取贴膜保护或其他专业材料保护。安装完成后,门窗框应采用槽形木框保护。4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43. ()所有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均应做粗糙面。4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次梁与主梁宜采用较接连接,也可采用刚接连接。
8、45. ()内力分析和变形计算时,应计入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当采用轻质墙板填充墙时,可采用周期折减的方法考虑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46. ()混凝土构件中灌浆套筒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47. ()PC构件之间的连接分为干式和湿式,前者通过钢筋连接、后浇混凝土或灌浆结合为整体,后者通过预埋件焊接或螺栓连接、搁置、销栓等方法。48.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49.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50.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
9、性等超限或者抗震设防标准有特殊要求时,可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51. ()高层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及基础也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52. ()当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框架结构的首层柱采用预制混凝土时,应采取可靠技术措施。53. ()装配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54.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55. (X)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优先设置在施工方便的部位。56. ()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57.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o58. ()预
10、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o59.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制作。60. ()夹心外墙板中内外叶墙板的拉结件应具有规定的承载力、变形和耐久性能,并应经过试验验证。61. ()密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以及规定的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62. ()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63. ()夹心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Bl级的要求。64. ()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0W(mK),体积比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的要求。65. ()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符合
11、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宜采用主体结构、装修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技术。66. ()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管道井等配套构件、室内装修材料宜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67. ()装配式建筑宜选用小开间、小进深的平面布置,尽量满足个性需求。68.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不宜采用转角窗。69. ()外墙饰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成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其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行工艺试验验证。70. ()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71. ()预制外墙板水平接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72. ()预制
12、外墙板竖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73. ()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件,并宜采用缺口、预留副框或预埋件等方法与墙体可靠连接。74. ()装配式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质量、刚度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75. ()装配式结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应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76. ()当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底部框支层不宜超过2层,且框支层及相邻上一层应采用现浇结构。77. ()预制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设计确定,可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78. ()预埋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封闭或防腐、防锈、防火处理。79.
13、()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80. ()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81. ()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82. (X)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叠合楼盖,不能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83. ()当预制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84. ()用于固定连接件的预埋件与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
14、埋件不宜兼用;当兼用时,应同时满足各种设计工况要求。85. ()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凹入构件表面的深度不宜小于IOmmo86.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87.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满足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I级接头的性能要求。88. ()预制剪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柱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o89. ()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
15、凸深度不应小于4mm,预制梁端、预制柱端、预制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o90. ()预制构件纵向钢筋宜在后浇混凝土内直线锚固;当直线锚固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折、机械锚固方式。91. ()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较,另一端设置滑动较。92. ()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o93. ()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94. ()叠合板接缝按照其受力与构造,可分为分离式接缝与整体式接缝。95. ()桁架钢筋应沿次要受力方向布置。96.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层数不超过3层时,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可采用
16、套筒灌浆、浆锚搭接、焊接等连接方式。97.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当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层数超过3层时,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98.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的电梯井筒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99. ()当预制外墙采用夹心墙板,并当作为承重墙时,外叶墙板应按剪力墙进行设计。100. ()楼层内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30OnInI。101. ()屋面以及立面收进的楼层,应在预制剪力墙顶部设置封闭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102. ()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接缝高度宜为20mmo103. ()预制叠合
17、连梁的预制部分宜与剪力墙整体预制,也可在跨中拼接或在端部与预制剪力墙拼接。104. ()楼面梁不宜与预制剪力墙在剪力墙平面外单侧连接;当楼面梁与剪力墙在平面外单侧连接时,宜采用较接。105. ()外挂墙板的高度不宜大于一个层高,厚度不宜小于IoOmmo106. ()预制混凝土工程的小型构件指的是单件体积小于0.Im3的构件。107. ()预制构件进场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108. ()构件在运输时,若无设计无要求,则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虬109. ()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测贯穿了整个生产和吊装以及运输阶段
18、,预埋件及配件质量检验属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质量检验。no.()钢筋与吊环的放置与绑扎不属于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主要制作流程。in.()节省资源、施工快捷属于最适合预制装配化的结构形式。112. ()动力系统不属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集成。113. (X)构件的安装不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BlM应用。114. ()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115. ()研究以往国内建筑工业化的技术,继承发扬优点,并进行创新属于预制装配建筑成本高的解决方案。116. ()工厂生产产能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属于装配式结构比现浇结构成本高的原
19、因。117. ()预留插筋、预埋套筒、预埋件检验属于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8. ()预制构件拼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19. ()模具应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洞,插筋等定位的要求。120. ()构件不合格,维修后也不能出场。121. ()楼板、阳台板、楼梯、柱、梁及部分外墙板等预制构件宜叠放或单独平放。122. ()预制构件存放可多层叠放123. ()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叠浇法制作时叠层数量一般不超过4层。124. ()预制构件的养护根据预制构件特点和生产任务量不应选择自然养护。125. ()预制构件生产宜建立竣工验收制度。126. (X)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验
20、收时作为产品进行验收,检验其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合格证。127. ()临时支撑顶部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尚应考虑支撑系统自身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变形。128. ()装配式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的堆放应对摆放方向进行检查。129. ()标高测设不属于装配式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工序。130. ()运输车上不需要配置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与减震措施,防止预制构件移动、倾倒、变形。运输车上应设专用靠放架。131. ()采用叠浇法预制构件,浇筑上层构件混凝土时,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应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30%o132. ()运输车上需配置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与减震措施,防止预制构件移动、倾倒、变形。如在车厢底板上铺设槽钢等支垫。
21、133.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时,构件应在0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134. ()预制梁板模板尺寸允许偏差为O,+5mrn0135. ()临时支撑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宜对准。136. ()保证吊车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不在竖直方向重合。137. ()混凝土预制构件宽度、高(厚)度尺寸允许偏差为+IOmmo138. ()预制构件拼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39. ()在预制构件进场质量控制中,预制构件性能检测报告的检查属于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的检查。140. ()预制构件的产量定额为L54m3日。1
22、41. ()PC结构成品生产、构件制作、现场装配等各环节流程,应用建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142. ()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完成后,宜在48h内进行管道压浆。143. ()在吊运和安装大模板或预制构件时,吊钩下方严禁站人,吊运前要认真检查吊索具和被吊点是否牢靠,听从信号工指挥。144. (X)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145. ()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146. ()预制构件浇筑时宜采用木模板。147. ()支撑在地面上的支点,应使斜支撑与地面的水平夹角保持在450至600之间。148. ()利用BlM技术,从事生产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
23、直接从BIM模型中获取数字化信息。149. ()预制柱安装时,宜按照中柱.边柱.角柱的顺序进行,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150. ()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151. ()预制竖向构件主要分为预制承重构件和预制非承重构件,其中预制沉重构建不包括预制外挂板。152. ()预制场分为大型构件预制场和小型构件预制场。153. ()江苏省住建厅发布在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板的通知中的“三板”指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和预制阳台。154. ()现浇板不属于预制装配式楼板。155. ()梁承式不属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踏步的支承方式。156. ()预制柱采用灌浆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能 比赛 装配式 建筑 决赛 理论 考试 题库 判断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