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法制史串讲.docx
《自考中国法制史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法制史串讲.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中国法制史,全称为中国法律制度史,是法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必考科目,也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它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比较重要的法律思想、立法和司法活动等在内的各种法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2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作为史学,它的基本功能是呈现历史的真相;作为法学,它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的学科,有助于我们通过历
2、史上的各种法律现象来认识法律的般规律。因此,要学好中国法制史,必须要把法学理论与史学知识结合起来。二、教材的选用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中国法制史,该书由王立民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版)。三、章节体系全书按照朝代顺序分为17章,起止范围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一直到革命根据地时期。分别是: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一西周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一汉朝的法律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隋唐的法律制度一五代十国与宋朝的法律制度一辽、西夏、金和元朝的法律制度一明朝的法律制度清朝的法律制度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晚清的法律制度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
3、制度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中国法制史近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章节2008年10月2009年1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总计第十六章18189651第二章12134938第七章1959235第五章4184531第四章5416530第十三章947929第十四章9121628第十七章7117126第三章518721第十一章1121721第八章1111316第六章0321015第一章227314第九章11529第十五章24118第十章03227第十二章00325(I)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第二章(西周)和第
4、七章(隋唐)占分值比例最大,是考试的重点章节。这几章也比较容易出大题。(2)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章(明朝)、第十五章(北洋政府)近年出题较少。但其中明朝的法律制度不可轻视。二、历年真题结构分析(一)单选题(30题Xl分=30分)近年单选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2008年10月2009年1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总计第一章22217第二章32229第三章21124第四章11136第五章23229第六章03238第七章422210第八章12137第九章11226第十章03227第十一章I1226第十二章00101第十三章742215第十四章21216第十五章01113第十六章01
5、214第十七章22217(1)最近四次考试中,出单选题最多的是第卜三章(晚清)、第七章(隋唐)和第二章(西周)。说明这儿章易出选择题。其中西周和隋唐也位于全书出题分值最多的章节之列。(2)出单选题最少的是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五章(北洋政府)、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和第三章(春秋战国)。但须注意其中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是全书出题分值最大的章节,不可掉以轻心。(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近年多选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草节2008年10月2009年1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总计第一章02226第二章20226第三章00000第四章20046第五章00202第六章00000第
6、七章00000第八章02002第九章00000第十章00000第十一章00000第十二章00224第十三章2O2O4第十四章OOOOO第十五章2OOO2第十六章O2O24第十七章22OO4(1)近四次考试出多选题较多的是第一章(起源与夏商)、第二章(西周)和第四章(秦朝)。(2)第三章(春秋战国)、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九章(辽、西夏、金、元)、第十章(明朝)、第十一章(清朝)、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最近四次考试没有出多选题。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其中第三章、第十章、第十四章出多选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三)名词解释(3题X3分=9分)近年名词解释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4-早I
7、J2008年10月2009年1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总计第一章00303第二章00000第三章30036第四章03003第五章00033第六章00000第七章03003第八章00000第九章00303第十章00000第卜一章00000第十二章00000第十三章00303第十四章00000第十五章03003第十六章30036第十七章30003(1)最近四次考试出多名词解释题较多的是第三章(春秋战国)与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2)最近四次考试没有出过名词解释的章节有第二章(西周)、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八章(五代十国与宋朝)、第十章(明朝)、第十一章(清朝)、第十二章(太平天国
8、)、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但要注意,第二章、第十章、第十四章出名词解释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四)简答题(3题X7分=21分)近年简答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2008年10月:简述西周的契约制度O(第二章)简述秦至唐代的各种法律解释。(第四一七章)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审判机关。(第十四章)2009年1月:简述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第二章)简述宋代鞫漱分司制度。(第八章)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劳动立法的基本内容。(第卜七章)2009年IO月简述法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第三章)简述唐朝法律有关司法官责任的规定。(第七章)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特点。(第十六章)2010年1月:简述西周时期吕刑的主要
9、内容。(第二章)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的发展变化。(第六章)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第十三章)(1)最近四次考试考简答题最多的章节是第二章(西周),3次。第四章(秦朝)、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七章(隋唐)、第八章(五代十国与宋朝)、第十三章(晚清)、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第十七章(革命根据地)各1次。可见简答题的分布较散,有出题可能的章节较多。(2)最近四次考试没有考过简答题的章节:第一章(起源与夏商)、第三章(春秋战国)、第五章(汉朝)、第九章(辽、西夏、金和元朝)、第十章(明朝)、第十一章(清朝)、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五章(北洋政府)
10、。其中,第一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出简答题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它几章出简答题的可能性仍较大。(五)论述题(2题X15分=30分)近年论述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2008年10月:试述唐朝法律有关贵族宜吏特权的规定。(第七章)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不干涉主义”原则。(第十六章)2009年1月试述汉朝所确立的定罪量刑的新原则。(第五章)试述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特点。(第十六章)2009年IO月试述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第四章)试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第十七章)2010年1月试述清朝的会审制度及其历史意义。(第十一章)试述南京临时政府对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第十四章)
11、(1)最近四次考试考论述题次数最多的章节是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2次。第四章(秦朝)、第五章(汉朝)、第七章(唐朝)、第十一章(清朝)、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第十七章(革命根据地)各考论述题1次。估计以后的论述题,也仍然会出自这些章节。(2)最近四次考试没有考过论述题的章节:第一章(起源与夏商)、第二章(西周)、第三章(春秋战国)、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八章(五代十国与宋朝)、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三章(晚清)、第十五章(北洋政府)o其中,除第二章、第八章、第十三章外,其余各章出论述题的可能性较小。三、学习方法1、多看几遍。注意及时温习。注意利用零碎时间。2、集中精力攻克重点
12、。3、考前强行背记,“临时抱佛脚”其实管用。4、一定要练笔,尤其是要学会快速、有条理地回答论述题。内容串讲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一、本章考情年度单选多选名词简答论述总分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10.011112309.1022209.0122208.1()111总结:(1)本章考查的分值较小,主要考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2)考查的重点为当时的法律名称及监狱称谓。二、重难点串讲(一)中国法的起源1、礼化为法说文解字:“橙,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以示从瞿。“矍,行礼之器也”。2、刑起于兵说文:“法,刑也”国语鲁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笔;薄
13、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刑起于兵”决定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暴力本质3、中国法起源的主要特征(1)法律以氏族血缘为纽带(2)法律内容以刑法为主(3)法律具有早熟性(二)夏朝的法律制度1、法制指导思想奉天罚罪的法制观(识记)甘誓是我国第一部军法。2、禹刑(识记)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2010年1月单选11.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A.汤刑B.九刑C.吕刑D.禹刑09年1月单选1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夏朝法律的是()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3、奴隶制五刑(识记)墨、期、膑、宫、大辟4、昏、墨、贼,杀(识记)昏:
14、“己恶而掠美为昏”,即自己做了坏事却窃取别人的美名;墨:“贪以败官为墨”,即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杀人无忌为贼,即肆无忌惮地杀人5、圜土,夏台(三)商朝的法律制度1、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理解)在夏朝“奉天罚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2、汤刑(识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2009年10月单选2左传昭公六年载:商有乱政,而作()A.禹刑B.汤刑C.官刑D.九刑3、几种酷刑炮烙、剖心、植、腼(识记)4、继承制度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理解)5、行政制度一内服,外服(理解)内服一一商王所在的地方称为内服,由商王直接管辖;外服诸侯王、卿大夫及土的封地称为外服,有一定的自主权。
15、6、司法活动的参与者一商王、贵族、卜者(识记)7、监狱圜土、菱(牖)里(识记)2010年1月多选:夏商时期的监狱称为()A.夏台B.爱里C.监狱D.0E.囹圄8、审判制度一天罚,神判(理解)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一、本章考情年度单选多选名词简答论述总分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10.012217909.10221213709.012224171308.1()33121712总结:(1)本章考点较多,也较为分散。(2)考查的最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出简答题也较为频繁。(3)常考的知识点包括西周的法律名称(吕刑、赎刑)、司法官名称、审判方法(五听、三刺之法)、契约制度(质、剂、傅别)、婚姻
16、制度(六礼、七出)等。二、重难点串讲(一)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1、敬天保民,明德慎罚2、礼的核心原则亲亲,尊尊3、礼的基本内容五礼(1)吉礼:祭祀之礼(2)凶礼:丧葬之礼(3)宾礼:天子款待来朝会的诸侯及其使臣的礼节仪式(4)军礼: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5)嘉礼:结婚、饮宴、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4、礼与刑的关系(1)在作用上:礼“禁于将然”,刑“禁于已然”(2)在地位上:礼外无法,刑必须以礼为指导;出礼入刑,礼需要以刑来维持.(3)在使用对象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二)西周的法制概况1、周礼(识记)是西周时周公制定的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2、法
17、律形式一九刑,口刑,誓、命、诰(识记)(1)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两种解释:A认为九刑是一部刑书,共有九篇;B认为九刑指九种刑罚,即奴隶制五刑加上流、赎、鞭、扑四种刑罚。(2)吕刑周穆王命令司寇吕侯所制定的法律。它通篇贯穿“明德慎罚”的思想,认为各种肉刑为苗民首创,他们滥用刑罚,得到恶报,因此应当德刑并用。它阐述了以五刑与赎刑为基础的刑罚体系和刑罚适用原则,强调用刑适中。它还对司法官员的办案提出了要求。总之,吕刑在很多方面完善了西周的法制。09年1月单选3制定于西周穆王时期的刑书,史称()A.汤刑B.禹刑C.吕刑D.九刑(3)誓、命、诰都是王命的表现形式。其中,誓是作战时王命
18、的表现形式;诰是统治者施政的训令。08年IO月单选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A.律B.格C.诰D.科(三)西周的刑事法制1、西周的刑法原则(识记)(1)矜老悯幼原则80岁以上的老人和7岁以下的小孩不必承担刑事责任。(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过失为“皆(Sheng),故意为“非着”;惯犯为“惟终”,偶犯为“非终”(3)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4)世轻世重原则“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2、几种罪名(识记)(1)违抗王命罪:要求绝对服从王命,否则处以死刑。(2)不孝不友罪: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要严加惩罚。(3)杀人罪:杀人者要刑杀于市,并陈尸三日。
19、(4)寇攘奸先罪寇为抢劫,攘为夺取,奸为在内作乱,身为在外作恶(I指为了抢劫财物而杀人的罪行,一般处以死刑。(5)失农时罪:要求百姓按农时进行生产,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6)群饮罪:对聚众饮酒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四)西周的行政法制(理解)1、分封制2、世卿世禄制指官职和爵位世代按血缘世代相传,父死子继,以保证统治者对全社会进行家族式的专制统治。(五)西周的民事法制1、契约制度一质、齐IJ、傅别(识记)质和剂是西周时的买卖契约,质比较长,剂比较短;质用来买卖牛、马等有生命的物品,剂用来买卖兵器、珠宝等没有生命的物品。傅别是一种用于借贷关系的书面契约,记载了标的物、返还
20、期限及双方权利义务等,分为两半,由债权人执右券,债务人执左券。发生纠纷时,就是官府受理纠纷的前提条件和依据。2010年1月单选: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A)A.质B.剂C.合同D.傅别09年10月单选3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A.质B.券书C.剂D.傅别2、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理解)3、婚姻制度(理解)(1)一夫一妻多妾制(2)婚姻成立的要件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婚姻成立的限制一同不婚(4)婚姻成立的程序一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09年IO月多选132.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六道程序,即,六礼”包括()A.纳采B.军礼C.问名D.请期E.亲迎(5)婚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中国 法制史 串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