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科学,经过两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处于这个年学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科学学习分中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为学好科学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兴趣点,以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都能热爱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
2、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二、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教材,一共有五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部分,从知识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第一单元认识空气遵循儿童对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低年段学生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了解空气颜色、状态、教气味等特征的基础上,中年段让学生对空气的研究产生兴趣,学习探究方法,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能被压缩、热空气上升”等性质,提升学生对空气概念的理解水平。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中四课在总体上呈现递进关系,从土壤的成分
3、入手,研究土壤是由不同颗粒构成的,并且按照颗粒含量不同,将土壤为三种类型;接下来讨论土壤中的腐殖质,了解腐殖质与土壤肥沃程度的关系;最后讨论土壤对人类和动植物的贡献,以及如何保护土壤。第三单元固体与液体是在为学生初步建立物质概念和物质意识的基础上,从物质的“状态”、“变化”、“溶解性”和“分离”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物质概念,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基本科学观念。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线,借助语言描述、建立模型和体验游戏等有效方法提升已有经验的科学性,以及对水的知识、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认识谁资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主要认
4、识人体生命活动的首选:呼吸和消化是人体维持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前提,他们密不可分。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有两个部分,一是介绍工程师的分类,二是通过制作手工皂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三、教学目标要求1、能用各种证据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有质量。2、通过压缩、加热、测量等方法,概括空气的性质。3、能够结合模型图,解释风是空气循环流动形成的。4、能够列举空气性质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5、观察土壤,分析并归纳出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6、能描述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例说出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7、借助操作活动解释腐殖质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8、能说出土壤的重要性,列举出一
5、些保护土壤的方法。9、能够使用仪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体积。10、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归纳固体、液体的共同特征。Ih能够根据某些物质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13、能够描述与识别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水体类型。14、能够用实证的方法发现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杂志。知道水是重要资源,能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15、乐于了解节约用水的原因和做法,提出节约用水建议。16、通过“解暗箱”的方法了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作用。17、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科学方法保护呼吸和消化器官。18、
6、能够应用食物的营养成分知识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19、能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20、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出满足需求的手工皂。21、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六个完整环节。22、激发运用工程技术创造美好世界的愿望。四、教学重难点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
7、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力,努力发展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点: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工程活动的全过程。关键: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实验,并有针对性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五、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8、识科学知识。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6、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7、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
9、式的教学观念;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 常规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2课时2 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质量吗2课时3 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一单元复习2课时4 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2课时5 国庆节6 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2课时7 保护土壤、第二单元复习2课时8 认识固体、认识液体2课时9 认识液体、固体的混合与分离2课时10 把盐放到水里、第三单元复习2课时11 河流与湖泊、地下水2课时12 地下水、海洋2课时13 珍惜水资源、第四单元复习2课时14 人的
10、呼吸、运动和呼吸2课时15 运动和呼吸、食物的旅行2课时16 食物与营养、第五单元复习2课时17 像工程师那2课时18 复习、期末考试2课时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教学方法: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空气占据空间;第二部分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第一部分内容通过“空气挤水”、“纸的奇遇”这两个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一一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第二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
11、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达到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橡皮泥、注射器2个、实验记录单、毛巾演示实验材料:注射器、矿泉
12、水瓶(带吸管)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乌鸦喝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内容研讨。活动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1、除了小石子,还有哪些物体会占据空间使瓶子里的水上升呢?2、那么空气会占据空间吗?3、学生大胆猜测活动二:1、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你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你有方法吗?(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2、观察老师示范(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
13、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挤出来了。)3、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空气占据了水所占据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4、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5、小结:实验说明空气和固体一样也能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活动三:“纸的奇遇”1、出示透明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2、将纸巾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3、出示实验要求: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4、小组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说
14、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纸没有湿,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5、不成功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6、小结: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激发兴趣活动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和水占据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呢?2、(出示注射器)介绍各部分名称(筒身、刻度和活塞)3、出示实验要求:(1)用2个注射器分别抽取同样多的水和空气。(怎样做到同样多?抽到相同的刻度)(2)先将管口堵住,然后用一些力把活塞往里压,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或水跑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
15、变化,并填写好记录表;(3)将管口堵住,然后用一些力把活塞往外拉,注意不要把活塞从筒里完全拉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并填写好记录表。4、方法听明白了吗?同学们先做压的实验做好记录后,再做拉的实验,开始吧!小组进行实验活动。5、汇报交流: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什么特点?(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能变化。)6、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说说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出示维恩图,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7、老师解释:为什么空气能被压缩和拉伸,而水却不能呢?小结: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当我们用力压活塞时,微粒间的距离就会变小,空气占据针筒的空间就小了;当我们向上拉
16、活塞时,微粒间的距离就会变大,空气占据针筒的空间也就变大了。四、拓展应用认识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充足了气的球,再用打气筒能向里面打些气吗?它会继续增大吗?里面的空气会怎样?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篮球、喷雾器等)那么它们是怎样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研究。2、空气有质量吗教材分析空气有质量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怎么样验证空气有重量”这一中心。空气有重量,在概念形成之后,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自然的转移到“怎么样去验证”,教师在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创设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环境和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
17、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教学内容本节课想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具有重量,从而认识空气是一种物质。对物质有一定的重量和占有空间等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方法观察质疑空气有一定的重量,自主探究:怎样验证空气有重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过程与方法: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
18、有重量。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多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教学时数:1课时一、空气有质量吗。(教师示范操作):桌上有木棍细绳子,还有气球,小夹子,快速的组装好简易小天平,两端用细绳系好,将小夹子拴在细绳上。把气球打上气(注意不要打爆)。把气球夹到小夹子上,调节,使小天平平衡。(现在小天平是平衡的。)师:把一边的气球里面的气放掉。看看小天平的两端,还是平衡的吗?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请
19、同学来思考一下回答。(板书课题:空气有重量吗?)二、天平测空气的重量。师:出示天平。示范天平的操作师:先称量一下瘪瘪的皮球的重量,记录一下数据,请问这个数据是谁是皮球的重量(球)!再在皮球里打满气,再称一次重量,现在的重量是皮球和空气的(球+空气)。记录一下现在的重量。用最简单的算式算一下空气的重量。板书设计空气有质量吗(球):(球+空气):空气二(球+空气)-(球)=空气有质量!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3、
2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成因。三、教学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玻璃片、孔明灯、纸套、香、集气瓶、透明水槽、热水、冷水、有关孔明灯视频、PPT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孔明灯,提问:里面装的是什么呢?2、猜测,点燃孔明灯下面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3、学生讨论、交流。4、请两位同学帮助,点燃蜡烛,升起孔明灯。5、谈话:你知道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吗?板书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谈话:什么是热空气,什么是冷空气。
21、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同时板书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实验一:感受热空气让学生点燃蜡烛,用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上面,四周、下方、感觉什么地方最热。提问:热空气是向哪里流动的?小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3、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板书:上升t)(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我实验3: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在木棍两端各挂一只大小相同的纸套,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套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
22、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1、提问: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套会上翘?2.小结:点燃火柴后,使纸套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套往上升了。实验4: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1、你想知道冷热空气是怎样对流吗?2、小结: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遇到冷又会下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瓶中空气的循环流动。在第二次试验中,热瓶在上面,热空气上升,就看不到对流的现象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二)、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1、回忆: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冷气飘向哪里?打开冰
23、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2、小结: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板书:下降I)(五)热空气的利用1.你知道“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什么原理制成的吗?(六)、模拟热气球上升实验用准备好的塑料袋,蜡烛等做塑料袋上升实验,注意不要烧到塑料袋,不要烧到手,体验成功的快乐。(七)、热空气及冷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制冷空调及取暖器安装在房屋的什么位置比较好?为什么?2、小组讨论并汇报。(八)、课后作业请根据本课所学,查找资料,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3、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上升t冷空气下降I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4、土壤的成分教学目标:1、能知道土壤中的生命物质:植物,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