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原料及产品检验方法汇编.docx
《茶叶生产原料及产品检验方法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生产原料及产品检验方法汇编.docx(8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茶叶加工有限公司检验标准(原料验收、产品检验方法汇编)编制:审核:批准:生产日期: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备注1茶叶原料验收规范XX-WI-Ol2茶叶感官检验方法XX-WI-023茶多酚的测定作业指导书XX-WI-034茶-咖啡碱含量测定XX-WI-045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XX-WI-056茶叶含水量测定XX-WI-067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测定XX-WI-078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螭醇残留量的测定XX-WI-089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XX-WI-0910茶游离氨基酸的测定XX-WI-IO11茶总灰分的测定方法XX-WI-Il12绿茶花茶滋味化学鉴定XX-
2、WI-1213粉末碎茶检验XX-WI-1314成品茶叶包装检验细则XX-WI-1415茶叶抽样标准XX-WI-15XX茶叶加工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号:XX-WI-Ol版本:AO页数:共1页茶叶原料验收规范编制AA审核批准日期2022-4-1日期修改记录修改号修改日期修改内容AO2022-4-1新版本文件发放范围各职能部门1 .目的:规范各顶津及其OEM工厂茶叶验收标准,确保每批茶叶的品质一致性。2 .范围:本集团所使用的各种茶叶原料均适用。3 .名词解释:标准样:由供应商提供,经研发确认,有品保中心统一下发的茶叶原料作为验收对照样,每3个月更新一次。标准样应在密闭、冷藏条件下储存。4 .职责:
3、理化指标检验由各厂IQC检验组负责;感官指标由各厂品保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各厂无法检测的项目(部分理化指标、重金属、农残等)定期委外检验。5 .作业内容5.1 进厂取样5.1.1基本要求应用本取样方法规定,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足以代表整批茶叶品质的样品。5.1.2名词解释5.1.2.1批批是指由同一供应商生产的一定数量同茶类、同花色、同等级、同茶号、同包装、相同单位重量和同进厂时间茶叶所构成的加工或检验单位。一次到货的茶原料,每个取样批最多数量不得超过30to5.1.2.2原始样品和混合原始样品从一批产品的单个容器内所取出的样品为原始样品。集合全部原始样品为混合原始样品。1.1.1.3 平均样
4、品混合原始样品经逐次均匀缩分至规定数量后的样品为平均样品。1.1.1.4 试验样品按各个检验项目的规定,从平均样品中分取的供直接检验试验的样品,简称试样。5.1.3 取样条件取样工作应在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防止外来杂质混入。5.1.4 取样工具和容器茶叶取样须置备下列专用工具和容器,各种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干燥、无锈、无气味,容器应具良好密闭性。开箱器、取样铲、有盖的专用茶箱、软萝或塑料布、分样小铲、取样袋。5.1.5 开拣件数规定170件,开拣一件;11-50件,开拣三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不足50件部分按50件计)增开一件;5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不足100件部分按
5、100件计)增开一件;IooO件以上,每增加500件(不足500件部分按500件计)增开一件。在取样时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存情况等异常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取样数量,或停止取样。5.1.6取样方法(1)包装过程中取样(驻厂人员适用)在茶叶定量包装时,根据每批总件数,按本标准(5)开拣件数的比例,每包装若干件用取样铲取样一件,每次约50Og原始样品,放入有盖的专用茶箱中,等全批取样完毕后混匀,用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1000g,分装于1-2个取样袋中,作为平均样品供检验用。(2)包装后取样(各厂IQC适用)从整批产品堆垛上下不同位置按本标准(5)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用取样铲在袋子的上中下
6、铲入袋子进行取样,各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约500g,放入有盖的专用茶箱中,混匀,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7000g,分装于1-2个取样袋中,作为平均样品供检验用。5.1.7 样品装封和标识装盛平均样品的取样袋应符合(4)规定,茶样以装满为度,排尽空气,紧密封口。在装盛样品的盛样筒外贴上样品标签,注明茶名、厂商、批号、报验单号、取样人姓名和取样日期。5.1.8 样品送检所取的平均样品应在取样后24h内送到检验室。5.2茶叶感官检验方法详见“茶叶感官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2.1感官评审标准A感官评审满分为100分。B感官评审得分80-100分:认定与标准样一致。C感官评审得分60-80分:与标准样
7、相比有缺陷,但仍可接受,扣款允收。D感官评审得分低于60分,不符合标准要求,有严重缺陷,需退货处理。E感官评审因子中,滋味得分低于30分、香气得分低于12分、其它各项有一项得分为零者,不符合标准要求,需退货处理。5. 3理化检验方法6. 3.1滋味化学检验(试行)针对绿茶、花茶:详见“绿茶、花茶滋味化学鉴定”(文件编号)7. 3.2物理指标检验(试行)A粉末碎茶含量的测定:详见“粉末、碎茶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B茶梗含量的测定:a称取茶叶样品50克,用镜子捡出茶梗,称重(乌龙茶茶梗小于1厘米不计算在内)。b茶梗含量()二(捡出的茶梗重/样品重量)*100C含花量(只限于茉莉花茶)的测定:
8、a称取茶叶样品50克,用镜子捡出花瓣,称重。b含花量()二(捡出的花重/样品重量)*1005.3.3化学指标检验A水分含量的测定:详见“茶叶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W-5010-038)B茶多酚含量的测定:详见“茶叶中茶多酚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C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详见“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检测作业指导书”(试行)(文件编号)D咖啡碱含量的测定:委外E总灰分的测定:委外5.3.4安全卫生指标A六六六含量的测定:委外BDDT含量的测定:委外C氯氧菊酯含量的测定:委外D;臭氢菊酯含量的测定:委外E顺式氤戊菊酯含量的测定:委外F氟氟戊菊酯含量的测定:委外G氯菊酯含量的测定:委外H杀螟硫磷含量
9、的测定:委外IPb含量的测定:委外J稀土含量的测定:委外5 .3.5理化检验标准A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由品保IQC人员负责。B非常规理化指标每6个月委外检测一次。C滋味化学指标仅作参考。D物理指标不合格,予以扣款允收。E化学指标:水分超标1个百分点,扣款允收;超标2个百分点,退货。茶多酚超过标准1%以内,扣款允收;超过标准1%以上,退货。其它化学指标超标,扣款允收。F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予以退货。6 .附件:6.1 茶叶原料验收流程图7 .相关文件及表单:7.1 茶叶检验结果报告单7.2茶叶允收与扣款报告单茶叶原料验收流程图,相关g门).1生管I.1品/IQCI.1.1品保IQC.I.1品保IQ
10、C.晶葬小坦委外单位品保IQC.I.1品安咳速主管.I品保主管流程,相关文件及看里,茶叶磨套金誉评竹素.,.1茶叶核合结果报告单茶叶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品名称:检验日期:样品数量:样品供应商/批号:检验项目标准范围检验结果判定理化检验感官检验外质评审评价得分项目外形杂质色泽总计得分平均得分内质评审平均得分项目汤色浑浊度香气滋味平均得分综合评价备注:滋味鲜度、滋味醇度、滋味浓强度、游离氨基酸为试行指标,每一月检验一次,测定值仅做参考。主管/日期:检验员/日期:茶叶允收与扣款报告单样品名称检验日期样品数量样品供应商/批号:检验项目特采范围退货范围实测值判定感官指标总分60-8060滋味得分30香气得分
11、12其它0物理指标碎末茶高于标准值1%以内高于标准值超过1%茶梗高于标准值1%以内高于标准值超过1%化学指标水分高于标准值1%以内高于标准值超过1%茶多酚与标准极值差异在1%以内与标准极值差异超过1%其它超标安全卫生指标超标结论主管/日国h检验员/日期:XX茶叶加工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号:XX-WI-02版本:AO页数:共1页茶叶感官检验方法编制AA审核批准日期2022-4-1日期修改记录修改号修改日期修改内容AO2022-4-1新版本文件发放范围各职能部门1、茶叶的感官鉴别要点茶叶的优与劣,新与陈,真与假主要是通过感官来鉴别的。一般而言,茶叶质量的感官鉴别都分为两个阶段,即按照先“干看”(即
12、冲泡前鉴别)后“湿看”(即冲泡后鉴别)的顺序进行。“干看”包括了对茶叶的形态、嫩度、色泽、净度、香气滋味等五方面指标的体察与目测。不同种类的茶叶外形各异,但一般都是以细密、紧固、光滑、质量等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是共性,接着观察茶叶的油润程度、芽尖和白毫的多寡、茶梗、籽、片、末的含量,并由此来判断茶叶的色泽,嫩度和净度,最后通过鼻嗅和口嚼来评价茶香是否浓郁,有无苦、涩、霉、焦等异味。“湿看”则包括了对茶叶冲泡成茶汤后的气味、汤色、滋味、叶底等四项内容的鉴别。即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是否醇厚浓郁、观察其色度、亮度和清浊度,品尝其味道是否醇香甘甜、叶底的色泽、薄厚与软硬程度等。归纳以上所有各项识别结果
13、来综合评价茶叶的质量。带有包装的茶叶,必须在包装物上印有产品名称,厂家名称,生产日期,批号规格,保存期限等。产品要有合格证明。2、茶叶的品种我国的茶叶种类甚多,花色品种更是纷繁复杂,而茶叶的命名和分类方法又历来都很不统一。但目前根据商业经营习惯,一般将茶叶分为如下几类:(1)红茶:它是用采摘下来的茶树嫩枝芽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干而形成特有的色、香、味的一种商品茶。红茶又可细分为块红茶(如祁红、滇红、川红、越红等),红碎茶(装成小袋茶等)和小种红茶。(2)绿茶:它是采用中小叶型的茶树嫩枝芽叶,经高温杀菌、制止酶对茶多酚的氧化作用,从而保持鲜叶绿色的一种商品茶。绿茶依干燥方法不同又可细分为
14、炒青:有条形的(如眉茶)、圆形的(如珠茶)、扁形的(如龙井茶)等。烘青:有条形茶(如黄山主峰)、尖形茶(如信阳毛尖)、片形茶、针形茶等。晒青:主要有普通晒青茶和特种晒青茶。(3)花茶:花茶是用制好的绿茶(主要是烘青)配进香花窖制而成的茶叶。花茶具有不同的香型,花色品种多以加入的香花命名,如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柚子花茶等。(4)乌龙茶:它是红绿茶加工技术的结合,是半发酵茶的总称。先使茶树鲜叶局部轻度发酵,然后采用高温杀菌,制得的成品茶叶索有“绿叶红镶边”之说。其主要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台湾乌龙茶等。(5)紧压茶:用黑茶,晒青和红茶的副茶为原料,经蒸茶装模或装萎压制成砖、肥、饼型的再制茶,统称
15、为紧压茶。其主要品种如黑砖、茯砖、沧茶、普洱茶等。3、鉴别茶叶的外貌茶叶外貌的感官鉴别也称“干看”,即取茶叶样品(嫩枝、幼叶和新芽等)置掌中或单色背景下,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再辅以鼻嗅、口嚼。(1)外形鉴别良质茶叶绿茶、红茶、花茶以条索紧细、圆直或弯直光滑,质重匀齐者为优质。乌龙茶以条索肥壮、圆芽的外形颗粒形圆而紧实者为佳,越圆越紧越细越重就愈好。外形呈条索状的茶叶,以条索紧细、圆直成弯直光滑,质重均齐者为优质。外形圆形状的茶叶,以越圆越紧越细光滑而质量为优良。外形扁平的茶叶,以平扁挺直光滑为上品。次质茶叶一一条索、圆形、扁平三种形状的茶叶,凡是外形看上去粗糙、松散、结块、热曲、短碎
16、者均为次质。(2)色泽鉴别色泽鉴别主要是看干茶的色度和光泽度,色泽状况如何,也能反映出茶叶原料的鲜嫩程度和做工的好坏。良质茶叶一一红茶,花茶以深褐色或青黑色、油润光亮的为上品,绿茶以茶芽多有翠绿色,油润光亮的为上品,包装茶贵在有灰白点的青蛇皮状,并有深绿色,乌龙茶以红、青、白三色明显的为上品,紧压茶以色泽黝黑者为优。次质茶叶一一无论是何品种的茶叶,凡是有色泽深浅不一,枯干、花杂、细碎,灰暗而无光泽等情况的均为次质。(3)嫩度鉴别嫩度鉴别,即通过芽尖和白毫的多少来判断叶质的老嫩程度。良质茶叶一一芽尖和白毫多的为上品,做出的茶叶条索紧实,色泽蹭黑,身首重实。次质茶叶没有芽尖和白毫,或存在较少,茶叶
17、外形粗糙,叶质老,身首轻。(4)净度鉴别茶叶的净度主要是通过茶叶中的茶梗、籽、扒、片、末的含量和非茶类杂质的有无来鉴别的。良质茶叶一一茶叶洁净,无茶梗,无非茶类杂质。次质茶叶一一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梗或少许茶籽、碎末等。(5)香气和滋味鉴别把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即可。另将少许茶叶置口中慢慢咬嚼,细品其滋味。良质茶叶一一具有本品种特有的正常茶香气,如是花茶还应具有所添加鲜花的香气,香气鲜灵、馥郁、清雅,用嘴咬嚼此茶,可觉察出微苦,甘香浓烈,余香清爽回荡。好茶的滋味鲜爽,并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次质茶叶一一香气淡薄或无香气,滋味苦涩。劣质茶叶一一发出青草味、烟焦
18、味、霉味或其他异常气味,口感苦涩不堪。4、鉴别茶叶的内质茶叶内质的感官鉴别也称“湿闻,湿看”,即是将2.53克的茶叶用开水150180亳升沏开,待泡好之后再来识别气味、滋味,汤色和叶底的内在质量好坏。(1)气味鉴别虽然干闻也能辨别茶叶的香气,但终不及湿闻时更为明显。湿闻茶叶的香气是取一杯冲泡好的茶水,不要把杯盖完全掀开,只须稍稍掀开一道缝隙并把它靠近鼻子,嗅闻后仍旧盖好放回原位。杯内茶水温度不同,香气也就不一样。良质茶叶一一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这种香气要清爽、醇厚、浓郁、持久,并且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次质茶叶一一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劣质茶叶一一具有烟焦、发馁、霉
19、变等异常气味。(2)汤色鉴别汤色鉴别主要是看茶汤的色度、亮度、清浊度。但应注意这项鉴别应在茶汤沏泡好后立即进行,否则待茶汤冷却后不但汤色不好,色泽较深,而且还会出现“冷浑浊”。良质茶叶一一茶汤色丽艳浓、澄清透亮,无混杂,说明茶叶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质量好。例如:红茶汤应红浓明亮,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橙黄色鲜亮,花茶汤应为蜜黄色明亮。次质茶叶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混浊。劣质茶叶如陈茶和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混浊。(3)滋味鉴别良质绿茶一一先感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次质绿茶一一味淡薄、苦涩或略有焦味。良质红茶一一以醇厚甘甜为优,喉间回味见长。次质红茶一一味淡、苦涩、
20、无回味或回味短。良质乌龙味一一具有红、绿茶相结合的甘甜醇厚感觉,回味优美而持久。次质乌龙茶一一味平淡,涩口,回味短。良质花茶一一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次质花茶一一味淡薄,回味短。(4)叶底鉴别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可以反映出鲜叶原料的老嫩,叶底的色泽还与汤色有密切的关系,叶底色泽鲜亮与浑暗,往往和汤色的明亮与浑浊是一致的。茶叶叶底柔软者说明所用原料鲜叶比较细嫩,粗老的鲜叶制成的茶,其叶底也比较粗硬。鉴别叶底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时,除用日光观察外,还可借助于手指按压、牙齿咬嚼等方式。良质绿茶一一以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为佳,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次质绿茶一一以粗老,灰黄,破碎者为次品。若绿
21、茶条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良质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上品。次质红茶以粗老,色泽花青者为次。良质花茶一一以绿色均匀稍带黄且明亮者为上品。次质花茶一一以色泽褐暗,杂而不匀的为次品。良质乌龙茶一一其叶底应是绿叶镶红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为红色,其余部分为绿色。因此以叶边带红而明亮者为上品。次质乌龙茶一一叶底色暗发乌者为次品。5、鉴别花茶的质量鉴别花茶质量的优劣,需要从色、香、味、形方面去检验。(1)色泽:纯绿无光的花茶,质量优,灰绿光亮的花茶,质量次。(2)香味:有绿茶之清香,又有鲜花之芬芳,具有花郁茶香的花茶,才是佳品,如果只有茶香而无芬芳,则花少,只有花香而茶味淡薄的,则花己漫茶。有的商
22、贩,用低级花茶窖制一次,里面再掺入大量茶厂中废弃的干花,冒充高级花茶,实质上是低级花茶。(3)滋味:干茶是难以鉴别的,只有用开水冲泡后才能鉴别。取3克花茶,放在150毫升的茶杯中,用开水泡5分钟,然后将茶汤倒入另一只杯中,先闻杯中留下的茶根香气,再看茶汤的颜色,优质花茶色泽黄亮,质次的呈红浑色。再品尝滋味,优质花茶花郁茶香,鲜灵度好,质差的花茶,香味淡薄。(4)嫩度:将冲泡后的茶根从杯中倒出,看其颜色和嫩度。花茶以绿匀为好,枯杂为次。(5)体形:指茶叶的样子,不论哪种茶,条索紧结、重实、圆浑、粗细长短均匀为好,松泡、轻飘、短碎的为次。6、鉴别红茶的质量红茶有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之分,它们的质量鉴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叶 生产 原料 产品检验 方法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9133.html